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79章 生子当如刘阿斗

第79章 生子当如刘阿斗


  贾诩冒雨赶至宫中,数日不见,发现曹操精神愈发萎靡,赶紧询问。

稍作寒暄之后,曹操问道:“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已经杀了马腾,本以为早除大患。不料昨夜又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

贾诩道:“此乃禄马,为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多疑?”

“恐怕未必吧?”曹操眼眸微缩:“或许我们都解错了。”

贾诩有些意外:“大王何出此言?”

以往应梦之事,曹操大多都不肯信,当年诛杀马腾,也只是个借口而已,这次怎么突然认真起来?

曹操靠在软榻上,缓缓说道:“三马食于槽,或许是我魏国食禄之臣。马不过为其所用,真正的大患,乃是养马之人。”

贾诩捻须沉吟片刻,摇头道:“马氏如今只剩马超,然已投刘备,乃是大王之敌啊!”

与其说是在猜测养马之人,不如说是在猜测曹操的心思。

上位之人老年昏聩者不计其数,最容易猜忌左右,更何况是曹操这个多疑之人?

不料曹操却冷然一笑:“古来宫中养马之人,官居何职?”

“司马……嘶——”

贾诩说到这里,小眼睛也跟着眯缝起来,忙道:“大王不可因一人之言而废大臣,此必是离间之计,小心为奸人所乘。”

如今曹操病重,曹丕、曹彰、曹植三子都在暗中争权。

司马懿是曹丕同学,近两年常伴随曹操左右为主簿,参赞军机,颇受重用。

看来曹操重提三马同槽之事,原来是针对司马懿的。

曹操慨然叹道:“文和可还记得当年孤征辟司马懿入朝,其竟诈病不出,骗过使者?”

贾诩道:“此事臣也略有耳闻,但昔日大王创业之初,人有迟疑,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司马懿与世子交厚同学,为人勤勉谦逊,将来必为辅政股肱之臣,请大王三思。”

曹操沉默片刻,他早看出司马懿有狼顾鹰视之相,非久居人下者,一直对其有所防备。

但此人平日处事谨慎,对曹丕更是忠心无二,既不跋扈也不趋炎附势,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对付他。

这次干脆将他带在身边亲自观察,也没有一丝破绽,完全是个恭顺尽责的主簿,看不出有任何野心。

“或许是孤多疑了!“曹操终于摆了摆手,示意贾诩退下。

大殿中又安静下来,曹操再次拿起刘备的书信,喃喃道:“刘备啊刘备,你究竟意欲何为?”

如果说刘备好心提醒他,曹操是不会相信的。

但以刘备的深沉,又怎会用如此浅显的离间之计?

一句“三马同槽”旧事重提,让曹操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起来。

一连数日,竟梦到伏皇后、董贵人,伏完、董承等宫中之人,个个浑身血污,前来索命。

又恍惚梦到曹昂、典韦,与自己忽远忽近,却始终冷眼旁观,任他如何呼唤,只是不理。

曹操每日伤悲流泪,病情愈发严重,有时候昏迷一整日不醒。

华歆奏道:“大王夜来多梦,必是体衰被鬼魂所侵,何不请道士设醮修禳?”

曹操叹道:“圣人云:‘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孤自觉天命已尽,安可救乎?”

遂不允设醮,遣人到邺城传世子曹丕赶赴洛阳,准备安排后事。

曹丕还未赶到洛阳,荆州的战报先送到了。

孙权在益阳反攻之计不成,反被蜀军算计,两路大军尽被消灭,孙权也被刘禅所擒。

“果真?是刘禅擒了孙权?”

曹操听着情报,再次忍不住坐了起来。

曹真冷笑道:“刘禅不过十岁孩童,哪能有如此谋略?此必是法正之谋,只是决战之际让赵云护着刘禅出现在益阳,为其增加声望而已。”

前来探病的夏侯惇也道:“有赵子龙和法孝直辅佐,派我儿夏侯楙去,也能活捉孙权。”

夏侯惇如今也是重病在身,已经无法行走,是被护卫抬着进宫的。

“只恐未必啊!”曹操心中的不安却越发强烈。

刘备在襄阳,法正在江陵,就算提前有谋划,大将的临阵应变也极为重要。

哪怕刘禅不懂兵法,如果在阵前胡乱指挥调度,一着不慎,很可能满盘皆输。

但能获得全胜,就算没有刘禅之谋,他能对赵云等人言听计从,把握时机,这在十几岁的少年身上也是难能可贵的。

此时再想结合江陵之变,那时候刘备、法正、赵云等人都在成都,刘禅就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足见手段惊人。

“生子当如刘阿斗!”

曹操想起自己当年的感叹,改口道:“如今看来,孙权不过池中之鲤,虽中看,却不堪大用啊!”

夏侯惇咳嗽数声,摇头失笑道:“那刘禅当年还与赵子龙七进七出,杀了我五十多员大将,莫非也是刘禅之能?”

曹真在一旁吓了一跳,这话也就夏侯惇敢在曹操面前说,其他人提起这些旧事,恐怕当场就要被砍了。

“关羽、赵云,真乃世之虎将也!”

不想曹操却忽然缅怀往事,慨然道:“孤若得其一人,早定江南矣!”

夏侯惇安慰道:“大王何必长他人威风?如今我族后辈也有翘楚,世子聪颖睿智,鄢陵侯勇武过人,临淄侯才气天下无双。”

“又有子廉为千里驹,吾侄夏侯尚精通兵法,吾儿这几年也由我亲自调教,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他区区一个刘禅,何足为惧?”

“刘禅?”曹操枯瘦的手指将情报捏成一团,扔在地上,对曹真吩咐道:“子丹,此子日后必为大患,断不可留!”

“明白!”一旁的曹真立刻会意,躬身退下。

曹操忧心道:“如今孙权被俘于荆州,江东兵马折损大半,东吴必定空虚,若蜀军顺江而下,何人能挡?”

夏侯惇道:“子孝已在淮南整兵,正好可趁虚而入。淮南与建业不过已将之歌,必能在蜀军之前渡江南下,一举踏平江东!”

“大王尽管安心养病,待到子孝报捷,你我一同乘舟而下,游历江南,了却平生之愿。”

“但愿如此吧!”曹操一声轻叹,喃喃道:“江南,江南……”

窗外的雨声,仿佛将他带到了江南之地……那是他耗尽半生,也未能踏足、未能征服的半壁江山!


  (https://www.shudi8.com/shu/743396/357102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