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混在1980 > 第486章 寻找许今秋

第486章 寻找许今秋


一个简单,甚至简陋的视频能够爆火,原因也很简单,它一下子就打开很多人的记忆。

    “我的母校也是星火希望小学。”

    “我的天呐,原来我们村的小学是私人建的,我一直以为是希望工程建的希望小学。”

    “小学我没见过,但初中、高中都有一栋教学楼,名为星火教学楼,也有署名,许今秋。”

    “不会都是她建的吧?”

    记忆的墨盒一旦打开就关不上,就像传染病一样,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开始在网上晒视频。

    不是星火希望小学,就是星火教学楼,评论区不断有人写:“这是我刷到的,第  102个星火希望小学。”

    “特意搜索,已刷到  369个。”

    “星火教学楼,已刷到  98栋。”

    ……

    到底有多少座星火希望小学,有多少栋星火教学楼?针对这样的疑问,还真有博主特意去统计。

    那位名为“阿木”的博主就在干这件事,制作了一张表格,不断地记录名字,排查重复的,每隔  3个小时更新一次。

    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已经统计星火希望小学  2135座,星火教学楼  1856栋,数据十分吓人。

    央妈抖音号还给他的视频点赞,并发了一条评论:“很棒,加油统计,惊喜等着你。”

    网友们看到,纷纷被逗乐,央妈多严谨,什么时候这么调皮?也侧面反应一个事情,央妈是知道的。

    于是,一群人跑去留言。

    央妈抖音号回了一句:“人家不让报道,我们也没办法。”还配上一个委屈的表情包。

    不仅是央妈,宣传部门也郁闷。

    陈家办的那些慈善,随便拎一样出来都是极好的宣传素材,满满都是正能量,他们早想这么干。

    但陈家就是不让。

    之前陈言音跳出来爆料,他们又动心思,你们已经自爆,总不能还拦着,不让我们报道吧?

    结果,就是不让,上头特意找熟人去问,陈凡只回了一句:“我还想过几天清闲日子,别整我啊。”

    都用“整”这个字眼,谁敢报道?

    现在就很好,都不用他们报道,网友自发去揭开真相,等秘密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陈家就拦不住他们。

    于是,才有这么一幕。

    也就导致网友们的好奇心更重,不断有人参与进来,就像接力赛一样,没过几分钟就有新的学校、教学楼曝光。

    “闲得蛋疼吧?”

    陈言音也经常刷到,嘴角不自觉地抽搐,之前故意不说的,没想到还是被网友扒出来。

    还以这样的方式继续扒:“得嘞,这下是瞒不住的,我也不管,就当没看到,反正我不出门。”

    她不出门,但陈言希要上班的。

    才进办公室,一群同事就凑过来,将她团团围住,一个个眼中冒着光:“言希,说说呗。”

    “说什么?”陈言希一脸无辜。

    有女同事直接伸手,捏住她的脸颊:“大公主同志,说说呗,你们家到底建了多少学校、多少教学楼。”

    陈言希耸肩:“都是我二妈负责,我哪知道?而且每年都在建,我估计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还跟我们装呢。”

    女同事眼珠子一转,揶揄道:“大公主同志,你要知道,人的好奇心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干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你也不希望我们乱说话吧?万一把你……”

    陈言希哭笑不得:“能保密吧?”

    众人纷纷点头,陈言希苦笑:“具体我也不清楚,星火希望小学加起来应该有一万多座,教学楼应该也有。”

    闻言,办公室里落针可闻。

    一万多座小学,那是什么概念?如果是以现在的工程造价计算,只算建筑和设施成本,要  300-1500万元。

    还有初、高中的教学楼,一栋也要几百、上千万元。

    这要捐出去多少钱?

    女同事轻轻给自己一耳光,双眼发光:“言希,建这些学校、教学楼,要花掉多少钱啊?”

    陈言希解释道:“其实还好,  83年开始建的,像南方人口少的山区,一所小学只要  5万、  10万,大一点的  20万就行。”

    “  1983年,我爸的工资  56元。”

    一个中年男同事接过话茬:“那时候,我们镇上没有万元户,连自行车都不多见,那时候的  5万,相当于现在多少?”

    女同事说:“这个我知道,那时候京城团结湖的房子,一套  3万元,相当于可以在三环内买差不多两套房子。”

    跟着,一群同事就开始算账。

    反正他们是被吓到了,得多有钱,才能建那么多学校、教学楼,得下多大的决心,才能捐这么多钱。

    看向陈言希的眼神,莫名地多了一分敬意,一个慈善大家族的长公主,竟然没一点架子,跟普通人一样在学校教书。

    简直难以想象。

    也就在这时,网络上又起了变化,是一位在校女大学生发布的视频,画面中,她扎着马尾,穿着一眼就能看出的地摊货。

    “大家好,我是厦大的学生。”

    “我的父亲因工残疾,家里的条件一直不好,上大学的学费也是跟亲戚借的,还有生活费。”

    “但我很幸运。”

    “上学之后,辅导员让我申请许今秋助学金,并且成功申请到,学费全部由许今秋助学金承担,每个月还有  800元生活费。”

    “我想称呼许阿姨应该是没错的,许阿姨,谢谢您!”

    很多大学生刷到这条视频,又纷纷跳出来,很多大学都有许今秋助学金,号称是最难申请的助学金。

    即便如此,申请到的人也很多。

    接着,又有一群申请到助学金的在校大学生、毕业生跳出来发布视频,再一次把热度炒起来。

    临近中午,快下班时,同事们又围到陈言希身边:“大公主同志,你们家到底做了多少慈善?”

    “我真不清楚。”陈言希苦笑。

    见同事们不信,陈言希摸了下鼻子:“建学校跟助学金是一体的,助学金从  1984年开启,具体的我真不知道。”

    事情的走向也回到  1984年。

    大理,一个四十左右的女人,坐在民宿的院子里,打开粉丝数量高达  800万的抖音账号发布视频。

    “大家好,我是艾青!”

    “今天我们不讲民宿,也不讲旅行,今天我们讲一下,我跟许今秋姐姐之间的故事。”

    “那是  1984年,我  7岁。”

    “当时村里的民办小学因为没有老师,已经停课,事实上,就算有老师,我也上不了学。”

    “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供我上学。”

    “那年的春天,村里来了一支工程队,开始在村里建学校,大家可能已经猜到,就是星火希望小学。”

    “也是那一年,来了一个姐姐。”

    “特别特别漂亮的姐姐,她扎着大马尾,穿着白衬衫,很有垂感的白衬衫,看起来柔柔弱弱的,跟仙女似的。”

    “她来了。”

    “给我们糖果吃,逗我们玩,还让我们带她去捡菌子,可恶的事情发生了,捡菌子回来,她把我们的菌子全都抢走。”

    “真的,超级可恶。”

    “她还笑我们是小笨蛋,提着菌子就跑,我们一群小孩子根本追不上,好几个人都哭起来。”

    “反正到现在我都记着,一个穿着白衬衫的漂亮姐姐,跟土匪一样,抢走我们的菌子。”

    “那天我们都很伤心。”

    “回到家后,家人却告诉我们,以后可以去上学了,那个穿白衬衫的姐姐资助我们上学。”

    “刚上小学时,一个月  5元。”

    “到五年级时涨到  10元,上初中时涨到  30元,后来上高中,考上大学,学费、生活费都是她赞助的。”

    “菌子被抢走了,我的命运却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她,可能到十五六岁时,我就会跟很多女孩一样,随便找个人嫁了。”

    “大学?不可能的,城市离我都很遥远,可能我一辈子,就活在山沟沟里边,种田、养娃,一眼就是尽头。”

    “她是谁?”

    “大家都能猜到,没错,就是许今秋姐姐,她真的超级超级漂亮,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比她漂亮的女人。”

    “电视上、电影里的女明星,没一个比得上的。”

    “许今秋姐姐,您能看到吗?”

    “大理的菌子又长出来了,有时间,回来看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直想着您。”

    “希望能再见您一面。”

    “谢谢您!”说完,对着镜头鞠了一躬,很久很久才直起身子。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28/2837539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