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 第471章 三印烙身承妙法,一语成谶悲神君!

第471章 三印烙身承妙法,一语成谶悲神君!


孟传说的比较委婉,但态度很是坚决。

    真武大帝是何等修行,不可能是意气用事之“人”。

    他笃定即便谈不妥,为了武道气运,都会将玄武之法传授给自己。

    自己大胆一试,吃不了亏。

    而且对方也不可能一巴掌拍死自己,外面有人呢

    对于大帝,孟传还是很尊敬的。

    但事关自身武道,只好“得罪”。

    与此同时,真武显然明白他的意思。

    空气中气氛凝重,只有孟传淡淡的呼吸声可闻。

    一个站在高台上俯视,一个站在台阶下仰视。

    目光胶着,风过帘响都像惊雷。

    片刻后,真武迎着孟传的目光。

    祂缓缓开口,语气有些冷淡:

    “荡魔神通,未至所谓的神功层面,不见得比你身上的几门拳法厉害。

    至于神功绝学,吾乃真武上下众生之念,荡魔神功亦是虔诚者所创,后续推演亦是信者所举。

    简而言之,便是入门后的推演学习,和吾息息相关。你不信不观,何谈修行?”

    听到祂的话,孟传微微点头,心中思忖:

    “信仰与观想,是修行真武神功的必修课吗.”

    今日算是明白,为何大楚不彻底将所有香火庙观,通通都改为武祠了。

    拿真武大帝来举例,若大楚要一刀切强制改为武祠。

    先不谈道长们反抗起来的战斗力,光是信仰关乎到武当神功的修行,涉及到武当派宗师尊者,乃至天王大圣的后续武道路,就改不了.

    当然,大楚对于真武信仰亦是比较放心,属于国家信仰层面的白名单。

    若连祂都被魔染,仙佛基本就全军覆没了

    武当众人为了自身的武道路,亦会全力保全真武大帝不被魔染。

    念起酆都大洞内,数不清的概念类天魔尸体。

    恐怕无需武当之人出手,真武的力量,就足以将这些宵小镇杀。

    至于真武所言的,荡魔神通之内的神功绝学,没有信仰就学习不了。

    孟传表示,我一证永证。

    只要你敢让我入门,我就学给你看.

    大帝说这些话,有些以退为进的意思。

    孟传选择继续挺进,快刀斩乱麻!

    他顿了顿,继而说道:

    “请大帝传我便好,孟传是真心求学,何妨一试。”

    日后只要能入门,纵使修行缓慢。

    后续,也能靠其他武当真武一系列的特质来想办法。

    比如增强相应悟性、顿悟概率之类的特质。

    都有利于日后学习真武神功。

    给他时间,他能一直破限下去,将荡魔神通系列彻底打通。

    只要有特质在,什么信仰不信仰的,玩的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

    闻言,真武摇了摇头,祂觉得孟传在痴心妄想。

    但看向身旁的玄武,祂决定了,还是满足孟传这个“妄念”。

    传给对方,至于学不学得会,就是对方自己的事情了。

    “好吧,看你执着,吾可将【玄天真武荡魔妙经】拓于你的脑海。

    其余荡魔之法,你凭印记可自行找武当徒辈学习,他们自会教你。”

    法界传功,会消耗不少香火神力,没必要将荡魔一系列传授给他。

    找他人学,肯定没有心神授法感受深切。

    但孟传不是武当弟子,还敢威胁自己,祂断然不会用更多的香火神力,

    将荡魔最高神功授予这小子,已经是看在玄武的面子上。

    “感谢,多谢大帝!”

    孟传抱拳做武礼,深深鞠躬。

    此法,听着就猛地一批。

    先掏上了再说,日后慢慢学习。

    至此,孟传手里的神功,再添一门。

    算上隋校长答应的火属神功,他将来破境宗师,足足还有三门在等着自己。

    因为除去这两门外,还有一门硬功神功,存于玄武之法中。

    【壬癸玄武不灭大道经】!

    正思索着,他见真武招手让自己上前。

    孟传一步步靠近,随着离对方的距离越近,耳畔有风雷余声隐隐响彻。

    贴近了看,方才能彻底感受到大帝的威严。

    此时,他亦是有点后怕,刚才自己胆子是真的有点大了.

    收起了“打蛇上棍”的心思,他老老实实站定在真武五米之外,等待授法传功。

    只见真武丹眼扫过自身,祂并未多言语,只是右手虚按,一道蓝黄纠集的洪流从自己的颅顶灌入。

    却见无数道符箓模样的虚虚实实之物,在识海聚而又散。

    最终在某种伟力整合之下,化作一道披发跣足的虚影。

    此乃,真武之印。

    他的耳边,真武大帝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日后,你只有一次学习机会。这枚真武之印一旦激发,蕴含的香火力量耗尽,便会消散一空。若想学习,准备做足了才是。”

    “明白。”

    大帝还挺贴心,孟传先前感受过隋校长金乌授法,自然知道这种授法印记的规律。

    就是不知,校长和大帝的传功方式,都为神念授法。

    二者有何异同?

    真武所言,这枚印记是香火之力所凝聚。

    换做人类武道,这力量便是一种另类的【神】。

    因此,孟传猜测隋校长的手段与祂类似,便是对于精神力的一种强力用途。

    多半是三花聚顶,精神力异变或是达到一定高层次后的妙用。

    先前赵守岁师伯,跟自己提到过【魂宫】一词。

    孟传估计,神念授法便与这个,后续武道路诞生的产物有关。

    回过神来,感受到【真武之印】已经在识海中偏居一隅。

    他打断内视状态,注视着缓缓而来的玄武。

    孟传这是第一次用肉眼看到,活着的“神话生物”。

    玄武乃龟蛇二将的集合化身,形象,亦是人们心中所想之物,一般无二。

    祂的背甲青黑带褐,每片盾甲的边缘都翘起细薄的棱边,就像被岁月磨钝了的老瓦片。

    背上还缠有一条灵蛇,鳞片细密如鱼鳞,浑身微微泛着金光。

    孟传见到,龟颈与蛇颈一同朝着自己探过来。

    他脑子一热,伸出左右手一块摸了摸

    右手上蛇头火热,左手的玄武头冰凉

    “.你站好,别乱动,等祂给你传功。”

    真武的眼神,带着一丝揪心。

    玄武传功于孟传,会消耗不少,祂本就不多的香火力量。

    若孟传日后没有取得大成就,今日的冒险传功行为,很可能便是魔染降临的开端。

    真武,已经替其挡下了太多的外在“窥视”力量。

    可内心之魔,只能靠自渡。

    为何会将气运寄托给一个外人,玄武有其自身的想法,真武表示尊重。

    这是玄武自身的决策,祂还是不干预了。

    传言道:玄武乃自身的肠肚化身。

    但事实上,玄武从何而来,真武大帝清楚,武当高层亦是清楚。

    天外,除了有魔之外。

    还有那些被魔破灭了家园,居无定所的灵魂.

    有些经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漫无目的地游荡,无意间找到了蓝星。

    那些漂泊的灵魂穿越星海,在蓝星大气层外徘徊。

    这里是还未被魔污染的净土,在深深吸引着这些灵魂。

    它们本是异界生灵,家园被天魔吞噬后,仅剩残破的灵识在虚空中游荡。

    真武大帝在顺遂香火,最初诞生之时。

    于武当金顶上,忽见北方天幕裂开七道幽蓝缝隙,北斗七星对应的方位熠熠生辉。

    无数萤火般的魂光倾泻而下,在云海中聚成龟蛇纠缠的星雾。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连线成型,正是形似龟蛇绞缠。

    这亦是普通人心中,镇守北方的玄武之形由来。

    大帝袖中拂尘一挥,用自身香火神力为其凝形。

    星光与魂雾汇聚,当即凝为玄甲巨龟,蛇状流光则盘成腾蛇。

    龟甲纹路间,尚可见未曾熄灭的星火,蛇瞳里仍映着故乡破碎的残影。

    这便是玄武真形的由来。

    祂既是镇守北方的神君,亦是流浪星魂的残骸。

    孟传听到真武让自己收手,便要收回。

    但他却发现,自己的手被莫名吸力所裹挟,想收却收不回来

    而后,他的五指不自觉地绷紧。

    却见掌心与两颗头接触的地方,突然泛起幽蓝波纹。

    与此同时,孟传的眼前陡然浮现出,星穹倒悬的奇景。

    龟蛇二将盘踞北斗七星,每颗星辰都垂下一缕银线,在他脊柱上烙印七处冰火交织的穴位。

    当最后一颗天枢星银线,贯入百会穴之时:

    “咚!”

    震响如暮鼓晨钟,在识海深处荡开三重涟漪。

    第一重涟漪,凝为玄龟之虚影。

    第二重化作口衔蛇珠的螣蛇法相。

    第三重,竟是真武大帝踏龟蛇而来恢宏剪影。

    三枚印记成型刹那,孟传耳畔响起古老道谒。

    好似玄武在耳边呢喃:

    “北冥有气,其名为玄”

    后续他就听不懂了,但亦是知晓,这是武当道经之内的经文。

    回头皇经阁,还得去。

    没文化,练个功都听不懂.

    授法结束,玄武的龟蛇四目好似人一般,透露出复杂感情神色。

    撇了孟传一眼,身躯默默在原地化作星点消散。

    他见此一幕,心中没由来的一阵悲意。

    “一口气授予我三枚印记,给我传功,莫非是消耗了祂太多的能量?”

    三枚玄武之印,前两枚代表着龟蛇二将之法。

    最后一印,则是壬癸玄武不灭大道经的印记。

    这些相关之事,玄武都一并告诉了他。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286/2837540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