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92章 山东

第492章 山东


洪水继续流淌。

    它从邺城涌荡起来,在元城迎来自由,随后飞遍以东数郡,淹没无数良田,沉沦不知多少黎民。

    但王莽还在说,“让它喷涌!”

    “不能堵塞南岸的决口,使得河水祸及我王氏的陵墓!”

    “现在受灾而已!”

    “只要革新成功,一切都会变好的!”

    何博对此却是摇头,指着那高高在上,面容不复曾经从容谦和,带着难以掩饰的急躁和焦虑的新朝皇帝说,“看,他急了。”

    孔光也跟着忧郁起来。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看到弟子如此姿态时,他还是有些难过。

    当然,

    不是为了王莽。

    他只是难过于自己的迟钝和眼光,

    难过于因为王莽一己之私,从而受灾的遍地生灵。

    他没有什么颜面请求上帝再向人间施以宽仁,因为如今泛滥的灾祸,更在于人,而不在于天地。

    “洪水会持续多久呢?”

    孔光跟着上帝倏忽间往来千里,从长安来到了山东。

    他眺望着大河原来入海的河道,语气忧愁的发出询问——

    在那里,

    河床底部的泥沙、卵石,还有小小的,没能跟着河水一块奔流潇洒,拥抱自由的无数鱼虾,正赤裸裸的暴露于人前。

    有阳光照耀在它们身上,

    浪花一下又一下的拍打过来,反涌到这被大河抛弃的旧日河道中。

    也许这片海域的海水,也正等待着河水的回归。

    但很显然,

    改道多次的黄河是个抽水无情的。

    洪泛之初,

    它沉迷在济水的美色中,力求将之灌满溢出,变成自己的模样。

    后面洪水没有得到控制,使得其更加严重,于是黄河边进一步南下,在将济水撑的满满当当后,又通过泗水等河流,奔入淮水的河道中。

    就像何博这位河伯说的那样,“她们都是我的翅膀,如今精力充沛,水量足够,自然要多多的施以宠爱。”

    “让她们接受从我那里流出的泥沙河水,混合成为大河的颜色,然后用那些泥沙,孕育出新的,可以生长出生命的土地。”

    黄河漫灌,

    并非没有好处。

    典型的例子,就在于其裹挟着大量的泥沙汇入海中,会将入海口推的越来越远,沉淀出新的土地。

    “唉!”

    “如果不是我,也不知道盐渎这片地方,要做多久的沿海城市。”

    当黄河通过泗水,强迫淮水变成自己的颜色时,

    何博站在淮水下游,看着那汹涌而来,又迅速退去,只留下大量沉积泥沙,帮助后世的盐城,稍稍远离了海洋的洪水,不由自主的发出感慨。

    而当他站立在曾经漫步过的河道旁边,听到孔光如此疑问时,也只背着手说:

    “事在人为。”

    “关我什么事呢?”

    反正不肯堵住决口的又不是上帝。

    “事情已经发生了,除了向前看,还能做什么呢?”

    “走吧,先回你的老家看看。”

    在这场大水漫灌之下,

    即便有着泰山坐镇的山东,也难免受到波及。

    但相较于直面洪水的泰山上下之民,泰山身后的地方,还是要好过太多的。

    所以,

    豪强们才刚为自家的损失哀叹了两声,转身就带着真心的笑容,跑到受灾的地方,圈占那里的土地。

    而生活在曲阜的孔氏,又怎么会不跟上队伍呢?

    他们是王朝摆出来的招牌,是依附于祖先名望和恩泽生活的藤蔓,

    如果不随波逐流,乃至于“身先士卒”,做个肉食者的“榜样”,那权贵对它的吹捧,可不会像如今这样狂热。

    “而且我们若不这样做,又怎么延续对祖宗的祭祀呢?”

    有一些孔氏的老人,在私底下对自己的后辈如此说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百年前的祖先,又能恩泽家族多久呢?”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做好皇帝公卿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这样才能长保富贵!”

    这样祖宗在地下,收到他们这些后人持续不断的贡品时,想来是会理解他们难处的!

    坚守清高道德,

    活人混不到饭吃,死鬼更是只能去吃土了!

    对此,

    孔光只是捂着脸,羞愧的站在孔府门口,任凭何博怎么拉扯,也不愿意进去。

    他挣扎着说:

    “这不是我的家!”

    “里面不是我的亲人!”

    “我就算饿得丢魂,消散在地狱里,从泰山上跳下去,也绝对不会接受他们给我的任何祭祀!”

    何博于是只能放过他,带着他离开了如同济淮之水一样,逐渐浑浊起来的曲阜。

    他们来到了海曲这边,拜访仍在救济贫民的吕娇。

    “你看上去还是那样俊美,真不知道是怎么保养的。”

    随着年纪增长,再如何精心呵护,也免不了长出皱纹的吕娇这样对何博说道,话语中颇为羡慕。

    何博骄傲的说,“我没有什么烦恼,所以时光伤害不到我。”

    吕娇便说,“这可真是让人嫉妒,如今世道,还能有你这样的人!”

    她随后询问孔光的来历,“这位长者是谁?”

    “是一个编书的。”

    “他想要记录一些奇女子的事迹,来勉励后世的人,所以跟我来到了这里。”

    “这么敢想敢做?”吕娇打量了孔光一遍,觉得面前这老头瞧着像个读书读傻了的儒生,却不想内里这么开放,一点也不古板。

    孔光只是尴尬的在旁边微笑,不敢做多余的解释。

    一来,

    他岂能反驳上帝的话语?

    二来,

    在目睹了家族中的污垢后,再见到吕娇这样的人,他便有些气虚心怯,对这女子忍不住生出倾佩之情来。

    “吕育这个小子呢?”

    何博不关心老头的内心想法,只是左看右看,寻找起了吕娇个体繁殖出来的宝贝儿子。

    对方说,“他当上游缴了,正带着人到处抓惹事的流氓无赖呢!”

    世道混乱,

    作恶的人也会跟着多起来,这是自然的道理。

    “不继续读书吗?”

    何博就说,“凭借你积攒的名声,还有家中的资产,想办法让他去太学读书,然后谋求个正经官职,也是有可能的嘛。”

    吕娇回道,“那小子想法乱来得很,背书可以,通晓其中道理就难了。”

    “而且长安居,大不易,他去那里怕是要吃苦的哦!”

    何博觉得有道理,决定尊重这对母子的选择。

    在眼下的情况下,

    待在家乡这一亩三分地里,指不定还更加安全。

    吕娇的家族在海曲,已经扎根了数代人,还得到了乡里坊间的认可拥护,总不能有哪个不开眼的官员,来跟这样的土豪作对。

    “那我就告辞了。”

    在海曲溜达一圈后,何博带着孔光,同吕娇道别。

    小老头还有些不舍的说,“见过了其他地方的混乱,现在还有些舍不得这里的太平。”

    “哪有真的太平啊,过几年就要乱了。”何博撇嘴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海曲虽然偏僻了些,但还没有到桃花源的地步。

    “你没发现吕氏家中囤积的兵器,还有那些青壮有力的守卫吗?”

    孔光瞪大了眼睛,“啊,还有这样的事?”

    君子做客别人家中,

    目光不能乱飞,窥探主人的秘密,

    这是孔光坚守的礼节。

    所以他的确没有看到那位于角落中的库房。

    至于那些青壮的护卫?

    “我还以为他们是那位女君子的……”

    他想起上帝讲过的,那位女土豪的作风,便扭捏的说了起来,很是唾弃自己那污秽的思想。

    何博都有点震惊了,觉得孔光这小老头死了以后,不用再面对人间的各种糟心事,又经受了荀孟等先人的调教,怕是有了狂浪的迹象。

    “她的儿子已经成年了,而且又有那样的年纪,怎么能养一宅子的汉子?”

    “你当她是宣太后啊?”

    宣太后,

    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也是一位狂野到,可以在朝堂上,当着外国使者的面诉说自己和丈夫恩爱画面的女子。

    在其死后,

    她仍旧过的十分潇洒,跟自己生前找的男宠、死后包的面首,还有死鬼丈夫,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何博偶尔会窥探她的日常,因为即便是上帝,也十分好奇对方是怎么做到,让一院子的男人和平共处的。

    更重要的是,

    另一位当事人秦惠文王一点也不觉得这有问题,甚至还能笑呵呵的跟魏丑夫等人坐一起享用美食美酒。

    “这些都是小事,都变成死鬼了,自己快活才最重要!”

    当何博悄咪咪的询问惠文王的内心想法时,后者如此回道。

    而孔光也是听说过这位著名太后的。

    在被迫接过上帝心血来潮的任务后,孔光为了完成它,的确下了不少功夫,拜访了好些阴间女子。

    其中自然就有宣太后。

    而听到上帝这样说,孔光便涨红了老脸,承认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他随即便说,“她安排那么多护卫,是为了迎接不久后的动乱吗?”

    “这个还用多想吗?”

    何博看着孔光,又一次的劝慰起这位友人,“看来先贤的教导还不够,莲藕还要继续吃啊!”

    “不然的话,我怕是要忍不住,手动帮你在心上开几个口子,长点心眼了。”

    反正死鬼不怕被拆,

    何博在这方面,也具有极好的手艺,不用担心扎错了地方。

    而就当上帝一边调侃着随侍在侧的死鬼,一边继续观察洪水泛开后的人间景象时,

    一缕不能为凡人肉眼可见的黄烟飘荡而来。

    何博对它招了招手,那淡漠的烟云便落了下来,钻到上帝手里,化为一封奏疏。

    这是太平道在举行了祭祀天地的仪式后,向上帝发出的请求: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至高无上,仁爱万民的上帝啊!”

    “现在中原的百姓,正因为一些违背了您令其牧养生灵的要求,遗忘了自己坐在高位上责任的人,而面临着无边的痛苦。”

    “他们哭求着上天的垂怜,希望在灾祸面前,寻找一条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太平道秉持着您的道义,领受了您曾交给我们的使命,有为天下人鸣不平、乞活路的义务!”

    “如今我孙恩,现任的太平道大贤良师,携带着万民之心,向您发起请愿,立下承诺——

    要以公心去铲除人间的私心,要以清正去祛除人间的邪恶,要让人世的太平恢复,要让那泛滥的洪流得到约束!”

    “巍峨的上帝,愿您见证我们的决心,祝福我们的事业!”

    “准备造反了还通知我一声,果然中央之国就是讲究。”

    何博看完手里的“太平道伐不公檄文”后,忍不住呵呵一笑,想起当初新夏太平道造反的旧事。

    那时候没有经验,

    太平道的仪轨也没有得到完善,

    那些人做大事前,可没有跟何博这位上帝打过报告。

    不过想到当年带领队伍的,是上帝钦定的邹衍和夏文王,倒也不必纠结新夏和中原,谁更有礼貌了。

    反正已经习惯了放开拳脚,跟西海、泰西之地的蛮夷进行武力传道的西太平道,是不会对着上帝讲文明懂礼貌的。

    拿着九节杖咔咔一顿敲,让宿敌跟自己打开天灵盖说亮话就完事儿了道友们!

    何博将目光投向中原太平道的驻地——

    那里,

    刚刚烧纸上香完毕的孙恩,正拍打着膝盖上的灰尘,从容的站起身,宣布了敬神仪式的结束。

    “不再占卜几次,询问上帝的意见吗?”

    发了个通知就自顾自的去做,这执行力是不是有点过于强大且自我呢?

    知道太平道的确有点东西,并不像其他教派那样,只靠着灵巧的口舌、玄妙的经文,哄骗信众赚香火钱的周坚小声的询问从其父手中,继承了自己的大贤良师孙恩。

    “万一上帝震怒,降下雷霆呢?”

    “那也得先劈长安啊!”

    孙恩理直气壮的回道。

    他随后又一挥手,让周坚看着下方那些头戴黄巾,面容凄苦,只等着用一把火焰,焚烧自己痛苦来源的百姓。

    “而且我们可以等,这些人可以继续等下去吗?”

    “既然有了做大事的决心,那怎么可以依赖占卜呢?”

    难道占卜的结果是不吉,

    太平道就要违背自己立业的根基,遗忘自己的使命,无视无数人包含痛苦的目光,放任“洪水”肆虐人间吗?

    “如果你不想在这样的年纪,遭受过分的动荡,那我愿意放你返回家乡。”

    孙恩告诉周坚。

    后者发出了一声叹息。

    “我在外游荡这么多年,对家乡的很多东西,已经不熟悉了。”

    “而且按照大水蔓延的方向,也许那里同样遭受了灾祸,有人流离失所……”

    他又重重一叹,“罢了!”

    “我还是去准备点治病疗伤的器具吧!”

    打仗可是要有剧烈伤亡的,

    周坚如今是个纯粹的老头子了,没办法用棍子捅死别人,只能待在后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112/283753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