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开局碰瓷纨绔爹,三年后他登基了 > 第169章 两位王爷回京

第169章 两位王爷回京


原来那钗另有玄机啊,当时她只觉得好看,此刻才懂,那精致的桃花瓣里,竟藏着另一半兵符!

她眼底闪过一丝恍然大悟,随即又飞快敛起,只对着太后甜甜笑:“皇祖母,我现在戴这钗会不会太大啦?落雪姐姐说我头发还少,总担心钗会掉。”

太后闻言,笑着伸手帮她理了理头发,“不小不小,咱们岁岁头发长得快,再过些日子,就能稳稳托住它了。等哪天天气好,找个清净地方,让落雪帮你好好梳个发髻,把钗戴牢实了,才好看呢。”

沈清晏瞬间抓住关键,这是太后在暗示交接的时机和地点:选个无人察觉的地方,取出钗里的兵符,与岁岁荷包里的半符合二为一,再交给暗影卫统领。

他端起桌上的茶,借着喝茶的动作掩去眼底的了然,轻声接话:“母后说得是,岁岁这丫头总爱跑跳,戴钗确实要仔细些,免得摔着碰着。等过几日去我想带她出去游玩,到时候让落雪帮她好好梳个发髻,也让她高兴高兴。”

太后眼底闪过一丝赞许,知道沈清晏已完全明白她的安排。

她拿起一块桂花糕,递到沈岁岁手里:“来,尝尝这个,是御膳房新做的,里面加了蜂蜜,甜而不腻。”

岁岁接过桂花糕,小口咬着,甜香在舌尖散开。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落在桌上的桃花茶和桂花糕上,暖融融的,半点看不出这温馨日常下藏着的权谋暗语。

张嬷嬷适时走进来,轻声道:“太后,快到午时了,御膳房送来的杏仁酪该凉了,要不要给公主端上来?”

“快端来。”  太后点头,“岁岁最喜欢喝杏仁酪,别凉了影响口感。”

午时过后,沈清晏带着岁岁告辞。

走出寿安宫时,沈岁岁悄悄拉了拉沈清晏的衣袖,压低声音:“爹爹,钗里的东西,是不是要跟我荷包里的合在一起呀?”

沈清晏点点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是,等去玉华苑的时候,再交给该交的人。”

岁岁用力地点点头。

马车驶回誉王府,落雪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岁岁发间戴着玉簪,鬓边还别着桃花,笑着打趣:“公主今日回来,比去的时候还好看,这桃花戴在您头上真好看!”

岁岁得意地扬起脸:“是皇祖母帮我插的!”

父女俩的一举一动都被明德帝知晓,他听着底下人的禀报,“桃花?看来东西还在那里,光谦说他门上没有,那应该是没有取出来。”

如果没取出来,那么他们肯定要去拿的。

“密切留意誉王府的情况。”

明德帝展开新的奏折,是老四老五要回来的消息,这一次京城可就热闹了。

与此同时,誉王府的书房里,春情正将一份密报呈给沈清晏:“王爷,暗卫查到,皇上派了两名暗卫盯着府门,还有人在城郊的路上布了眼线,似是在等我们去玉华苑。另外,两位王爷的仪仗已到京郊,明日便可入城。”

沈清晏接过密报,快速扫过内容,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们此时回京,怕是皇上很高兴,正好可以想借他们的势力,平衡朝堂,也顺便盯着我们。”

“那我们去玉华苑的计划,要不要推迟?”  春情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皇上的暗卫盯得太紧,恐生变故。”

沈清晏摇头,指尖轻轻敲击着桌角:“不能推迟。兵符交接之事,夜长梦多,拖得越久,越容易被察觉。  我们只需按原计划行事,反倒不会引起怀疑。”

他抬头看向窗外,沈岁岁正在练剑,动作有模有样。沈清晏的眼神柔和了几分,又道:“让落雪准备一个装桃花糕的食盒,里面放些新鲜桃花和蜂蜜,  下次去玉华苑,就说要在那里做桃花糕,让岁岁当幌子,更显自然。”

“属下明白。”  春情躬身退下,转身去安排暗卫布防。

翌日,梁王和信王回京,沈玉妍也坐在马车里一道回来了。

明德帝让沈清晏来迎接二位王爷,沈岁岁在家里闲不住,也跟着出来瞧瞧了,顺便问问西北的情况。

沈玉妍看到沈岁岁,话都没说就冷冷地瞪了一眼。

“是不是西北的风沙大,玉妍丫头伤了眼睛,怎么瞧着不对呢?”沈清晏板着脸问道。

沈玉妍被沈清晏一句话堵得脸颊涨红,握着马车帘的手指泛白,却不敢当众发作。

沈岁岁看着她白皙的小脸黑了一圈不只,“玉妍姐姐一定很辛苦吧,怎么看着这么憔悴呢?”

沈玉妍又想瞪她了,可是想到六叔对她的呵护,可不是自己那个爹能够比的上的,终究是没敢。

她知道西北不是什么好地方,可是沈岁岁走了一遭,得了不少赏赐,她也想效仿来着。

可结果,压根不是那么简单。

她差点引起了一场骚动,被她爹差点骂死。

“二位兄长,此番去西北如何啊?”沈清晏问到,他知道,小女儿也关心这个问题。

“别提了。”信王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了声音道:“六弟,不去一趟不知道你遭了什么样的罪啊,事情不容易啊,不容易。”

“不容易?那可是太难了。”梁王看了眼女儿沈玉妍,当初他就说不去,是这个丫头非得撺掇自己去的。

他真想一巴掌抽死她。

“那定种子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的。”信王叹了口气,“亏的有个西北的商户,在卖种子,不然西北怕是秋天又要闹饥荒了。”

沈清晏听到西北商户时,眸光一闪,看来这就是小丫头搞的那些商铺了。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帮助西北的百姓们。

信王叹了口气:“等会儿的接风宴上,咱们一起跟皇兄说说,减少西北的税粮吧,不然这样下去,年年不够吃,年年闹饥荒,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咱们还是让西北的百姓能多存些粮食。”

梁王也点头附和:“是啊,光靠换粮不是长久之计,有了粮种和农官,才能从根上解决饥荒。玉妍,你听听,这才是该操心的事,别总想着那些胭脂首饰。”

沈玉妍被点名,脸颊更红,小声道:“我知道了,爹爹……  ”


  (https://www.shudi8.com/shu/744880/3553880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