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拥兵自重
推荐阅读: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斗罗之神火轩辕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极度恐菌
雪后的雁门长城,银装素裹,如巨龙盘旋。
兵过雁门关,
前面便是苍茫辽阔的塞外。
风急雪大,旌旗猎猎。
这本该是躺在这中烤火猫冬的日子,几万唐军却踏雪出关。
千峰暮雪勾注山,风骨威烈雁门关。
李逸站在猎猎风中,
此时季节出塞作战,不是什么好时机,可李世民和他都没的选,趁胜追击,不仅要的是军功,
更是拖延班师。
封德彝再次派人传来密讯,皇帝已经决定班师。
河东行营罢撤,兵马班师。
秦王调任江州行营元帅,前去主持江南平叛。
陕东道大行台也随时可能会被罢撤。
待江南叛乱平定,秦王可能就会被留镇江南。
这个消息传来,
李世民红了眼睛。
他找到李逸,密商对策。
“陛下那日到弘义宫让我统兵征突厥,许诺击退突厥,凯旋之日,便是改立我为太子之时。”
“其实我知道这个私下许诺,并不可信,”
“可我还是抱有几分希望。”
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李世民也得争取。
但现在,希望破灭了。
皇帝食言了。
李世民不仅太子梦碎,还要被踢去江南,那相当于流放了,远离了朝廷中枢,在江南更没机会争储。
有本事,有功绩,不争不甘心。
两人一番密议,
李世民决定挥兵北上,按计划拿下云朔,既积攒更大功劳,也是再拖延时间,先不能让他们这支人马散了。
一旦散了,再聚拢可就难了。
尉迟恭策马奔来,身后跟着一个穿着裘袍的汉子。
“司空,这人是雁门人元普,是苑君璋从舅。”
中年汉子上前恭敬行礼,
“小民雁门元普,拜见司空。”
元普是雁门大户,祖上也是鲜卑拓跋,北魏皇族旁支,他家跟马邑豪强苑家是姻亲。
雁门马邑相隔不远,两个家族世代联姻,关系不错。
苑君璋的母亲,是元普的堂妹,以前元普甚至也还到马邑随苑君璋加入过刘武周。
不过后来他见形势不对,便归隐田园,其实就是提前下船。
“元公,你是苑君璋的娘舅,找你来,就是让你去趟马邑城,跟苑君璋谈一谈。
秦王承诺,只要苑君璋率军归降,朝廷既往不咎,定为他向朝廷请封国公之爵,并仍授他为总管,继续镇守云朔。
若他犹豫,秦王还可以请圣人赐他丹书铁券。”
“我知道代北如今兵少粮缺,颉利兵败仓惶北撤,也顾不上他了,还是早做打算吧。”
李逸对元普也是给了奖励,
征辟他为行营参军,官虽不大,可这样也就能进入大唐官场了。
将参军的赤牒递给元普,又拿出李世民给苑君璋的劝降信。
元普接过,仔细的看了,郑重收下,“谢司空赏识,属下定认真劝说。”
尉迟恭道:“苑君璋若不识相,我自率军踏平马邑。”
元普匆匆离去。
“敬德将军,准备好上任朔州总管吧。”
马邑,李世民志在必得,苑君璋识相投降,那自然也不失个国公爵位,甚至是个总管之职。可如果他不识相,正在北上的唐军会将他歼灭。
马邑城里的阿史那思摩,和他麾下的那点杂胡,李世民没放眼里,李逸也没放眼里。
苑君璋就这么点刘武周旧地旧部,这两年已经被颉利当炮灰消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还饥荒缺粮,
此时不拿下他,还待何时。
“司空以为,苑君璋是否会投降?”
“不好说。”
风雪中的马邑城,
越发萧条。
大行台府内,炭盆烧的很暖热,
苑君璋看着儿子苑师本送上的书信,眉头紧皱着。
元普是他娘舅,以前还曾是他部下,在刘武周的大汉任过侍郎之职。
可是后来刘武周死后,元普就和许多关内的将士,一起脱离他们或投唐朝,或归隐家乡。
他与元普倒也还有联系,也几次派人请这娘舅出山相助,可元普一直不肯来。
现在元普来了,
却是为大唐劝降来的。
一番犹豫过后,苑君璋对庶子师本道:“去把你舅公请来,记得别让人看见了。”
这城中,现在还有一万突厥兵呢。
一想到那些突厥杂胡兵,苑君璋头更痛了,那些杂胡如今驻扎在马邑,吃喝全得他们供养,还总是跟马邑军民起冲突。
这就是养了一群祖宗。
可马邑这几年用兵不断,塞北偏僻苦寒之地,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甚至一直粮食不足,
不断有百姓逃往关内,
甚至是麾下的官员将士,那些家在关内的,也大多脱离南下。
以前好歹有突厥罩着,起码还是安全的。
可现在,不仅财政、粮食不足,安全也没保障了。
元普被悄然带来,
苑君璋起身前去迎接,“舅父冒着风雪前来,辛苦了。”
元普也挽着苑君璋的手,“老了,从太原到马邑,一路上骨头都快颠散了。
可你我两家世代联姻,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马邑苑家灭亡啊。
外甥啊,你苑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了,你可不要再糊涂了。
颉利可汗连战皆败,如今自顾不暇,根本顾及不了你。”
苑君璋拉着元普坐下,
亲自给舅父煮奶茶。
如今的局势,用不着元普过多提起,苑君璋自己比谁都清楚。
“舅父,实不相瞒,我也还是心有顾虑。”
他先是随刘武周起兵,后来武周兵败,他依附突厥,现在名义上他是定襄后隋朝廷的大行台尚书令。
不管是跟着刘武周,还是跟着突厥人,他这几年可一直跟大唐作战。
就怕投降后,被李渊事后清算。
“其实你也不必多虑,那五原的张长逊、榆林的郭子和,以前也跟你一样割据一方,可归附朝廷后,不也都是国公、总管,那郭子和还赐国姓李,
还有幽州罗艺,归附后也赐封燕郡王、赐国姓,再远点如徐世绩,也是赐国公赐国姓拜总管···”
“秦王说了,你若是犹豫,他可请圣你赐给丹书铁券。”
苑君璋苦笑,“阿舅,丹书铁券这东西,也只是摆设,皇帝真要杀你,这铁券又有何用?
那刘文静没丹书铁券吗?那杜伏威没丹书铁券吗?”
元普见状,
也是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当知晓,秦王已经率军出雁门关,正往马邑而来吧?”
苑君璋点头,一脸苦涩。
“那你以为,颉利都挡不住秦王和武安王二人联手,每战必败,最后主动求和,秦王都不理会,只得仓惶返回草原去了。
你又拿什么抵御秦王和武安王的大军?”
苑君璋叹气,“马邑城也算坚固···”
元普打断他,“马邑城难道比洛阳城不坚固?王世充守洛阳,那也是中原百战精兵,可不一样在那两位的联手下被攻破了。”
“马邑只是一座小城,别说强攻硬打也能拿下,真的等秦王兵到,用的着强攻吗?
这马邑,这几年多少人脱离南下。现在还留在马邑的,又有多少人肯随你死战到底呢?”
“只怕秦王大军一到,就有的是人争相内应开城投降。”
这话让苑君璋无法反驳。
“马邑还有阿史那思摩的突厥兵。”
“那些杂胡吗?颉利的嫡系兵马,都打不过李逸,两万人顶不住李逸五千,
阿史那思摩那点杂胡管什么用,你别忘记了,夏天时,思摩已经在代州败在李逸手中一次了。”
“那我退往云中,云中地势险要、城墙坚固,背靠突厥,可以坚守。”
元普摇头,
“糊涂,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守,守着有何意义?天下谁人还不知晓,这中原江山已经归唐,
突厥人也阻挡不了,
你就算依附突厥,可也守不住这云朔之地,若是迟迟不放手,最后只会落的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趁现在大军还没到,你归附大唐,也不失高官厚禄,马邑苑氏家族也能得以保全。”
“别犹豫了,再迟,就晚了。”
苑君璋被元普这番喝斥说的无言反驳,低着头思索了许久。
奶茶已经煮好,他一时也没注意到。
元普提起壶,给他倒了一杯茶。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赶紧派人去迎接秦王吧。”
苑君璋抬头,“可是马邑还有思摩和突厥兵。”
“这有何难,你设个宴,宴请思摩等突厥将领,然后把他们一锅端了,打开城门,放信号接应唐军入城,
那些突厥杂胡,又有何用?”
“我麾下将领,也有人一心依附突厥者。”
“那还不容易,到时宴会上,一并擒下,或有反抗,直接砍了。”
苑君璋最后被说动了,
他现在也是山穷水尽,
以前还能依附突厥保全这一隅之地,可现在颉利大败,让他也失去了依靠。
苑君璋分次秘密召来自己的嫡系心腹,宣布他决心投唐,这几员心腹大将,也都愿意跟随他。
一番密议后,
他派出儿子师本随元普出城去迎接秦王,并约定好里应内合。
风雪中,
行军路上李逸见到返回的元普,身边还带着苑君璋之子。
“属下幸不辱命,已经说服苑君璋归附。”元普兴奋的递上了苑君璋的降书,
苑君璋为表诚意,甚至把代北云朔二州的地图、户籍账册一并送来了。
还特意送来了三千两黄金。
这些,都代表着他归附的诚意。
“你就是苑总管之子?”
“小的苑师本,拜见司空。”
询问过后,知晓他是苑君璋庶子,长的倒也高大健壮。
“那有劳元公再跑一趟马邑城,苑师本便留在我这,授为行营参军事吧。”
“尉迟将军。”
老黑上前,“末将在。”
“你准备一下,今晚苑总管会开城内应,你率部加速前进,务必拿下马邑城。”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24/2837526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