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 第219章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第219章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在陈江看来,赵大志的汽车团根本就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每一个环节都透着迟钝与散漫。

    他站在团部指挥车前,看着手表上的分针又转了一圈,额头上的青筋不自觉地跳动着。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催促了,可停车场里仍然稀稀拉拉地停着近百辆未完成准备的卡车。

    “赵团长,已经超时一个小时了!”陈江强压着火气,声音却还是带着明显的颤抖,“上级要求的是两小时内完成集结出发!”

    赵大志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肩章上的灰尘,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陈副处长,您看,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但您也知道,周末休假人员多,这突然的拉动命令.”

    “这不是理由啊,赵团长,我们不能再继续等了,再等要出大事不可!”

    陈江突然拍板,“先确保车辆状态,立即装载物资。驾驶员够多少算多少,剩下的车后续补上!”

    “陈副处长,按你的办法,要是出事了,这算谁的?”赵大志有些火气。

    “算我的!快出发!”陈江斩钉截铁的回答。

    足足耗费了三个多小时,300多辆军用卡车才缓缓驶出停车场。

    从营地出来后,赵大志的001号车在最前面,但开的速度才50公里每小时,这让坐在边上的陈江实在受不了了,

    “赵团长,你这才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怎么可能如期抵达?”

    “陈副处长,这你就不懂了,我们是有科学依据的,从这里到目的地一共有1400公里,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28个小时就能跑完。”赵大志信心十足。

    可陈江一听就不是个滋味了,“赵团长,虽然我不是汽车兵,但我也知道夜间的行车速度会降下来,人还要休息,还要吃饭喝水撒尿,这28个小时,怕是38个小时也够呛啊。”

    “放心吧,我是老汽车兵,而且这种远距离拉动的演习咱们不是没有搞过,出了事情我负责!”赵大志拍胸脯保证,这让陈江瞬间就没话说了。

    说白了,他并不是监军,充其量也就是个观察员。

    何况人家级别比自己高,他使唤不动任何一辆车。

    到了夜间,果然,最让陈江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个别司机麻痹大意,导致发生了连环追尾事故。

    夜间的山路就这么一条,非常狭窄,前面的车辆一旦出了事故,整条路全部堵死。

    “怎么回事?”

    陈江和赵大志跑过来催问情况,因为后面的民用车辆也被堵住了,这种事情传出去影响实在太过于恶劣。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赵大志立刻就让人快点开走,擦碰只是小事,不能堵路。

    但有一辆明显就是启动不了了,陈江忙问团里的紧急预案,结果预案里根本没有这一条。

    派了好几个老兵过来看情况,最后一致认定是气缸问题,要大修。

    陈江提出来让先头部队先出发,但赵大志坚决不同意。

    这下好了,所有人都在那里等着,足足三个小时,这才终于解决了问题,车队继续上路,而且经过这么一闹腾,车队的速度降了下来,只有40公里每小时了,任凭陈江如何催促,赵大志始终以安全为由不肯提速。

    陈江实在没办法,只能在部队的吃饭喝水加油上想办法,尽可能的节省时间,即便如此,紧赶慢赶的等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却发现程国强以及一众军界大佬在那里黑着脸等他们了。

    孙同非分管汽车团,在那里肯定已经被上级训过了,所以现在一下子就冲到了赵大志面前,唾沫星子都扑面而来,“赵大志,你他娘的到底知道不知道集结时间?”

    赵大志一听慌了神,自己的老首长可从来没这么凶过。

    “知知道。”

    “你知道时间,居然还来的这么晚?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按时赶到目的地了么?”

    赵大志当然知道自己误点了足足1个半小时,但他也没办法啊,这路上的突发事件不断,根本就没办法提前赶到。

    “首长,我们遇到了.”

    “不要给我解释理由,敌人会在战场上听你解释么?”孙同非对现在的任何军事行动都非常重视,因为他已经输不起了。

    赵大志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兵,真想不到关键时刻就掉了链子。

    “而且你看看你们团应到多少辆车,实到多少辆?人家的装甲部队早就到了,都在等你了!TMD真要是打仗,我今天就要斩马谡了!赵大志啊赵大志,我看你可以改名了,就叫‘胸无大志’!”

    赵大志被训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报告!”

    就在这时候,陈江站了出来。

    “什么事情?”孙同非现在心情很糟糕,口气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次的行动出现纰漏,我也有责任。”令所有人意外,陈江居然主动揽责?这事情其实跟他关系是不大的。

    “我在这次监督汽车团拉动过程中,也缺乏经验,没有与赵团长做好有效衔接与沟通。”陈江的态度让程国强等人十分惊讶。

    “我不要听理由,我要听今后怎么改进!”

    程国强是非常务实的一个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去解释理由毫无意义,还不如谈谈今后怎么办。

    赵大志先说,但他的回答无非就是回去后开会,认真总结反思,然后提升之类的废话,别说程国强了,就连孙同非听后都知道这是扯犊子。

    开会,你们以前不开的?听人家的有什么用,关键要你这个“一把手”必须心里有主意才行!

    “各位首长,我认为这次汽车团出现如此情况,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平时的油料供给不足、突发事件遇到的情况太少、汽车团没有后勤保障应急分队。”

    陈江开口了,但他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赵大志的责任问题,而是从根子上找原因,这让赵大志顿时心生感激。

    “你详细说说看!”所有大佬都盯了过来,这是要开现场协调办公会了。

    陈江从容不迫的回答着,下面这些话也是他这几天里深思熟虑过的:

    “一是要充分保证汽车团的油料补给,油料分为平时训练用油与储备用油,确保打仗的时候能拉得出,平时训练的时候能用的够。”

    “二是平时必须要多练,汽车团这几年歌舞承平,接受的实战检验太少了,回去以后必须狠抓训练,一切要从实战出发。同时要修订遇到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充分保障遇到战事,汽车团能做到最大限额最快时间抵达战场!”

    “三是对全团的力量分配要再优化,这次拉动,我发现很多司机都不在岗,所以我们这次每辆车无法保证两名司机,这么远的距离,全靠驾驶员硬扛着过来,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必须要改!要做到汽车团的兵,每人都是驾驶员,每人都能维修会驾驶会处突!相关的机械设备要管够,这样出了故障我们就可以直接换,而不用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维修。”

    陈江的一番话可谓是有理有据,鞭辟入里,引得其他一众高级将领频频点头。

    程国强对陈江的表现也十分满意,看得出,他是真的动了心思的。

    赵大志也是十分感激,毕竟陈江没有把所有问题一股脑儿的都推给自己,不然自己可就惨了。

    “你说的话,我们回去还要再研究研究,到时候你提交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给我们,”他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赵大志,“就以你和赵团长的名义一起提交。”

    这次紧急拉动,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是严重的,赵大志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各位军界大佬们离开后,这才笑着对陈江道谢,还说自己一路上误会陈江了。

    陈江倒是没有往心里去,不过他总感觉,这个赵大志的团长八成是要当到头了。

    果然,几天后,关于这次拉动演练的处理结果下来了,赵大志受到行政记大过一次,但仍保留团长职务,允许他戴罪立功。

    对于陈江以及赵大志署名提交的材料,程国强等领导充分研究后,报上级同意,批准加大对一线作战部队的用油补给,特别是汽车团的用油,采取的是实用实销,也算是敞开了供应。

    这一切据说是孙同非据理力争得来的结果,为的就是想让赵大志能打个翻身仗。

    陈江对此并没有过度专注,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统筹全集团军的作战协调与实兵训练上,别看他们这个处室只是个正团级单位,但要管的事情还真不少,特别是廖伟良把训练的工作完全也托给了陈江,这让陈江心里忍不住想:这到底是作战处还是作训处啊。

    陈江融入角色极快,他不仅很快就搞懂了业务上的整套流程,同时还积极深入一线调研,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跟所有的下属几乎跑遍了各个基层一线单位,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

    回来后他就写调研报告,向上级争取相应的政策与帮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让很多部队都对新来的陈副处长非常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陈江第一次提出了装甲部队可以和运输保障部队密切协同的新概念。

    要知道,在此之前,一直都是装甲部队是装甲部队,运输保障部队是运输保障部队,完全独立开来的两个单位。

    陈江一针见血的提出,如果在实战中,装甲部队非常依赖于后勤保障,包括维修与弹药补给等,而运输保障部队的防御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也需要装甲部队提供保护和支援。

    对坦克等装甲车辆来说,重装备运输车不仅是它们战场上受重创后的“救护车”,而且是它们快速部署到指定陆战场上的“铁甲快递”。坦克等装甲车辆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重装备运输车的大力协助。

    现代战争中,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地面部队的行军速度和机动能力非常重要,能否以更高效率向前线运送坦克等装甲车辆有时事关行动成败。

    远程、超远程运输坦克等装甲车辆,较好的运载工具是船只、火车、战略运输机等。但是,如果集结区域铁路被炸毁了呢?那就需要选择用重装备运输车来运送它们。

    使用重装备运输车的好处不少。

    一是减少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摩托小时消耗,降低油料、维修器材消耗量。

    二是避免坦克等装甲车辆对道路造成破坏,增强行动隐蔽性。

    三是降低坦克等装甲车辆乘员的疲劳度,保持其战斗力。坦克等装甲车辆行驶时,颠簸幅度大,乘坐舒适度低,长时间行驶对乘员体力和精力是严峻考验。用重装备运输车来运送,则可将乘员暂时“解放”出来,保证其出击时状态良好。

    上世纪,中国的TA4360重装运输车就靠着500马力的发动机和结实的钢板弹簧,成了部队运重装备的“老黄牛”。

    但时代变了,如今国内99A主战坦克这样的重装备,TA4360有点“力不从心”。必须要研制出新一代的重装运输车。

    从而实现装甲与汽车运输混合协同高效作战,最大限度的保障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这种新颖的观点在军区班子会议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说实话,先进的技术装备,必须要经过最高层讨论,然后由科研部门去研究开发,并非由他们这一级所能决定。

    但他们最终一致认为,陈江的这个建议很不错,最起码确实可以有效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和效率。

    最后由集团军集体向高层提交了这份建议,份量也是很重的。

    陈江还去装甲车辆试验大队看了一下,跟以前的老班长史今聊了会,史今如今是试验大队里的绝对骨干,对装甲车辆的心得体会非常深刻。

    跟陈江分享了一些他的见解,让陈江受益匪浅,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在制定装甲部队进攻作战计划时,提供合理正确的支撑。

    不过就当陈江在作战处干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赵大志那边又出事情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172/2837565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