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自裁
推荐阅读: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随母下堂后,小福宝荣华一生 餐饮系男神 斗罗:穿成唐三亲妹双武魂成神了 穿越妻荣夫贵:绝嗣世子养崽 拜佛求来的小闺女 都氪金了!我修个仙成大佬你急啥 炸虫族做美食,震惊全星际! 八零:被渣至死后我重生了 星际雌性,抚慰力最强
面对冯绲的爆发,张奂陷入了沉默之中,身为一个凉州人,他可能比冯绲的体会更深。毕竟大汉没有讨论过放弃巴郡,却着实在朝堂上讨论过弃守凉州的。虽然最终朝廷并没有真的弃守凉州,但当时提出此议的乃是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的大将军邓骘,像这样的大人物在朝堂上开口当然不会仅仅代表他一个人的意思。
自从东汉中期起,羌乱就成了帝国身上一个难以愈合的疮口,虽然帝国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在其上,但却始终看不到愈合的希望。归根结底,却是由于凉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两汉时期的凉州大概包括今天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的一部分,以及新疆的东部一小部分。地形狭长,三面被青海、蒙古,西域包围,距离核心部分路途遥远。其建立之初,就是为了“连通西域,断匈奴一臂”这个进攻性的战略目的。
但到了东汉中期,匈奴作为大汉北方军事威胁,已经不复存在,自然也用不着担心匈奴联合青海的羌胡之众,从西面包围大汉了。而东汉由于国力远不及西汉,在西域的存在也远比西汉时薄弱,而且由于汉末的战乱,关中残破,首都和经济重心向关东转移,维持凉州的成本更贵了。所以对于东汉来说,一旦羌乱爆发,继续维持一个像凉州这样一个代价高昂的突出部,从成本上看就颇为不划算了。
而这对凉州人来说,就是一种背叛——我祖上在内地好好的,被迁徙到这里且耕且战已经两百多年,陵墓田产都在这里。结果朝廷算账觉得继续守下去成本太贵,就要我们丢下陵墓田产,回内地当佃户流民,换谁谁都受不了呀!所以尽管最后东汉朝堂之上并没有通过放弃凉州的决定,但那种弃子心态在凉州人心里还是很普遍的。身为凉州士族的张奂当然不用担心自己变成流民,但是对自己身为凉州人在朝廷眼中的地位还是很清楚的。
“你这么说,我们被拜为三公,食禄万户还要感谢魏聪了?”张奂冷声道。
“感谢不感谢是你的事,但你觉得没有魏聪,太皇太后会拜你三公,让你受封九千四百户?”
张奂顿时哑然,半响之后道:“如果要当魏聪的狗,那我宁可不要这些!”
“然明呀然明!”冯绲长叹了一声:“你真是蠢到家了,魏聪如果要你当他的狗,你怎么会当上三公?别忘了,朝廷诏书可是要三公署名的,如果你我不署名,这诏书就过不去。他让你当上三公,反而没法随意使唤你了,你觉得魏聪有这么蠢吗?”
“那,那他这是为何?”
“我哪里知道?”冯绲冷笑道:“要是他的心思这么好猜,怎么会有今日?我只知道眼下自己当着三公,享受着可以传于子孙的万户俸禄,这些都是源自魏聪的恩惠。袁术那帮人要设伏害他,我不说站在他那边,至少也不应该和他对着干吧?”
“那袁术这伙人肯定不会束手待毙,如果打起来魏聪要你我出兵征讨怎么办?”
“魏聪现在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冯绲冷笑道:“当初让你当中郎将,当骑都尉,当护羌校尉干的事,现在让你当上三公你反而不干了?你觉得这合适吗?”
张奂的嘴就好像被胶水黏住了,他转身走向自己的马匹,翻身上马,用力抖了一下缰绳,离去了。看着张奂离去的背影,冯绲用力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明明是头鸭子,却要往鹅群里钻,弄得个里外不是人,何必呢!”
——————————————————————
司隶校尉府。
地上的稻草满是尿骚味,这里没有窗户,没有床,连个装便溺的粪桶都没有。袁基依稀记得墙壁是淡红色的,除了夯土之外还有不少碎石,有一扇铁皮包裹的门,他被推进来时,还没来得及看清屋内的摆设,门就关上了,这里没有一点光线,与瞎子无异。
或者说与死人无异,在进来之前他走了一段往下的台阶,所以这牢房应该是在地下,他回想起过去曾经听说过的那些关于诏狱的可怖传说,窦林、阴丰这些贵人们的身份比自己只高不低,但落入这里时,也只能像最卑微的奴婢一样,向狱吏求饶,想到这里,袁基不由得浑身颤抖,难道自己也要落得这样的下场?
他诅咒那天参与鹿谷聚会的每一个人,鲍信、吴景、何颙、伍琼、许攸,当然还有袁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因为是他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还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然后到了最后,他责怪的是自己:“蠢材!”他对着黑暗大声喊道:“你这个该死的蠢材!”
想到在雒阳的妻子,还有两个还年幼的儿子,他只想放声痛哭,但却没有泪水流出,似乎恐惧已经将他的身体冻结,再无可以流动的液体。
脚步声终于打破宁静,袁基无法确定是自己的狂想还是真的有人来了,他从地上爬起来,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房门被推开,刺眼的灯光刺痛了他的眼睛,迫使他偏过头去,用手遮挡灯光。
“袁兄!你还好吧!”
袁基的眼睛还没有恢复正常的视力,他看不清来人是谁,只能低声道:“水,水!”
“给他水!”来人道,一个水罐被放到袁基面前,他双手抱住,大口吞咽,水从他的嘴角溢出,流进胡子里,袁基直到无法再喝才停了下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他虚弱的问道。
“已经过去两天了!要吃的吗?”来人蹲了下来,袁基这时才认出来人:“是你,邓忠?”
“对,是我!”邓忠点了点头:“这里是司隶校尉府的地牢,鹿谷这件案子,大将军交给我审问!”
“案子?”
“嗯,勾结乱党,蓄谋刺杀大将军,在雒阳城中纵火,趁乱进攻内宫,然后迎立平原王刘衡为新天子。就是这个乱子!”
“什么?”袁基呆住了,半响之后才惊道:“这,这些我都不知情呀!邓兄,你一定要替我向大将军禀告呀!”
“我相信你的话,但是袁术是这个案子的主谋,至少也是主谋之一!”邓忠道:“像这种谋反大案,铁定是要夷灭三族的,所以你知情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还有一件事情,我可以告诉你,平原王刘衡,就是袁术密谋中将迎立为天子的那位,已经自尽了!一同自尽的还有妃嫔,两个儿子。”
邓忠的声音并不大,但听在袁基耳中就好像一记记响雷,震得他浑身酥软,片刻后他低声问道:“已经都确定了吗?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鹿谷被捕之人都已经招供,现在依照供词,正在缉拿同党,被捕之人已经有四百余人,其中六百石以上的官员有四十余人,发现私藏的兵甲、火油等违禁之物更是数不胜数,相关的名册,誓书也发现了不少。”说到这里,邓忠停顿了一下:“说句实话,令弟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当初诛灭阉宦之事换了明章皇帝时候,早就满门诛灭了。可是他倒好,干了一次居然还敢再来一次,你们汝南袁氏的胆子是不是有斗大?”
听到这里,袁基已经是哭笑不得:“可,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呀!”
“那你为何不出首呢?”邓忠问道:“按照供词,鹿谷那次你也是在场的,后来你也没有出首,这种事情不出首就是同党,你应该很清楚的!”
“出首?有人出首?”袁基问道。
“当然,要不然你以为大将军的动作怎么会有那么快?”邓忠露出讥诮的笑容:“袁兄你真的是太天真了,这种事情让那么多人知道,怎么会没人出首?这可是在宫里刺杀大将军,放火焚烧雒阳,说句大实话,到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袁公路再怎么说也是汝南袁氏,食汉禄也有上百年了吧?汉家有什么亏待他,竟然要做出这等事来?他就没有半点天良吗?”
袁基默然半响,问道:“那袁术呢?他被抓住了吗?”
“他运气不错,缉拿者赶到鹿谷的时候,他已经提前离开了,没人知道他去哪里了。但悬赏已经发出,得其首级者赏钱百万,禀告其线索之人确认后得三十万,大将军还用私财加了黄金三百两的赏格,这等赏格,他逃到哪里都没用!”
“我明白了!”袁基露出一丝苦笑:“你来见我是想让我自裁!”
“不错!”邓忠点了点头:“说到底,汝南袁氏的名声太大,门生故吏太多,如果你们肯自裁的话,那可以让旁支过继,田产也不用全部没入官府!不过大宗子弟是不可能免死的!”
“我明白了!其实我也有一点预感了,只是还有一点幻想,希望不会真的会如此。”袁基长叹了一声:“那让人送些热水新衣来,让我洗浴一番,清清白白的离开吧!”
“这是自然,酒食热水木桶新衣都准备好了,袁兄请自便!”邓忠摆了摆手,便看到外间送进来热水木桶酒食。看着这一切,袁基长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
次日,朝廷发出诏书,由于在狱中的袁氏上下七十余口,尽数自裁,感于其气节,便免去其族灭之罪,只诛杀首恶袁术及其家人。这份诏书,顿时在雒阳乃至天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
雒阳,平阳门。
“一门七十余口,有官位者便有二十余人,就这么全死了!啧啧!”一个仰着头看着门旁榜文的太学生摇着头:“连续四代为三公,这是何等的富贵荣华,竟然就这么化为泡影,可惜呀,可怜、可叹呀!”
“照我说,可怜可叹个屁!”旁人有人冷笑道:“这就是活该!”
“你怎么这么说话!”太学生怒道:“汝南袁氏就这么满门都死了,就连可怜可叹一声都不行了吗?”
“所以我说你懂个屁!”旁人冷笑道:“这文告上写的很清楚了,那狗日的袁公路密谋谋反,刺杀大将军,谋害太皇太后和天子。这些也还罢了,他还让人准备了许多火油,准备同时纵火焚烧雒阳,好乘机行事。我问你,要是那厮得逞了,我、你,还有在场的所有人,有几个能不家破人亡的?这种狗东西满门诛灭,不是活该是什么?你可怜一个要还是你自己的人,不是蠢货是什么?”
那太学生被旁人抢白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半响之后方才道:“这些不过是一面之词,谁知道是真是假!”
“你没长眼睛吗?看看这告示最后是怎么写的?为了取信于民,将从案犯住所搜出的火油兵甲都放在司隶校尉府门口示众了,你不信可以去亲眼看看呀!袁氏和魏大将军怎么斗和我们无关,可纵火烧城这可不成。当初魏聪纵兵围城也就切断了阳渠,可也没放火烧城呀!”
那人的这番话顿时引起了一片赞同声,和古往今来绝大部分首都居民一样,雒阳人们早已见惯了帝国上层的各种内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这种内斗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很难从他们那儿得到真心的支持。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表明他们的政治态度,那就是“谁赢他们支持谁”。
但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不能受到损害,介于魏聪先前围攻雒阳时切断阳渠水源,导致城中有疫病流行,其实大部分雒阳人对魏聪是抱有恶感的,甚至还会对反对魏聪的人抱有一定的同情心。但袁术拿纵火烧城来反对魏聪就越界了,就算他们再怎么反对魏聪,也不至于拿自己的性命家业作为代价。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978/283755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