第368章 鸿羽游身法
推荐阅读:上命昭唐 弱柳扶风起 寒门崛起:我的武道逆袭生涯 废土开发日记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综漫从星铁开始 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魔能工业时代 我死后,他们在直播间痛哭流涕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在二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的修行中,经数日潜心感悟,再加上深厚的积累,耿煊便已捅破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在他突破心中关隘之后,一门全新的功法,便很自然的于他心间孕育而出。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门新功法,是他修行迄今,于身法一道的集大成。
连环步,狸纵术,万里飞云纵,乃至铁腿功,相马术……等所有与身法速度沾边的既有成果,全都成了他的资粮。
与此同时,他还深度借鉴了洪波游身法,水行术等功法秘术。
因为脑海中残留的前世记忆,加上多次亲身实验得来的体悟,让他在某一瞬,豁然明悟过来——
“水流,气流……它们的性质在很多方面是高度相通的。
既可相互借鉴,也可相互印证。”
“既然两者存在颇多雷同之处,那完全可以将虚空,视作另一片性质稍微特殊的‘水域’。”
在这些灵感的激发下,一门全新的功法雏形,开始浮现在耿煊心间。
稍作尝试之后,耿煊将之命名为“鸿羽游身法”。
因为这门“游身法”并非凭空而来,有着太多既有成法可供借鉴,参考,印证。
最具开创性的一步,就是迈入门坎的第一步。
是他将这诸多成法联系在一起,并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结出一枚全新的“果”。
也因为这个缘故,当耿煊成功领悟入门之后,于这门“游身法”的修炼之上,进步就异常神速。
几乎是每过一天,境界层次便会向上拔高一层。
这门“鸿羽游身法”刚入门时,就给耿煊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原本,无论他如何尝试,站在山顶最高处,最多也只能将滑行距离控制在七八百米左右。
当这门“游身法”入门之后,情况陡然一变。
滑行距离,直接增至两千米左右。
虽然,这与他最终极的期待,依然有着天壤之别。
可若只是与过往的自己相比,进步之大,却是显而易见的。
更重要的是,这给了他确凿无疑的晋升之阶,再不是盲目而低效的胡乱摸索。
每一次境界的提升,都会在结果上给与他直观而明确的回馈。
相比于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滑行的姿态越来越轻松从容,耿煊更看重的,却是在这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那所有新增的经验和感悟。
这些收获,非常庞杂,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若用简单的言语描述,那就是耿煊逐渐学会了如何与“虚空”相处。
越来越适应,也越来越从容。
刚开始尝试滑行之时的那种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吧唧一下跌个粉碎的忧虑,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
他反而开始享受起来,这每一次滑行所带来的奇妙体验。
心态越从容,身姿也随之变得越发灵活。
当耿煊于三月初一这一天,轻松将“鸿羽游身法”推送进入大师之境后。
那种身体处于虚空,无一处可以借力,被紊乱的气流带得身体完全不受控,身不由己的心慌感,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
他不仅完全适应了这虚空,甚至可以如身在水中一般,可凭心意调整身体姿态。
翻转腾挪,尽皆无碍。
这种肆意的举动,最大的代价,也就让他的滑行距离变得更近,仅此而已。
滑行过程中,对身体的调整越多,越复杂,这种影响便越大。
带来的这种影响就越大。
三月初三,“鸿羽游身法”在大师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跨入宗师层次。
滑行距离,更进一步提升。
站在落差两三千米高的峰顶,一跃而下,便可在狂风席卷中,迅速横掠近万米虚空,稳稳落在山脚下的营地之内。
但耿煊最在意的,却不是这个结果。
而是当这“游身法”晋入宗师之后,那无形无质的虚空,在他的感受中,一下子变得如同水域一般,既清晰,又直观。
每一股从身周掠过的紊乱激流,他都能清晰的把握到它们的脉络。
那些从身周掠过的飓风,在耿煊的感受中,变成了可以直视、可以触摸狂澜。
“……既然可以看见,可以触摸,自然也可以利用。”
“有弄潮儿,熟稔水的特性,并善加利用,就可在惊涛骇浪间如履平地。”
“弄潮可行,那我弄风……自然也可以。”
当耿煊将这种感悟用在实践之上时,还真让他在滑行的过程中,成功的借到了几次“风力”。
原本一直在持续的、缓慢的下行的身体,忽然很明显的调整了一下角度,改下行为上行。
只不过,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借到“风力”。
自身的速度,身体的姿态,身周飓风的流向……每一种因素都要恰到好处,这才能共同促就这样的好事。
粗略统计下来,每五次尝试,才能成功一次。
还有一次,结果不好也不坏。
而剩下的三次,不仅无法借到“风力”,从而滑行得更远。
反而因为徒劳的尝试,影响到了既有的滑行节奏,更早的落在地面。
又两天之后,时间到了三月初五。
“鸿羽游身法”又进了一步,从宗师晋入圆满。
不仅正常的滑行更加从容、距离也更远,“借风”也变得更加容易。
基本每两次就能成功一次。
而即便“借风”不成,最多也就回到“不借”之前的状态,并不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本来,耿煊还想做更多的尝试,充分体验一下“鸿羽游身法”圆满之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变化。
不过,“地听蛛网”捕捉到的,如排山倒海的巨浪般,从西偏北的荒原中传来的浩大动静,让他暂停了尝试。
耿煊甚至中断了修炼,返回营地之中。
很快,便有更确切的消息传来。
哈克回来了。
回来的不仅有他,还有一支规模近三万的庞大军队。
从玄州过来的他们,因为要避开董观的耳目,在西行之前,先得绕去极北之地,总行程何止数千里?
现在,他正带着玄州的“精华”,跋涉万里,赶来与他汇合。
在听到这消息时,耿煊心中大受触动。
当初,将哈克蒙托等人安排出去之时,他只是指出了一个大的行动方向,和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至于哈克他们具体要如何做,又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并没有太过具体的要求。
在具体的行动上,他只给出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是以,哈克究竟能将任务完成到哪一步,他既没有明确的命令,也没有过高的期待。
现在,当这样一个结果呈现在面前,耿煊也忍不住内心惊叹。
若他心中有个“标准答案”,那哈克交上来的答卷,却已经好到超过了“标准答案”的范畴。
面对径直朝营地赶来的哈克等一行人,耿煊没有待在营中等待,而是主动朝哈克等人赶来的方向迎了过去。
当这规模近三万的庞大队伍出现在耿煊视野中时,他狠狠的吓了一跳。
吓到他的,不是他们褴褛的衣衫,也不是那腥膻气息过重的、差点能熏死人的气味。
而是那从近三万个体身上,散发出的律动过于一致的“波纹”。
当他们集体朝他跪拜而下的那一刻,这样的变化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一刻,耿煊心中,却生出一个很奇怪的,与眼前画面关联并不大的念头。
“若是我这‘神子’,有意识对某件物品进行打造包装,大概立刻就能造出一件‘神器’出来吧!”
这样的念头,其实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在更早之前,在察觉到这些“苍狼信徒”对自己这位“神子”奉献出真实不虚的虔诚信仰之后,他心中就动过这样的念头。
但想到自己这般行事的真正目的,他又狠狠舍弃了这样的诱惑。
至少,现目前来说,还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那……什么时候才是“适合的时机”呢?
至少得是对“苍狼信徒”初次改造完毕之后。
彼时,“苍狼天”不再是他们现在信奉的“苍狼天”,而是“青帝之子苍狼”,那时候,才是适合“神器”之类的造物适合诞生的时机。
现在弄出一两件这样的东西,于他的根本目的而言,完全是有害无益。
他若不在第一时间就将之毁掉,未来反而有可能成为某种隐患。
期间,耿煊也从哈克等人嘴中,知道了他们途中的“传奇”经历。
按下这样的念头,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耿煊几乎全部耗在了对这群“朝圣者”的接待和吸纳之上。
将这规模近三万的“朝圣者”纳入“黑风军”体系之后,“黑风军”的规模更进一步膨胀,从十四万四千余增至十七万三千余。
不过,还是老问题,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有炼皮、炼肉境界的修为。
虽然迈入了修炼的门槛,却都是修炼者群体中垫底的存在。
而在将这近三万“朝圣者”全部纳入“黑风军”体系之后,根据“燧珠”的提醒,总计四千四百点的白运,也陆续“到账”。(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148/2837550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