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95章 油菜基地,新模式

第495章 油菜基地,新模式


“我们要建立油菜种植基地不错,但没说不再收购其他乡镇的油菜。当然,我们今后对油菜品质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价格上也会有约束。”

    方唯觉得应该适当的提高一下收购标准,实际上也是提高了门坎。

    前些年等于是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各类作物的收购价都比别人高。但现在的问题是种植户们的作物品质难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毕竟自产的农作物,全都产自于【种植区】,额外有属性的加成,同样的种子种出来的作物,品质会高出一截。

    就拿油菜来说,公司下属生产单位种出来的,不仅产量更高、成本更低而且出油率更高。

    这也就导致种植户种出来的油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迟早会被淘汰。

    “这样也行,有个缓冲期就好。”

    罗志敏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唯有一声叹息。

    他明白瑶岭农业已经开始战略调整,从逐渐停止收购【南光四号】水稻,到以后会停止收购油菜,只能说种植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了。

    当然,这个事情也不是完全无解,可以比照前进乡模式或者向阳镇模式。

    但这个问题他不好主动提出来,因为他不清楚瑶岭农业的规划,贸然提出来只能给别人添乱。

    “罗书记,其实这件事也很好解决,公司有意扩大油菜的种植面积。如果其他各乡镇有意和我们合作,公司可以整体从种植户手里把土地承包下来。”

    跟乡镇签订了长期合同之后,土地的使用权就归属瑶岭农业。

    这样的话,方唯就可以针对这些承包的土地进行指定,把他们纳入种植区之内。

    好处很多,比如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大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人工,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还有就是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产量,提升作物的品质等等。

    承包费不妨稍微多给一点,然后还可以解决种植户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方支书,你们瑶岭农业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啊。不过我很支持你的想法,你要是能把全县的农田都承包了才好。”

    罗志敏眼睛一亮,这才是他需要的结果。

    方唯笑着点点头,和对方有了默契。公司发展到现在是应该扩大规模了,这样才能体现出从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的整体优势。

    两人吃饱喝足,罗志敏随后离开了社里,去了水子坝乡。

    方唯也懒得去办公室处理公务,便开车去了田炳义合作社,看望了一下姐姐和姐夫。

    “老三,要不要去田里看看?”

    田炳义两口子见三弟来了赶紧烧水泡茶,都以为对方是来视察工作的,便提出先去田里转转。

    “不去!蔬菜育种的情况我随时都能掌握,有啥好看的?”

    方唯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就是过来走动一下,和工作无关。

    瑶岭合作社拿出来5000亩旱田交给了田炳义,专门用于蔬菜种子的培育。他想看随时可以去,没必要非要跑到田家来。

    “难得你有点空闲时间,晚上就在我这边吃夜饭。你给莲花打个电话,让她下班接上阿姐一起过来。”

    田炳义哈哈一笑,便让方梅去准备。

    家里吃的菜有,有专门的蔬菜种植户向各单位供应。蔬菜的品质没得说,对这一点,方唯要求很严格,大家也不敢乱来。

    鸡鸭鱼肉,都是由瑶岭合作社供应。

    养殖场不仅没有扩大规模反而缩小了规模,以自产自销为主,不再大量向供应外界。

    “行!我一会给莲花打电话。”

    方唯随后告诉了盘莲花晚上在二姐家吃夜饭的时候,让她下班就把阿姐接上再过来。

    田炳义也没去忙活,就在屋里和方唯谈天说地。

    晚上。

    方梅做了一桌菜,方唯和姐夫喝了一瓶白酒。

    好在如今各单位都有司机,走的时候田炳义安排人帮方唯把车开回去,省得晕晕乎乎的把车开田里去了。

    匆匆数日。

    罗志敏牵头搞了一个座谈会,让各乡镇面对面和方唯、蔡桐等瑶岭农业的管理层进行沟通。

    对于承包土地的事情,水子坝乡显得最积极,也有很有诚意。

    座谈会结束之后,方唯和蔡桐跟着水子坝乡的张书记去了当地,参观了一下乡里的农田。

    “方支书、蔡总,我们之前就已经做通了农户的思想工作。可以这样说,咱们双方一旦达成协议,不会有任何一家种植户站出来反对。”

    张书记显得很自信,他们把工作做到了前头,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这一点很重要,方唯和蔡桐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张书记,咱们乡大多是水田,水田占比有八成不?”

    一行人离开了田里,朝着乡政府走去。

    方唯觉得水子坝乡的自然条件很不错,就随口问了一句。

    “有!乡里的水田占比差不多是82%,而且地势平坦开阔,很适合机械化作业。”

    张书记哈哈一笑,再次强调了本乡的优势。

    方唯点点头,就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事情方唯就不管了,谈判的事情由蔡桐全权负责,他更多的时间不是呆在研究所,就是呆在瑶寨的试验田里。

    新一代大豆的种子经过反复的筛选,已基本上定型。

    小范围的试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会进行更大面积的试种,但目前采集的数据完全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评审。

    方唯给孙士礼打了电话,孙士礼中断了自己的行程,立即从杭城飞到了省城,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瑶岭乡。

    “方支书,你看这项成果什么时候申报比较合适?”

    孙士礼在研究所和瑶寨呆了三天,经过测定,新一代大豆的确已经培育成功了。

    他很激动,这天晚上在包下了县城的一个酒家,请方唯以及项目研究的所有成员吃饭。

    作物所这几年很风光,和瑶岭农业的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几年成果不断,孙士礼可以理直气壮的申请研究经费,上面给钱还很痛快。

    新一代大豆的研究成功,必定会让作物所和瑶岭农业研究所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也不急在这一两个月,夏收之后公布这个成果即可。对了,我还没有针对新品种的大豆命名,嗯,就做【南豆336】吧。”

    作物品种的命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好记,没什么毛病。

    孙士礼也不在乎新一代大豆究竟叫什么,叫什么都行,他随即记住了这个名字。

    “那行,就等到夏收之后吧。回头你让他们把相关的资料都准备好,剩下的所有事情都交给我。方支书,我要马上返回杭城,回头再联系。”

    孙士礼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

    方唯并不觉得作物所是在占了自己的便宜,人家的投入也很大,而且给公司研究所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使得研究所的整体实力上升了一大截。

    等孙士礼走了之后,方唯针对项目组和育种小组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尽快将【南豆336】的数据整理好,并完成最后的验证工作。

    同时,新一代油菜的培育工作也正式展开。

    方唯就像一只勤奋的小鸟,在办公室、研究所和瑶寨试验田之间来回穿梭。

    各生产单位的运行不需要他操心,巡视工作也不需要太密集,所以他就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科研上面。

    公司研究所这几年的进步很大,虽然整体实力比不过作物所,但放在外面也是一流的存在。

    上午。

    方唯刚到办公室,蔡桐就拿着一份合同走了进来。

    他和水子坝乡正式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乡里将10万亩水田和2.2万亩旱田整体承包给了瑶岭农业。

    承包费和其他几个乡差不多,瑶岭农业承诺在水子坝乡招收农工,解决失去土地的种植户的就业问题。

    公司承诺,每一户种植户至少解决两名劳动力就业。

    现实的情况是,有很多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之后,心情愉快的南下打工去了,乡里根本不存在就业不足的问题。

    公司承包了土地,土地附属的农业税自然由公司缴纳。

    等再过些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将土地白给人家种,种地的人还得考虑考虑呢。这种情况一直到农业税的取消,才会发生变化。

    “支书,水子坝乡种植基地成立之后,我打算让田伟国担任基地的负责人,你有什么意见?”

    重要的人事任命还得要方唯点头,这也是蔡桐今天来找方唯的目的之一。

    “可以,老田是公司的老人,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应该可以胜任。”

    方唯同意了公司的安排,确定了水子坝乡生产基地的负责人。

    接下来,将由田伟国牵头组建管理团队,蔡桐会予以大力的支持。

    这些事就不需要方唯操心了,等夏收之后,田伟国就会带人接管水子坝乡的12.2万亩农田,公司便又多了一处水稻和油菜种植基地。

    这几年,瑶岭农业的规模在极速扩大,目前拥有的土地面积接近百万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农业企业。(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66/283753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