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内蒙来客,羡慕嫉妒恨(月票加更3
推荐阅读:资本千金带空间踹极品,娇养首长 仙不是这么修的 我青梅,我能不了解? 斗罗:我兽神帝天,开局顶撞古月 东京:兔子警官和她的邪恶搭档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 玄学亲妈归来,反派儿子立正站好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 洪荒:聊天群里都是诸天大佬
“内蒙的客人?”方言微微一怔。
自己唯一认识的内蒙的人就只有大姐夫了。
难道是大姐夫家里人来了?
“对啊,内蒙来的,你姐以前一起下乡的知青,也带着丈夫回城了,不过说是回来晚了点,已经没有当时的好政策了,现在到了城里落不了户。”
“今天你大姐和大姐夫都没在家里,他们也没走,说是要等到你大姐和姐夫晚上回来见一面。”
“哦……”方言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大姐夫的家里人就行了。
那帮人可真他娘的是一帮奇葩。
当初大姐夫要走的时候,他们死活不让人走,说是走了之后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最后还是小老弟把身上的钱都给他们,把大姐夫未来给他们生产的价值都支付了后,他们这才放人走的。
就这么一下,搞得大姐夫和家里也就再也没有了来往,方言还以为他们厚着脸皮又找上门来了呢。
原来是学大姐回来的女知青。
只是回来的时间稍微晚了点,这会儿已经是1978年5月底了,政策在去年大姐他们回来过后没多久时间就已经变动了。
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商品粮户口“)的审批将大幅收紧,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人员结婚后,子女户籍强制随农村一方
这是1977年11月底就出台了《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明确限制农转非。
1978年起严格执行户籍冻结,直至1984年暂住证制度出台才松动。
主要影响已婚知青家庭,波及跨省城乡婚姻群体。
方言大姐1977年返城(见231章)恰逢政策窗口期,而1978年5月回城者已受新规限制。
这个政策其核心在于通过户籍制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大量知青家庭分离的困境。
大姐一家就是因为提前返城规避限制,其他人回来晚了的,则成为新政下的典型受困案例。
方言对着老胡招呼:
“走吧,过去吃饭,晚上炖鸡。”
“行。”老胡也没矫情,他们现在的关系吃顿饭也没啥好推来推去的。
黄慧婕对着助理小林说道:
“小林,你去打个电话让燕京饭店那边送几样海鲜过来。”
方言对着她说道:
“家里东西够吃了,不用弄海鲜吧?”
黄慧婕说道:
“家里有客人嘛,弄点海鲜也让他们尝尝鲜,京城也没几家饭店有新鲜的海鲜,就当吃个稀奇。”
说罢她对着助理小林说道:
“对了,让那边做好,到时时候送过来就行了。”
“好!”小林点了点头然后就去打电话订餐去了。
接下来方言就和老胡一家人都往家里走去。
这会儿门口还没停着那辆边三轮,大姐应该还没回来。
大姐夫每天都忙,也不知道回来没有。
进入院子里,方言就听到一阵孩子追逐打闹的声音。
穿过前院,来到正院里就看到正义明珠正在和三个孩子在院子里面玩耍,安东在一旁,咧着个大嘴看着一帮孩子追来追去。
家里的猫已经趴在树上探着个脑袋,谨慎的观看这群人类幼崽的不明行为。
至于家里的三条狗则是在院子跟在孩子后面,像是想参与进去。
看到方言回来后,它们立马摇着尾巴就跑过来了。
这会儿院子里的小孩也注意到了来的人,除了方言和老胡两口子,他们背后还有崔长寿和李传武两个保镖,这两人带着一股子彪悍的气息,这么多生面孔顿时让三个孩子呆在原地。
站在中间的男孩约摸七八岁,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的确良衬衫明显不合身,袖口卷了三道还长过手腕,后领处缝着歪歪扭扭的补丁,这显然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的。
但最惹眼的是他腰间系着的棕色皮革腰带,磨损处露出毛边,却还牢牢挂着个巴掌大的皮质箭囊,里面插着几支用芨芨草秆做的玩具箭,箭尾粘着褪色的鹰羽。
右边的小姑娘扎着两根粗辫子,辫梢系着红绸子,泛着油亮的光泽。
她穿着条深蓝色的劳动布裤子,膝盖处打着补丁,针脚细密整齐,显然是母亲的手艺,但裤脚却卷得老高,露出脚踝上那圈深褐色的肤色,与白皙的小腿形成鲜明对比。
更特别的是她手腕上戴着的银镯子,刻着模糊的云纹,边缘被摩挲得发亮,一看就是代代相传的老物件。
最边上的小男孩躲在姐姐身后,只露出半张脸。
他穿着件军绿色的小褂子,领口蹭得发黑,可脖子上却挂着个用牛皮绳系着的狼牙吊坠,狼牙尖端还留着点斑驳的血色痕迹,像是刚打磨出来不久。
他的鞋子最有意思,是双快磨平鞋底的解放鞋,可鞋面上却用彩色毛线绣着小小的蒙古包图案,针脚歪歪扭扭,透着股笨拙的认真。
三个孩子的脸蛋都透着健康的红晕,那是草原上的风与阳光留下的印记。
明珠对着他们压低声说了几句悄悄话,顿时三个孩子就放松了下来。
对着方言打起了招呼。
中间的男孩攥着衣角往前蹭了半步,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挺直腰板,小胸脯一挺,用带着浓重草原口音的普通话喊:“叔叔,好!”
这声称呼带着明显的蒙语尾音。
他说完后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方言笑了笑回了一句:
“你好!”
右边的小姑娘则大方些,学着大人平时迎客的样子,微微屈膝行了个不成形的礼,脆生生地喊:“叔叔好!”她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还拉了拉身后的那个孩子。
躲在姐姐身后的小男孩被拽出来时,紧张得抿着嘴,猛地抬起手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少先队礼,结果袖口太长,差点甩到自己脸上。
尴尬的说了一声:
“巴雅尔太(你好)!”
说完才发现自己说错了,又赶紧补上普通话,小脸憋得通红。
方言笑呵呵的揉了揉他们的头,回了一句:
“你们好!”
然后就让正义和明珠说道:
“行了,继续玩吧。”
结果正义小朋友当即就提醒道:
“师父,该上课了!”
方言无语了,臭小子不用这么卷吧?
他说道:
“今天家里来客人了,给你们放一天假。”
正义小朋友这才点了点头,方言也看不出这小子到底是高兴还是失落。
和方言相处久了,正义有意无意的就学他,扑克脸属于是他最先学过去的,除了刚才在玩耍的时候像个小孩儿,其他时候都学的像是个迷你版的方言。
这时候房间里也听到了外边的动静,朱霖撩开门帘看到方言他们回来了,当即对着他小声说道:
“大姐一起插队的知青朋友来了,正在等大姐和姐夫回来呢。”
方言点点头,说道:
“刚才老胡他们和我说了。”
说罢,他压低声问道:
“对了,妈她们回来没?”
朱霖指了指厨房方向:
“回来了,在厨房里做饭呢,你要炖的鸡已经处理好了,她们这会儿正在炖呢。”
方言指了指正厅:
“我先去打个招呼,再去厨房看看。”
朱霖点头,然后让方言和老胡他们一起进入正厅里。
这会儿正厅里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妇。
衣服已经换成了城里的常见样式,但是脸上就和外边的孩子一样依旧能够看出来牧民的影子,女的是知青男的是当地的牧民。
他们身上的特征比当年大姐和姐夫回来的时候还要明显。
女的穿着蓝底碎花的确良衬衫,领口别着枚“为人民服务”的红像章,胸口像是大多知识分子一样,别了一根钢笔。
笔帽已经被磨的褪色了,看起来应该是经常使用。
男人长的很高大,大概有185的样子,看起来四肢粗壮,手掌比其他人都要大的多。
方言他们一进门两人就站了起来。
“这是我丈夫方言。”朱霖对着他们招呼道。
“主人家你好!”男人有些拘谨的对着方言招呼道。
女的则是伸出手说道:
“方言同志您好!我叫庄姗,这个是我丈夫巴特尔。”
方言和她握了握手,发现对方手骨节粗大,有些变形。
“你好,你好,欢迎到我家里做客!”方言笑着对他们说道。
接着老胡他们也和两口子打了个招呼,接着就闲聊起来。
庄姗攥着褪色的《知青返城证明》,纸张边缘被汗水洇出毛边,她说道:
“我们五月初从包头出发的,挤了好几天绿皮车……”
“第三天才买到硬座,娃们在行李架上睡了半宿。”
“本来想跟你大姐一起走,”她声音低下去,“可巴特尔那年冬天接了公社的接羔任务,耽误到开春……”
话音未落,巴特尔粗糙的手掌突然拍在膝盖上:“都怪我!非要等那批羊羔断了奶!”
庄姗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她说道:
“到了派出所,人家说1977年12月前的才算'老知青',”她捏着钢笔帽转圈圈,褪色的笔帽在灯光下像截羊骨,“我们这种带牧民家属的,属于'跨省农村婚姻',政策说……子女户籍必须跟农村方。”
巴特尔突然从中山装暗兜里掏出个羊皮本子,里面夹着三张皱巴巴的粮票,他诉苦道:
“我们跑了七八个街道办,都说没指标,”
他嘟囔着,有些憋屈的说道:
“有个干部说,除非……除非我把蒙古名字改成汉名,假装是河北来的盲流。”
庄姗说道:
“我们就想来找找方洁和援朝哥,想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援朝哥当年可就是个普通牧民,跟着方洁回来后,这没多久没见面,他就变成市局里的技术警察了……”
方言看了自己老婆一眼,两人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从这女的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不甘还有……羡慕嫉妒恨!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32000字。
下午还有哟。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544/283748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