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减膳素食
贾琏院内。
凤姐忙了一日,与平儿吃完晚饭,一起坐在榻上闲聊着,笑问她道:“明儿皇上就要跟姑娘们移居大明宫,平娘娘怎还有空待在我这儿?”
又乜斜眼看她:“你还不快些去养心堂,跟姑娘们打听打听,几点要走,搬去哪儿住,我好为你准备着,平娘娘好歹也是我屋里出去的人,不能叫人看了笑话!”
平儿近来也习惯二奶奶的打趣,她心里含酸时,必要称她一声娘娘的。
比如上回陛下在老太太屋里给她赐座,回到家后,凤姐喊了不知她多少声平娘娘!
因而这时候只是捧着一杯茶喝,半晌,才跟她笑说:“我真要搬去大明宫,奶奶可舍得我?”
凤姐笑道:“平娘娘这是什么话?我舍不得难道还能强留你?”
平儿叹道:“奶奶怎还不知趣,陛下定要纳奶奶为妃的,如今陛下要回宫里,要八月十五才召太太们进宫去一起过中秋,难道奶奶一直不去见皇上?”
凤姐冷笑道:“不见就不见,我还乐得自在!”
平儿道:“奶奶给皇上侍寝了,今后还想再找二爷过日子?”
凤姐哑口无言。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帝的女人能从后宫出来的,要么孤独老死在宫里,要么被下一任皇帝再纳为妃,贾琏与她的夫妻情分,从清堂茅舍那一晚后,就彻底断掉了!
平儿劝道:“等会子我陪奶奶去养心堂,陛下今儿跟大臣商议水患的事,要晚些才回来,陛下也没空管明儿起驾回宫的事,奶奶明儿就随我一同入宫就好!”
凤姐闻言,柳叶眉紧皱,恼道:“不明不白进宫去,这算……”
正说着,外头丰儿回:“奶奶,鸳鸯和袭人来了。”
凤姐笑道:“准是来找你的,叫她们也不必进来了,你出去跟她们聊去,我坐一会。”
平儿便出去了,过了有一会,三人才又进来。
凤姐忙起身,笑跟她们说:“敢情你们不是来找平儿,倒是来寻我的不是了。”
鸳鸯笑道:“难道我来了还不能来看望下你?”
“少来哄我,你自己一个人来也罢了,偏又带上袭人,谁不知你们素日里要好的?”
凤姐一双丹凤眼春情万种,横了她一眼,请她和袭人坐下,叫平儿来自己身边坐着。
袭人坐在椅子上,鸳鸯在榻上坐了。
“是什么事?”凤姐问,眼睛看向袭人。
鸳鸯笑道:“说来也让人怪害臊的,你也别恼我跟袭人,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我们才来求到你这儿。”
凤姐忙笑道:“了不得,连你也跟我说这话,可见是真有事要求我了,我可要好好盘算一番,从你那儿狠狠要些好处!”
四人都笑了。
袭人这才起身朝凤姐跪下,说道:“求二奶奶开恩,许我今后伏侍平娘娘!”
凤姐不答话,眼睛看向自己曾经的陪嫁丫鬟,平儿却是脸上一红,不敢看她。
凤姐这才起身扶袭人,笑道:“你这是做什么?我一来不是管家的尚书,二来更管不了平儿,她如今是娘娘,我只是个丫头,她不给我发号施令还罢了,我岂能再做主她的事?”
又道:“你想去她屋里伏侍,只管去回三姑娘,她跟我这些年也没个人伏侍,是我们亏待了她。如今获封妃位,屋里没个人不行,正好你也肯……”
平儿道:“奶奶别说这话。”
凤姐这才住嘴。
“多谢二奶奶成全!”
袭人又给凤姐磕头,再给平儿磕头过,平儿想拦都拦不住,袭人定要磕头才肯,说是从此后私底下做姐妹,人前却是要立规矩的。
坐了一会,鸳鸯和袭人才走了,等平儿去养心堂,再商议明儿的事。
她们走后,凤姐一言不发。
平儿心里不自在,半晌才寻了个话,说:“奶奶身段模样都比我好,将来封妃也定会在我之上,奶奶何必心恼?”
凤姐冷笑:“我不敢跟平娘娘比!”
平儿听了,也赌气道:“等会我要去养心堂,奶奶不肯去,我便一个人去!”
话中意思是,若凤姐不肯去养心堂,那她明儿进宫也是一个人,从此再不在凤姐屋里。
王熙凤一时心烦意乱。
此刻心情连贾琏被撵出去都不曾有过,平儿封妃,姑娘们也随之入宫,连大嫂子也跟着进宫去,可卿更不必说,也要进宫当她宠妃。
独留她一人在府内,以后也不知到底如何。
平儿见她默然神情,正想再劝,丰儿又来禀报:“李妃娘娘来了!”
凤姐一怔,下意识问:“又从哪儿跑出个李妃娘娘来?”
平儿笑道:“是大奶奶。”
果然李纨进屋来,见到凤姐后笑道:“你和平儿怎还坐得住的?养心堂那儿热闹极了,快些随我过去。”
说着拉她要走,凤姐忙说:“好歹等我换身衣裳!”
于是进屋去更衣打扮,再与李纨平儿一块出门。
来到养心堂,果然热闹无比,西府这边的姑娘自不必说,黛玉惜春宝琴等都到齐了,东府那边的,秦可卿、王家两个姑娘,连尤氏也带了两个年轻妾室来,让人瞧了心中纳罕,也不知她们来做什么。
凤姐进屋后,众人都笑:“凤嫂子也来了,快请坐。”
凤姐笑道:“你们商量明儿移居大明宫的事?我正想要问三姑娘,她是跟着去大明宫,还是留在大观宫里继续当女尚书!”
她们都笑起来,换做以往,她们是断然不会拿女尚书的名头来顽笑,贾元春才在凤藻宫当尚书。
可如今皇帝陛下在大观宫里,探春又是自家人,些许顽笑话称不上犯忌讳。
探春笑道:“明儿我也要去大明宫的,大观宫的事麻烦凤姐姐和大奶奶、姨太太们暂管着。”
尤氏如今也在,探春即便不知道,也不去猜,但有秦可卿带她来,东府那边的事她也能说了算。
听到她这话,尤氏心里暗暗庆幸,上回豁出脸去,与曾经的儿媳秦可卿、贾珍妾室等人一起服侍皇帝,总算换来今日探春这些话,求得今后的安稳日子。
一屋子姑娘、年轻媳妇们聊了约有半个时辰,天色逐渐入夜,皇帝却还未出现。
众人也不好走。
因楚延忙了一整日国事,且是商议水患,筹措几百万两银子救灾的大事,等会子回来肯定会疲惫,她们需得候着,给皇上请安才能走。
再者,明日迁居大明宫,她们也不能走。
又过一会,天色彻底暗了,贾母和王夫人都曾打发人来问话,知道皇帝还未回园子也就罢了。
黛玉在西次间跟宝钗、岫烟她们坐着聊天,湘云、探春、璇珠等人在东次间里,尤氏等在正厅,跟晴雯她们聊。
麝月则是在耳房里跟芳官她们坐着。
养心堂五间正房连同两间耳房,到处都是女子欢闹嬉笑声,外头大臣们商议水灾,却影响不到她们。
又坐了半个时辰,眼见有服侍的丫鬟打哈欠了,李纨才问她们道:“可否打发个太监去问陛下,今儿什么时候回来?”
她们一直没去问,是担心皇上与大臣正商议事情,派人去问会打扰到。
凤姐笑道:“李妃娘娘别来问我,问姑娘们才是,娘娘也能做主!”
李纨脸上一红,笑道:“你还来跟我贫嘴耍舌,别让我说出你的事来。”
凤姐听后只是笑着,不敢再打趣她了。
屋内宝钗宝琴迎春几个姑娘都笑着不说话。
秦可卿也笑道:“到底是要姑娘才能做主,我们来请三姑娘拿主意如何?”
宝钗笑道:“三妹妹是尚书,就该请她来!”
于是打发人去旁边西次间请人来。
探春没有推辞,笑说:“我们再等到亥时,没有消息再派人去问。”
众人都说好,凤姐拉着秦可卿、尤氏和李纨,四人在正厅玩骨牌,过了一会后,李纨输牌多了,就叫平儿来替她。
黛玉等人听到外面声音,便出来看她们玩牌。
湘云嫌屋里太热,跟宝琴搬了桌椅到院子里纳凉,两人一边聊一边用团扇扇风。
黛玉看了一会牌,出门来见到她们两个,笑着说道:“你们好自在!”
湘云回头看她,也笑说:“林姐姐快去搬张椅子来,跟我们躺着赏月,等不及中秋,今儿咱们好好赏一赏月亮,各做一首诗,好好比一比!”
黛玉笑道:“我不该出来,竟不知云丫头今晚上诗性大发,见着一个人就抓去比诗,我不敢陪你了。”
说着作势要走。
“林姐姐别躲着,就差你一个。”宝琴笑着拉她留下,叫小螺去寻张椅子来。
三人坐下,对月作诗。
她们都是极擅长写诗的,好句频出,香菱不自觉被吸引,呆在她们身边听她们做诗词。
一会儿后,探春、岫烟都出来旁听,宝钗也站在门口处,红润脸庞含笑看着她们写诗,并未凑上去掺和。
屋内屋外,秦可卿、王熙凤李纨平儿等人的抹牌笑声,与外头黛玉湘云宝琴吟诗填词声交织,让探春都忘了时辰,还是麝月来跟晴雯说了,晴雯再提醒了她。
想起来后,探春忙招手叫了个小太监来,命他去梨香院问皇上,什么时候才回园子,说姑娘们和娘娘都在等着。
过了约有小半个时辰,探春、岫烟都加入黛玉她们一起写诗,太监才来回:“陛下口谕:姑娘们和众妃不必等了,许是要到三更天才回来。”
探春拉了宝钗顶替自己,她进屋去跟秦可卿等人说了这事。
可卿笑道:“明儿没什么事做,今晚上陪皇上再熬一晚。你们先回去睡下?”
问的是李纨几人。
她们也都没走,说都等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一两个时辰。
那小太监见状,出园子去梨香院复命。
大半个时辰后,楚延终于回到养心堂。
随着一声“陛下驾到”,方才还在顽闹的人,都列在养心堂前,注视着皇帝回来。
“都免礼,今晚上好热闹。”
说实话,楚延看到那么多人等在养心堂,还是颇为高兴的,免去她们礼节,笑着与她们进屋去。
人太多,屋内椅子不够,好在黛玉她们也不介意,一些人坐着一些人站着。
落座后,楚延说道:“难为你们那么晚了还等着。”
探春笑道:“陛下为国事操劳,我们不过是闲着无事等在这,玩牌做诗,算不得什么。”
楚延问:“你们做诗了?谁的最好?明日写下来,朕也看过。”
黛玉抿唇笑了,瞥他一眼,他怎如此爱看姑娘们做诗?
聊了一会,楚延才说:“水患的事虽还未过去,但银子筹措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按部就班去做就成。”又朝黛玉道:“朕已下旨封林姑娘的父亲为巡河御史。”
黛玉起身行礼谢恩。
楚延看了看她们,想着要怎么说,忽然记起来一件事,笑问:“芳官呢?”
众人都不解,晴雯赶紧去把芳官叫过来,幸好她们也都没睡,强撑着。
芳官站在中央,被众人看着,一时也慌了神,低头认错认罚。
楚延朝她笑说:“你前日里还说油腻腻的菜不爱吃,接下来三日是想吃都不成了。”
顿了下,他说道:“朕已下旨,因水患致使百姓受灾,故三日内,朕与宫中各妃嫔减膳素食,三品以上官员及有爵者同样遵守,京中百姓不得筵宴音乐。”
众人都吃惊,宝钗说道:“陛下旨意,我们定当遵守!”
其余人也都说是。
黛玉、湘云等也不曾说什么,不过是素斋三日罢了。
楚延笑道:“但有一些人可以例外,林妹妹,还有巧姐,还有谁?朕一时想不起来,你们如不想减膳,现在就提出来,有正经理由就行,给你们例外。”
黛玉一时蹙眉,看着楚延好一会,忍不住冷笑说道:“这倒是了,我和大姐原不是宫中妃嫔,自不必遵守减膳素食的旨意!”
巧姐倒也罢了,年纪小,该吃些好的长身体。
可她竟也被这人给摘除出来,难道她不是宫中妃嫔?
凭他一句话,就叫黛玉心中酸楚。
楚延从她神情瞧出些什么,笑着问她:“林妹妹身子可还好?我担心你身子还是不好,又减膳素食,闹出病来反而是我的错。”
听他解释,黛玉眼睛看了看他,才笑道:“谢陛下关心,我身子好了,素斋三日也不要紧,只叫巧姐儿仍吃原先的饭菜就是,不必要我也做特例。”
有他这话,黛玉心里才好受。
楚延笑道:“也罢,你们馋了就吃屋里丫头们的菜,这回只是众妃素食,其余人减少菜肴。你们偷吃也别往外说,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
众人都笑起来,都说定会遵守,不会跟丫头们抢吃的,多丢人。
凤姐忽然问:“老太太她们……”
楚延只淡淡说:“凭她们做主。”又说道:“因减膳一事,故而推迟五日再回大明宫,今晚上累着你们了,都回去歇着罢。”
可卿笑说:“陛下才累,我们可不累。”
众人行礼后纷纷告辞回去了。
凤姐几次回头,平儿跟她悄悄说:“推迟五日才回大明宫,奶奶不必心急!”
凤姐仍有几分忧心忡忡,却又没法说出担心的事:
皇帝特意点出是宫中各妃嫔须得减膳素食,并未指出她和老太太、平儿等人是否要遵守,姑娘们是正经妃嫔,她们却未必,如李纨,到底算不算娘娘?
可见皇帝是让她们自己做主。
即便如此,皇帝还是点出巧姐,难道他心里,未来也是妃嫔?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084/2837563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