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94章 一条全新的路

第94章 一条全新的路


  刘禅的见解固然让大家耳目一新,心情激动,但冷静下来以后,还是要面对现实。

凡事欲速则不达,尤其对世家豪族,更要谨慎,逐步推行。

当年曹操杀名士边让,士族联合吕布反叛,导致兖州大乱,差点把曹老板老巢给端了。

孙策在江东更是以强硬手段杀戮名士,不服者一律诛杀,最后死于刺客之手,背地里其实也是世家的操纵。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荆州的改制有关羽压制,但益州肯定会有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这些就不是刘禅所考虑的了,古人并不比自己笨,他们只是囿于时代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只要给他们打开思路,指出方向,自会有人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他们何尝不明白,两国交战,拼的是国力兵力?

曹操最先推行屯田制度,各个诸侯都不惜身份聘请名士,招募贤才辅佐。

刘禅只是做了更系统具体的划分,比如顶端人才的数量,低端兵力的规模,科技、商业,农业的发达程度等,然后有效制定方案去储备。

经过众人一番讨论,除了屯田、水利等基本盘外,先设立公学和招贤馆,一切从培养人才开始,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开设公学并不直接影响士族利益,你收的你门生,我教我的人才,但如果有人来干涉,那就要问问二爷的青龙刀了!

法正献策道:“昔高祖发《求贤诏》以求贤人辅弼,得德才兼备者!武帝发《求茂才异等诏》以求非常之人,得泛驾之马、跅弛之士,平帝又发诏书求术业之术者,征召逸经、天文、历算等各类人才。

自桓灵以来,有识之士隐蔽江湖,避乱边境者不计其数,今世子欲广开贤路以招天下各行奇才,以此为依据,号召兴汉义士以安天下,自无不应。”

“还是先生技高一筹啊!”刘禅眼睛一亮,“那就叫英茂堂吧!”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正是自己最欠缺的,法正以三帝为例,对刘备来说还有加持。

如今曹操称王,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孙权成了阶下之囚,江东群龙无首,只有刘备还扛着兴汉的大旗。

有这三位汉帝做背书,既能让那些表面上以国家为先的士族无话可说,也能激发百姓兴汉斗志,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时候谁敢跳出来公然反对,那就是反对兴汉大业,妥妥的汉奸啊!

如果等到曹操嗝屁,曹丕篡位,又能招来一批人才,那不就赚了吗?

直接将英茂堂划分为五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工匠等十二个项目,由专人接待考核。

这可是按照平帝的诏书招募人才,让那些守旧派直接闭嘴。

不觉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刘备谈兴正浓,命人准备酒宴边吃边聊。

上一次如此投入还是和诸葛亮探讨隆中对的时候,两人彻夜未眠,抵足三日,如鱼得水。

现在刘备恨不得把刘禅的小脑袋瓜掰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被某位大帝夺舍了。

其实谈到后面刘禅反而觉得索然无味,都是讨论具体的执行部署,这就不是他关心的。

要不说干大事不容易呢,光一个政策就能讨论个三五天。

要知道从上而下,上位者一个小小的决策,哪怕是随便一句话,就可能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乃至于国运的走向,能不谨慎吗?

正昏昏欲睡的时候,糜威又在门口招手示意,刘禅不耐烦道:“告诉左咸,父王正商议国家大事,无暇接见吴侯。”

自从左咸被赶走后,这已经是第三次被孙权派来求见,但这个关键时刻,谁有空理他啊!

我急的时候你端着架子,现在你知道急了?

“这次并非左咸,是襄阳来信了!”

糜威朝里面瞟了一眼,小声说道:“关平将军派人报信,魏将梅敷,因慕关将军威名,大王仁义,派人请降,关平不敢做主,派人来请令。”

“梅敷?”刘禅眉头微皱,好像没听过这号人物啊。

糜威解释道:“那梅敷乃是柤中夷人首领,掌控南郡西北部荆山一带夷人,部众有万馀家。”

“原来是夷人!”刘禅吐槽道:“关平大哥也是,这种好事自然来者不拒,还做什么请示?”

糜威扬了扬下巴:“这不是还有关将军吗?”

“二叔留他镇守襄阳,就是对他的历练。身为一方大将,就该自己做决策,不能事事还向二叔禀报!”

刘禅接过书信:“你告诉来人,就说关将军说了,此事由他自行决策。”

糜威一愣:“不用禀报了?”

“不用了!”刘禅拿着书信回房去了。

关平在樊城之战的表现不俗,独领一路兵马策应关羽,与庞德、徐晃这些名将过招不落下风,其实已经成长起来了。

只可惜正值当打之年,却被东吴背刺,永远笼罩在武圣的光环之下。

如果关羽北伐成功,打下南阳,关平的功勋至少有一半,又是一员虎将。

这些年他一直跟着强势的关羽,习惯了依靠,若加以历练,应该不输五子良将。

一提起这些人的命运,刘禅就动了无名之火,恨不得现在跑到隔壁去给孙权两个大耳刮子。

刘备看罢书信,点头笑道:“梅敷兄弟来投,足见二叔在荆州深得人心。”

关羽抚须叹道:“梅敷我倒有所耳闻,此人其实并非魏将,乃是荆山有名的绿林豪杰,夷人生活于荆山之中,降魏也是无奈之举。”

王累说道:“柤中虽在荆山之中,但境内却土地平敞,有水陆良田,膏腴沃壤最宜桑麻,也正好可用这些夷人,先在沔南的中庐、宜城等地兴学屯田,推行新政。”

众人正点头,刘禅却说道:“二叔刚说起梅敷是绿林豪杰,倒让我想起一事:当初二叔攻打樊城,中原豪杰多有响应,欲向南归附,侯音及其五百多义士惨遭屠杀。如今虽然功亏一篑,但不能忘了这些英雄啊!”

关羽无奈叹道:“如今樊城未定,是关某无能,连累众豪杰了!”

“既然设了英茂堂,何不再设一个义茂堂,广发英雄帖,号召江湖义士共谋大业?”

刘禅眼中透出兴奋的光芒,让活生生的关二爷当绿林总瓢把子,谁敢不从?


  (https://www.shudi8.com/shu/743396/3568800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