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未雨绸缪,决不妥协
推荐阅读: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诸天道法君 儒道狂书生 回到八零机械厂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请叫我大道祖 抽象派影帝
“什么叫就算承包出去,过几年还能收回,企业又没什么损失?这是谬论,真要是承包出去,好好的厂子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掏空!”
过了几天,方唯召开了公司高层会议。
这次不是电话会议,是他亲自去了省城召集公司的管理层开的会。
鉴于有些人对承包企业的危害没有认识,所以他专门讲了这其中的种种弊端。
承包出去的企业是可以收回,但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采购、生产技术、销售渠道等等,真的可以完好无损的拿回来吗?
更别提有些胆大妄为的家伙,甚至把资产和资金都搞没了,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瑶岭农业?
“董事长,可现在上面盯得紧,就盯上了咱们的几个厂子,真要是把关系搞僵了,咱们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
不是每个人都像方唯一样,只问对错不问对象。
现在是黄克礼开了口,方唯直接拒绝了对方,要是一直下去,就有人担心对方会不会给瑶岭农业穿小鞋。
“你们到现在还没明白,我为什么要把瑶岭农业注册在省城,其实就是为了增大企业的腾挪空间。大家不要想太多,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方唯没有任由大家发挥,而是直接表明了态度,绝不妥协。
同时也点明了一点,瑶岭农业是一家在省城注册的公司,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新林县。因此,也不必过度担心,没有人能单方面改变公司的运行模式。
会议结束之后,蔡桐跟着他来到了办公室。
“蔡总,话是这样说,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我会注意黄克礼等人的动向的,一旦有什么问题我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
“嗯,那你就去忙吧。”
两人三言两语说完,蔡桐就转身离去。
方唯在办公室坐了一会,随即给王林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到了省城,想请大家吃顿饭。借口都是现成的,就是想和大家多多联络感情。
“行啊,我问问他们,稍后给你回话。”
王林不禁莞尔,看样子方支书大概是又遇到了麻烦。
不过他觉得由对方出面请客也挺好,这些人平时难得聚在一起,没个由头还真的很难凑到一桌。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王林的电话就回了过来,说大家答应聚一聚,时间约在了明天晚上。
方唯很高兴,随后和对方聊了十来分钟,便挂了机。
翌日。
按照约定的时间,方唯提前来到了包间。
不一会王林也到了,两人便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
“方支书,你又遇到了啥麻烦?”
这会没有外人,王林便直奔主题。
方唯也不隐瞒,说有人借着承包的名义把主意打到了公司旗下的企业身上。
“辣椒酱厂的效益非常好,厂里生产的【瑶岭辣椒酱】驰名全国,销量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像这样的企业我绝不会承包出去的,谁说都没有用。”
“方支书,等会你先别提这事儿,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和他们单独交流。今天咱们不谈工作,就谈感情,你说呢?”
“行,我听你的。”
两人商量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客人们也陆续到来。
看得出来,这些人都对方唯的印象不错,也愿意和他维系好关系。
然后大家就见识到了方唯可怕的酒量,在场的人心悦诚服,以后怕是没人敢和他拼酒了。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纷纷离去,王林和其中一人一起乘车离开。有些事只适合单独交谈,他需要把方唯的事情挨个告诉他们。
“这个黄克礼可不简单,不过我们也未必怕了他。这样,我会找中间人给姓黄的传个话,让他放入手不要伸的太长,先礼后兵嘛。”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甚至都有点超出王林预料。
不过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其中原因,这些人明显很看好方唯,愿意和对方加深关系,要不然谁愿意去得罪黄克礼?
方唯在省城又呆了三天,然后才接到了王林的电话,说事情已经搞定,大家都愿意在某人针对方唯发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王哥,感谢感谢!咱们之间不用说太多,这份情我记住了!”
“自家人,不必客气。那就先这样,有什么问题你随时可以找我。”
方唯放下了听筒,心里又塌实了几分。
接下来他就返回了村里,该干嘛干嘛,把承包的事情暂时放在了一边。
匆匆数日。
公司各单位开启了秋收,由于上一季稻种大面积减产,很多客户早早就跑了过来,急等着提货。
省外贸公司也派了两个人过来,紧盯着【南光五号】稻种,要求瑶岭农业优先供货。
方唯没有为难人家,这批货本来在夏天的时候就应该发走的,结果一直拖到了秋收。他要求销售部门做好供应工作,一定要让客户满意。
蔡桐等公司高管也都来到了生产一线,督导秋收工作。
收割、脱粒、烘干等一套流程下来,一粒粒饱满的稻种收入了谷仓之中。
客户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瑶岭农业有自己的生产标准,等到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蔡桐才宣布从即日起进行发售。
【南光五号】稻种优先供应省外贸,源源不断的优质稻种装车运走。
公司下属的运输公司昼夜奋战,所有的车辆都应出动,但运力依然不足。周边的运输公司也能分一杯羹,大家都很高兴。
这一季,【南光五号】的总产量达到了29400万斤,大部分供应出口,还有一小部分供应内地市场。
另外【南光四号】稻种和【农优83】稻种的产量分别是,6400万斤和5600万斤,供需基本平衡。
“支书,【南光五号】稻种的供应还是有点紧张,下一季咱们可能还要继续生产【南光五号】,要不然市场会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匆匆数日,这一季生产的稻种很快就销售一空。
蔡桐一方面很开心,另一方面也有点可惜,总觉得这一次的赚钱机会没有把握好。
“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你也不看看,正是因为【南光五号】的供应紧张,现在的价格都涨了多少?别急,育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市场很快就会饱和的。”
这一季主要是因为还债,大头供应给了国外的客户,所以【南光五号】稻种才会显得很紧张。
但是相应的,市场上【南光五号】的价格上涨了很多,公司并不吃亏。
等到下一季继续大量生产【南光五号】稻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价格下跌,市场会趋于饱和。
所以方唯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对于现状感到很满意。
“也是,反正各地都有不少库存,应该不会影响明年的春播。等到了明年夏天,【南光五号】稻种的供应量上来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支书,今年咱们【南玉一号】玉米种子也卖的很好,目前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还在继续上涨。”
蔡桐也知道自己有点贪心,什么都想要,便笑着岔开了话题。
目前瑶岭农业的有几个拳头产品,第一个自然是稻种,接下来就是杂交玉米种子和高产大豆种子。其他像蔬菜种子之类的都不值一提,毕竟总量没那么大。
【南玉一号】玉米种子的表现良好,已经压的新凯奇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大豆种子就更不用说了,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对手。
大豆的问题不是种子的问题,而是耕地面积不足以及国外产品成本低廉的问题。
到了第二天。
阳山和陈州的统计报表也送到了方唯的手中,两地种植的【南光五号】水稻都取得了大丰收,
阳山水种植基地的稻谷产量达到了42000万斤,陈州水稻种植基地的稻谷产量达到了63000万斤,一跃成为了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
都说种植主粮不赚钱,但这些稻谷的总产值也差不多有4个亿,集约化生产的效果初步体现了出来。
两个水稻种植基地都获得了省里颁发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证书,同时还分别拿到了1000万元的奖励(补贴)金。
相较于育种的丰收,稻谷丰收更具有现实意义。
蔡桐代表公司东奔西走,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表彰会,瑶岭农业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视线。
罗志敏最近是又高兴又有点嫉妒,瑶岭农业的两个水稻生产基地都不在新林县,而是在阳山县和陈州市。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因为县里没那么多的土地提供给人家,人家自然会到外地去找出路。
好在瑶岭农业的育种基地都在新林县,算产值的话可比水稻种植基地高多了。
另外,罗志敏还有点烦心事,那就是地区的黄克礼一直在问乡镇企业承包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想打辣椒酱厂的主意。
在这一点上,方唯是坚决不妥协,甚至放出话来谁要是敢强行逼迫企业承包,那么他一定会把官司打到底。
罗志敏觉得黄克礼有些不可理喻,这种事还能硬来不成?
所以,罗志敏一直在应付对方,压根没有给方唯施加任何的压力。(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66/283754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