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238章 大宋又双叒叕杀忠良了!

第238章 大宋又双叒叕杀忠良了!


两日后,天将正午,襄阳城外,汉水之畔。

    蹬蹬蹬~~

    随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八十八名禁军甲士的护卫下,一个年近六十、胡须花白的老者从五层楼船上缓缓走下。

    孟珙率领京湖地区大小一百多名官员将佐赶紧举步向前,大礼参拜。

    “末将孟珙,恭迎魏相公!赵朔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往京湖而来。京湖军民百姓,盼朝廷重臣坐镇,犹稚子盼父母,大旱望云霓。得知魏相公前来督师,无不欢饮踊跃之至。”

    如果是别的朝代,像孟珙这种军方大佬,足以和当朝宰相平起平坐。就算不能平起平坐,也不需行如此大礼。

    但大宋以文御武,除非孟珙是进士出身,并且加了某某大学士的官衔,才足以和魏了翁分庭抗礼。

    否则,就只能像如今这样大礼参拜。

    孟珙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恭迎魏相公!”

    那一百多名官员将佐紧随其后,向魏了翁大礼参拜。

    “哈哈!孟将军免礼!诸位免礼!”

    魏了翁紧走几步,对孟珙以手相搀,道:“要说如何对付赵朔的三十万大军,我不如孟将军远矣!我这次到襄阳来,无非是做两件事。其一,鼓舞全军士气,让京湖地区军民百姓士气如虹,尽忠保国。其二,以宰辅之尊筹集粮饷,让孟将军无后顾之忧。”

    “哪里,魏相公过谦了。呃,此地不是讲话之所,末将已经在襄阳城内布下酒宴,为魏相公接风洗尘。魏相公,请!”

    “孟将军,请!”

    汉水渡口距离襄阳城北门还不足百步,众人就要往襄阳北门进城。

    魏了翁面带笑容,一副忠厚长者的模样,刚才的话语也冠冕堂皇,但他心中所想却没那么简单。

    只是他初来乍到,没必要刚一见京湖的主要官员,就表现的非常严厉,得罪了整个京湖官场罢了。

    他说自认为军事才能不如孟珙,当然是真的,并不准备干涉孟珙的军事布置。

    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他不准备在军中扩大影响了。

    至少,像河南那样,大将主动向赵朔献城之事,再也不能发生。

    到底该如何做呢?

    是杀几个立场不坚定的武将,来个杀鸡儆猴?还是抓几个大将的错处,让他们戴罪立功?

    还是多发一些赏赐?按说这是见效最快的法子,但是大战将起,朝廷缺钱的很,这钱财真不凑手啊!

    具体如何做,魏了翁还没拿定主意。

    好死不死的是,正在这时——

    “孟大帅!”

    随着一声呼喝,一名小校急匆匆从城内飞奔而出,来到孟珙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知道了。”

    孟珙面色微变,随即摆了摆手,令那小校退下。

    “嗯?”

    魏了翁敏锐地感觉到了异常,道:“孟将军,发生了什么事了?”

    “呃……也没什么。刚刚得到急报,赵朔的先锋部队,已经出了桐柏山,进入我京湖地区。”

    “那我军就任他们长驱直入不成?可曾开兵见仗了?”

    “倒是打了一仗。”孟珙委实不愿意细说,只是道:“魏相公也知道,赵朔的八旗军全是骑兵,悍勇异常,我军小挫。”

    魏了翁却步步紧逼,道:“小挫,到底是如何小挫法?这仗到底是谁打的?双方的伤亡到底如何?”

    孟珙没办法,只得如实道:“我军带队的乃是刘整刘统制。他以一千忠顺军,对汉军的一个千户。如今,如今……只有十余骑逃回了襄阳。”

    “这还是小挫?分明是大败好不好!”

    魏了翁勃然大怒,道:“我现在不入襄阳了,你这就把那刘整绑来见我!忠顺军乃是我大宋精锐,不敌汉军一个千户,也就罢了。但是,只有十余骑逃回,分明是将佐作战不利之过!”

    其实,魏了翁的内心中,并不像是表现的那么愤怒。

    襄阳之战主要是守城战,刘整打的是野战,输了也就输了。不过,内斗经验颇为丰富的魏了翁,感觉这是他在京湖军中立威的大好机会,那就不容错过了。

    功夫不大,左臂受伤的刘整,被五花大绑的带到了魏了翁的面前。

    “罪将刘整,参见魏相公!”

    魏了翁坐在一个遮阳伞下,淡淡地看了刘整几眼,道:“你就是刘整?看起来,身形高大,相貌堂堂,也是条汉子嘛。为何率领我大宋精锐的忠顺军,还不是一个汉军千户的对手?”

    “魏相公容禀……”

    刘整真是腻歪透了,桐柏山战场距离襄阳足足四百五十里,他兵败之后快马加鞭赶来,报告孟珙前线军情。

    孟珙是知兵之人,解释清楚就行了,根本就不会怪他。

    但是,谁知道,今天魏了翁也到了。

    他本来是从襄阳西门而入,得知孟珙是去北门接魏了翁了。军情紧急,刘整总不能不及时报给孟珙知晓。

    刘整还特意叮嘱那报信的军士,偷偷告诉孟珙就得了,不要让魏了翁知晓。没想到的是,还是被魏了翁知道了。

    没办法,刘整只得将战斗的经过,对魏了翁详细讲述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此战都是末将低估了新降的汉军之力,有贪功冒进之过,损兵折将近千,请魏相公治罪。”

    “信口雌黄!”

    魏了翁冷笑道:“那张进算什么人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金国降将而已,他所率领的也是新降之军。而你刘整,却是孟将军麾下第一悍将,忠顺军更是我大宋强军。如果你奋勇作战,怎么可能有如此败绩?”

    “我看分明是你刘整,首鼠两端,有投降赵朔之意,才不奋勇作战,主动逃离了战场,造成全军溃败。来人啊!”

    “在!”

    “将他正了军法!”

    “是!”

    自有魏了翁带的禁军甲士向前,就要把刘整拖走。

    大宋自有制度在,当朝宰相杀一个统制官,真跟捻死个蚂蚁一般容易。

    孟珙赶紧道:“不可啊!魏相公您也知道,刘整是我麾下第一悍将。如今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饶他一命!”

    “哼,用人之际?”魏了翁满面不以为然之色,道:“你接下来会不会说,刘整是好男儿,不当杀呢?”

    “末将不敢!”

    孟珙如果敢说这句话,魏了翁可要说韩琦那句千古名言: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了。

    说穿了,当时韩琦真的认为焦用犯了什么大罪不成?

    不过是身为文官的韩琦,和军中主帅狄青,争夺大军的主导权罢了。

    狄青越是要保的人,韩琦越是要杀,他要让军中将佐明白,谁才是军中的老大。

    不是主帅,而是尊贵的文官监军!

    今日的事情,也是类似。

    魏了翁正愁没有扩大军中影响的抓手呢,这刘整就送上门来了。

    “谅你也不敢。”

    魏了翁冷哼一声,道:“告诉你,孟将军,我大宋的有用之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是忠君保国的军民百姓,可不是此等首鼠两端之徒!”

    “魏相公开恩啊!”

    孟珙现在多么希望,自己面前的是老上司史嵩之,而不是自作聪明的魏了翁啊。

    他没办法,只得再次给魏了翁跪下了,道:“刘整的为人,末将是知道的,对我大宋绝对是忠心耿耿。那八旗的张进,其实也不简单,十几年前,此人就是金国的北平公了。而且,八旗器械犀利,应该在我军之上。再加上那些新降之军,自以为有了靠山,士气颇盛,刘整之败并非无因啊!”

    这就是能力不同了。

    刘整虽然是当世枭雄,但和孟珙比起来,就要差上一些。如果是孟珙领军,绝对不会全军压上,和张进争锋。而是会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下张进军的战力,再做定夺。

    “嗯?果真如此?”魏了翁依旧满面怀疑之色。

    “恐怕确实如此!”

    咚!

    孟珙再磕了一个响头,道:“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保证,刘整对我大宋的忠心。请魏相开恩啊!”

    “请魏相开恩啊!”

    其余官员将佐也纷纷叩首,请孟珙求情。

    还是那句话,魏了翁只是想扩大对军中的影响而已,并不是真的对这次战败如何愤怒。

    既然孟珙都服软到这个地步了,他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分。毕竟,襄阳还要孟珙来守嘛。

    他微微点头,道:“好吧,既然孟将军作保,我就暂且相信刘整这一次。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魏相公请讲!”

    “第一件事,刘整损兵折将总是事实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理应重责四十军棍。”

    四十军棍,就算执刑的军士再放水,刘整也起码半个月下不了床榻,魏了翁立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孟珙明知不妥,但也知道这是能在魏了翁面前争取的最好结果了,点头道:“是。”

    “第二件事,两三年来,朝廷的银钱,如同流水一般流入了襄阳。有的用作犒赏,有的用于军械,有的用来筑城……其中难免有些不知廉耻之徒,贪墨腐化,中饱私囊。我要好好查一查,请孟将军务必配合。”

    “这……这不妥吧?”孟珙大着胆子道:“如今大战在即,魏相公却查起军中贪墨来,难免人心惶惶。如此一来,将士们如何和赵朔奋勇作战?”

    “孟将军放心。”

    魏了翁轻捻三缕长髯,自信满满地道:“我当然知道,如今大战在即,一切以军事为先。即便查出点什么,也会允许将士们戴罪立功的。常言道,使功不如使过,将士们为了戴罪立功,只能会更加奋勇作战。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还确实是魏了翁的真实想法。

    再发犒赏,朝廷确实捉襟见肘。

    既然如此,就只能虚空造牌了。

    京湖大军中没有贪墨之事?打死魏了翁都不信!

    抓住了诸将的短处,再给予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他们岂能不对魏了翁,对大宋朝廷,感激涕零?

    孟珙却心中暗叫了一声不好。

    虽然他为官清廉,但是京湖大军的账目,根本就没法查!

    朝廷给的各种军费根本就不够!

    孟珙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忠顺军吧,按照大宋定的军饷,怎么能保证他们的战力?孟珙必须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挪出来足够的赏赐。比如从吐蕃走私马匹吧,很多支出根本就无法入账,

    还有,各种文官对后勤物资的勒索,孟珙敢签字不认账?

    至于麾下大军中,各种烂账就更多了,很多时候是不得已为之。完全按照大宋的制度办,根本就保证不了大军的战力。

    原本史嵩之是他的监军,非常理解他,双方合作愉快。

    现在魏了翁跟他较真,他如何应对?

    但话说回来,魏了翁乃是督军,查清后勤贪墨是他本身的职责所在,他怎能阻拦?

    孟珙也只得道:“是。”

    果然,还没出三天,就出事了。

    “什么?曹世雄死了?”孟珙听了大哥孟玺的禀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曹世雄可不简单,在历史记载中,蒙古军兵过江,宋军果断断了秦桥,避免了宋国的一场亡国之危。

    战后论功,曹世雄第一,刘整第二。

    就更别提,曹世雄后来和钓鱼城的王坚密切配合,数败蒙古军了。

    虽然现在这些事还没有发生,但是曹世雄也是孟珙麾下有名的大将,统领着一千忠顺军。

    孟玺满面苦涩,道:“确实死了。魏了翁查账,查到了曹世雄的头上。他性子耿直,当场顶撞了魏了翁几句。魏了翁勃然大怒,重责了他四十军棍。”、

    “四十军棍打不死人。”

    “但是,曹世雄受不了这个委屈啊!昨日夜里,喝了一顿闷酒后,就直接抹了脖子!现在,营内议论纷纷,都说……都说……”

    “都说什么?”孟珙追问道。

    孟玺道:“说高宗时候,出了个秦相公,害死了岳武穆,让大好的北伐局势毁于一旦。如今,赵朔大兵压境,我大宋又出了个魏相公,先是要杀刘整,被大帅阻拦后又不甘心,杀了曹世雄!”

    “出了秦相公,我大宋仅剩下半壁江山。出了魏相公,恐怕连这半壁江山也守不住了,大宋……气数已尽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502/2837564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