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儒家的终极梦想:立德 立功 立言
推荐阅读:电子哪吒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糟糕!她们好像都不正常!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从大金刚神力开始纵横诸天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万剑归宗! 我的哥哥是高欢
也就是朱由检好脾气,没有把他一棍子抡死,让他在鸿胪寺挂个职,然后丢去大草原吃沙子,出使各部落。
如今大明遍地烽火,看着很危急,实际上比起建奴入侵,根本就不算什么。这些入侵的蒙古部落,一般就几百、几千人,人数过万的都少。
而且就算过万了,对于大明来说也不算什么,毕竟他们的素质比起建奴来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地方驻军自己就能搞定。
所以朱由检派熊文灿去去问问他们:到底怎么过不下去了,非要跑来南边打草谷,能不能商量一下,双方做点买卖,想办法活命。
没有东西跟大明交换,也可以当大明雇佣军啊,大明同工同酬,童叟无欺啊!不要打来打去的,谁都不好过,这么菜,就不要来找死了!
南边的这些个小土司就更搞笑了,生活在这种地方的汉人也不是好脾气的,不然凭什么好地方都让汉人占了,而他们只能躲在山沟沟里呢?
很多时候,他们作乱直接被地方宗族、官府衙役就给平定了,毕竟最大的两伙人,奢崇明、安邦彦所部已经被一锅端了,但凡有点实力的乱贼,也被他们吸纳,然后给他们陪葬了。
现在西南最牛逼的私人武装势力就是石柱土司,要是连秦良玉都叛乱了,那么朱由检不应该质疑老太太,而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了。总之,现在大明最大的危急就是郑芝龙这伙人,其他的只是些许小乱,不足为虑。
要是郑芝龙执意造反,朝廷还真拿不下他,他们就相当于海上的建奴。就算朝廷可以顶着巨大的压力,拼尽全力把他们击败了,也很难把他们逮住,毕竟大海太大了,比茫茫草原还大。
郑芝龙的窝点又多,台湾、日本、东南亚甚至是欧洲,都可能成为他容身之地。而且在郑芝龙做大的时候,他联合朝廷去收拾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军队,要是他挨了朝廷的胖揍,未必会不投降西方,成为欧洲列强的买办和带路党。
到时候朝廷要面对的局面还要更加的复杂。在大明无敌舰队出来之前,最好还是能不打就不打,水师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维持北方海域的绝对霸权地位,形成对建奴的降维打击,大明水师是唯一可以稳稳碾压建奴的军种了。
在大明进步的同时,建奴也是不甘落后的,为了应对大明的火器,他们将盾车改良,并大规模应用到战场上,未来他们未必不会发展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车营,毕竟他们是个渔猎民族,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现在也正在走封建化进程,同时发展农耕产业。
建奴的地盘不仅仅是辽东,更北方和漠南蒙古很大一部分都是建奴的地盘,朝鲜这个超级大血包也还在他的手中。最近朝鲜国主李倧上蹿下跳,之前朝廷说没有能耐帮他收复失地,现在朝廷打了大胜仗,总没有理由推脱了吧?
朱由检虽然很同情李倧,并且勉为其难答应纳一个朝鲜妃子,但是在保护自己辽南的地盘和好心帮助朝鲜之间,朱由检还是选择了前者。
朱由检安慰李倧,不要急,朝鲜永远都是你的,有朝一日大明一定会帮助你收复故土的,至于这个“有朝一日”是什么时候,就难说了,没准要等到灭掉建奴,朝鲜变成无主之地的时候吧,希望李倧有生之年能够等到这一天。
此次危机事件之中,只有陈继盛平安落地,朱由检只是把他的战报给退了回去,让他如实上报,再有弄虚作假,这军功就不给他兑现了,也没有骂他,很多话不必说,他心里也能想明白。
当初启用袁崇焕,就是因为人才不够,只能抓他来顶数。现在福建两巨头都调走了,要安排合适的接手人员,却让朱由检有些犯难。很显然,他是有收集癖的,恨不得把所有人才都放到自己的身边,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而已。
纵观他用人,不难看出,他一直都只不过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朱由检再次想到了王在晋,王在晋的军事理论不是大学教的,他的著作《三朝辽事实录》《海防纂要》都非常有水平,甚至狂妄点,他都可以去碰瓷孙武了,毕竟《孙子兵法》只是个总纲,而他写的东西要更加详尽。
军事方面,历史还是发展的,不只是螺旋,纸张普及之后,文章书籍的内容都普遍丰富了,也不再鼓吹所谓的微言大义,军事著作从玄之又玄的“正确的废话”,变成了图文并茂、详细得恨不得手把手给人喂饭的程度。
就这还怕有人看不懂,而确实大部分人看不懂,从理论到实践是一条无比宽阔的鸿沟。
朱由检从来没有觉得王在晋是个蠢蛋,其唯一令他诟病的点,就在于他缺乏实战的经验。没有经验无法应聘,没有被聘用哪来的经验呢?思来想去,朱由检决定再给他一个机会。
“朕打算把你调去福建,你可愿往?!”朱由检开口问道。
“陛下但有所命,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能推三阻四呢?臣愿往!”
王在晋这话说得漂亮,朱由检目光微微一亮,要知道京官和地方官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双方未必乐意调换。
“若令你巡抚福建,欲何为?”朱由检继续考察道。
王在晋这次学乖了,没有抢答,而是反问道:“臣敢问陛下有何吩咐?”
“朕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福建不能乱,二是收税不能少,你能不能做到?!”朱由检问道。
王在晋眉毛都拧成了一坨,他终究还是忍不住了,于是有些委屈巴巴地说道:“臣对于海防之事,亦是略有心得的。”
他确实有点可怜,作为一个军事家,接二连三被皇帝否决,现在甚至都有些自我怀疑了。
他要是仅仅想做官,他南京兵部尚书当得好好的,有钱有闲有地位,没必要来北京跟别人卷,但爱写书的人说明喜欢表达,总还是有点抱负的,王在晋也想证明自己啊。
他的兵书现在只是平平无奇的私著,要是他真的能打两场漂亮仗,那就可以跟戚继光坐一桌了。他虽然有点鄙视戚继光的武将身份,但是人家戚继光两本兵书妥妥的能够流传千古了。
儒家的几件大事“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人家一个丘八先做到了,王老头嫉妒得鸡儿发紫!
朱由检哈哈一笑,说道:“那你便修缮海防、训练水师,完成你的抱负呗,朕又没有拦着你。”
王在晋讪讪道:“这一无人手,二无钱财,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朕许你留用福建五成的税银,人手你可以从京营选锋营以外的各卫抽调三千人,你既是协理京营戎政,当知晓谁是可用之人,哪些是可用之兵吧?!”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14/2837567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