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278章 掌权中枢,监国天下路!

第278章 掌权中枢,监国天下路!


弘历在得到雍正的准许后,就回了礼部。

    同时,他让李玉回王府告诉长史玉柱,让玉柱去将中书舍人查克上请去王府候见。

    而礼部所在的千步廊这边,礼部官吏也都为今日早上发生的召妓一事,议论起来。

    最后,连带着同在这里的吏部、户部、兵部等衙门的官吏也都知道了此事。

    礼部汉尚书魏廷珍更是因此愁眉不展。

    “魏公可是在为四爷担忧?”

    礼部左侍郎王景曾为此问起他来。

    魏廷珍点头。

    随后,他就道:“我在想,礼部可不是理藩院,水深的很,四爷刚来礼部,就出现召妓来衙的事,好在常寿给四爷解了围,没能让这流言蜚语跟四爷扯上关系。”

    “但下次,若再有这样的事,是不是得由我这位汉尚书去给四爷解围了?”

    魏廷珍为此眉头拧得更紧:“常寿是旗人,或许只是革职,可我毕竟是汉人,若真要不得不为四爷顶罪,恐就不只是革职了!”

    “但魏公是翰林出身的探花郎。”

    “四爷是王公,常寿是旗人军功出身,都是不好在这礼部清贵衙门管事的;可天下清流们,未必真愿让魏公离开这位探花郎突然离开。”

    “所以,公大可放心。”

    王景曾为魏廷珍分析了一番。

    魏廷珍听后点头:“我明白,清流皆希望翰林能真为储相,朝廷真能以儒治国。”

    “没错,总归这次幕后之人是赢了的!”

    “新任礼部尚书常寿,无疑至少会被革职,四爷这根独木,能不能在礼部站稳脚跟就很难说了。”

    “毕竟,礼部是不是理藩院。”

    王景曾说着就眉毛微挑的看了魏廷珍一眼。

    魏廷珍这里正看向吏部衙门方向朝礼部指指点点且暗笑不已的几个官员,没有注意到他的神色,只跟着附和说:

    “是啊,礼部可不是打打杀杀,推崇你我清流的士绅也不是蒙古王公那么直白,表面都很恭顺,但都有的是手段!”

    “但愿四爷,能在礼部站稳脚跟,收获人心,而不要因陷入囹圄,又兴文字之狱。”

    王景曾也笑着回道。

    魏廷珍知道,王景曾口中的“文字之狱”,指的是张廷枢一案。

    他刚才愁眉不展,想着要不要也随时准备为弘历顶罪,也与这有关。

    因为,他通过张廷枢一案也越发明白,大清的确不同于文官政治时期的大明。

    汉人士绅别说明面上抗税不能成功,就是暗地里少了对实权宗室王公的孝敬,也是不能的。

    这让他不得不承认,在大清,由于皇帝不是汉人,对本族宗室贵戚的依赖度,总是要大于汉人王朝的,不会只用科甲出身的文官。

    而他作为汉尚书,要保证皇帝对汉臣的信任,就得表现出同样乃至高于满臣的忠心来,才能让自己有机会更进一步,比如进入中枢,参与执政。

    他自然已不在乎礼部这种清贵衙门是不是非得由翰林清流担任才可。

    毕竟,他已经上了礼部的车,还成为了礼部尚书。

    王景曾能明白他的担忧,但他没有多言。

    这时,因弘历来了礼部,两人和礼部其他官员也就再次来迎,向弘历见了礼。

    “叩请四爷大安!”

    弘历看着这些礼部官员,淡淡一笑:“起吧!”

    随后,弘历就下了马,把鞭子交给哈哈珠子双顶,且径直进了礼部。

    他明白,从跨进礼部大门这一刻开始,他就得拿出本事来,让雍正和天下人相信他能进入执政层,为议政王,掌中枢,乃至监国天下!

    魏廷珍等在这时也都忙了跟了来。

    “常寿已被革职,新的满尚书还没任命,礼部的事务,就先由君璧你一人领着。”

    接着,弘历就在来到礼部正堂里坐下后,对魏廷珍吩咐了一声。

    魏廷珍忙鞠躬:“嗻!”

    而王景曾等则露出不出所料的神色。

    弘历则在这时站起身来,背着手,礼部内部闲逛了起来,同时对继续跟来的礼部官员们说:

    “我知道,礼部是清贵之地,掌吉、嘉、军、宾、凶之秩序,学校贡举之法,以赞邦礼。”

    “故很多人觉得,这里只该由翰林清流升转,以备储相养望。”

    “但我大清从建国之初,就有通鉴历朝教训,而深知,礼部虽说是清贵之地,但不是真的只能清淡,也是要务实求功的!”

    “所以,宗室和军功恩荫者也能管该部事务,而不能只是精通礼仪典籍的翰林不可!”

    “我来礼部也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实事,让礼用于实际,转化为利国利民的政策!”

    弘历说到这里,魏廷珍赶紧附和而谄笑着说:

    “四爷说的极是,礼部本就应该多些实干才能的官员来负责才好,这样也能避免一切礼乐教化陷入空洞,而于国于民无益。”

    弘历为此拊掌:“善!”

    “君璧是明白人啊!”

    弘历还因此肯定了魏廷珍一句。

    主动落后魏廷珍几步的王景曾,这时也主动上前,对弘历一拜:“既如此,臣礼部汉左侍郎王景曾斗胆为常寿求情!”

    “常寿虽自认召妓来衙,但他并非无能之辈,圣上升其来礼部,也是为整顿我礼部浇漓风气。”

    “自古圣君贤臣用人皆不拘小节,而臣位卑言轻,所以,还请四爷能在圣上面前,再荐引他一次,以成四爷贤名!”

    王景曾一脸真挚的回答后,弘历便问道:“你字什么?”

    “回四爷,臣字岵瞻。”

    王景曾回道。

    弘历点头,便笑着对礼部诸官说:“你们都应该像岵瞻一样,打破满汉芥蒂,清流循吏之见,一切以社稷苍生为重!”

    “嗻!”

    王景曾慌忙跪下叩首:“臣惶恐!”

    弘历接下来就与礼部官员又寒暄别的话来,无非是设宴以及选择值房的事,还有雍正对礼部当下的要求。

    而弘历全程没有提今日有妓女被招来礼部衙门的事,更没有挎着一张脸,露出些许不快,仿若没事人一般。

    魏廷珍因而在散衙离开时,就对王景曾说:

    “难得啊!难得四爷如此有城府,我若真也能为他顶罪,说不准即便被革职流放,没准最终看来,也是好事!”

    “听您这意思,是很想为四爷顶罪了?”

    王景曾问道。

    魏廷珍连连点头,且笑道:“你不也试出来了吗,四爷是对常寿有感激之意的,所以才那么夸赞你!”

    “能为四爷顶罪,是我的福分!”

    弘历这里在回府后,才板起了脸。

    早候在府门的玉柱见此不禁有些战战兢兢起来,忙过来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亲自给弘历牵起了马:“四爷!”

    “居然敢试探我!”

    “王熙的这位大公子,你了解多少?”

    弘历一边抬脚上台阶,朝府里走去,一边问着玉柱。

    玉柱在绑好马后,跟了来。

    他知道,弘历问的是王景曾,其父王熙,曾是康熙朝的保和殿大学士。

    而弘历在这么问后,玉柱便回道:“他与家父不对付,和陶赖、张廷枢这些人都属于曾经的三爷党!”

    弘历听后停住脚步,突然又问他:“查克上来了没有?”

    玉柱点首:“来了,在外书房候着。”

    弘历听后便去了外书房。

    接着,弘历在见了查克上后,就问道:“今日有妓来礼部,你是否知情?”

    “臣不知!”

    查克上低首回道。

    “你必须知情,否则你全家都得死!”

    弘历突然掸袖指他,而大喝了一声。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070/283755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