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青苹果年代 > 第109章 你是我的妻

第109章 你是我的妻


现在时代变了,不用揭开红盖头,早就知道对方长啥样。愿意的话就在一起,不愿意的话可以去打离婚证。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

世兰知道了这些情况,就对胡半仙致谢,并送上十元作为酬谢。胡半仙说:“钱多命贵,看你出手大方,的确是为你弟弟在操心,我告诉你逢凶化吉的办法,就是他们结婚后,一年见一次面就好得很,如果见多了,对你弟弟的命运有影响,有些东西你是看不见,但是的确存在的。你真心为你弟弟找媳妇,我也告诉你了,怎样避坑,怎样长寿,你都清楚,回去后,告诉你弟弟世和,不要被外貌迷惑,选妻子还是要看人品,人品好,就值得交往,人品不好,就要果断分手,免得引火烧身,小命不保,你知道,世和的命硬,前期是扛得住的,后期就难说,为了长远计,还是少来往。最好不要住在一起。一旦打破这个规矩,你弟弟就不能走完上天赐给他的寿命时间。这是我说的,信不信,在乎你自己,如果信,就早做准备,不信就当我没说,免得引起不舒服,毕竟大家都在一个村里,几乎天天见,不存在欺骗,否则,我也无法在这里立足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当然对了,你看,以后的社会,有钱就是真理,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能让磨推鬼,你出高价,给弟弟算命,我当然不说假话。你弟弟命硬,要是软了,活不过五十岁,你看中的女子,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目前,没有别的方法,不要在家设想种种可能性,先走,再调整,先不妨粗糙些,以后再精装修。就像那拖拉机,先动起来,再动方向盘,就容易些,如果车不动,要想调整方向盘就会更困难。”胡半仙说道。

“年少轻狂,自以为是,你要好好劝劝世和,道理他都懂,免得结了婚后悔,婚后生活,严格来说,是生存,不是一般的艰难。你让他做好思想准备。你作为姐姐,本来是好心帮他,如果不如意,他不会感谢你,反而会怨恨。要知道将来,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你想当好人,结果成恶人。你知道的,人都是自私的。稍微不满意,就会发怨言。好人难当,好事难做。你为他花钱算命选好日子,他不知道,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提前说明白了好,如果说不清楚,都会存在误会。”胡半仙又补充说道。

“我知道了,谢谢你的详细解答,人的命,天注定,这个我信。年轻人骄傲,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纯属自然情况。世和不是那种桀骜不驯的人,他讲道理,世道如此艰难,不能允许他多次试错,因为人没有几个十年。”世兰说道。

“是的,大多数人家的婚姻都不顺,大部分人都没有和谐美满的家庭,原因很简单,就是人自以为是,不肯谦卑,总是骄傲,总要面子,总爱自己。这些人当中中,也经历过多次失败,从不在失败中找原因,总在怨天尤人,荣誉都是自己的,过错受罚都是别人的。”胡半仙说道。

世兰觉得胡半仙懂得的太多,再谈下去,肚子更是高唱空城计,她说:“胡师父,你忙,我还没吃饭,回去吃饭,刚才那会儿不饿,油烟子柴火烟子呛得我难受,出来透透气,顺便来看你回来没,没回来我就回去,回来了就请你算算命。现在好了,我知道结果了。”

“你快去吃饭吧,你记得上面说的就行,不可勉强,如果合适就结,不合适,也别勉强。也可能在街角,转弯就能发现合适的,如果没信心,就找刘冰玉吧,总体上来说,她的成绩合格,但达不到优秀,如果你弟弟要求的高,估计他们两人不在一个频道,就有问题。这个关键看当事人自己的选择了。”胡半仙说道。

世兰回到家,看到世和已经在午休,她没打扰他,先到厨房弄点饭吃,吃完了饭,然后洗碗择菜,准备晚餐用的菜。

正在择菜,世和来了,他坐在小板凳上帮忙择菜。

“休息好了?”

“嗯。”

“刚才找胡半仙给你算了个命。”

“什么?”

“就是帮你选个黄道吉日,结婚的日子。”

“哦,那个你也信?”

“信则有,不信则没有。我看到很多事,都无法说清楚,面上看着不错的,结果十分糟糕。表面上看不错的人,实际让人失望透顶。婚姻大事,不能草率。不弄清楚,就会落下终身遗憾。你说是不是?”世兰说道。

“这个我知道,我觉得命运在自己手中掌控,天,不可触摸,天意,不知道何意,如果不努力,天也没办法,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应该没问题,完全可以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些大道理别跟我说,咱们家特殊情况,爸走得早,妈小时候丧父丧母,中年不到四十丧夫,中间还丧失七条小生命,存活下来四个,要说辛苦就属妈了,要说受罪也是她,她没改嫁,因为她很清楚,人人都是势利眼,她守住了任家的产业,为任家生儿育女,并且一手将四个孩子拉扯成人,让我出嫁有了一大家子人,现在要让你结婚,她能力有限,作为长女,我肯定要尽个心,让你找到合适的对象,将来结婚生儿养女,让妈高兴高兴。我虽然生儿育女,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妈的希望还在你身上。你要明白我的心。你是任家的希望和未来,你是任家顶梁柱,弟弟世平也是儿子,但他永远不能代替你。你是你,他是他。他现在还小,他的经历,还是一张白纸,你不一样,你现在是真正的男子汉了,先是农民,然后当兵,接着复员回来,又是农民,我相信,这不是简单的职业重复,是为将来打基础。不管什么环境下,都要记住,苍天保佑所有善良的人。你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世兰说道。

“是的,妈真不容易,她知道改嫁对我们不利,天底下的人都自私,只喜欢自己生的人,也会赡养生自己的人,其他的,都是假的,妈不让我们受苦,为了我们的名分,不受白眼和歧视,妈做得好。她经历的事太多,从小受苦,比方说裹小脚,多痛苦啊!她都忍受了。她吃的苦,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吃,她能活下来,并且让我们姊妹四个活下来,真了不起,她的生存本领,令人敬佩,她没带着我们出门要饭,就算成功。”世和说道。

“她反对你和刘冰玉结婚,你有什么想法?”

“也许她是对的,但我相信,不走出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行动,只是心动,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还是要走出去,需要不断尝试。刘冰玉其实不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完美?都不完美。妈也不完美,像蝼蚁那样活着,没有尊严。刘冰玉是唱戏的出身,也不完美。在旧社会,那属于下九流,在新社会,属于人民艺术家,抬高了地位,我当然知道,刘冰玉不适合我,因为我的水平远远在她之上,两个人不同频,也无共同语言,这些我早就料到了,思前想后,还真的发现只有她和她的家庭和我相配,因为她家和我们家算门当户对。我要是攀高枝,早就在部队的时候就往这个目标努力,我想只要我努力,现在就留在部队了,我不是那种人,我还是喜欢家乡,我要过平和的生活,喜欢门当户对。都是这个阶层的,也就无话可说,还挑剔什么呢?”世和说道。

“妈的意思是考虑到你的幸福,如果你娶错了媳妇,妈肯定不会和她一起生活,结婚后就分家,她和弟妹一起过,你们小两口一起过,她不见她,心不烦,不见她就不生气。她在百年之后,你怎么办?你怎样和她相处?我看她长得还行,谁知算命的说她在你后半生的时候克夫,我不能接受,就先问问你的意见。如果没意见,就定在你接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个时间结婚。如果有意见,就趁早退婚,免得夜长梦多,长痛不如短痛,退了不想了,再重新找,反正已经晚了,再晚几年也无所谓。”世兰说道。

“这个不好,看看妈一天老一天,弟弟妹妹也一天天大了,时间很快,不能等,我现在是农民,抓紧时间,春耕秋收,春华秋实,错过了季节,就耽误一年,错过了机会,就耽误一生。像刘冰玉她心眼不坏,就是小户人家,没见识,家庭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可能没有共同语言,想要找文化人,恐怕很难,因为大多数的人条件都很一般,风花雪月的浪漫的故事,都是小说和电影里才有的,才子佳人,往往还不能在一起,花好月圆的结局大概不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生活都不如意,大部分的家庭都不幸福,所谓的爱情,也不存在,大部分都误解了爱情,夫妻之间本来没有爱情,只是相互感恩。我相信,才结婚头几年,肯定不好过,要过一段磨合期,也许一年,可能三年,也可能达到三十年,一辈子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人不愿意改变,就存在磨合期,这个时期永不过时。”世和说道。

“我不懂什么磨合期,只晓得你们不打架就算成功,女人嘴碎,唠叨就是攻击,攻击完了,打不中靶子,自己也就没兴趣,关键是不能跟女人斗嘴,斗嘴的结果,只有男的受伤。女人的武器就是口才,这个是恩赐的,不是开玩笑,遇到辩论的时候,趁早投降,要是负隅顽抗,最终会输得很惨。”世兰说道。

雨丝如银线般细密,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户,为屋内蒙上一层朦胧的纱幕。

世兰与世和并肩坐在有些褪色的沙发上,彼此的膝盖几乎相触,他们的手指交缠在一起,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发凉。

茶几上的两杯茶早已没了热气,可两人都无心去碰。

“真决定了?”世兰偏过头,看向世和,眼中满是探寻,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世和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鼓起,又缓缓吐出,他握紧世兰的手,郑重地点点头,“决定了,冰玉是个好姑娘,咱们条件摆在这儿,不能再挑了。”他的目光沉稳,像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世兰垂下眼帘,长睫微微颤动,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初恋的模样。

那是个阳光般灿烂的少年,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曾经,他们在樱花树下漫步,花瓣如雪般飘落,洒在彼此肩头。

可如今,那画面却像是被一层毛玻璃隔开,美好却遥不可及。

“初恋……”世兰喃喃低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怅惘,“就像镜中花,看着美,却怎么也抓不住。”

世和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抚上世兰的脸颊,用拇指摩挲着她的肌肤,“咱们要向前看,婚姻和爱情一样重要,冰玉能和我们一起踏实过日子。”

世兰抬眸,对上世和的目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她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担当。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过去的遗憾都吐出去,重重点头,“嗯,咱们一起好好过日子。”

窗外,雨渐渐停歇,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挂在天边,像是在为他们即将开启的新生活送上祝福。

姐弟俩说了半天,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世和决定娶刘冰玉为妻。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日期也定了,接着就是把这个消息告诉杜老汉,请杜老汉再去刘冰玉家,向他们宣布男方这边的决定。

杜老汉在去之前,世和上街,买了一些布匹,交给杜老汉,他放了心,在晚上继续说书,村民家家户户都有鸡蛋,争着抢着请世和到家里做客。大队没办法,找世和商量,安排时间,一一登记,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让世和到家里吃饭。

不管去到谁的家,谁家就是书场,大家听到消息,早早吃过晚饭,就赶到说书场等着世和的到来。世和十分卖力,说书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段时期,是他最开心的。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80/3555913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