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42章 深度渗透的网络,汇报工作给李可发

第1442章 深度渗透的网络,汇报工作给李可发


方言看到对方的样子,顿时心生警觉,脑子里已经冒出来给自己车上装炸弹,一踩油门就爆炸的场景了。

    毕竟去年的时候,自己和好几个科学家还上过必杀榜单呢。

    现在国外也是刚报道了方言被提名诺贝尔奖的事儿,之前的那方势力看到这个情况出现了,哪能坐的住啊?

    方言越想越是感觉有这个可能性。

    就在这时候已经有保卫科的人注意到了停车场的情况。

    这地方停的车本来就没几辆,方言的车还是单独隔开了停的,甭管怎么的,只要在这里活动,抬眼一看就能看到。

    “诶,你干什么的?”保卫科人员大声对着车边的男子喊道。

    那鬼鬼祟祟的中年人听到人家喊他后,赶紧回复道:

    “没什么没什么,我就是过来看看这车,这车可不常见呢……”

    保卫科的人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过对方:

    “你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到这里来干什么的?工作证件拿出来!”

    男人赶紧从自己上衣胸口的兜里掏出工作证件,并对着保卫科的人说道:

    “我也是医生,之前还来你们这听过方主任的狂犬病治疗的讲座呢,今天过来是想拜访一下方主任,这刚到就看到他的车了,听说是侨商送的,我就好奇凑过来看看。”

    方言放缓脚步,远远看着那中年男人递出工作证,心里的警惕稍减,但依旧没放松。

    保卫科的人接过工作证,翻来覆去检查了几遍,又抬头打量男人:“市三院中医科的?找方主任有什么事?提前联系了吗?”

    男人连忙解释:“没提前联系,就是听说方主任回来了,想过来请教几个中医调理的问题,顺便送份我们医院整理的病例报告,想请方主任指点下。”

    保卫科的人听到这个解释,非但没有放松,一下就警惕起来:

    “方主任凌晨才回来,你一大早就听到消息了?你啥地方听到的?”

    男人顿时一怔,旋即赶紧解释道:

    “我之前来找过方大夫的师父,就是在这里坐诊的陆老,他告诉我方大夫出门去了,就是今天回来。”

    保卫科的人哪里信这个,这人身上疑点太多了,当即就让他待在这里,要把陆东华叫过来当面对质。

    同时还让人检查起方言的车来,他们也担心这家伙在方言的车上动了什么手脚。

    这时候,正好他们也看到了站在门诊大楼台阶上的方言。

    “方主任,发现个可疑的人,您现在暂时不要用车了,等我们检查过后再说。”保卫科的人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点头:

    “我刚才都看到了,你们去找我师父吧。”

    保卫科的人点了点头,然后就上楼去了,这会儿那个中年人也看到了方言,他当即对着方言喊到:

    “方主任,误会啦!您给他们说说吧,我是过来找您讨教的。”

    方言没有过去,只是摆了摆手。

    对方见到方言警惕,赶紧又说道:

    “汪先生让我给您带话呢!”

    听到这句话,方言顿时明白过来了,这家伙是汪真林的人,或者说是能够和汪真林联系的人。

    方言皱起眉头,汪真林这老小子当时接触过不少人,之前本来以为都是西医,结果现在居然来了个中医。

    上次过来送东西的是一个协和医学院的教授,现在又整这么个人过来,他是在炫耀自己的实力?

    好像是在告诉方言,他已经在国内编织了一套很大网络。

    不光是能够知道方言的动向,还能主动暴露给方言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人。

    要不然方言真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一瞬间,方言对汪真林或者说是他背后真正的操控者,产生了很大的忌惮,他已经在想,是不是要和廖主任说说,暗中调查一下这些人到底有多少。

    要不然他们也太肆无忌惮了。

    就在这时候,师父陆东华已经下来了,看到停车场的人后,当即就对着方言小声说道:

    “昨天就是这个人找的我。”

    没想到他今天直接找到医院来了。”

    方言眼神沉了沉,看向还被保卫科围着的中年人。

    对方这会儿没了之前的慌张,反而时不时往他这边瞟,像是在确认他的反应。

    很明显,这人就是汪真林派来的,之前说“讨教问题”“送病例”都是借口,真正目的是传递消息,甚至是故意暴露自己,展示汪真林的“渗透能力”。

    保卫科的人见陆东华来了,连忙上前:“陆老,您认识他?他说之前找过您。”

    陆东华点点头:“昨天见过一面,他说受朋友所托带话。”

    他没提汪真林的名字,也没多说其他,显然是不想在保卫科面前暴露更多信息。

    中年人见状,赶紧趁机说道:

    “哎呀陆老,您可算来了!我就是按汪先生的嘱咐,给方主任带句话,没别的意思,更没碰方主任的车!”

    方言这才迈步走过去,目光落在中年人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感:“汪真林让你带什么话?”

    中年人松了口气,连忙说道:

    “汪先生让我问您,对这个礼物还满意不,还说要是您不满意,还有其他需要,随时可以通过他之前留的渠道联系。”

    这话一出,方言心里更清楚了。

    汪真林背后的势力就是在炫耀,既展示了他们能影响诺奖提名的“实力”,又暗示他们能随时“帮上忙”,目的就是让自己主动靠拢,接受他们的“拉拢”。

    “知道了。”方言没多接话,这会儿保卫科的人在这里,他也不想多说什么,有些计划只能少部分人知道。

    他转头对保卫科的人说:

    “车检查得怎么样?没问题的话,我还要去研究院。”

    保卫科的人连忙点头:“检查过了,没发现异常,就是他刚才凑得近,没碰过车。”

    “既然没问题,就让他走吧。”方言淡淡说道,既没热情也没敌意,态度始终保持疏离。

    他很清楚,现在不能和汪真林的人闹僵,也不能表现出急切,得让对方摸不透自己的心思。

    中年人愣了愣,似乎没想到方言会这么平静,还以为会追问几句,犹豫了一下才说道:

    “那方主任,我就先回去了,有消息我再联系您?”

    方言没回应,只是对着陆东华递了个眼神,示意他别多言。

    陆东华会意,对着中年人摆了摆手:

    “行了,你先走吧,有事我们会主动联系。”

    中年人见状,只好拿起自己的病例报告,快步离开了停车场。

    等人走后,陆东华才忍不住问道:

    “就这么让他走了?不问问他汪真林到底想干什么?”

    “问了也没用,他就是个传话筒。”方言摇摇头,眼神里带着思索,“汪真林背后的人,就是想让我们知道他们的能力,或许是后面要和我们提需求了,现在我们越沉得住气,他们越着急。”

    他转头看向自己的车,又补充道:

    “不过这事得跟廖主任说一声,汪真林这家伙的网络比我们想的要广,连市三院的中医都能联系上,得暗中查一查,看看还有多少人被他们渗透了,免得以后出麻烦。”

    陆东华点点头: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回头我跟廖主任提一句。你去研究院路上注意安全,不行就让保卫科派个人跟着。”

    “不用,他们现在还不敢对我动手。”方言笑了笑,打开车门,“毕竟我现在是‘诺奖提名者’,真出了事,他们也不好收场。我先去研究院,回来再说。”

    说罢方言对着陆东华讲道:

    “行了,师父您也甭担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的。”

    老陆点点头,他也是觉得汪真林这背后有点吓人了。

    汪真林要拉拢他们,就那几天时间他倒是觉得不太现实,很可能是之前就有人在行动了。

    这渗透能力着实让人有些不安,最好是调查调查才放心。

    这边说完,方言就上车发动车子,然后缓缓驶出停车场。

    方言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博弈,会比想象中更复杂,而且暂时还不能撕破脸,他们想要拉拢自己,自己也要利用他们。

    对方故意暴露渗透能力,不仅是炫耀,更像是在“施压”,暗示他们能掌控更多信息,逼自己尽快做出回应。

    但方言没打算急着表态,诺奖提名只是第一步,他要等对方拿出更多“诚意”,比如后续评选的实际助力,再考虑如何周旋。

    不一会儿车就到了研究院,方言来到赵锡武副院长的办公室门口。

    “哟,什么时候回来的?”赵锡武正在打电话呢,看到方言出现在门口,忍不住就脱口问道。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赶忙对着电话里解释道:

    “没有没有,没和你讲,是方言回来了。”

    然后他对着方言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

    “先坐,和你老师打电话呢!”

    方言点点头,很快听到电话里面传来的声音,是班主任王玉川的声音。

    他们这会儿正在谈关于研究生班搞学术活动的事儿。

    主要是就关于在流感方面防治的。

    现在已经入冬了,去年这个时间是苏联远东大流感爆发的时间,这个病现在又开始在其他地方开始爆发了,所以为免国内再次出现问题,他们在未雨绸缪,主要吸收的就是上次在东三省防置的经验。

    不过熟知这次流感经过的方言知道,接下来的苏联远东大流感,不会在国内出现了。

    当然了,事情也没有绝对,毕竟人员是流通的,现在人员这么多,回国的侨商明显多得多,很难保证自己的蝴蝶效应不搞出了新的变化。

    所以他们未雨绸缪也没毛病。

    治病的药方当然还是沿用之前方言从章次公手稿里找到的方子。

    需要优化的只是一些细节。

    方言听着他们打完电话,他才好奇的询问,学校到这边也就几步路,干嘛打这么久电话?

    “他这会儿没在学校,今天在西苑医院那边开会。”赵锡武回应到。

    “哦,这样……”方言恍然。

    “行了,说说你吧,什么时候回来的?”赵锡武对着方言问道。

    “昨晚凌晨到的,这不刚忙完了医院的事儿,我就过来找您汇报工作了,待会儿还得去的卫生部呢。”方言回应到。

    说着他还拿出了自己回来整理好的试点报告。

    赵锡武接过方言递上来的报告后就开始看了起来。

    上面除了方言自己收集的一些情况,还有白晓春的以及灵石县医院的,最后还有太原那边卫生厅汇总的。

    这几份报告都可以互相参考,能够让他们清晰的知道现在山西试点的大概情况,并且在里面也总结了不少现在遇到的问题。

    还有方言和当地卫生厅出具的改善方案。

    “做得挺详细,不算你在路上的时间,这也才三天考察,能够把内容做的这么细致,还能发现这些问题做出改善的方案,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这要是换个人,估计怎么也得要一周的时间才行。”

    赵锡武院长对着方言夸奖到。

    方言笑着说道:

    “您就甭夸我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要去卫生部那边报告了,现在还需要申请往下面调拨更多一些的物资,还有这些药粉里面,慢性肝病的药需求是最大的,反而急性肝病的药粉需求很少,这个是需要改善的,但是目前这个只适应山西那边的试点,其他地方的情况还不清楚,我还要去建议上头再派点人下去,让他们也把几个省的试点情况总结一下,到时候才好根据各地的情况做出修改。”

    赵锡武听完方言的话,放下报告,点头说道:

    “嗯,你考虑得很周全,地域差异确实是推广试点的关键。之前我们都是给的同样量的药包,没考虑到各省份的情况,你这个提醒很及时。”

    “你去卫生部汇报的时候,尽量争取让他们批一笔专项物资,按地域分类调配。另外,你说的派专人下去调研,我也支持,我在想,正好让你们研究生班的年轻人再跟着去一批,既能收集数据,也能积累基层经验。”

    “你是不知道,他们一些没去成的,现在天天都在和班上的老师抱怨呢。”

    方言一怔,他没怎么在班上呆,还真是没听班上同学发牢骚。

    方言点点头,把文件夹收好:“也行,年轻人多去基层跑跑,比在学校里死磕理论管用。”

    说罢,方言又对着赵锡武院长说起了今天早上的事儿。

    “对了,还有件事,汪真林今天派人来带话了,说要帮着运作诺奖后续的事,派来的人是市三院的中医,看起来他们在中医系统里渗透得不少,我看您这边要不要留意下比较好。”

    赵锡武脸色沉了沉,然后问起了详细的情况。

    方言把来龙去脉给他说了一遍,甚至自己的猜测也讲了。

    赵锡武院长也是知道汪真林的事情的,他听完后皱起眉头说道:

    “汪真林这伙人,果然没安好心。”

    “你放心吧,研究院这边我会让保卫科盯着,我们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渗透的,还有你自己也多注意,别跟他们走太近。”

    方言说道:

    “我心里有数,现在主要是需要这边提防渗透,我现在感觉他们实在有点厉害,不知道已经布局多久了。”

    赵锡武点点头,说道:

    “嗯,这块儿我们会注意的。”

    “不过他想渗透也不是那么好渗透。”

    方言知道这里的审查制度,还有这里研究人员的半封闭性。

    国家在这块儿确实管理的比较严格。

    但是方言又想到协和的大学教授都在帮汪真林带话,给自己家里送婴儿套装,他就觉得这事儿还是得小心一些为好。

    有和赵锡武聊着了一会儿后,方言起身告辞:

    “那赵院长,我先去卫生部了。”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赵锡武送他到门口,又叮嘱道。

    方言点点头,快步走出研究院,开车往卫生部驶去。

    等到到了西城区的卫生部,刚一进大堂就有人对着他热情的打招呼。

    方言发现今天这边的人好像格外的热情,就连好像不认识自己的人都上来和自己握了握手,搞得他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

    一直到了李副部长的办公室里,这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边已经拿到了国外的报纸。

    而且还不只是一家的,是好几个国家的报纸。

    李副部长见方言进来,立马起身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几份叠好的报纸,脸上满是笑意:“方言同志,可算把你盼来了!你看看,这几家国外报纸都登了你的提名消息,咱们华夏中医能得到这份认可,太不容易了!”

    方言接过报纸,扫了一眼标题《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科技版都用了“中医突破:中国医生方言获诺奖提名”的标题。

    配图正是他和海姆立克在周兆琴病房握手的照片,照片里他穿着白大褂,和海姆立克握手对面身子压的很低,这个是当时故意设计的。

    现在看来就像是海姆立克对方言的医术心悦诚服的样子。

    “这么快,都到国内了?”方言有些意外。

    “已经好几天了,都是从国外好几个渠道带回来的报纸。”李副部长说道。

    这时候黄秘书,已经把水倒来了。

    “早上一上班,外交部还来过一次,还特意说这是今年咱们国家在国际科技领域的一大亮点,要好好宣传。你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给咱们中医、给咱们国家长脸了!”

    方言笑了笑,看来这影响效果已经初见端倪了。

    上面果然还是相当重视的。

    “就是不知道咱们国内打算怎么宣传?我需要怎么配合?”方言问道。

    既然是要宣传嘛,那肯定是需要他站出来配合一下了。

    对于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他来说,这方面并不难猜。

    李副部长说道:

    “宣传这块儿,先给你发个专题报道,讲一下你这两年时间做出的贡献,也让更多人知道你都做出了哪些成果,然后再重点报道一下你这个拿提名的事儿,主要就是突出一下你这个人,都时候你就配合做个简单的采访。”

    “然后开始宣传中医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这事儿,提升咱们自己文化自信。”

    “然后可能再组织一下,办一个华夏中医发展座谈会,邀请国内的顶尖的中医专家,还有基层医生代表,以及部分的西医专家来参加,你作为核心代表,分享下中医发展的一些想法,反正就是你们目前在做的,和打算做的,给大家一个目标,还有一些发展畅想。”

    “行,我服从领导安排,一切全力配合。”方言点点头答应下来。

    “对了,我这次去山西那边查看试点,也收集到了不少的情况,还有一些我们的改善方案。”

    说着,他拿出了自己在山西那边带回来的报告材料。

    等到领导接过后,方言就说到:

    “总的来说,整体推进还算顺利,但确实发现了几个关键问题,我和SX省卫生厅的萧主任他们共同拟定了改善方案,附在后面了。”

    “不过,这里有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

    “在山西试点区域,我们发现慢性肝病患者的数量和对药物的需求,远远大于急性肝病患者的需求。”

    “比例大概是接近7:3。”

    “我们配发给试点的药粉,慢性肝病配方的消耗速度远快于急性配方。”

    “这提醒我们,在下一步全国推广的物资调配和药粉生产计划上,需要根据地域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精准投放。”

    “当然了,急性肝病药物在山西试点用量少,不代表在其他省份也如此。我建议部里尽快组织力量,对其他几个试点省份进行同步调研,摸清各地的肝病患者结构也就是慢性急性占比、需求类型比如药物、器械、人员培训等以及基层医疗设施存在的普遍短板。”

    “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更科学、更接地气的全国推广方案,避免‘一刀切’造成资源浪费或局部短缺。”

    李副部长一边看,一边听着方言口述。

    对待方言的报告,他看了好一会儿,还边看报告边用笔做着记号,同时对着方言说道: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数据差异这么明显,确实需要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物资配比这个建议很务实。”

    “你这份报告总结得很及时,问题和解决方案都很清晰,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趟真是辛苦你了!”

    方言摆摆手,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为了拿诺奖嘛。”

    听到这话李副部长一怔,旋即也笑了起来,他乐道:

    “那行,为了你这个诺奖,我也得加把劲。”

    他说罢对着一旁的黄秘书安排道:

    “马上安排下去,组织其他试点省份的同步调研和数据汇总。”

    方言这时候赶紧对着李副部长又提起了研究生班再次下派试点去锻炼的事儿。

    这是刚才和老赵聊了的,方言也得赶紧说一嘴,让李副部长批示。

    他听了过后点点头,本来还想着派谁去呢,现在方言既然提供人选,还是研究生班里这些万里挑一的人才,他当然是没意见了。

    当即就拍板答应了下来,让黄秘书去安排就行了。

    接着李副部长又继续翻阅起方言在基层的报告,方言赶紧顺势提起了李可的事儿:

    “哦,对了,还差点忘了说了个事儿,在灵石县静升公社考察时,遇到了一位叫李可的基层中医。他的医术医德都非常好,尤其是在处理心衰急症方面有独到之处,之前我提交的那个‘破格救心汤’就是改版他的方子。”

    “我报上来的时候还添了他的名字上去,可惜他本人因为历史原因,多年来遭受不公正待遇,名誉受损,现在还在当地被压制着。”

    方言将李可的材料副本也递了过去:

    “我已将了解到的情况和材料交给了专程在山西处理此类历史遗留问题的张毅主任。张主任非常重视,已经连夜展开调查,正在按程序为李可同志恢复名誉,更新人事档案。张主任办事挺快,我估计那边也会很快就有结果。”

    听到方言的汇报,李副部长接过那材料,然后回忆起方言确实在破格救心汤提交的时候加上了一个李可的名字。

    当时那证书不知道谁是李可还没发下去呢。

    “李可同志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精研医术、治病救人,我这次来,也想正式向部里申请,请按程序把国家医学成果奖的证书颁发给他。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所有在基层坚持创新的医务工作者的激励。”

    “证书可以直接寄到灵石县静升公社卫生院给他。这对他在当地彻底恢复名誉和地位,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李副部长快速浏览了一下方言提到的关键部分。

    然后他点点头:

    “基层能出这样的人才,实属不易。他遭遇的不公正在解决,他的医术成果更应该得到表彰!你放心,这个奖颁得合情合理。黄秘书……”他转头对秘书吩咐道:

    “记录一下!就按方言说的做。”

    “是!”黄秘书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

    接着等到李副部长继续看完了方言的报告材料后,他满意地对方言说:

    “你这次山西之行,干的不错,相当的有效率,不仅完成了试点考察,发现了关键问题,还发掘了人才,解决了一位好医生的冤案,更推动了对他重要成果的认可!这一趟,成果丰硕啊!”

    方言忙说道:

    “都是领导支持,下面的同志又配合工作,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解决了李可证书的事,方言心头也轻松了一些。

    他想了想接着说道:

    “对了李部长,还有件事需要跟您汇报一下。”

    “嗯,你说。”李副部长看向方言。

    “这次回来后,汪真林的人又找我了,而且还不是原来的那个,这次换了个人。”

    接着,方言简要描述了那个自称市三院中医科医生来传话、故意暴露身份的情况。

    “他们这是在展示渗透能力,从协和的教授到市三院的中医,这个人或者说是背后的势力编织的网络比我想的要广。我担心他们在其他系统也有布局。您看,是不是需要跟廖主任那边通个气,请有关部门秘密调查一下,摸摸底,看看他们到底编织了多大的网?免得将来被动。”

    李副部长听完,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对着方言说道:

    “这事儿你考虑得很对。这种肆无忌惮的渗透和炫耀,确实需要警惕。”

    “不过你放心,调查其实已经开始了。在你离开前,我们就根据之前汪真林的动向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了初步的秘密摸排。”

    “现在他们又主动跳出来,这倒也好了,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线索。”

    方言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他就说嘛,上面的领导应该也没那么迟钝,现在听到后,他才知道果然已经开始调查了。

    这个时候李副部长也提醒道:

    “不过你这边也要多留心,跟他们接触务必谨慎,有什么新动向随时报告。”

    方言点点头:“明白,我会注意的。有您和廖主任在安排调查,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方言在这边的事儿也办完了,然后他就准备回去了。

    家里还等着他回去吃午饭呢。

    忙活一上午时间也差不多了。

    和李副部长打了个招呼,方言起身就准备走了。

    李副部长把手里的报纸给了方言一份,这东西他们准备的也不止一份,让方言带回去做纪念。

    方言拿着报纸,然后和李副部长告辞。

    然后下楼上车,往家里而去。

    这阵工作安排好了后,方言也准备和老胡家里结干亲的事儿,也就这几天有空档,后面忙起来的时候,不仅要采访,还有中医科扩招的事儿,到时候面试的人可就更多了。

    PS:8000字大章更新完毕,更完这章账已经平了哈。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544/2837445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