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布愿拜为义父
推荐阅读: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小雌性超香软,开局治愈五大恶兽 瘤剑仙 汉末太平道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问山河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被袁绍摆了一道,当然要追上去把人弄死,董卓可没有背黑锅的雅量。
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那就应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就算解决不了,至少也要表明态度——表明‘老子知道是你害我,老子要弄死你’的态度。
摆明车马为敌,反而不用让自己内耗,毕竟最终都是论生死,谁死谁有罪。
对董卓而言,追击袁绍的姿态是必须有的。
董卓不是傻子,他现在已经理解了贾诩昨天让他追击袁绍的意思。
防贼不如捉贼,与其等着别人找麻烦,不如先把谋划者弄死,即便弄不死,至少要让谋划者无法轻易害自己。
——能弄死袁绍当然最好,就算弄不死,也得全军出雒阳,把这黑锅留给别人。
因为,谁名义上控制着雒阳,谁就是最大嫌疑人。
刘辩既然刚回雒阳就死了,那这事就难以辩白,即便百官知道了真相,也会有人借机兴风作浪。
既然知道是栽黑锅,那就应该让自己从一开始就不在场。
只是当时刘辩还没死,刘备和贾诩虽然猜到了袁绍的意图,但也不知道袁绍会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防范,也不确定能否补救,那就应该尽量避开。
就像开车上路,看到前面有个老头在马路中间蠕动,看着像是碰瓷的——无论那老头是不是碰瓷的,都应该立刻换个远离老头的车道快速避开,越是缓慢越容易中招。
领军在外才可进可退,跳出朝堂中心才有更多选择权,就像刘备那样。
不过董卓昨晚一心想着留在雒阳控制朝堂,没能立刻反应过来。
现在反应过来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也不算特别晚,还有挽回的机会。
董旻回报得早,目前知道刘辩已死的人,只有董旻和守卫百郡邸的禁卫——都是董卓的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唐姬和刘辩的仆从。
把这些人全部带走,雒阳暂时就没人知道刘辩死了,董卓就能赶在刘辩的死被其他人发现前离开雒阳。
而只要董卓出了雒阳,弃了雒阳的防务,就一定会有人试图控制中枢——谁有野心控制雒阳,谁就背这个锅。
“唐姬,随董某来……放心,董某不会伤害你,史侯真的不是董某害的。”
董卓是有决断力的,虽然气怒,但仍然快速做出了反应:“让牛辅、张济弃守城门,全军到上东门集合!”
“给张杨、夏牟等传令,令他们随我追击袁绍……无需强求,只需告知他们,若不想参战,便退离雒阳……”
“吕布逼死袁家族人,若不除去袁绍,吕布亦无幸理。叔颖,你去与吕布详谈,让他助我追击袁绍。”
“向朝中传讯,就说雒阳已经安定,全无叛逆,唯有袁绍聚众逾制,恐随时复叛。我要追上袁绍,令其解兵去甲,散去部众……”
……
董卓率军离开雒阳,出了上东门。
张杨收到了董旻的传书,但并没有参与追击,反而领军退向了孟津方向,打算保持中立。
夏牟也退兵向南,也不想被溅一身血。
夏门外,吕布见到了董旻。
“吕将军,袁绍亲族因你率军攻城而死,如今袁绍已退,又故作姿态邀名,已是弃了你……”
董旻说得很浅显:“如今无论是百官还是袁绍,都会恨你入骨。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无数,若不将袁氏斩尽杀绝,吕将军今后必是天下之敌……”
吕布此刻本就有点慌,袁绍突然弃了雒阳退走,吕布当然知道自己现在麻烦大了,便问手下人:“吾当何去何从?”
众人皆沉默不语。
其实现在没得选,谁都知道吕布必会受报复。
但吕布得了袁绍不少好处,手下人也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骑督李肃见无人应,劝说吕布:“事已至此,不如投奔董将军,否则朝中无人可助……董将军乃太后族亲,也是将来天子之亲,唯有如此才能庇护我等。”
李肃与吕布是同乡好友,关系很好,说话也少些顾忌。
(注:李肃不是董卓的手下,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吕布的部下。)
“……前日才投史侯,今日又改投董将军……如此反复,董将军岂能信我等?”
高顺皱眉低语道。
张辽微微点头,但没说话。
吕布问董旻:“我投效史侯,助于袁绍,虽受袁绍所弃,但如今我若助董将军击袁绍,恐董将军也难对我放心……如何与董将军约信共誓?”
这倒也是,两边不算自己人,虽然有共同的目标,但多半双方都不放心。
董旻思索片刻,道:“奉先,吾兄前年丧子,若奉先愿意,不如与吾兄结父子之誓……如此自不见疑。”
吕布沉默着,有些犹豫。
“奉先,你可知吾兄对部下袍泽如何?”
董旻指了指自己带来的几个部下,又指向了自己带来的马匹:“吾兄所获,皆分于部众,宁可自身贫苦,也要使亲属部曲无忧……吾兄已乃太后亲族,不至于辱没奉先,也不至于使奉先无所依靠。”
这话很实在,董卓对部下确实非常好。
董旻部下的马全是神骏好马,且兵士个个甲胄内皆穿锦衣,一看就知道挺富态的。
其实吕布这边的人大多也听过董卓的名声,毕竟董卓之前在河东,与并州隔得也不远,并州将士大多都知道董卓豪迈大气,出手极为大方。
“那……请公引路,布这便去拜见董公。”
吕布看向董旻:“若要快速相助董公,我等当入城从城内通行才是最快的……”
董旻知道吕布是想试探诚意,点头下令开了夏门,让吕布带兵入雒阳。
既然董旻愿意开城,吕布也就放了心,没有在雒阳搞任何事情,而是快速来到上东门,见到了董卓。
董卓已经整军完毕,带着一群骑兵等着。
见董旻将吕布带来,董卓迎上前去:“得奉先相助,此天幸也!奉先可愿随我逐杀逆贼!”
吕布立刻拜倒:“布本飘零之人,素以身卑难逢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持孝而誓恩义。”
“好好好!哈哈哈……吾得千里驹,便也赠奉先千里驹!”
董卓大喜,下马扶起吕布,把自己的马缰绳递了过去:“你既誓以父子,与吾同心合力,吾必誓以血亲,与奉先同甘共苦,誓不相负!”
说罢,抽出短刀,在自己手腕轻轻抹了一刀。
鲜血渗出。
董卓伸出手去。
吕布也以刀割腕,将流血的手腕贴到董卓腕部。
这是以血为誓,以示血浓于水。
盟誓已成,吕布也不耽搁,飞身上马,举戟向东。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40/2837560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