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韩旧地
推荐阅读:督公 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斗罗绝世:开局具现黑渊白花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无限,我们中洲队都有光明的未来 斗罗:元素天使,传承七大元素神 洪荒人祖:开局带领人族归隐 四合院之阎解成的悠闲生活
队伍走得并不快,当前方的队伍走出很长一段路了,后方的队伍这才开始动,一路上,在道路两侧的巡视的骑兵往来不绝。
而当在驰道上越走越远,许多县民都跪伏在道路两侧,向始皇帝的车驾行礼。
廷尉冯劫坐在马车内,神色颇为苦恼,在朝中任九卿的官吏中,许多人都想要与公子扶苏同乘一车。
可是真轮到自己与公子坐在同一驾马车内,冯劫神色颇为不安。
“我们应该推崇团结与友爱的理解是不是?墨家曾言:人要先爱自己,而后爱天下人。”
冯劫很想反驳,但仔细一听,还是觉得公子这话挺有道理的。
马车还在驶动,冯劫还在思考着,却见公子扶苏又走出了车,与外边的张苍交谈着
而后,公子便跟着张苍离开了。
坐在车驾内的冯劫想了再想,而后也下了马车,快步往前方跑去。
队伍走得并不快,马车也走得很慢,只要奔跑几步就能追上前方的马车,冯劫追上了丞相李斯的马车,说明了来意之后,被车夫拉着上了车辕,走入马车内。
李斯的马车宽敞许多,这位丞相就闭着眼盘腿坐在马车内。
行驶时,马车还在摇晃,马车的帘子晃动时,外面的阳光照入车内也变得忽明忽暗。
冯劫端正坐好,询问道:“丞相,公子与我说了一些话。”
李斯没有睁开眼,而是稍稍颔首。
冯劫将公子说过的话语与丞相说了一番,李斯对此没有表态。
直到离开丞相马车时,冯劫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车队走了一天,这才到了商颜山的地界,嬴政与李斯在王贲以及一众甲士的护卫下,来到了敬业渠边。
今天停下来的第一站就是敬业县,早在两月前张苍就让人在渭南建设了粮仓,六万大军到了这里,便有足够的粮草吃,尤其是喂马匹,夏收之后的关中,有吃不完的草料。
这六万大军中,真正的禁军有三万,原本计划是日行七十里,但现如今才走了五十多里路。
走得比预想的慢一些,但路线也很简单,大致就是沿着渭河一路朝着洛阳而去。
夜晚的风吹来时,让人感觉不冷不热的,扶苏坐在篝火边烤着鱼,就见程邈匆匆来报,他行礼道:“公子,丞相说敬业县的人口不够。”
按照秦制,设置一个县还是有门槛的,城邑人口需要达到六百户,年赋粟超过万石,大概就是后世的三十万斤。
不过秦设县还有一个地理条件,需要建立在要道上,控制一条要道通行。
郡县制也制定了什么地方能够设县,什么地方不能设县。
这些县也像是一个个钉子,在每个重要的要道上钉一个钉子。
当然,也有一个例外,有关咸阳桥。
咸阳桥改变了陇西方向进入咸阳城的方向,因此这座桥改变了人们的路线,让咸阳桥西侧的道路成为了进入咸阳的主要道路。
再之后,张苍将扶风,武功,兴平三县搬到咸阳桥西侧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主路变了,县的位置也要变。
这就是秦制所设郡县的基本逻辑之一。
既是为了方便兵马通行与兵马征调,也是为了在战争中,不拿下县就拿不下要道,命各县守着各处要道。
说回眼前,敬业县起初并不是县,它不过是商颜山下的一座小村子。
因此,起初这里是不设县的。
可敬业渠有了成果之后,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敬业县处于敬业渠的入水口,此地掌握着一条河渠的上游,那就必定要设置一个县,也才有了敬业县。
至今为止,敬业县的人口依旧未满六百户,其主要原因还是以前敬业是自己的三百家仆,至今这里的情况一直没有变过。
程邈道:“丞相只是提了一句,公子不用在意。”
扶苏又道:“转告丞相,往后我会给这里的家仆恢复户籍的。”
程邈领命离开。
而后扶苏与妻子继续坐在篝火边。
包子的吃法有很多,扶苏将包子放在火边炙烤,当表皮有些泛黄之后,就可以一片片撕着吃。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公子高与公主阴嫚,以及其余的兄弟姐妹,他们齐齐行礼告别了远行的父皇与皇兄。
队伍再一次启程,扶苏坐在车驾上看着卷宗,皇帝出行有属车共八十一乘,还有运粮车千辆。
按照扶苏原本的规划,本来也不用运粮车,张苍布置了两月有余,粮草早已不是问题了。
余下几天,这支庞大的队伍一路过了华阴县,而到潼关县时,始皇帝还看了如今的潼关城。
潼关城内的建设基本上结束了,如今潼关有民八百一十五户,此地经建设之后开始发挥着它的地理战略价值。
辛胜与李斯的关系很不一般,传闻当初辛胜与李斯是一起入秦的。
老人家身上总是有很多故事,譬如说当初有关辛胜的燕赵遗恨,还有当年的燕赵战争。
以前的种种事迹,都让这位老人家更添沧桑,现在始皇帝终于让这位老人家养老了,免去了军职但保留了禄米,依旧可以享受禄米,是终生的。
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在潼关城下与敬业渠的终点刻石留碑。
在此地休整了三天之后,队伍这才离开潼关,走出了函谷关,走到了崤函道上。
队伍走在崤函道上,王贲回头看向在后方的公子扶苏,公子就策马守在棠儿马车边,似乎出了函谷关之后的公子的举动就很谨慎。
公子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王贲领会了公子的意思,问向身边的裨将,道:“此地距离三川郡还有多远?”
“回将军,二十五里地。”
王贲正色下令道:“查探三川郡各县,是否有铁匠,是否有兵马藏匿。”
“末将领命。”
一队骑兵得到了命令,离开了缓慢行进的队伍,一路朝着三川郡而去,在崤函古道上,距离三川郡较近,有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
扶苏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博浪沙见到张良。
三川郡以前不叫三川郡,那是始皇帝之后给这里取的名字,原来的三川郡其实是韩地。
韩公子韩非的家乡。
如今韩地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了,这里成了秦的一个郡。
当天夜里,三川郡的一座食肆内,一个壮汉坐在食肆内,正在吃着肉,目光望着食肆外的黑夜。
有一个村民快步跑来,他道:“沧海君,我们还是没找到子房先生。”
这个壮汉正是沧海君,是张良的生死之交,去年的时候张良以为秦王会东巡,他在这里等了一年,没等到秦王。
而后张良就离开了此地,为躲避秦军抓捕也不知逃往了何处。
早在一个月前,沧海君在外面的驰道上见到了一车车的礼器从函谷关出来,一路朝着鲁地而去,那时沧海君就觉得那个称皇帝的秦王就要去封禅泰山了。
这是子房先生错失了一年的机会,秦王真的东巡了,不是在去年而是在今年。
至于秦王为何会在去年没有东巡,至今也不知道缘由,照理说子房先生的预想从来没有错过。
只是用在秦王身上错了一次而已,不是去年是在今年,只是差一年而已,子房先生还是算对了。
可现在,沧海君想要再寻子房先生的踪迹,却再也没有消息送来,秦王的兵马都快到三川郡,机会就在眼前。
沧海君啃着一根骨棒上的肉,急得将骨棒重重摔在了案上,怒道:“子房先生要弃我等不顾吗?”
闻言,食肆内,这个壮汉怒吼着。
食肆内的众人都是当年的韩地旧人,自然是不会惊讶,众人都有交情,这座食肆内的人都是自己人,这就是为了反秦的韩地旧人而开的食肆。
这家食肆的店家看着恼怒的沧海君不由地苦笑,沧海君长得确实高大,但不够沉稳。
夜色越来越深,正当众人就快放弃的时候,有一人脚步匆匆而来,他带着一个竹筒,道:“消息,子房先生……”
闻言,沧海君红着眼站起身,一手夺过了竹筒。
当年列国征战时期,暗探往来就是用这些分散的竹简当作密信的,通常是将一卷竹简拆开,而后分散运送到自己的国家,而后交由联络之人重新拼凑转译,尤其是当年列国变法之际,这种密信往来更为频繁。
原本以为,他可以从竹筒中倒出许多根竹简,但沧海君打开竹筒,却愣住了,竹筒之中只有一根竹简。
拿出这一根竹简,这根竹简上写着两个字,“弃,去。”
弃是让沧海君放弃这一次的刺杀,去是让沧海君尽快离开。
食肆内的众人纷纷传递着这根竹简,随后有不少人无声地背上了行囊就要离开。
他们都愿意听从子房先生的安排,子房先生让众人放弃一定有他的原因,说不定子房先生还有别的顾虑。
“啊!”沧海君气得举起眼前的案,又重重砸下。
不多时,刚走出食肆的人又回来了,他们神色慌乱。
而后就有战马的马蹄声传来,沧海君透过门的缝隙向外看去,可见到了一队队秦军骑兵入城了。
食肆内已有人开始收拾,众人虽有慌乱之色,但各个办事麻利。
沧海君的双眼带着血丝,目光紧盯着外面的骑兵,此刻很想冲出去。
翌日,这些骑兵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此地县吏到处传话,说是皇帝的车驾要经过此地,所有人都要在家中不要随意走动。
“你们听到了吗?秦王政要来了!”沧海君低声道。
三川郡外,扶苏依旧策马在原本的位置上,就守在妻子与孩子身边,见王贲策马而来,笑道:“王太尉。”
听到这声王太尉,王贲差点没有从马背上摔下来,但好歹依旧是严肃的神情。
“公子,我们已派人去博浪沙附近查探了,没有发现伏兵,也没有发现地洞。”
扶苏迟疑道:“有张良的消息吗?”
王贲回道:“当初在洛阳的张良为躲避搜捕逃到了齐地,最后一次露面也就在齐地,看起来不在三川郡,倒是在三川郡外的一个村子里确实发现了一个铁匠坊,不过那个村子已荒废,铁匠坊从去年开始就荒废了。”
照理说,在扶苏的印象里,博浪沙遇袭应该是去年发生的事,去年父皇的确想要东巡,但因当初南征战事刚结束,还有自己的婚事,父皇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扶苏迟疑道:“也就说,去年那个村子里是有铁器的。”
王贲颔首道:“公子猜测不错,照理说三川郡该是有反秦之人躲藏,否则不会无故荒废一个村子,当年的那个村子就是为了掩藏铁匠坊。”
至今,扶苏不知张良的高矮胖瘦,只知道张良其人几次三番都能躲过秦军的搜捕,甚至还能谋算想要对付其余反秦人士。
扶苏一手提着马儿的缰绳,低声道:“当初,丞相教过我的一句话。”
“有何见解?”
“六国旧地的旧贵族,他们多数人不会种地,丞相说过如果一个年轻人每年无所事事,不事生产劳作,却每年都能衣食无忧,交游广阔,并且还有远方好友年年探访,这样的人多半就是反秦人士。”
“诸如种种特点,王太尉不妨再派人去问询一遍?”
王贲点头就要离开。
扶苏又道:“王太尉,让父皇别从三川郡过了,不踏实……”
王贲道:“好。”
“若有空,抓一些韩地的旧贵族好好问讯,不为别的,就算是震慑也好。”
……
三川郡内,沧海君等人见不断有骑兵离开,他低声道:“真想与秦军拼了!我们叫上弟兄,冲出城杀了那个称皇帝的秦王政。”
尽管他这么说,众人皆不为所动。
当看到骑兵接二连三的离开,众人松了一口气。
食肆的店家道:“子房先生让我们走,眼下却已无法离开,诸位在此地再多住几日……”
眼看店家有了安排,众人心里的石头就要落下时,话还未说话,外面传来了争执声。
而后食肆的木门被人一脚踹开,一个个穿着甲胄的秦军破门而入。
食肆的店家抓着沧海君的手,示意他不要冲动,当秦军冲进来的一刹那,店家明显感觉到沧海君的手在颤抖。
沧海君是此地出了名的壮士,力大无穷。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942/283757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