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72章 该来的总会来,转折点

第472章 该来的总会来,转折点


中午。

    方唯陪陈局长在一大队食堂吃的饭,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没有上酒。

    “方支书,你们的总量控制做得很好,等到了年底我们再来核实,希望你们严格遵守文件的要求,我给你们行方便,你们也不能让我难做,是吧?”

    “瞧你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你放心,我们绝不会让你难做的。”

    两人达成了口头协议,自然是皆大欢喜。

    吃过饭,陈局长就返回了县里,方唯去了办公室。

    这件事告一段落,以后会有人专门监督林业大队执行总量控制的情况。

    方唯抽空去了一趟研究所,研究所和作物所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大豆暂时没有进展,他也没催促研究人员,只是从理论层面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技术路线图。

    对于作物所的同志他一样毫无保留,大家进行了多年的合作,早就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

    给大家上了一堂理论课之后,方唯便去了瑶寨。

    来到试验田,刚好王松林也在,他们面对新一轮的育种成果,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三哥,这一轮试验又失败了!”

    “失败就失败呗,你们抓紧时间清理场地,继续下一轮的培育。”

    王松林低头认错,方唯却并不介意。

    这一轮失败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下一轮的培育,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一方面是【种植区】的额外属性(异变)的概率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瑶岭这边培育新品种的成功概率比其他地方要高。

    王松林等人收拾好沮丧的心情,指挥继续进行下一轮的试验。

    对于新一代高产大豆这个项目,方唯并不着急,但这个项目忽然就来到了成功失败的重要关口,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在试验田呆到中午时分,王王松林拉着方唯去家里吃饭。

    “三哥,最近县里派人来了好几次,动员大家上交枪械。你说,以后会不会禁止我们再去山里打猎?”

    吃饭的时候,王松林说了一件事。

    现在县里一直在进行动员,一是动员大家上交枪械,二是动员大家改变打猎的生生产的方式。

    虽然说还没有命令禁止,但王松林总觉得快了。

    “以后会很重视保护环节,禁枪禁猎势在必然。再说了,寨里已经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大家不需要进山打猎来维持生计,自然也没什么影响。”

    方唯是知道这个结果的,所以也不会感到惊讶。

    他自己还有两把武器迟早都得上交,他也一样不会和大势对着干。

    这件事不能拖着了,他让王松林答应县里,在明年的一月一号之前,保证完成寨里的所有枪支上交,并积极配合针对动植物的保护。

    “影响倒没什么影响,既然三哥这么说了,我们就这么办吧。”

    王松林也没有对抗的心思,仅仅是有点遗憾罢了。

    吃过饭,方唯就驾车下了山,回到了家里。

    今天中午盘莲花回家吃的饭,方唯就说了这件事。

    “我也有点舍不得,困难时期靠着这些武器打野猪、打野味,那时候的肉食多金贵呀。不过该交就交吧,咱们以后想吃野味了就去抓两只兔子回来。”

    盘莲花也只是感慨了两句,便不再多言。

    方唯同样舍不得,但相较于全面禁令下来之后的后果,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服从。

    “今年还有时间,过两天咱们就去山里转转,等到了明年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吃过饭,方唯就和婆娘商量,这两天去山里打猎的事情。

    盘莲花听了很开心,便说好后天进山。

    到了日子,两口子一大早带齐装备就走进了山林。现在基本上很少有人进山打猎,主要是因为山里太危险,而大部份人则是因为听从了号召,早早就把武器上交了。

    这一整天,方唯和盘莲花都在山林里游荡,一共打了5只兔子和一只麂子。

    另外还采摘了一背篓的枞树菌,到了静静傍晚的时候满载而归。

    两人今天丝毫都不吝惜子弹,家里的存货还有一些,与其全部上交还不如打光算了。

    “三哥,做到年底之前咱们瞅机会再去山里打几次猎,子弹消耗光了正好,也不用再补充。”

    “行啊,你去和阿姐收拾猎物,兔子吃不完都做成腊肉,等斌斌和小洁放假回来吃。”

    方唯和婆娘的心情都很好,打猎是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必须,以后禁止令下来就不去山里打猎也无所谓。

    以两人的身份还是要注意,免得被人举报就闹笑话了。

    晚上。

    家里炖了一大锅麂子肉,方唯开了一瓶好酒,大家都喝了几杯。

    吃过饭,孙道人交给他一份清单,诊所需要这些草药但在市面上买不到。

    “道长,没事,回头我再进一趟山帮你把这些草药采摘回来。”

    方唯看了一眼,单子上列的草药山里都有。

    这些草药基本上都不适合移栽到社里的山林里,毕竟种植的草药品种相对固定,杂七杂八的孩儿不好卖。

    林业大队需要的是量产,而不是贪大求全。

    “老三,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孙道人想活动一下筋骨,就想和方唯一起进山。

    “道长,你就算了,你去了三哥还得照顾你。回头我从寨里喊两个阿哥帮忙,最多半天的时间就能搞定。”

    盘莲花赶紧劝阻了孙道人,孙道人只能遗憾的作罢。

    隔了一天,方唯带了两个人进山采药,中午就回到了家里。孙道人需要的草药都采齐了,经过炮制就可以进入诊所。

    说实话,孙道人的诊所之所以名气这么大,方唯提供的珍稀草药占了一小半的功劳。

    这段时间方唯并不忙,去年的洪灾影响基本上已经消退,今年的生产情况良好,需要他操心的地方很少。

    黄克礼最近麻烦不断,所以也顾不上找方唯的麻烦,对方这一关要是过不去,能不能继续留在湘陵市都是问题。

    瑶岭农业占据了国内稻种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在玉米种子这一块,在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份额。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基本上在国内无人能够撼动公司的地位。

    下一步公司会重点进攻大豆种子市场,效果如何还得看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个格局在未来若干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唯一有可能杀出重围的反而是蔬菜种子。

    之前老庞的侄子拿下了衡州地区的蔬菜种子代理权,据说效果很不错,明显呈上升趋势。

    其实,在方唯的心里,其他品种都是细枝末节,唯有稻种才是他的根本。

    端午节前。

    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股东大会,方唯亲自去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议案,以及启动赴香江上市的行动。喊了这么多年,公司终于启动了实质性的程序,江石月忙前忙后的,显得成竹在胸。

    “江董,这件事可就拜托你了。有什么难处你就吱声,我会尽全力支持你。”

    方唯请江石月单独吃了一顿饭,也是想当面给对方表个态。

    对于上市这件事,江石月可谓是矢志不渝,坚持了很多年,现在可算是见到了曙光。

    “方支书,你我之间就不必客气了吧?说实话,公司这些年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去香江上市不会有任何的悬念。”

    江石月笑了笑,丝毫不居功。

    方唯也就不再多言,随即转移了话题。他对这位江董还是很敬重的,公司发展之初,对方就帮忙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线。

    那时国外只肯卖给国内淘汰的以及落后的生产线,没有人家的帮助,就算多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所以说,电器集团公司发展到现在,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的功劳。

    方唯在香山呆了五天的时间,开完股东大会顺便巡视了公司,然后就返回了村里。

    “三哥,你说公司成功上市,是不是咱们手里的股票一下子变得很值钱了?”

    盘莲花没有研究过这事儿,但偶尔听方唯念叨两句,多少也有点概念。

    家里不缺钱,她只是享受男人再一次准确预测的快乐。

    方唯两世为人,有这样的见识没啥好奇怪的,反而是小师弟于浩的做法令他刮目相看。

    于浩可没有超前的见识,但对方就是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他也和方唯一样,把别人不愿意购买的内部职工都尽量买下来,一口气买了10万块钱的内部股。

    他的工资收入很高,毕竟是销售部分的负责人。另外,他婆娘梁雪琴一直在做家具生意,两口子凑出来10万块钱并不算很难。

    关键是眼光和胆略。

    “这不好说,关键是要看公司今后的表现。另外,职工股是有禁售期的,并不是刚上市就能抛售。放宽心吧,总之不会赔钱就是了。”

    方唯给婆娘简单普及一下股票的知识,让对方不要多想,反正家里也不等着这部分钱用。

    盘莲花点点头,随后就把这事儿抛在了一边。(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66/2837540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