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分猪崽
大伯、二伯?再次看到这样的评论,陈言音哭笑不得,哪来的大伯、二伯,要不去问问奶奶,现在生还来得及不?
网友们的好奇心很重。
都想扒陈家的历史,尤其是对“半个香江王”很好奇,相信用不了两天,就会有一群网红去香江找答案。
这是有流量的。
想了一下,陈言音直接把这条评论置顶,并在下面回复:“六十年代,有三个女孩如同亲姐妹,说长大后要嫁给同一个男人。”
网友们的反应,先是一愣,然后就感觉不可思议,许今秋、曾阿黎和赵园园,嫁给同一个男人?
马上就有道德人士出来谴责。
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人跳出来骂才正常,但没有多少人会当真,不正常吗?其实很正常。
在香江,更常见。
陈家也没人在意,家里干慈善,但不立圣母人设,陈凡在外边的名声一直都是不好的,属于狠人一类。
好人容易被架起来,狠人才不会。
网络上引起最多讨论的也不是这个,而是许今秋、曾阿黎和赵园园怎么可能嫁给同一个男人?
谁都不会否认,有些女人为了钱,是能给人做小的,很多有钱人都有一堆的女人。
许、曾、赵三位缺钱吗?
显然是不缺的,通过央妈的新闻,大家都有了解,许今秋自己在慈善项目上砸进去很多钱。
曾阿黎和赵园园也是捐钱大户,捐出去的钱都是以百亿元为单位的,超过大多数富豪的全部身家。
她们怎么心甘情愿的?
真跟陈言音说的一样,说要嫁给同一个人,就真嫁了?唯一的解释,就是陈凡有足够的魅力。
“自信、嚣张、霸道,该说不说,单看这段视频,陈凡真的很有魅力,把香江总督、英伦大使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要有这么个男人,我也嫁。”
“看看视频中陈凡对财富的态度:咱们一起干事,总不能我一人独吞好处,你们先选,选哪一块都行。阔达!”
“半个香江王,你以为是吹的?”
“土地、港口、电讯、电力、煤气,都跟民生息息相关,还有金融,半个香江王,名符其实啊。”
如同陈言音预料的,隔日就有好几个博主跑去香江求证,只需要采访年纪大点的人就都清楚。
“陈生啊,肯定知道啦,香江第一狠人,半个香江王,以前在香江,就没有不怕他的。”
“ 83年碰上绑匪,打死 6个,重伤 1个,跑掉 5个,陈生说,举报一个奖励 200万,抓住一个奖励 200万。”
“还跟警察说,抓捕过程中,万一发生枪战,警察打死人,会留下心理阴影,万一打死人还给 200万心理治疗费用。”
“结果警察不抓人,全部打死,连那个重伤的劫匪,警察说他夺枪袭警,被当场击毙。”
……
“ 98年,陈生遭遇绑匪,当场打死 10个,抓了 2个,听说被抓的两个,没多久也死了。”
“还有他们的家人,有小报爆料,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
“陈生啊,狠着呢。”
“当年记者采访刘剑雄,刘剑雄骂了陈先生两句,结果差点被搞破产,被逼着登报道歉,这事才算了结。”
“后来他们的关系很好,刘剑雄跟着陈先生也发了大财。”
……
“陈生是咱们香江的英雄,他的产业,很多是从英伦人手上抢回来的,恒生银行知道不?”
“当年陈生逼着英伦人,用 1港币的价格卖给他的。”
“汇丰、渣打银行,也是陈生用金融战,大家从英伦人手上买下来的,清理完债务,又卖给官方的。”
……
要是以前,陈凡根本不会让这些消息发布出来,现在却没心思管这些,现在治安好,不像以前那么危险。
传播,就传播呗。
至于网友看到这些消息,则忍不住感慨:“难怪四公主说他的父亲喜欢斗争、斗气。”
“真是个狠人!”
“不够狠的话,早被人弄死,两次遭遇劫匪,被人用枪扫射,可见当时香江的治安有多差劲。”
“成功的企业家,哪个不狠?”
“说的也是,狠不狠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人家拿着真金白银,建了一万多所希望小学,一万多栋教学楼呢。”
“我是拿着许今秋助学金上完大学的,无脑支持!”
网络上风波不断,陈言澈这边却很平静,村里没人关心这些,都在排队领猪仔呢。
“小丫头,还挺贪心的。”
陈言澈提着一个大竹笼,让人往里边装五头猪仔:“招娣,有没有算过,养五头猪能赚多少?”
招娣嗯嗯点头:“小乔阿姨帮我算过的,回收的时候,生猪一斤 8元,养到 250斤,能赚 2000元。”
“五头就是 10000元。”
“那是不少。”陈言澈哈哈一笑。
针对土猪,八元的收购价肯定不高,但公司的合作模式是提供喂养的食物,已经把成本折算在价格里边。
不算人工,一头猪赚 2000元,已经算暴利,头部的养猪企业,一头猪也就赚五六百元,行情不好时,甚至要倒贴。
陈言澈能让出利润,一方面是合作共赢,另一方面是有高端销售渠道,能把土猪肉卖出好的价格。
“妮儿,我预定的 10头,没少吧?”又一个大妈喊道。
乔玉回应道:“贵芬婶,先抓 5头,下个月再抓 5头,差一个月,出栏的时间要岔开。”
“中,听你的。”大妈说道。
“贵芬,你真养啊?”
张翠花在不远处坐着,从兜里摸出一把瓜子:“养 10头猪,一年赚 2万,那不白忙活嘛。”
“万一碰上猪瘟,啥也捞不着。”
黄贵芬啐道:“张翠花,你就白长一张嘴,专会泼冷水,我家养的猪,今年肯定能卖钱。”
“两万块钱还少哦?出去打工,一个月赚 3000,得干七个月,在家养猪 9个月就能出栏。”
“再养些鸡,种有机菜,一年下来,还能赚几万。”
“你娃儿在外边,一边赚 20万,开销也大,一年未必能存下几万块钱,吹什么牛啊。”
闻言,张翠花扔掉瓜子,声音变得尖锐:“我娃儿一年能赚 30万,旱涝保收,养猪可不一样。”
“老话咋说的,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我呀,也是好心提醒,别一年到头白忙活了。”
“前些年,大胖不是养猪?结果怎么着,一场猪瘟过来,赔了个底朝天,现在还欠一屁股债呢。”
闻言,一个身高一米八,体重超过 200斤的中年胖子站出来:“老子赔钱,老子乐意,管得着嘛你。”
“老子不但要养,还要多养。”
说着,看向乔玉:“妮儿,咱可说好的,我那养猪场还在,可以养 80头的,猪崽子都有吧?”
乔玉应道:“一样的,分两批,这批给你 40头,下个月再给 40头,胖叔,你养的多,防疫可得用心。”
张大胖笑道:“妮儿,你放心,能不能翻身,就看今年,以后啊,这些猪就是我的命,要是猪出问题,我把人赔给你。”
乔玉笑道:“胖叔,可别开玩笑,你这身肥肉肯定没猪肉香,赔给我,我也卖不出去啊。”
闻言,大伙儿纷纷大笑。
分完猪崽子,乔玉又说:“明儿鸡苗就会送过来,还在这个地方,大伙记得过来领啊。”
等村民全部散去,陈言澈翻着账本:“养猪的人还不少,粪便处理系统没问题吧?”
“放心吧,处理厂已经建好。”
乔玉伸了个懒腰,解释道:“咱们主要是发酵处理,把粪便送到储粪棚进行堆肥发酵,就能做成有机肥。”
“不能破坏村里的环境,所以请了工人,每天负责清理粪便,也算给村里创造一些就业岗位。”
“挺好的。”陈言澈微微点头。
合上账本,又说:“其它十四个村子,时间都怎么安排的?明天吧,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看一遍。”
“明天不行,后天吧。”
乔玉接过账本,放进包里:“明天不仅有鸡苗过来,耕田机等农业器材都要进场,要看一下。”
“那就后天。”
陈言澈扭了下脖子:“先不说,回去洗个澡,换身衣服,总觉得身上臭烘烘的,都是猪屎味。”
乔玉笑道:“分猪崽子,谁不是一身味儿,让你别过来,非要往这边靠,你呀,就是吃饱了,闲的。”
“我就是闲的。”陈言澈翻起白眼。
又不用下地,更不用干活,到农村来,就是了解项目整体的运作情况,大多数时间都很清闲。
不找点事情干,能无聊死。
翌日,送鸡苗的车过来,陈言澈又跑去帮忙,招娣姐弟俩跟在他后边,抬着大竹笼,要抓 50只小鸡。
都是出壳十几天的小鸡,每只鸡脚上都戴着脚环,还有编号,以后出售都有据可查。
“谢谢陈叔叔。”
招娣装好小鸡,嘴角扬得高高的,养这种小母鸡,三个月就能出栏,一年能养四批呢。
“小贪心鬼,赶紧回去吧。”
陈言澈翻了个白眼,正要接着忙活,却见一名员工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陈总,不好了,咱们的车被人堵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28/2837537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