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14章 天家无父子

第614章 天家无父子


雪后朔州,

    白雪皑皑中散发着灼灼风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李逸把李世民迎进了马邑城。

    “程咬金、牛进达二将,已经率三千骑进驻了云中城。”

    两人并辔而行,脸上都是胜利的喜悦。

    李世民点头,“这次出塞非常成功,有劳你亲自出塞指挥,当记首功。”

    一路骑马到了大行台府,此时已经更名朔州总管府。

    围坐在炉子前,先沏上壶热茶,暖暖身子。

    李世民捧着暖和的茶杯,“陛下的旨意送到了雁门,果然如封德彝透露的一样,要调我南下平乱。”

    李逸观察到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情绪倒是很稳定。

    “我已告诉使者,战事尚未结束,我们已经招降了苑君璋,夺取了云朔两州,并俘虏了特勤阿史那思摩,斩突厥千余,俘虏九千。

    接下来颉利可汗可能会出兵抢夺马邑,我暂时不能班师。”

    李逸点头,

    这都是他们此前商议好的对策。

    “郑元璹也来了,陛下让他去定襄汗庭和谈,开出的条件还很优厚,要继续和亲,还要继续赏赐。”说这话时,李世民有几分不满。

    他们在前线打了胜仗,朝廷却还总是膝盖软的,就不能硬一回。

    “颉利还没有反应吗?”

    “没,这大雪天,消息传递的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逸他们夜袭马邑,苑君璋里应外合,把思摩一锅端了,都没人逃出去。

    时间长了,颉利那边跟这边断了联系,肯定会察觉到不对,但现在时间还短,这寒冬大雪的,颉利自然以为只是天气原因。

    “咬金和敬德他们,都喊着要趁突厥不备,再来一次奔袭,说要直接突袭颉利汗庭。

    我觉得距马邑四百里,这天寒大雪,有些过于冒险,就没同意。”

    李世民轻啜茶水,

    “寒冬大雪,倒也是个机会,不过你的决定是对的,我们刚拿下云朔二州,不宜过于冒险。”

    哪怕面对突厥,他们取得了接连的胜利,可不论是李逸还是李世民,都很清楚,突厥军事上仍还有很大优势。

    尤其是野战。

    唐军起兵以来,就一直很缺战马,骑兵严重不足。

    这几年在平定了陇右薛举河西李轨等势力后,倒是获得了些养马地,可骑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

    而年年大战,战马的损耗却非常大,这就使得大唐的骑兵一直受限。

    突厥骑兵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完全碾压唐军,这也是这几年唐军在漫长的北部边境线上,如此被动的原因,

    突厥每次入寇,动则十几二十万,唐军很难跟他们野战,只能被动的守城。

    守城算是唐军的无奈之举,却也是勉强可以对抗突厥的办法。

    “下次,只要我们做好准备,总还有机会的。”李世民道。

    这次大雪出塞,

    也是看准机会,一来趁突厥败撤,赶紧把代北收复,二来也是借助战事,来逃避皇帝调他们南下。

    “郑元璹还要去汗庭吗?”

    “嗯,他说奉朝廷诏令。”

    李逸想了想,“如果他坚持要去汗庭,那我们也还得做点事情。”

    李世民听出李逸话中之意,

    这次出塞,有些过于顺利了,苑君璋投降,思摩等突厥兵被一锅端。

    要是颉利被吓破了胆,真就跟郑元璹达成了和议,那李世民到时也没理由再留在北疆。

    所以还是得搞点事情。

    至于江南平叛,李逸相信没李世民其实也可以的,历史上李世民就没有真正的去江南上任。

    江南的对峙僵持,不会太久的,李孝恭手底下李靖李世绩李大亮,这都是能打的,再加上任瓌、张镇周等,僵局也差不多是时候要打破了。

    李世民此时南下,估计也是赶不上。

    更可能的是被继续雪藏在长安。

    倒不如先留在代北,一来李逸相信颉利吃了这么大亏,不会甘心,他明年肯定还要卷土重来。

    代北经历了这几年的乱战,现在千疮百孔,也确实不好对付颉利,总不能每次颉利率兵南下,唐军就只能退守在几座大城,

    任由突厥人抢掠代北诸州,把代北百姓掳去当奴隶吧?

    这样持续流血,大唐也是吃不消的。

    对突厥的防御打法,肯定得变,最好就是得有李世民这样统帅来指挥全局。

    “我看,在郑元璹还没出关前,我们可以先对突厥发动一波进攻。当然,我们打出的旗号,可以是伐隋,而不是攻突厥。”

    李世民念着李逸说的伐隋二字。

    伐隋,当然不是杨广那个大隋,而是被突厥人扶持的傀儡杨室小朝廷,

    隋王杨政道,一个江都兵变时,还没出生的孩子,他是杨广的孙子,其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

    在宇文化及弑君北上的路上,杨政道出生,被萧后抚养在身边。宇文化及兵败河北,杨政道和萧氏等都落到窦建迁手中,

    武德三年,是突厥可敦义成公主,说动处罗可汗派兵到窦建德处,将她们接到了突厥。

    处罗可汗和可敦还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分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设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拥有部众一万多人。

    后来刘武周败亡,

    在可敦请求下,可汗让苑君璋统领刘武周旧地旧部,归属于后隋朝廷,封他河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如今苑君璋已降,

    但那个傀儡的后隋小朝廷还在。

    那位隋王杨政道才四岁,他的祖母萧后已经五十五岁了。

    “据说,隋朝的传国玉玺,是在萧后手中。”

    “我们如今已拿下云朔,当然要趁胜剿灭隋朝余孽。大王可派兵越过长城,攻打这后隋余孽。”

    李逸拒绝出兵突袭颉利汗庭,

    现在却说要出兵进剿后隋。

    可萧后和杨政道的小朝廷,就是在颉利的定襄汗庭。

    李世民哪里听不出这话中之话,

    如果是打颉利,那就是真打,得悄然行动,数百里突袭,斩首行动,要一剑封喉。

    可出兵征剿后隋,

    其实就是个假打,要雷声大雨点小,象征性的派点兵马,越过外长城,随便转一圈回来都行。

    “不错,我们出兵攻前朝余孽,朝廷也没有人可以指责不是。”

    打后隋,跟打突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眼下。

    但效果,却是一样的。

    颉利刚吃了很大亏,憋了一肚子气返回的草原,

    现在唐军还得寸进尺,先是悄悄的夺取马邑,歼灭他们一万人马,现在又杀出外长城,打到他们汗庭来。

    哪怕只是一些游骑出现在汗庭附近,

    这也绝对是颉利所不能容许的。

    突厥汗国的权威,他颉利大汗的权威,都被严重冒犯,他必须得立即反击。

    不管真反击假反击,他得做出声势来,表明态度。

    而李世民和李逸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颉利摆出这个反击的姿态,

    那代北立即就进入战时状态,河东行营自然就不能撤,李世民这个行营元帅当然也得继续留下主持,

    河东行营的几万将士,也不能班师还朝。

    说好听点,这叫拥兵自重,说难听点则是养寇自重。

    他们需要时间。

    想要夺嫡,有文武两道。

    文的,那就是跟杨广一样,想办法搞臭太子的名声,让皇帝对太子失望,下诏废除太子,另立新太子。

    这是最理想的,也是最难的。

    哪怕李渊已经对李世民承诺过立他为太子,但突厥危机一解除,皇帝就不认账了。

    文的不行用武,更难。

    用文的,那就只要对付太子就行。

    可如果要用武,那就意味着李世民真正要击败的不是太子,而是皇帝。

    就如上次雁门关,士兵哗变,虽事起突然,可只要胆子够大,趁乱把这骚乱真变成一场兵变,也不是不可以,

    借兵变之乱,让太子死于乱兵之中,也是做的到的。

    但这样做,没有谁能扛的住皇帝的怒火。

    除非连皇帝一起拿下。

    玄武门之变,

    并不是杀了太子和齐王,李渊就只能立李世民。

    恰相反,那天的政变,主战场在宫内,李世民派了心腹尉迟恭、侯君集他们先控制住了李渊,然后伏击了太子。

    最后尉迟恭提着带血的马槊到海池龙舟上告诉李渊,太子谋乱被诛,

    宰相们请李渊立秦王为太子时,

    李渊根本没有半点反抗余地了,他若不立李世民为太子,那他也要暴毙,甚至最后他的死,还会扣到太子齐王头上,说他们弑君谋反,秦王出定叛乱,诛杀乱臣贼子。

    要是没控制住李渊,李世民别说杀了两个兄弟,就算把李渊剩下的儿子全都杀光,李渊也不会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只会一刀把他砍了。

    天家无父子,皇室不亲情。

    现阶段,

    李世民有争储之心,但也还仅仅是想着如何改变皇帝态度,让皇帝废建成而立他,现在根本就没想过要弑兄杀弟囚父,搞宫廷兵变。

    李逸现在跟李世民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很难接受。

    不过借机在外领兵,却可以打造自己的心腹班底,在长安,多少双眼睛盯着,在这边疆,却完全不同了。

    “大王,我之前跟思摩谈过,暗示只要他肯站出来,大唐可以扶持他做突厥大汗,可我看他虽有些心动,但终究是胆量不足。”

    李世民道:“他那粟特胡长相,突厥阿史那氏都说他是杂种,扶他当大汗,也没多少人拥立的。”

    李逸则笑道:“正因如此,才挑他扶持,真要是一个野心勃勃又有威望者,那扶持他做了大汗,到时肯定又是头白眼狼。”

    扶持一个新可汗,目的不过是要分化突厥,充当个搅屎棍的作用。

    突厥人可以扶持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做隋王,那大唐当然也可以扶立一个阿史那做突厥可汗。

    “可以再劝劝思摩,但如果他真的没这胆量,也不用强求,可以再换一个人。”

    “倒也是。”李世民点头。“你觉得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如何?”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24/283752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