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实验班派遣留学生建筑系主任趁校企
“你们哪个单位的?具体什么情况?”
刘副总见对方不回答,看向李瑞。
“首长,哈工大准备搞小型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原本是准备装到战机上,不过体型太大,重量太重……考虑到海军军舰更大一些,同时也需要更远的探测距离……如果海军需要,可以根据海军的需要进行改进设计,搜索距离不低于200公里,跟踪距离大于160公里,锁定距离120公里……”
“当真?”
刘副总猛地站了起来。
惊喜来得太突然。
海军的舰艇本就落后,红旗-61防空导弹系统上舰工作一直进展不顺利,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军舰上使用的多种雷达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龙耀华首长才从哈工大回来……”
“你们等一下,我安排一下,咱们去海军司令部!”
刘首长想都没想,当即叫来秘书询问自己最近的工作安排,把紧急工作处理后,就带着两人往海军司令部而去。
“盾舰咱们肯定需要啊!刘副总,咱们海军更需要航母!”
海军叶首长苦着脸说道,“要是先搞盾舰,咱们海军的航母梦更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
海军一直都希望拥有航母的。
从1970年的707航母工程因为难度太大而论证失败,海军依然没有放弃过拥有航母的想法。
刘副总原本是海军副参谋长,707航母工程就是他提出来的。
“在90年代以前,海军就不要想搞航母了。即使搞出了航母,没有先进的护航舰队,也都只能成为海上巨大的靶子。而航母也不符合国家的国防战略。”
刘副总对叶首长说道。
他比谁都更希望海军拥有自己的航母舰队。
不能因为想,就不顾国家实际情况不是?
“即使有足够远的探测距离,也没有射程足够的区域防空导弹啊。”
目前唯一一款正在上舰的防空导弹系统是由红旗-41改名为红旗-61的中低空地空导弹防御系统改进而来的。
红旗-61,最大射高8000米,最大射程10公里,最大速度3马赫,半主动寻的制导。
不同于地面发射的稳定,军舰在海上环境恶劣,舰体震动、摇晃、噪声等都对发射有影响,所以到目前为止,053型导弹护卫舰的红旗-61都没有完成上舰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研制一款射程50~70公里的地空导弹。”
刘德宝急忙说道。
“红旗-2还是红旗-3改进型?”
叶首长问道。
红旗-2跟红旗-3防空导弹,是目前国内最射程最远、射高最高的防空导弹。
“即使把这两款防空导弹燃料改成固体燃料,也不适合上舰工作。”
叶首长提醒着刘德宝。
“不是。哈工大使用新的红外指导技术改进了PL-4空空导弹……在这样的基础上,弹径增加、弹体加长,只要导引头的探测距离能达到50~70公里,这款导弹的射程就可以达到这个数据。从地面发射的,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改进型号……”
目前学校这项目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只有论证过的理论方案。
却丝毫不影响刘书记拿出来忽悠海军往上面投资。
“这款导弹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弹多用……”
“这样啊?”
叶首长沉思起来。
“他们去找海军了?”
龙耀华看着汇报的参谋,“什么项目?”
“相控阵雷达,还有中远程防空导弹上舰项目。不过目前海军方面没有给答复。”
“中远程防空导弹上舰并不容易,不过要是海军也投资相控阵雷达的小型化项目,不仅能让海军拥有更远的警戒距离,也能让成本降低下来。”
龙耀华想了想,如是说道,“关注着消息吧。空军那边关于新战机项目是如何考虑的?跟美国方面的接触展开了吗?”
“空军目前争论很大,并没有明确的结果。对于跟美国合作改进歼-8II,不管是空军跟海军,态度都很一致,美国方面威斯汀豪斯、休斯飞机公司、通用电气、格鲁曼等公司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唉~”
龙耀华叹了口气。
再一次想起提出跟美国合作方案的谢威,真不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是如何思考的。
谈别的,美国人根本不愿意,甚至先进一点的战机都没打算卖。
“空军那边有结果了立即汇报。”
龙耀华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或许,等毕业后让谢威进总参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阿~嚏~”
正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在目前技术基础差的情况下,把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融合数据处理中心的谢威突然打了个喷嚏。
“感冒了?”
一旁的莫灵羽抬起头来,关切地问道。
随着2000门程控交换机最后的攻关阶段的到来,加上谢威现在整天忙得不停,两人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也见不了一面。
“没呢。”
谢威摇头。
“照顾好自己。”
莫灵羽说完,就抱起一摞厚厚的技术资料,准备出去。
“等等。”
谢威叫住了莫灵羽,莫灵羽停住了脚步,扭头看向谢威,等他说事。
时至今日,莫灵羽在感情上已经不对谢威抱任何希望了,自己表现得如此明显,谢威却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雷达那边的项目你真的不考虑吗?雷达通讯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觉得你适合去雷达项目。”
看着莫灵羽,谢威一脸诚恳。
78级实验班的人,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军事科研项目。
因为学校的军事科研项目更需要人,甚至很大一部分被相关单位借调走了。
“……”
虽然明知道谢威说的跟自己想要听到的是两码事,莫灵羽还是一阵无语。
开口淡淡地说道:“班长,学校准备从实验班选一批留学生,我报名了,准备去美国。”
“啊?”
谢威一脸意外,这事儿自己不知道啊。
他虽然以先进战机技术为理由,想要提前推动“和平典范”项目的实施,这才没有几天,八字都没有一撇呢。
“如果没别的事,我就先去忙了。目前2000门程控交换机的任务非常重。”
“……”
这女人吃枪药了?
不仅这段时间对自己越来冷漠、疏远,连说话都如同吃枪药了一样,就因为自己让她去雷达项目么?
“……”
看到谢威啥话都没说,莫灵羽也是默默叹了口气,都懒得生气了。
转身离开。
这样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谢威。
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必须先搞的,即使没有战机项目,只要海军对神盾舰有想法,那就必不可少。
原本他觉得莫灵羽熟悉通讯技术,对无线电技术也了解,转入雷达,负责相关的技术研发是最合适的,毕竟目前学校的教授们都很少有跨领域研究的。
第一个实验班的同学,学习了大量不同专业课程的基础,在跨学科相关的研究中表现得非常耀眼。
莫灵羽无疑是佼佼者。
奈何,她不愿意。
“是有一批,你们班上有8名同学被选中成为交流生,年后去美国,时间一年。”
张鸣秋一脸紧张地看着谢威。
就怕谢威突然提出他也要去。
本身,谢威是派遣出国留学最合适的,可学校怕他出去后出现意外,自然是不可能放他出国的。
“莫灵羽不适合出国吧?”
“怎么?”
张鸣秋一脸愕然地看着谢威,“你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
谢威一脸的不解,莫灵羽的事情,跟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啊。
看着谢威一脸迷茫,张鸣秋嘴角抽搐,“谢威啊,年轻人追求进步是好事,如果只顾着工作忽略了其他,人生会少很多乐趣,这些乐趣实际上是生活的调剂,可以更好地工作……原本名额中是没有莫灵羽的,她主动要求……”
“出去看看也好。”
谢威听得一头雾水。
真心不知道张鸣秋要表达什么,“美帝比我们先进是事实,学习他们的先进回来建设祖国多好?要不然,我也不会向部队首长提出让美国人帮忙改进歼-8II的设计,让我们的技术骨干参与到里面……”
看着谢威的神态,张鸣秋觉得自己在对牛谈琴。
亏得谢威在技术研发跟做生意上那么有想法、有天赋,在感情上却一塌糊涂。
张鸣秋这倒真的冤枉谢威了,谢柔的情商为负数,谢威实际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他在原本的世界,身边每一个女人都告诉他:“我不是因为你的钱才跟你在一起,而是因为喜欢你这个人……”
实际上呢?
谢威根本就没往女人身上投入心思,不忙工作的时候,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了。
现在更没有精力花在个人情感上。
每个在各个不同技术项目中来回折腾,谢威都佩服自己居然没有疯。
“对了,张校长,校企办那边的负责人,究竟什么时候能到位?校企办不能继续这么散下去,再发展一段时间,管理难度就大了。”
谢威没有去纠结莫灵羽为什么突然申请出国。
他这次来找张鸣秋,是为了让校企办的管理走上正轨。
“校企办内部培养的人才,这两年也有不少表现得很好的啊。”
张鸣秋不明白谢威怎么又突然把话题转到校企办管理人员身上,“之前不是准备从内部培养、选拔?”
“等不及。再说了,校企办招聘的人员即使经过培训,也都是参加高考没考上的知青……努力一些主动学习管理知识跟市场知识的还能用。”
现在谢威才意识到,有王征在,自己省却了多少麻烦。
按理,校企办应该张鸣秋负责。
也不知道是张鸣秋为了向谢威展示自己对校企办的管理权没心思,还是他根本就懒得过问,根本不去管校企办的事儿。
王征走的时间不短了。
也亏得这年头国内市场竞争不激烈,否则校企办早就完蛋了。
“我催催李校长。”
“尽快啊。”
谢威无奈地看着张鸣秋,很想提醒他:你是校长,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校企办,上点心吧!
可想到当初为了避免学校把校企办当成钱袋子,自己跟李瑞签的合同,他终究没说什么。
“谢威,你们校企办的楼,修不修啊?”
孙绍东在土木楼前拦住了谢威,“设计工作我们可是已经完成了……”
对于校企办的混乱,孙绍东这位建筑系主任也是深恶痛绝,原本跟王征都已经在谈修校企办办公楼的事,结果还没谈妥,王征就被调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修!”
谢威斩钉截铁地回答。
“啥时候啊,你这都说了多少次了,也没动静……我们这可是准备把校企办的办公楼打造成样板工程。”
“急也没用,现在进入冬季没多久,土壤都冻上了,气温也低,冬天可不太适合土方施工。”
谢威有些头大。
孙绍东这边,是根本绕不开。
现在王征不在,踢皮球都不知道踢给谁。
“刚好我们在研究寒冷地带冬季土方施工的相关课题,你知道咱们国家冬天寒冷的区域不少。比如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整个黄河以北……”
孙绍东可不愿意放弃。
给校企办修办公楼,建筑系可是铆足了劲儿,不仅要打造样板工程,之前很多想搞的课题统统纳入了研究范围。
“这两天校企办的新负责人就到了,到时候您跟他谈?”
“别,实在不行,你给张校长招呼一声,只要学校同意,你们除了给钱,到时候只管入住,其他各方面都不用你们管。”
孙绍东既然找上门,肯定没打算轻易放过谢威。
“校企办的事,肯定不能由孙校长说了算的。”
谢威摇头。
“这样,你在这委托书上签字……”
孙绍东直接把谢威拉到他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委托书”,上面内容很简单,校企办委托建筑系办理办公楼修建的一切事宜。
“不对啊,原本不是说1800万?怎么现在合同总金额2400万了?增加这么多!”
谢威翻看后面的合同,总金额居然直接从1800万飙升到2400万。
谢威原本要求是地下4层,地上18层一共22层。
现在也变成了地下4层,地上22层。
“孙主任,您不能把校企办当冤大头啊。”
“这是充分考虑到性价比等问题,按照原来你们的要求,价格也要将近2300万,多四层只是增加了100多万的成本,再增加,成本又会飙升……地下四层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成本。这里面包含了供暖等设施……”
孙绍东解释着。
谢威听到里面包含有供暖设施等,以为连装修费用都在里面,觉得增加这几百万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为了不让孙绍东继续堵自己,加上目前科研项目不差经费,校企办的利润足够支撑办公楼修建,保证等到新的校企办主任到位,第一时间就让他来签字。
他终究还是没有在合同上签字的。
“这小子实在是太滑了,他不签字,咱们那么多课题可没经费搞啊!”
看着谢威离去的背影,孙绍东拍了拍脑袋,“合同上也没什么容易看出来的问题啊。”
这事情还真不怪他自己,谢威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
只因为他虽然挂着校企副主任的职务,不过也没打算插手校企办的管理工作,不然他就不会催问校企办负责人什么时候到。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560/2837557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