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世界第三(第一更)
推荐阅读:剑宗外门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世子逼我做妾?转身嫁纨绔王爷 大夏境内,诸神缄默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小小书童,给我马踏长安金榜题名 锁神纪 重生须尽欢 都重生了谁还打网球啊 我被京圈大佬亲肿后, 渣男疯了
“没问题,出口第一,出口第一。”马胜利听完之后,就明白了。
轿车因为产能的原因,所以现在国内就是政府部门用,也就是政府采购。
政府部门抢破头了,现在虽然少了一大截供应,但是上级部门只会高兴,因为这是要抢占伦敦市场。
“嗯。”李松点点头。
“另外我这边还想建立一个游艇生产厂,众筹俱乐部那边看样子可以赚一笔。”
“需要上级部门协调一些企业协助,或者是我们技术入股,或者是干脆我们下订单。”游艇这个东西,李松其实也就想赚一笔。
游艇这个产业其实也很赚钱,但是比起半导体,互联网就不够看了。
关键是到后面,肥熊一旦分家,那么订单很可能一夜之间就下降。
所以李松想的是赚一波就跑,反正自己赚了,别人就亏了,说不定像熊猫Fiji一样。
让螺旋桨飞机厂家濒临破产,当然这些公司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代工,当然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
不过那些资本家没啥选择,哪怕找小本子,棒子代工,也不行,因为李松把价格压的足够低。
其实某个产品一旦形成产业链,哪怕终端产品亏本,其实也不会亏的。
因为整个产业链都活了,而且亏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打击对方同类型的产品,以及产业链。
一个很好的例子,后面咱们出口成品油价格很低。
很多人都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出口价格那么低。
主要就是产业链,石油进口,运输,炼油厂,成品油出口,运输等等。
最关键的是,国内最需要的是提炼成品油剩下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又制作成各种原材料。
这些涉及到多少岗位,而且附属的化工产品,各种塑料,还有衣服原材料又能供给多少工厂。
另外低价油还挤占了国外同行的产品。
还有就是铁矿山,为什么在几十年后,国内粗钢出口那么大,就是因为产业链,把其他同行都干没了,那么就没啥竞争了,不管是买还是卖都有话语权了。
马胜利点点头,能赚一笔是一笔,至于上级怎么决定,那是上级的事情。
剩下的就没啥事情了,马胜利就把相关的事情汇报上去。
李松就在这边到处看了看,宝马摩托车厂各个生产线忙碌不已,运输车辆进进出出的。
这里的摩托车全部出口,直接上黄埔港的船然后到港岛,或者上岸,或者直接换一道手续,然后到目的地。
因为目的地法律不一样,比如友好的国家,就可以直接去,有那么一些不友好的,换一道港岛的手续。
回来的时候这些船大部分又会带上当地经销商的货物,各种原材料,矿石,橡胶又或者是其他一些东西。
李松这种原料加钱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这个就像是八十年代做生意,特别是下乡的很多生意人都用粮食换东西。
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规避风险,因为使用当地货币,风险不小。
第三就是产业链。
比如东南亚的橡胶种植持续扩大,就是因为可以用橡胶换摩托车。
非洲的矿石也在加大开采力度。
这些增加的产能,以后都离不开这条产业链。
摩托车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这些东西还可以换汽车,跑车,手机,电脑,甚至是飞机等等的。
再过几年,这些产业链上的东西,就没办离开了,谁要是不让自己的商品输入,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些矿产公司,橡胶产业链上的人。
首先就是内部矛盾。
当然这是生意,另外就是武力了,在一些高风险地区,李松也做了准备,第一手就是安捷保全,现在安捷保全还不方便武装太厉害的武器,等到后面卫星升空,李松就不怕了。
因为对于别人来说,需要海量研发费用的先进卫星技术,武器技术,李松可以轻松获得,还可以白菜价卖的到处都是。
就比如阿美的很多武器卖给盟友,自己可以更低的价格卖类似的武器。
或者干脆白菜价给技术,为的是什么?
就是要针对阿美的研发,投入,产出。
让阿美的军工企业没办法回血。
那么长期下去,阿美的结果怎么样?
民用技术也是一样的,阿美高科技企业还想圈钱?
来来来,芯片低价倾销。
操作系统免费开源。
卫星定位费用打骨折。
各种互联网盈利模式!
当然了,李松搞这个,还要有强大的靠山,不然的话,阿美分分钟教你什么叫做规矩!
摩托厂现在重心在研发方面,虽然李松有二手平台,但是李松更希望企业自己造血,自己培养研究人员。
然后李松到了舷外机厂,这里也没有扩大产能,出口大部分也是其他企业贴牌生产的,同样重心也在培养技术,研发人才。
又在宝马汽车厂溜达了一圈,到处走走看看。
第二天李松直接飞沪上,在飞机上,周科长开口说道:“昨天阿美的众议院通过了新的航空飞行器安全法案,要求在十月一号之后,在阿美飞行的航空飞行器核心零部件必须要在阿美制造,不然不允许在阿美领空飞行。”
“啧啧。”李松听到这话,啧啧一声,波音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这个时候的波音,还不是后面的那个强大的军工复合体。
这个时候的阿美,有麦道(F4,F15,F18),有洛马(C130,U2,SR17,后面还有F117,F22)格鲁曼(F14,B2(波音有参与,其实B2还有一个竞争对手,洛马的方案,演员大统领选择了B2,其中有什么利益交换就不得而知了))
核心的发动机是通用,普惠。
所以这个时候的波音才会遭遇这样的麻烦,历史上再过一些年,某些吹哨人直接就被干死了。
那个时候的波音,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媒体都不敢报道一些东西,不然直接就死。
“上级部门也在制定属于我们国家的航空安全标准,就等着阿美出招,一旦阿美执行这个提案,那么我们也跟着学就是了。”周科长继续说道。
“谢谢。”李松知道这是上级部门让周科长给自己说的。
“其实我们在等!”
“等肥熊表演完毕,到时候就有很多可能了。”李松还有其他想法。
波音不是要吞并麦道吗?
那么自己就偏不,可以给麦道代工,还可以卖设计,也就是一架飞机的设计。
反正李松不会轻易让波音吞并麦道,到时候波音,麦道,空客,长安几家在民航客机这个圈子里面厮杀。
而波音与麦道都是阿美的企业,到时候这两个指不定先干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甚至自己还可以给麦道一些订单,比如自己在其他国家建立航空公司搞物流什么的。
DC10货机在行业内被称呼为疯狗,因为飞的快。
现在DC10价格便宜,而且建立国际航空物流,不可能就买自己的飞机。
小商人做生意都讲究有来有往的,自己吃独食的后果就是路越走越窄。
而且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产能,短时间也提不起来。
当然这个再等等,让麦道再难受一会儿。
等肥熊军演之后,到时候内地与阿美关系好了,自己也要表现出友好,买麦道飞机做货机,就可以堵住阿美某些人的嘴。
一举三得,第一方面示好,第二捡便宜,第三给波音添堵。
当然还有其他附带的,比如汽车也有可能进入阿美市场,还有后面电脑,手机等等。
这些不确定的收益,李松暂时不计算在内。
跟资本家合作,就要让资本家看到利益。
就这么简单!
周科长听到这里,没问,因为李松没说什么可能,自己就不问。
不过周科长相信李松这边能处理好,毕竟李松这些人在阿美能量太大了,说不定这些都是计算好的,就是坑波音。
飞机落在沪上之后,李松与周科长就直接驱车去无锡。
无锡有军备机场,李松不想麻烦,而且来这里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所以就在沪上降落。
毕竟军备机场降落私人飞机,还是外资的,很显眼。
华中半导体科技公司,这个前身是742厂,历史上也是引进了小本子的技术,在88年引进贝尔第一个生产出了4寸晶圆,而且试验制造出了第一块256KDRMA芯片。
历史上在80年引进了三寸
这次是李松入股占据49%的股份,投入了新技术,直接上4寸。
是全世界第三个4寸晶圆厂家,第一个是75年建设的英特尔,第二个是哇哇80年的联华电子,第三个就是这个华中半导体。
75年哇哇就有三寸晶圆生产线,棒子在79年三寸晶圆投产。
比历史上早了七年,而且技术更成熟,拥有自己的全专利技术。
历史上73年就想从阿美引进三寸晶圆生产技术,直到80年才引进。
所以李松拿出来的4寸晶圆生产技术,上级部门很重视,地方上也是一样,集结了全国的专家技术公关,而且李松还有资金投入。
如果说使用国家的资金,说不定又是一些糊糊事。
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有人,加上现在是外资企业,工资待遇与绩效挂钩,所以上下一心。
当然李松也很满意,这边技术成熟之后,国内还要建立好几个晶圆厂。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030/2837545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