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欢迎来到莫斯科
推荐阅读:神圣计划?可我是宝可梦训练家啊 加塞就撞,你管这叫驾校教练? 好莱坞导演1992 我的女友死在了过去 人在战锤,只想种蘑菇 美漫:我能抽取动画能力 华娱之流量之战 是兄弟就来踢球 贫道赵志敬,弟子遍诸天 非正常末日见闻录
苏联,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联邦国家。
熟悉,因为它时刻出现在世界舞台中央,
陌生,因为鲜有人了解过它的日常生活。
所有人只知道这是一个足以与美利坚抗衡的庞然霸主,
一只坚硬冰冷的钢铁巨兽,
亦是一片被厚重铁幕隔绝的大陆。
即便九一好声音的歌手们,已经给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作出了一首《光辉岁月》,甚至或多或少了解到这个非洲大陆最南端国家的种族隔离和民主演变。
但苏联是派什么什么光景?
谈起美利坚,会说百货商场、可口可乐、荷里活大片,
谈起东洋,会说银座的商圈、涩谷的泡泡浴、卡通漫画的风靡。
可谈到苏联,多数人只会摇头扮懵。
香江市民只知道警队有一批白俄鬼佬,按摩骨场里有一批价钱便宜的白俄鬼婆。
东洋市民只知道自家四块国土被抢走。
南韩市民只知道苏联佬正求着跟自家做生意。
再多的也就没了。
而东亚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偶尔了解到这些苏联的只言片语,亦仅限于有政治宣传的报纸刊物。
比如星家坡包容万象的《联合早报》。
香江——星家坡——伊斯坦布尔——莫斯科。
一条官方的航空路线。
翟远刚刚从星家坡换乘,跟自家《九一日报》办事处的负责人简单聊了两句,顺手买了份《联合早报》再次登上飞机。
机舱里灯光昏暗,伊尔86客机嘈杂的轰鸣噪音吵的人心烦意乱。
一旁的叶雨卿塞着耳机,已经轻轻睡去。
翟远靠在头等舱宽厚的椅背上,手中摊开一份《联合早报》翻看,
从豆腐块版面里翻找出一条有关苏联最新的报道。
新闻上说,去年南韩与苏联展开贸易往来,大韩贸易振兴社官方和民间统计加起来,成交总额约1亿5000万美元。
如图:
再往下翻,是南韩与内地的贸易往来,中韩双边贸易自1978年的1800万美元,已增至去年的20亿美元。
再再往下翻,是苏联迫切希望与东洋展开贸易往来,态度恳切,却仍被东洋仔们怒斥不要脸。
“啧!老大哥这时的经济开放和市场活力,都已经如此落后了啊……”
翟远轻轻叩动报纸,就挺好奇:“所以究竟什么人在怀念它?”
与苏联豆腐块相仿的新闻不同,
今日份的《联合早报》还报道了另一件轰动性新闻,
霸占了大半个时政版面。
‘昨日时任宝岛院长李焕请辞阁揆,今日传出岛主将任命国\防长官郝柏村继任阁揆传闻’
报道文章中,
穿插着宝岛媒体对这一内部传闻的震惊与挞伐,
《宝岛早报》在头版刊登出一个大大的‘干’字表达愤懑,
《自立晚报》在头版刊登出‘无言’两个大字,
副刊专栏也大多是‘岛之将亡,必出XX’‘反对军人组阁’‘停笔七七四十九天’之类标题。
翟远看罢轻轻呼出口气,并不觉得惊讶,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轻松。
毕竟从孙仲谋主动找上门他就料到有这一天,否则自己也不会提前给一口一个同宗同源的台积电挖坑。
估摸着神山的小林哲夫他们,这会儿也应该在金陵城与孙仲谋顺利会师,
按孙仲谋他们的计划,大抵是将神山的技术拿到手,然后联络宝岛让这位新任行政院长对台积电一通恐吓,最后对方再摆出一副逼不得已的架势,以受害者身份放弃金陵城计划。
可惜这次遇到了翟远。
“没一个好人啊~”
翟远随手扔掉报纸,感慨着伸了个懒腰,摸出支烟,冲一旁的白俄空姐打个响指。
身材高挑的白俄女人脸上立刻挂起谄媚笑容,迅速将烟灰缸摆在翟远面前,裹着丝袜的丰腴大腿屈跪在地上,从撅起的肉臀口袋里抽出火机,点燃递到翟远面前……
飞机缓缓降落,伊斯坦布尔到了,
下一站,莫斯科。
…………
1990年初夏的莫斯科,天色灰蒙。
涂着红漆的列宁塑像下,几个身穿灰蓝制服的差佬懒洋洋的巡视。
远处是被雾气笼罩的机场跑道。
一辆辆老旧的伏尔加轿车缓缓驶来,巡逻的差佬们精神一振,站姿瞬间变得笔挺。
车门打开,头车里几个穿着黑色整洁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为首的男人戴着副厚底眼镜,颧骨略高,鼻梁挺直,典型的俄国人长相。
“德米特里校长。”
眼镜男人望着空荡荡的机场跑道,询问一旁的下属:“阿列克谢中尉提到的香江教育家就是从这里降落?”
“是的,伊凡局长。”
德米特里看了眼腕表,又说道:“距离这架航班抵达还有二十分钟。”
伊凡局长点一点头,他笔挺西装胸口挂了枚铜质镀金勋章,上面雕琢着麦穗与风琴图案,在晨雾中微微闪光。
“记住,文化部和其他部门不同。”
时任莫斯科文化部局长(副部长)的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亚历山大罗夫扶了下鼻梁的上的眼镜,
他用冷硬腔调提醒周围同僚:“我们不仅是行政官员,更肩负着传播文化与教育理念的使命,香江的教育家虽来自资本与商业交织的城市,但教育无国界,这次交流为了要让他们去领悟、学习苏联的伟大精神,我们必须要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和尊重。”
身旁的下属们神色肃穆,齐声回应:“明白,伊凡局长。”
伊凡轻轻嗯了声,冲德米特里摆摆手。
时任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卡拉瓦耶夫校长了然点头,
快步走向身后几辆车门紧闭的伏尔加轿车。
轻敲车窗,
车门打开,一排排身材高挑、穿着苏联式围裙校服的女大学生们纷纷落车,个个手持小旗,整齐列队。
“同学们,作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代表,你们今天的任务十分重要!”
德米特里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女大学生们,语气沉稳而带威严:“纪律、热情、尊重,这是学校的一贯的要求。今天你们将要迎接来自香江的知名教育家,翟远先生。我希望大家遵守校纪,让远道而来的朋友感受到苏联教育的庄重与力量,这不仅是迎接,更是传递知识与精神的使命!”
连排的女学生们微微挺胸:“明白,德米特里校长!”
这时候,
两辆军车引擎轰鸣,朝着人群方向驶来。
“伊凡局长!”
一个穿着军装的秃顶男人走下车,笑容可掬冲伊凡打声招呼:“我没有想到您会来的这么早。”
“阿列克谢中尉。”
伊凡目光移去,望向这个向他引荐香江富商的军人,脸上露出丝笑容:“看来弗拉基米尔中将已经准许你进入莫斯科工作了?”
“是的,局长同志。”
阿列克谢显示走上前,对这位身居高位的局长,展露出该有的恭敬态度。
旋即掸了掸军装,亮出一枚崭新的勋章。
阿列克谢面带笑容继续说道:“不过我已经不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边防营的中尉,弗拉基米尔中将刚刚下发委任状,我现在是隶属于莫斯科第四坦克师的阿列克谢-科兹洛夫上尉。”
伊凡闻言眼中闪过丝讶然,盯着阿列克谢看了几秒,接着眼底露出笑意:“好的,阿列克谢上尉。我现在愈发好奇你口中那位来自香江的客人了。”
天际,一架飞机的轮廓逐渐清晰,越来越近,缓缓降落在机场跑道……
…………
飞机在跑道滑行停靠。
舱门打开,
冷风夹杂着一股金属味扑进机舱。
舷梯降下,
翟远身穿深色西装,脚步沉稳走出机舱。
当他的目光扫过下方广场两排队列整齐的女大学生时,神态从容的表情一僵。
黑色紧身衣、白色无袖围裙,是此时苏联女大学生们的统一校服。
打眼望去,下面似乎站了两排身材高挑的女仆,正静候迎接贵宾的到来。
随着翟远一步步走下舷梯,
叶雨卿紧随其后,卫星在内的少林四祖跟随,最后是利枝、沈威、陈家乐带领的一支十二人组成的经贸小队。
翟远一行二十一人走出机舱,又稀稀拉拉下来几个路人乘客,整架飞机便空空荡荡。
实际上,由于往来莫斯科的乘客过于稀少,若非翟远他们搭乘这趟航班,几个路人乘客起码还要多等一天,等凑足一班乘客,航空公司才肯起飞。
从航班的冷清程度,亦看得出此时苏联经济凋敝,对外吸引力几乎为零。
“翟校长,欢迎来到莫斯科!”
阿列克谢第一眼看到翟远,眼眸一亮,操着一口古怪的广府话,大笑着迎了上去。
作为最初在自然选择号赌船上,将自己的卢布洗兑成美金的苏联军官,阿列克谢对叶志明和陈家乐更为了解。
而后随着叶志明被捕,阿列克谢方才真正与翟远搭上线,连同另外几位经常出入赌船的军官,一同成为今次翟远来苏联的领路人,又或者叫掮客。
“老谢,我们又见面了。”
“你现在应该称呼我叫上尉,翟先生。”
阿列克谢快步上前,跟翟远拥抱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先带你认识文化部的这位伊凡局长,明天再向你引荐我现在的顶头上司,弗拉基米尔中将,在莫斯科只有他能帮你搞定那些真正大蛀虫。”
阿列克谢作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边防营的中尉,属于被安全部门放养的灰色身份,经常经由一条香江到南海的航线,夹带军需品去换取外汇军费。
这家伙在香江混得久了,圆滑的早就背叛了阶级。
两人一触即分,
紧接着,两排女大学生举起手中小旗,簌簌抖动。
“欢迎来自香江的朋友!”
为首的几名女学生快步上前,怀里捧着簇簇红色康乃馨,态度热情递到翟远怀里。
阿列克谢冲他眨眨眼,低声说:“都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女学生,你有喜欢的等会告诉我……”
翟远笑了下,没说话。
略一打量,来接机的女学生们都称得上容貌姣好,
除了白俄与东欧,还掺杂着不少内地同胞面容,按照眼下局势,多半是公派留学的学子们。
翟远面带微笑接过一簇簇康乃馨,忽然想到‘雪姨’似乎也在这个所谓的国立大学留过学,毕竟上一世懵懂之际也有过不打不相识的交情,不知有冇机会偶遇一下……
“翟校长,欢迎!”
伊凡冷硬的声音打断了翟远乱七八糟的思绪。
在阿列克谢的介绍下,翟远与这位文化部二把手握了握手。
末了,阿列克谢对伊凡说道:“局长同志,翟校长虽然是香江人,但香江也很快会成为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他向来精通中国语言,你可以用普通话与他交流。”
伊凡闻言一愣,旋即笑容更盛。
“莫斯科为能迎来来自香江的教育家而自豪。”
伊凡的普通话说的出乎预料的不错,语气沉稳有力道:“无论内地还是香江,我们都期待与各地人民共建起一座教育的桥梁。”
这位说起话来,就比阿列克谢靠谱许多,庄重的仿佛在主持一场重大外交礼仪。
“当然,香江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向苏联学习。”
翟远颔首微笑,对伊凡说道:“据我所知,莫斯科文化部除了教育部门,同样分管电影、新闻、广播、图书贸易和劳动储备等所有企业。这么巧我在香江也作出了一些微小的成绩,尤其在文化娱乐层面。”
“香江是资本主义的地方,我一向不喜欢,但中国人讲话叫身在曹营心在汉。听说南韩去年通过一项音响器材,与苏联达成了1000万美元的贸易往来,我希望这次与文化部进行教育交流的同时,也能顺便开展合作贸易。”
“春秋演艺学院的教材,如今采用我公司的VCD和光盘进行授课,内地也引进了一部分,反馈都算不错。为了表示我这次来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视,我打算单方面向文化部捐赠一批教学设备,用作支持教育发展,大概价值1200万美元,不知伊凡局长意下如何?”
这一通话讲完,不单止伊凡,就连素来清楚翟远出手阔绰的阿列克谢,都被震的双眼瞪圆。
什么意思?刚一见面直接用钱开道,直接挑了南韩一个国家一整年的单项贸易总额?
伊凡一直轻抚铜质勋章的手指猛地停住,呼吸一滞,厚底眼镜后的眼眸闪过难掩的火热。
翟远微微一笑,又道:“不过我毕竟初来莫斯科,人生地不熟,希望借着这次教育交流的机会,请您的新闻部门向外界宣传一下,让大家知道我正在与莫斯科进行友好而正式的合作,这样我就不必担心一些不明来历的风言风语,也就更能挺直腰板与伊凡局长共同进步了。”
“翟校长放心……”
伊凡眼神动了动,语气比方才柔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殷勤:“我一定会勒令新闻部门重视报道这件事,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我绝对可以相信,您一定会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最亲密的朋友!”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038/2837534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