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106章 稳了,稳了!!!押中公务员考试大

第106章 稳了,稳了!!!押中公务员考试大


三月的最后一天,大军跨越四百里回到了北京城。朱由检在北郊劳军,根据各自的功劳当场宣布军职升迁、赏赐钱粮等物。

    骑兵把总周遇吉因枪挑北虏右翼大总官虎鲁克寨桑,军功最丰,晋升为千总。朱由检信守承诺,真的赏了他两个面若桃花、体态丰腴的宫女。

    “英国公,给这位周千总安排半个月休沐,着他提枪策马,斩将夺旗。”朱由检一本正经地说道。

    周遇吉大窘,臊红了脸。其他官兵见状哈哈大笑,自此周遇吉名闻整个京营,并且声名还朝着民间传播而去。

    朱由检赐下酒肉,与将士同饭同饮。第二天挑选标兵三千,携带战利品进城,特意邀请蒙古诸部使者观礼。察哈尔部的各种旗帜堆了一大车,缴获的盔甲还沾染着血迹,设计上带着满满的草原风格。

    各部使臣面色非常难看,毕竟传闻只是传闻,只有真的看到缴获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场战斗的惨烈。他们可以凭借经验大致推断出草原一方战死的规模。

    而京师的百姓就沸腾了,他们距离皇帝远,对于大明的各种困境也不太了解,只知道自打圣上即位之后,大明捷报频传,竟然比万历年间还要密集。此前的西南叛军离得太远,陕西的乱民不方便宣传,而北虏就不一样了:北京紧贴着边境,战马奔袭也就三天的路程。

    北京城屡次被围,活得久的甚至都还是嘉靖年间北虏围困北京城的亲历者,所以对于北虏,京师百姓是很憎恨的。早些年,北虏的人头是最贵的,比建奴还贵。

    李成梁的时候,因为喜欢屠杀建奴骗补贴,把建奴的人头价格都杀到贬值了,后面建奴的人头才慢慢升值,先是与北虏同价,到直接超越北虏价格,来到了六十两一颗的天价。

    而北虏是五十两一颗。之所以是这个价格,是因为蒙古人有抢回同伴尸体就可以瓜分死者一半家产的传统,所以在小规模冲突之中,明军想要搞到一颗北虏的头颅不容易。

    但是这次直接杀伤数万、斩首一万三,把所有人都搞懵了。兵部、户部根本就不想出钱,就算出钱也不能按照五十两一颗来算,这不合理啊!

    文官肚子里面泛酸水,说皇帝偏袒军方和武将,他们自己连俸禄都拿不足,凭什么士兵的封赏就可以给那么足?朱由检眼看不是计,只能以庆祝胜利的名义给京城的官吏们人人发了个小红包,才将他们安抚下来。

    这一次,京营回收了七百八十九块兵牌。虽然京营选锋军的装备非常豪华,但是士兵却并没有实战经验,这不是训练就可以弥补的。手忙脚乱之下被冲破了一个小军阵,射死砍死了不少人。

    神枢营的骑兵也比不上延绥精骑,虽然让周遇吉拔得了头彩,但己方坠马倒地的也有数百人。就这还只是顺风局,是北虏士兵被各路大军合围,将他们的士气打崩了;围三缺一的情况下,北虏只想着逃跑,并没有死战的决心。

    如果遇到的是建奴,很可能士气崩掉的就是己方的军队了。明军的士气一直都是相对低迷的:克扣钱粮、饿肚子,社会地位又低。车阵既是用来防备敌军冲击,同时也是为了约束自己方士兵逃亡而设置的。

    在有城可以拒守、有车营可以依托的时候,明军不会被轻易打散;如果是最纯粹的野战,双方只有人和马,这种可能一轮交锋士气就崩溃了,甚至还没交锋就害怕了。于是衍生出了“辽兵擅走”的刻板印象。

    在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他甚至连辽人都不愿意使用;后来辽人认清了建奴的残忍,才选择重新投入大明的怀抱。于是孙承宗经略辽东期间,开始有限度的启用辽兵,但辽兵、客兵相互配合,倒也还算克制;等到袁崇焕经略辽东期间,就开始走向失控了。

    客军在辽东几场大战下来,死伤惨重、不成气候,辽兵擅走反倒保存了实力。辽东、辽西将门掌握了实权,渐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没有明着跟朝廷对着干,但是阳奉阴违的小动作没少做。总之,大明军队要走的路还很远,暂时不具备碾死野猪皮的实力。

    四月二日,在明军大捷、北京城这种有些燥热的氛围下,科举殿试如期举行。大家根据皇帝一直以来的表现,押题在了财税和军略这两方面。

    会试结束后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做足了功课,甚至有的人为了在殿试上夺得一个好名次,跑去拜访了勋贵,讨教兵事上的问题,这在从前是没有过的,让京城的这群勋贵们有些受宠若惊。可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教的呢?他们自己都不懂。

    京营选锋的军官里面,就没有几个是勋贵出身的。大家甚至为此抱怨英国公张维贤不讲情面。

    张维贤是这样跟这群勋贵说的:“他娘的!休要把咱的好心当作驴肝肺!选锋营乃沙场死战之地,岂是儿戏?武艺不精、韬略不通者进去,那是白白送死!你自家送了性命不打紧,若连累了同袍弟兄该当何罪?

    便是咱家儿子,也未得选入,你等休要叫屈!如今陛下难得信重,着咱家再掌兵权,这于你我皆是天赐良机!怎的,你等竟不明白?难道还愿叫那群文官骑在咱们的脖颈上作威作福不成?

    你等如今都不愁生计,少去几次青楼瓦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若大明亡了国,哪还有这等风光?都给咱家安分些,休要耍什么鬼蜮伎俩!若哪家有次子想寻条出路,只管送来!只要是块材料,咱家自会着力提拔;若是丧了命,勿要怪我;若是不争气,也莫怪咱家不留情面,逐出京营!”

    皇极殿内,参考的三百五十三名贡生对着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而后低眉垂目恭立各自的长案之后。

    朱由检很友善地说道:“都抬起头来罢!朕晓得你等中或有心想瞧瞧皇帝的模样,尽可细看朕,朕亦要瞧瞧你等。”

    众人闻言愕然,纷纷抬头,大臣们捂脸,感觉这一届皇帝太难带了,有的人看清了皇帝模样顿时惊为天人,忍不住自惭形秽,而有的倒霉蛋因为读书太用功,又没买中基因彩票,眼睛近视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但不妨碍他们脑补出自己心目中圣天子的形象。

    去神越远越是敬仰神明,朱由检在民间的风评那是越来越好了,只有在朝的官员觉得皇帝不太着调,但又抓不到皇帝的痛处,感觉皇帝还滑不留手,无懈可击!

    咳咳,朱由检轻咳两声,所有士子为之一凛,纷纷竖起耳朵,朱由检朗声道:“朕承祖宗基业,临御之初,方今边烽未熄,民瘼日深,每念及此,寝食难安……”

    “稳了,稳了!!!“众士子一听到皇帝的开场白,以为自己押中了题,这次殿试的考题就是考的军略,只可惜皇帝的心思太容易猜,大部分人应该都有所准备,想要脱颖而出着实不易!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14/2837577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