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起义


煜王朝启历十一年,一场风雪毫无征兆地裹挟庆州,一连下了三天。

“爹,没想到我们真的走出来了!”九岁的朱杰看着前方熟悉的村长,声音充满了喜悦。

父亲朱志平如释重负,露出了笑容:“是啊,大难不死,老头保佑!”

三天前,父子俩去山中采药,不想大雪突如其来,顷刻浩浩荡荡,入眼尽茫茫,东西南北无法识别。

本来轻车熟路的路况,一连走了三天这才算是命大走了出来。

劫后余生,朱杰的心情也开朗起来,指着朱志平背上的小孩:“不止呢,我们还救了他一命呢!”

在探索归家的路上,他们遇到了这个昏迷的孩子,身上锦衣玉佩,想来是个富家子弟。

后来朱杰知道了他的名字,原来是贪玩独自一人跑到了山中,却差点送了命。算他有良心,对朱家父子感激不尽。

并且在其家人过来接他时,他竟当着亲生父母的面,对朱志平下跪,大庭广众之下,欲拜为义父。

可把朱志平吓坏了,怎么也不敢应诺。

不过萍水相逢,纵然救下一命,但老爷还是老爷,草民就应该是草民。

此事在朱志平的坚持下做罢,但这位少爷趁着间隙,拉过了朱杰,对他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话。

“虽朱叔不肯,但从今天起,你朱杰就是我黄九渊的兄弟,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从那一日起,朱杰的人生轨道就发生了改变。

他得以和黄九渊一起上私塾,黄九渊向往侠客,广请天下武师,每一次拜师都要拉上朱杰。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朱杰渐渐学会了隐藏自己,不让自己超过黄九渊。

一切都仿佛像是一场幻梦,他内心深处恐惧着,害怕有一天,它真的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启历十七年,黄九渊家道变故,父母染病先后亡故,家道生意一落千丈。

二十二年,朝廷征讨北地,各地强招民兵。

按户籍阶级,朱杰是平民,也在征召范围之内。

不仅是他,这座庆州的小城,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被强制征兵。

朝廷连年征战,赋税却一年比一年更高,早已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尤其是近几年,大街小巷见到饿死人冻死骨已是多么平常的事。

黄九渊费尽心力上下打点,这才将朱杰从征兵的名单中划去。

临走时,负责征兵的将军随口笑言:“这泥腿子倒是有福气识得黄公子这样的贵人,也还好公子也只能救得下他一人,要是将这城里的人都救了,我可就不好交差了。”

黄九渊默默攥紧了藏在袖口中的拳。

朱杰和他一同回去的路上,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父子同征,妻离子别,惨不忍睹。

征讨北地,本就是皇帝好大喜功,屡次征讨失利,自觉有损颜面,誓要踏平北地。

为了一个脸面,命运的车轮就像滚过尘土,将多少百姓的家碾碎。

直到看到那道被硬拖着出来的人影时,朱杰还是忍不住叫出了声。

“子宇……”

柳子宇,是两人共同的好友,他的家底不比黄家那么厚,这次已没有打点的能力,自然不能再免去被抓的结局。

可是他的家中,只有他和瘫痪的老父相依为命,他被抓了壮丁,那他的老父又怎么办?

黄九渊却拉住了朱杰,朱杰看到了他变幻不定的表情,一时犹如千面人。

“阿杰,我只够保你,再等等。”

朱杰懂得他说的再等等是什么意思。

黄九渊今年考上了一个功名,再过三月就能进殿试,虽依然是微末,但总算是进了朝堂。

进了朝堂,就有改变这个世道的可能。

他们没想到的是,当晚庆州总兵带人围了黄府,再次将朱杰押住了。

“徐总兵,有话好说!九渊以为征兵之事不是总兵亲劳亲为,所以没到位,还请总兵息怒!”

“黄公子说笑了,本将不需要你那点小钱。”

“徐总兵想要什么?”

徐总兵哈哈大笑,脸不红心不跳:“小儿不才,读不进去书,本将又不忍他将来同我一样打打杀杀,还请黄公子给个功名。”

黄九渊答应徐总兵的时候,整个人仿佛一下老成了他父亲的模样。

徐总兵心满意足地带人走了。

朱杰和黄九渊就坐在庭院前,烧着炭取暖,一言不发。

风雪比两人初见时要小一点。

朱杰不知为何会心想,那时候的黄九渊其实比现在还要更惨一点,毕竟差点都没命了。

可还是过了关的。

黄九渊忽然拨弄了一下炭,碎雪之中,烧得那样通红。

他忽然说:“阿杰,我要救子宇。”

朱杰吃了一惊:“那就只要把这宅子卖了。”

但黄九渊说:“我不卖。”

朱杰这才看到沉沉如铁的肃穆面容,看到他渐渐凝实的眸子。

“我不仅要救子宇,我还要救这霞城的百姓,我还要救这天下的人。”

“你帮我。”

当夜,黄九渊和朱杰揭竿起义,煽动被强征壮丁,诛杀徐总兵和征兵队。尔后黄九渊散尽家财,招兵买马。

星星之火,点燃了煜王朝史上最大的内乱。


  (https://www.shudi8.com/shu/744882/3555576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