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密拥秦王为储
推荐阅读: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斗罗之神火轩辕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极度恐菌
八月初二,辛亥,秋分。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
“残暑终,昼夜平,草木染黄,雁字横秋。”李逸回望雁门关,神色复杂,
山间野柿一朝红,满树石榴一夕熟。
李逸离开雁门,踏上返京的道路,是带着满肚子愤慨离开的。
跟他一同返京的还有淮阳王李道玄,两个黄花岭大捷的功臣,大唐五大总管里的两位,现在却都被解除了大总管之职,召还京师。
李道玄是违抗军令擅自出兵损兵折将,李逸则是被人检举涉嫌谋反。
“刘总管死的冤枉。”李道玄红着眼睛道,“说他通敌谋反叛乱,那些人睁着眼睛说瞎话。”
李逸转过头,催马上路。
“那些冤枉他的人,比谁都知道他有多冤枉。”
“王兄,我没想到,长安朝廷,会听太子的话,斩了刘世让,更想不到,他们一点机会都不给,在雁门关便就地斩杀,更可恨的是,他们居然把刘总管的首级,交给了突厥步利设!”
李逸也叹了声气。
“刘总管确实死的冤,”
好在皇帝最后没有同意太子李建成要把马邑、应州再还给苑君璋,没把三万余俘虏还给突厥。
马邑没让出去,皇帝授高满政为朔州总管、刺史,赐封宁国公。
而原来榆林郕国公郭子和,自率军民南迁延州故城后,如今被皇帝赐姓李,授蔚州总管、右武卫将军,驻应州,统应、蔚、北燕。
三万余突厥俘虏,长安提出跟颉利换回被掳去的汉民,颉利只同意一换一。
颉利派阿史那思摩去长安见唐天子,问罪唐廷破坏和议,夺马邑、占应州,在黄花岭伏击突厥军队的罪行,要求大唐给个交待,甚至是索要赔偿,
具体是原来一年三千两黄金、二十万匹绢的赏赐要加倍,长平公主需立即送往突厥成亲,
每年唐廷需向突厥购买一万匹马,每匹马易绢四十匹。
绢马互市,看似突厥人卖马给大唐,是好事,可实际上这个约定里,并没有说卖的是好马战马,病弱之马运到边市,大唐也得买。
四十匹绢一匹马,其实就是一两黄金一匹马,
若是好马,这个价不算贵,可如果是突厥人运什么马来,你就得照章全收,那这个价格就不便宜了,尤其是一年一万匹的数量。
这就要拿走四十万匹绢,或是一万两黄金。
而大唐每年还得赏赐给突厥三千两黄金,二十万匹绢,现在翻倍,六千两黄金加四十万匹绢,要是再加这强制的一万匹马价四十万匹绢,
大唐就得背上一年六千两黄金、八十万匹绢的沉重负担。
阿史那思摩去长安见天子,执失思力则来雁门给太子施压。
颉利要求大唐把李逸、李道玄、刘世让等破坏和议,擅发兵袭击突厥的几个罪魁祸首交给突厥处置。
最终,
皇帝下诏,诛杀刘世让,将首级给了突厥。
这就如同当初,大唐被迫答应处罗可汗,把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带到门下省后院,交给突厥使者杀死一样。
这背后是肮脏的交易。
他们出卖的是功臣刘世让,以向突厥媾和。
李逸和李道玄被解除大总管之职,召还京师,也定是这幕后肮脏交易的一部份。
如今代北的朔蔚代并,到河北的幽定,这几个北疆总管府,从总管到刺史,都换上了李建成的人。
幽州大总管李瑗、定州大总管李艺、并州大总管李神符,
天下五大总管,三个直接被太子拿下。
而荆州大总管李孝恭、交州大总管丘和,也在太子的拉拢中。
对皇帝的这番安排,李逸心里是很不屑的,完全就是为了强扶太子了。
刘世让之死,就是杀鸡儆猴,谁是猴?自然是他李逸、李道玄,甚至是李世民。
他们这些不肯依附太子却跟秦王走的近的军功新贵,
不仅被太子视为威胁,现在连皇帝都要亲自出手敲打了。
“王兄,这次回京,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李道玄不是怕,是气愤。
李逸也不怕,他这次被召回京,虽然是以谋反嫌疑回去的,但他相信李渊不会真拿他怎么样,顶多是借机敲打敲打他。
先敲打后安抚,帝王术嘛。
但他也清楚,就算不会有什么真的危险,可他和李道玄,接下来大概率是要被架空、雪藏了,
就跟秦王李世民现在一样,
被高高架起,一点实权都没有了。
“李高迁做代州总管,李瑗复任幽州大总管,再加上李子和做蔚州总管,和高满政的朔州总管,”李道玄摇头叹息,“再加上李神符任并州大总管,李艺做定州大总管,
这突厥人若是真的再大举进攻,他们能守的住这北疆吗?”
李逸不觉得他们守的住。
朝廷换了将,可又没换兵。
这代州将士们死守雁门,出击黄花岭,立下那么大功,最后却落得个暗通突厥谋反叛乱的罪名,不仅总管刘世让被诛,那天斗殴的雁门军,许多军官也被定为刘世让谋反心腹党羽一并被诛,其余军官也大多或贬或罚,
士兵也都受了处罚。
就算李高迁做了新的代州总管,可兵还大多是原来那些兵,突厥人再攻来,
这些雁门兵就算不降敌,但又岂还会再那么卖命?
有功不赏反受罚,凉了的心哪还容易再热。
李建成总想着绥靖,想着妥协,朝廷也想着和议,可太平是买不来的,除非硬实力能压过对方。
他们总带着幻想,肯定是要吃亏的。
但李逸已经被免职,
他的话也没有人听了,哪怕他离开雁门前,还是特意去见了李建成,提醒他突厥很可能再次入侵。
可李建成根本听不进去。
李建成只想拉拢他,自以为是,以为李逸这次栽了,他带着高高在上,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拉拢李逸。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逸也只能告辞。
他转身离开的时候,
看到李建成脸上的笑容凝固,脸色变的非常难看。
可李逸头也没回的走了。
“王兄,突厥真的会再次入侵吗?”
李道玄心里倒没几分把握,对这纷乱的边疆局势,他看不太懂,但他相信李逸说的,突厥狼子野心,这些人光喂是喂不熟的。
“一个月内,突厥必然入侵。”
“这一次,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马邑城,等着看吧,也许我们还没回到长安,马邑就丢失了。”李逸叹息。
李建成现在把代北上层全换了一遍,可他根本没有突厥会来进攻的意识,也毫无准备。
甚至从李建成一直想放弃马邑、应州的态度,就能想到,一旦突厥进攻马邑,李建成极可能不是出兵救援,而是放弃。
夜晚驻营野地,
李道玄提了壶酒来李逸帐中,
“喝两杯。”
“我煮了茶。”
一个喝酒,一个喝茶,各喝各的。
李道玄心中烦闷,憋着一肚子气,一个人喝酒,结果也很快把自己喝醉了。
“王兄,以前我觉得太子成熟稳重,各方面都挺不错的,可现在我觉得太子真是一言难尽,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尤其是跟秦王一比,相差太远了。
你说,为什么秦王就不能成为太子呢?”
李逸饮茶,也不回答他。
“王兄,”李道玄凑近,压低声音,他瞪着大眼,“咱们扶秦王为储吧,”
李逸看了他一眼,“六郎,你喝醉了。”
“我没醉,我很清醒,我看看明白了,太子骨子里就懦弱,他今天杀刘世让,明天又要杀谁?
也许早晚会轮到我们这些不喜他的人。”
“不仅仅是我们的性命,大唐要是交给他,他未必就能守的住。”
李道玄是皇族宗室,跟太子和秦王那都是堂兄弟,以他的身份,就算这次免去大总管之职,可早晚也还会再出任要职。
哪怕不做官,那也是郡王,哪怕李建成当了皇帝,他只要不谋反叛乱,也不会怎么弄他。
当个富贵王爷是不用愁的。
但李道玄对太子李建成是积攒了满肚子的怨气和失望,已经到了想要冒险去拥立秦王易储的地步了。
十九岁的郡王,在战场上敢打敢冲,
如今下了战场,依然愿打先锋。
李逸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从始至终是支持李世民的,毕竟知晓历史走向。但以前他只是预知这个结果,提前站好队。
而现在,他和李道玄一样,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支持秦王,不只是口头支持,而是要开始行动。
现在离武德九年,还有四年。
李逸都已经等不及了。
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各有其优秀的地方,但现在他们在犯的错误,李逸越来越难以忍受了。
当他一次次拒绝太子时,他已经感受到了他的杀意。
李逸可不想成第二个刘世让,
刘世让堂堂开国功臣,如今落的个身死抄家,妻儿为奴的下场。
接下来,李逸和李道玄继续南下,
数日后他们过太原,抵达了他们几年前曾战斗过的浩州,如今已更名汾州。
在这里,
他们受到了汾州百姓热烈的欢迎,一众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豪强大户,更是亲自带头迎接。
哪怕李逸现在有个谋反嫌疑在身,
可汾阳人却没在意。
设宴接风洗尘,
任、郭、曹、韩、张、李、孟,各大豪强,对李逸非常热情,这既有当初李逸守住浩州保住各家的功劳,也有他们各家后来得到李逸提携,许多子弟都在李逸军中效力立功,或是得到举荐、征辟出仕,
他们还跟李逸在商业上也是有合作往来的。
可以不夸张的说,汾阳的这些豪族,现如今都是依附于李逸的,毕竟李逸的大腿足够粗,且有不错的旧情义。
他们也听说李逸为何被召还京师,但大家都不认为李逸会有事。
接风宴上很热闹,各家都还推出些年轻子弟,想让他们跟随李逸同往长安,随同侍从,若能得到李逸赏识提拔,那自然是前途无量。
还有人把家里年轻美貌的女儿,想送给李逸为妾的。
推杯换盏间,
宋义进来,凑到李逸面前,“阿郎,刚收到消息,苑君璋带突厥兵,突袭马邑,
朔州总管高满政率兵于腊河谷伏击,大败苑君璋。
突厥大军来援,高满政退守马邑城,向代州总管李高迁求援,太子派李高迁率兵增援马邑,
可李高迁进入马邑后,发现颉利可汗亲来,突厥兵锋极盛,竟然连夜率兵斩关逃回雁门关内。
太子又派蔚州总管李子和从应州出兵救援,可李子和见突厥兵众,不敢向前,只屯驻于应县。
突厥大军日夜猛攻马邑,高满政率兵死守,可苑君璋却暗里招降了高满政的副将杜士远,杜士远半夜兵变,杀高满政开马邑城门投降,马邑失守。
如今颉利率突厥军,兵临雁门关下,又分兵攻应州,李子和不敢拒守,弃守应州,退回恒山南面繁峙。”
“如今,雁门关外,朔、应两州尽失。”
李逸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长叹一声,将手里的酒杯放下,虽然有料到这一天,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败的这么惨。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24/2837529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