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 第582章 应激反应

第582章 应激反应


“总队长,22支队已经抵达七峰山地区。”

    听到22支队已经到位,陈成兴立刻问道:“议政府是什么情况?”

    “敌人大部队已经撤走,22支队只发现了小股殿后的敌军。”

    听到敌人大部队跑了,陈成兴有些无奈。

    “联合国军跑的还真快。”

    二总主要就是奔着议政府去的,结果敌人直接坐车跑了。

    “现在只能针对西线的美25师做下文章了。”

    看了一眼地图,陈成兴决定往西进攻。

    “22支队放弃七峰山,向高阳地区攻击前进,23支队补位建立防御阵地。”

    “21支队、24支队配合李云龙,与丁伟、孔捷一起夹击高阳地区的敌军。”

    “我估计这就是最后一网了,能不能捞到鱼,就看22支队的速度了。”

    收到陈成兴的命令后,郑华没有耽搁,221团立刻先头出发。

    大部队在收拢兵力后,也以最快的速度跟了上去。

    半夜,221团先锋一营在即将进抵高阳的时候,侦查部队突然发现了敌军。

    “营长,前面的355.8高地发现了敌军。”

    “这里怎么会有敌人?”营长董少华有些纳闷:“敌人有多少?”

    “不到两百,估计是一个连。”

    “一个连?”

    董少华陷入沉思。

    美军一个连整编是一百八十人左右。

    但是仗打到现在,不管是志愿军还是美军、南军,编制都是不全的。

    董少华估计在355.8高地上的敌人,最多一百五十人。

    虽然一营的任务是侦查,并没有承担攻击任务,但是就一个连的美军,不打有点对不起他们。

    做出进攻决定后,董少华立刻命令道:“一连、二连,成左右两翼展开钳形攻势。”

    “炮连立刻构建阵地,准备火力覆盖。”

    “是!”

    各部确认作战计划后,立刻各自开始行动。

    正在高地上驻守的美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志愿军突然出现。

    在他们看来,北面还有大量的部队,他们现在的位置很安全。

    “27团和那些英国佬怎么还没有来?这也太慢了。”

    “刚刚收到消息,他们在府谷里休息,应该是要明天才能到。”

    “等他们到了,我们就能立刻后撤了。”

    “希望快一点吧。”

    就在美军烤着火讨论的时候,突然有人抬起了头。

    他听到了不寻常的声音。

    抬起头集中精神后,声音更清晰了。

    分辨出这是什么声音的美军士兵眼睛瞬间瞪大了:“迫击炮!!”

    听到喊声的其余美军下意识的往旁边的掩体扑过去。

    “轰!”“轰!”.

    6门迫击炮的速射,足以在短时间内对美军阵地造成覆盖性打击。

    炮声就是命令,听到炮响后,原本还隐蔽行军的两个连立刻吹响了冲锋号。

    利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两个连的步兵像尖刀一样刺向了美军阵地。

    遭到突袭的美军,当场便被打的晕头转向。

    “法克!”美军连长听着枪炮声脸色大变。

    “这里怎么会有中军出现?!”

    他们只是一个连而已,但是从枪炮声判断,对面最起码也是一个主力营。

    而且是拥有迫击炮、无后座力炮、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的主力营。

    在没有飞机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他们这场仗根本就没得打。

    “长官!敌人已经上来了!我们必须要立刻做出应对!”

    一营的攻击非常犀利,冲锋号一响,美军最外围的阵地就已经被突破了。

    “法克!”

    “撤退!立刻撤退!”

    美军连长没有任何犹豫,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再不撤,一旦中军完成合围,他的部队就完蛋了。

    收到撤退命令,美军士兵坐上车就跑。

    阵地上的重武器能带上的,就顺手扔到车上,不好带的,连看都没人看一眼。

    轻易占领阵地后,看着远离的汽车尾灯,董少华有些失望。

    “孃的,好歹打一场啊,扭头就跑是几个意思?”

    这场仗,一营虽然顺利拿下了阵地,单是地上的美军尸体还不到二十人。

    也就是说,敌人没有遭到重创。

    “营长,别管逃跑的敌军了,美军既然选择在此地驻扎,肯定是有原因的。”

    董少华点了点头:“嗯,有道理。”

    “让朝鲜向导找当地的百姓问一下这一带的情况,看看美军为什么在这里驻扎。”

    “其余部队就地休息。”

    “是!”

    一个小时以后,向导和几名战士匆匆跑了回来。

    “营长,搞清楚了!”

    “怎么回事?”董少华一看就知道有情况。

    “高阳地区有撤退的联合国军路过!”

    “美军在这里驻防,应该是在掩护敌人的撤退路线。”

    “高阳?”董少华立刻反应过来。

    “咱们就是奔高阳来的,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让他们跑了!”

    董少华看向地图:“敌军从高阳撤退,必然是要走这条公路,新浦里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从北面撤下来的几条公路,在新浦里一带汇成了一条,美军肯定会走这里。

    “传我命令!全军紧急集合!”

    “我们加速往新浦里前进,堵住敌人,等待主力抵达!”

    “是!”

    董少华带着一营,一路往联合国军的防线纵深穿插。

    此时正在后撤的英29旅,并不知道负责掩护他们的美军已经撤离,他们的整个撤退道路已经完全暴露。

    而在英29旅后面,是还在着急赶路的美25师第27战斗团。

    凌晨时分,一营进到向游里附近的时候,再次发现了敌人。

    董少华摊开地图:“在这里,195.3高地。”

    只是看了一眼位置,董少华就兴奋道:“敌人没有逃脱!”

    195.3高地山下就是一条大道,敌人既然在这里布防,就说明这条大道肯定是有人要通过的。

    “立刻展开强攻,拿下高地,封锁公路!”

    此时在195.3高地上驻防的,正是英29旅下辖的皇家阿尔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第1连。

    突然遭到猛烈袭击的英军,瞬间有些混乱。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穿过美军的防线,对他们展开了偷袭。

    “不要乱!”英军连长大喊:“立刻组织反击!反击!”

    英军的表现要比美军好一些,最起码敢于组织防御。

    不过英军的火力与美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甚至比二总甚至志愿军的单兵火力还要弱。

    现在志愿军已经大规模装备冲锋枪,但是英军却还是跟二战时期差不了太多。

    本来火力就弱,人数还少,战斗力也比不过,英军自然是守不住高度。

    一营只是一个冲锋,英军就在冲锋号的声音中,连滚带爬跑下了高地。

    英29旅旅长艾尔伯特,很快就知道了195.3高地被志愿军占领的消息。

    这下子,艾尔伯特坐不住了。

    “该死!敌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向游里?这里明明是我们的腹地!”

    英29旅现在正在195.3高地东北十余公里的府谷里休息。

    而195.3高地,就在英29旅撤退的主要通道上。

    221团一营的突然袭击,直接打乱了英29旅的整个撤退计划。

    如果不夺回高地,英29旅怕是要交代在这里。

    “立刻联系美军第27团,问一下他们到哪了。”

    “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府谷里。”

    “29旅立刻准备进攻,无论如何也要夺回阵地!”

    英军与美军不同,他们的步兵全靠两条腿赶路,

    要想在天亮后就展开攻击,他们得立刻出发才行。

    不然这十几公里的路,够他们跑上半上午。

    一路紧赶慢赶,英29旅在上午八点钟的时候赶到了195.3高地。

    “命令比利时营上前佯攻,炮兵连、骑兵连掩护!”

    比利时营总兵力九百人,除了比利时人以外,还有一个五十人的卢森堡排。

    炮兵连装备的是16门25磅炮,骑兵连则是14辆百夫长主战坦克。

    百夫长主战坦克算是英军为数不多比美军精良的武器。

    一上午的时间,比利时营接连发动了十余次进攻。

    面对美军的空中打击和英军坦克、大炮持续轰击,战士们却始终死守阵地,英军寸步没有前进。

    “一连长,阵地上还有多少人?”董少华的电话打到了前线

    “营长放心,一连还能顶住!”一连长对着电话大喊。

    “我问你还有多少人?”

    “五十三人!”

    听到一连只剩下五十三人,董少华心疼的直哆嗦。

    就这一上午的功夫,一连的伤亡就超过了三分之二。

    不过他现在也没有援兵,其他连的阵地伤亡也不小。

    “你一定要给我顶住!”董少华说道:“团长他们现在正在往这边急行军,很快便能抵达!”

    “营长放心!人在阵地在!”

    此时,对面的英29旅旅长艾尔伯特,也已经急得不行了。

    “进攻速度太慢了!”

    “现在都还没有拿下任何一道阵地!”

    志愿军各部队正在迅速的往南穿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迂回到位。

    英29旅在这里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看着再次被打下来的比利时营,艾尔伯特咬牙命令道:

    “将比利时营撤下来,换皇家阿尔斯特来复枪团上!”

    “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开生路!”

    “坦克开到前沿,直接进行火力掩护。”

    这一上午的时间,董少华的一营伤亡很大,英军的伤亡也不小。

    百夫长坦克的确非常先进,志愿军装备的火箭筒根本无法正面击穿它们的装甲。

    即使是侧面,也只得找准角度才行。

    火箭弹能轻易击穿的只有百夫长的屁股和头顶,但是英军坦克把自己的屁股藏的很好。

    不过因为火箭筒的威胁,英军也不敢轻易将坦克开到山上来。

    这14辆百夫长坦克,是他们最重要的火力掩护。

    看着英军坦克继续往前,董少华恨得牙痒痒:“踏马的,欺人太甚!”

    英军坦克位置让一营很难受,战士们即使想要用炸药包进行爆破都很难。

    “告诉炮连,能不能守住,全看他们的了!”

    迫击炮可以越过掩体直接打击后方的敌人,这也是一营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威胁英军步兵的手段。

    不过一营属于敌后穿插,炮弹并没有携带多少,而且还没有补给。

    这一上午的战斗,炮连的炮弹已经基本见底。

    现在即使想要全力支援,他们也打不出覆盖性的炮击。

    不过二总的火炮有陈成兴命中率加成,即使是迫击炮,命中率也依旧很高。

    英军的轻机枪频频被端,攻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就在英29旅换人继续强攻的时候,22支队正在全力往府谷里急行军。

    陈成兴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截住英29旅。

    195.3高地前沿阵地,1连的战士已经与英军再次打成了一团。

    此时一连的阵地上,还能作战的战士已经不足二十人,弹药也基本消耗光了。

    看着越来越近的英军,一连长把手枪往地上一扔,抄起旁边已经上好刺刀的步枪。

    “踏马的!跟他们拼了!”

    “司号员!吹冲锋号!”

    “打旗!”

    “杀!”

    “杀啊!”.

    伴随着冲锋号的响起,战士们从战壕中一跃而起,抱着必死的决心朝几十米外的敌人扑了过去。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英军听到冲锋号的声音后,竟然掉头就跑。

    就连回头看都没看一眼。

    这下把一连的战士们给搞蒙了,端着刺刀不知道该不该追。

    之前对射的时候,英军不是这样啊,怎么白刃冲杀就不行了?

    一连长也没想明白,不过他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别愣着了,返回阵地!”

    别管敌人是怎么想的,跑回阵地肯定是没错的。

    英29旅指挥部内,艾尔伯特看着狼狈逃窜的来复枪团,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废物!饭桶!敌人不过十几个人!吹个号就能把他们吓回来?!”

    “给来复枪团打电话,让他们立刻重新组织攻势!再敢无令后撤,一律军法从事!”

    此时的皇家阿尔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士兵也发现了不对,他们的反应好像有些应激了。

    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志愿军大军,不会发生冲锋号一响,山那边就出现成千上万人的情况。

    “该死!这些猴子在骗我们!”

    英军士兵把锅直接甩到了1连的战士身上。

    “立刻重组攻势!”

    “这次我要把他们的头拧下来!”

    搞清楚一连阵地上已经不足二十人后,英军士兵来了精神,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勇猛。

    知道自己拥有绝对优势,英军士兵鬼哭狼嚎的朝着一连阵地冲了过去。

    很快,阵地上再次响起了冲锋号。

    “该死的黄皮猴子,还想骗我们?!”

    “兄弟们!看看是才能抢到敌人的人头!”

    “快冲啊!”

    英军士兵这次没有上当,听到冲锋号以后,反而加快了冲锋的速度。

    不过冲着冲着,英军士兵的速度却突然减慢。

    英军目瞪口呆的看着一营的阵地,原本被压制下去恐慌再次影响出来。

    伴随着冲锋号的响起,这次杀出来并不是十几个志愿军,而是几百个志愿军!

    “该死!我们上当了!”

    “撤退!撤退!”

    “救命!”.

    英军士兵又鬼哭狼嚎的转身逃跑。

    不过这次战士们可没有放弃追杀。

    冲出阵地后,战士们直接撵着英军杀入了他们的进攻阵地。

    再加上突然出现的炮火支援,英29旅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艾尔伯特无奈,只能是狼狈后撤数公里。

    高地上,221团团长何启峰放下了望远镜。

    他的身后,221团的部队正陆陆续续的抵达。

    “给支队长发报,我部已经抵达195.3高地,敌人被堵住了!”

    “是!”.

    为了能够支援到一营,221团完全是冒着美空军的轰炸和扫射冲过来的。

    哪怕整个团分散以连排为单位各自行进,伤亡依旧不小。

    皇家阿尔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的第一次进攻,是他们距离突破阵地,夺取有利地形的最后机会。

    在听到冲锋号的声音后,221团便已经在以冲刺的速度往这边飞奔了。

    等英军重新组织攻势时,221团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一营的阵地。

    不过何启峰也清楚,这次虽然轻松打退了英军,但英军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836/2837529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