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先生的招牌
经过几天的研究确认,大先生决定正式出手。
参与救市!
海港是国家经济的龙头,地产行业里却始终都弥漫着一股负面情绪,对经济大盘造成动荡的不确定性……这可不行!
必须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周浩然出手了。
这下可厉害了。
直接受到了市里领导的重点关注,一二把手都发出了邀请,想请他过去会谈,想积极的全面的了解大先生的策略和想法。
周浩然也不客气,和盘托出。
所谓的救市,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救海港。
随着分税制的改革,地产经济如今已经成为一方财政的重要支柱,消除海港地产市场里弥漫的负面情绪,积极的引导海港地产行业全面复苏,是海港经济重振的必要环节。
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站出来!
不能只是喊口号。
还要真金白银的砸下来,用钱和行动来告诉市场,有人在托底、有人在救市,有人在力挽狂澜。
第二,救港府。
别看香江港府紧挨着粤东省,说的也都是粤语。可是,从经济方面来看,海港作为国内经济的龙头,海港才是最靠近港府的地方。
港府的那些豪门大户,很多祖上都是从海港过去的。
两地同气连枝。
现在,港府受到了国际资本的冲击,被华尔街的豺狼们毫无人性的掠夺,让人愤慨。别说现在港府已经回归了,就算没回归,作为一衣带水的同胞,内地都应该有人站出来摇旗呐喊,去帮助港府渡过难关!
可现在经济危机已经蔓延到香江港府一年了,援手迟迟未到。
港府独木难支。
这可不行!
大先生打算带着一些有实力有底气有情怀有格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海港工商界,出手救市!
哪怕是螳臂当车,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也得去!
这是一个态度。
一个海港和港府手足情深的证明,也是海港工商界和港府工商界彼此接触、相互往来,彼此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举措。
这两大救市策略一出,当即就秒杀全场。
堪称无敌。
本来文艺剧团的那场关于民营企业家的文艺汇报演出,就有人关注了,听说是有人在号召民营企业家群体参与救市……
很多人还不信呢。
现在经济下行,很多民营企业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还能去救市?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而且,救市不仅是真的,手笔还这么大!
当局当即就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对大先生近期要推进的海港地产市场的救市行为采取积极配合、全面引导的积极策略。
要把那些各地烂尾楼盘都整理出来。
尤其是一些存在着稳定性隐患的烂尾楼,要作为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的推进烂尾楼工程的交割,手续上要能快就快、能免就免。
一路开绿灯,让大先生的团队尽快的参与进来,参与救市!
第一个救市项目,就是天瑞地产的烂尾楼!
短短三天。
签字盖章,合同敲定。
交易达成。
臧天瑞放下笔,看着白纸黑字红印的合同文件,真是有了一种救市如救命的恍惚感。
全靠大先生!
捧着合同,臧天瑞一时都红了眼睛。
在他腹背受敌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大先生不计前嫌的选择出手帮忙。
这哪里是接盘?
分明是救了他一条命。
一开始,臧天瑞想把这个烂尾楼盘,一分钱不要的白送给周公子,只是希望周公子接盘之后,能够处理好债务纠纷,把欠薪及时发放下去,免得引起一些不好的社会事件。
可是周公子态度轻蔑而傲慢,对这样一个烂尾楼毫无兴趣。
直到等来了大先生……
“臧总,本来我们内部有过讨论,有人提议,想要以1块钱象征性的价格,来全面接管你手里的地产项目。你知道的,这对你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中博地产的董事长李长兴作为代表,来跟臧天瑞进行签约。
“嗯,明白。”
臧天瑞连连点头,这本来也是他的想法。只要有人能接盘,能把一切债务都接手,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救命恩人。
李长兴肃然道:“不过大先生也说了,你运作这个项目一年多,从前期的拿地、准备,申请资质,再到后续的寻找合作商、开工建设,都花了不少心思,还个人出资了一大笔钱。大先生认为,应该给你一笔东山再起的资金。”
“感谢,感谢!”
臧天瑞说着说着,就有些哽咽。
因为合同里明确说了,对方会以300万元的价格,接盘他手里的这个已经成为负资产的烂尾楼盘。
李长兴摇摇头,“你要感谢的不是我,而是大先生。要是按照我的意思,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是大先生力排众议,他要给你300万元。”
“大先生……”臧天瑞深吸了一口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便是再生父母,也不过如此了。”
李长兴一听,有点想吐。
你想给大先生当儿子?
想的美!
李长兴道:“大先生说了,有了这300万的启动资金,希望你能做一些擅长的生意,别一腔热血的去碰你不懂的东西了。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他最擅长的领域。”
“明白,我都明白。”臧天瑞连连点头,“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碰地产生意了。”
李长兴“嗯”了一声,“把生意做好,重新开始、重头出发,300万的启动资金,足够你在熟悉的领域大展拳脚了。这是大先生对你的期待,希望你不要让大先生失望。”
臧天瑞眼眶微红,“我知道,我一定不辜负大先生的嘱托!”
李长兴对这路人没什么好印象。
叛徒而已!
这是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别说他现在还一无是处,就算他以后真的把生意做起来了,做到了复星集团郭总的级别,那他身上的叛徒标签,在学生团里也会是一个洗刷不掉的耻辱。
签好了合同,回去交差。
李长兴还有些不情不愿,“要我说,就应该一分钱都别给他。免费接盘,就已经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300万也不算多。”
周浩然此时坐在中博地产总经理的办公室的主位上。
那里本来是李长兴的座位。
大先生来了,李长兴自然就坐在了下手位,笑着说:“相比于整个项目,300万是不算太多。”
周浩然缓缓道:“这个烂尾楼盘,预期收入1.5亿,去掉各类运营负债4000万,至少也能有1亿多的收益。只要能把烂尾楼完工,只要能顺利的按照原计划重新施工。”
“都好办!”
李长兴对这些就比较拿手了。
先是发薪。
把欠薪给补上,然后去找银行贷款,把现金流给活跃起来,让楼盘都封顶。
只要封顶了,就不再是预售房了。
就是现房交易了。
进入了现房交易市场,就可以卖出价了,就有了比较广泛的客户。
李长兴笑道:“这个项目,我们只需要投入300万。后续的所有资金,都可以‘以战养战’,以楼盘的名义去借债。就这么点钱,中博地产独立运作就够了。”
周浩然哼道:“海港的烂尾楼盘,少说也有几十个、上百个,你管得过来吗?”
“也是,嘿嘿!”李长兴搓了搓手,很是积极,“四方合作,中博地产、复兴地产和清风地产,各占股三成,那个王新河,占股一成。强强联手,筹到几个亿的现金,足以把海港的烂尾楼市都给救活!”
“记住,不仅要赚钱,还要漂漂亮亮的赚钱!”
周浩然说出了他赚钱的核心理念。
他想赚钱,那可太容易了。
他有太多的路子了。
他现在的赚钱思路,都是要站在大义的制高点上去运作……他不是在赚钱,他是在帮忙,他是在毁家纾难,救人于水火!
“就像这次的交易,像你说的,我们完全可以一分钱不花的把烂尾楼接过来。普通人可以这么干,大先生不能这么干。”周浩然语气严厉的告诫,“这个项目,就是一个标杆。以后跟别的烂尾楼对接,都要这么来。连抢劫的还要给土地公留点买路财呢,咱们做生意,得给人留条活路!”
李长兴正色道:“我知道,大先生是一块招牌!300万换来了良好的业内声誉,比什么都强。”
“嗯。”
周浩然见他听懂了,就比较安心。
李长兴轻轻一叹,“我看了天瑞地产的账,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此前说好的银行2000万的贷款下来,整个项目就活了。哪怕没有2000万,只谈下来了1000万,也不至于就这样烂尾。没想到,就一纸贷款审批没过,就能导致这一两个亿的地产项目烂尾。”
“很正常,民营企业缺乏兜底的机制,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就会万劫不复。别说这小小的民营小地产公司了,就算是做到了世界五百强,也很容易就因为遇到一点现金流的筹措不开,导致整个企业的崩盘。”
周浩然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到了互联网时代,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家公司赚钱再多,也可能一夜塌方。
每年亏损几十亿,也未必有风险。
只要现金流有保证,那就是希望。
“嗯,现金流。”
李长兴脸色严肃,虚心学习。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852/2837532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