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84章 各奔前程

第84章 各奔前程


  荆州风云变幻,前往桂阳求援的全琮此时还不知道他侥幸逃过一劫。

连夜赶至桂阳,父子二人团聚,十分激动。

形势接连变化,困在桂阳的全柔已经彻底懵了,以为要客死他乡,天人永别。

听闻江东援军已至,吴侯要绝地反击,全柔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对于发兵支援一事,全柔却是有心无力,因为零陵的守军已经兵临桂阳了。

原来五年前吕蒙第一次袭击荆州,派零陵太守郝普挚友邓玄之为说客,骗降郝普后因功封零陵太守。

湘水之盟后零陵一分为二,刘备封前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为太守,收拢旧部安抚境内。

这次趁着吕蒙二次偷袭,刘贤与都尉习珍定计,诈降东吴,邓玄之前往招抚官员,刚过湘江便被刘贤伏兵所杀,趁势夺走整个零陵。

随后荆州形势急转直下,吕蒙被擒,孙权被困益阳,刘贤也趁势进兵,准备夺取桂阳。

全柔无奈道:“若非虞仲翔劝降于禁,零陵与长沙军夹攻,为父恐怕等不到今日了。”

“刘贤何人,敢欺我江东无人焉?”

全琮大怒,马上领精兵三千,往边境迎战刘贤,准备为老父亲出一口恶气。

零陵与桂阳两郡地广人稀,看似相邻,实则像个九嶷山、衡山等,地势险峻,两军相持,谁也不敢贸然进兵。

全琮准备等孙权全面反攻,夺回荆南之地后,趁蜀军军心涣散时再反攻。

却没想到等来一个让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消息:赵子龙领兵五千来取桂阳。

老父亲莫不是年事已高,老糊涂了在做梦?

赵子龙取桂阳,那是十年前的旧事!

现在的赵云想必已被吴侯和孙桓里应外合,杀得大败,早逃回江北去了。

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被孙桓擒杀。

正当他质疑消息的时候,全柔又接连派人送来两道急报,全琮不敢大意,赶紧退兵。

星夜赶回桂阳,全琮一路上想不通,赵云是如何通过长沙来到桂阳的。

等进城见了全柔,方知于禁竟是诈降,吴侯在益阳兵败被擒。

“既如此,还有出战的必要吗?”

全琮闻报人都傻了,半晌之后泄气道:“桂阳已是孤城,要么献城投降,要么我父子连夜回江东。”

反正孙权对我也不是很重视,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不可!”全柔摇头道:“临阵脱逃,乃是大罪!不战而降,必为人所笑,我全氏子弟今后如何做人?”

“父亲,你不会真以为那赵子龙老了吧?”

全琮愕然道:“年前丁奉就是被他生擒,孩儿自忖非其对手。”

“方今乱世,群雄逐鹿,各为其主,谁又不是待价而沽?”

全柔缓缓道:“吴侯此番被擒,我看江东大势已去,我们父子当早做抉择。”

全琮不解道:“父亲此言何意?”

全柔揪着胡须叹道:“屈膝背主,必为人所轻!大丈夫择主,当受重用方可建功立业。”

全琮无奈道:“其实孩儿也不甘心束手就擒,但局势如此,不过徒劳,牵连百姓受难而已!更何况来的可是赵子龙,岂非螳臂当车?”

全柔笑道:“当年桂阳天灾,吾儿散用谷米救济百姓流民,吾便知汝有大丈夫之志。如今汉室再兴有望,吾儿正得其时,为父自有谋划。”

全琮抱拳道:“愿闻高见。”

全柔背着手走到窗前,见东方渐明,缓缓说道:“为父可降,吾儿不可降。”

全琮听完全柔的谋划,慨然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为父在朝中那些年,岂是白混的?”

全柔呵呵一笑,语重心长说道:“计策本无好坏,不过求存而已!只要不是伤天害理,不去损人利己,吾儿也不必愧疚。”

当年在灵帝任尚书郎右丞,早就见惯了官员之间的尔虞我诈,沽名钓誉。

哪个不是表面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

在朝堂上混,演技不精,第二天尸体可能就漂在护城河中了。

全琮受教,正商量接下来的计划,忽然府外人声喧哗,传来阵阵敲门声。

父子二人赶忙来到府衙,全琮更是全副武装,如果有人胆敢闹事,先将他除掉。

打开府门,却见众人都挤在街上,仅有五人来到大堂,而且都算熟人。

这些都是当年中原大乱,往南方避乱的中州士人,全琮不但散粮救济,还收留了数百人,和他们贫富与共,他的名声也是在这时候响起来的。

不管别人怎么猜测,但全家倾尽家财赈济灾民,可是实实在在的举动。

这些人受惠多年,如今听说蜀军来攻城,都愿意与全家父子共患难,帮他守城。

全柔大喜,命各人自去准备,天明后一起守城,打探蜀军消息,全琮领三千精兵备战。

中午时分,探马来报,赵云领兵进入桂阳境内,郡内百姓多念刘备之恩,官员畏惧赵云之勇,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

全柔闻报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治理桂阳数年,自以为政绩颇佳,百姓安乐,关键时刻竟然无人为他抗敌。

喜的是四五年过去,百姓们竟然还记着刘备恩情,可见皇叔之仁,这次的选择必定明智。

正感叹的时候,忽然守军来报,城外来了三百多百姓,声称要帮忙迎敌。

“还是有百姓感念全某的恩情啊!”

全柔激动得差点流下眼泪,赶紧命人将其放入城中。

只见这些人个个身形彪悍,气势桀骜,显然是附近的山贼,尤其领队的是两位壮汉更是匪气十足。

全柔大感失望,正后悔不该将这些人放入,却见那两人先来见礼。

左边身背弓箭之人说道:“小人鲍榆,我二人是当年桂阳都尉鲍隆、陈应之后。当年我父亲被赵云所杀,我们无力报仇,只好逃入山中以打猎为生。本以为报仇无望,听说那赵云又来桂阳,特来助战,不为立功,只为报仇!”

右边之人是陈应之子陈勇,也抱拳道:“这次我们要让赵子龙血债血偿。”

“二位壮士真乃忠孝之人也!”

全柔的失望又转为惊喜,赶紧上前亲自扶起二人,点头赞道:“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退敌之后,我定会上报吴侯,为二位壮士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https://www.shudi8.com/shu/743396/3570142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