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191章 第一个试验区

第191章 第一个试验区


丹阳境内地广人稀,但水田极多,加上山越占了一半,直接变成新政试验区。

刘禅也趁着拓荒之期,以鱼鳞册登记户册,免除境内徭役,以后所有的劳动都推行以工代赈的模式。

百姓们听说按照田亩纳税,不论人口多少,而且新开垦的荒地免三年赋税,不但不用服徭役,干活还有工钱,无不欢喜。

另外,作为历史著名的兵源地,占了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忘了继续培养丹阳兵?

刘禅专门在泾县以南的铜官山建设一座兵所,直接由白毦兵中的老兵担任校尉,以身作则宣传征兵事宜,每年秋季选拔训练。

这个练兵之地的选定并非随意指定,而是刘禅与孙弥等人了解过实际情况后综合评估的。

铜官就是后世的铜陵地区,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铜陵,正在长江铜铁成矿带上,而且历史悠久,冶铜最早始于商周,到汉末时已成规模,官方统计的冶炼厂就有五六座之多,专设铜官镇。

刘禅准备新设铜陵县,还以朝廷的名义建设工坊,交给专人管辖,而铜官山的练兵所也能对此地形成保护。

虽说汉代的盐铁都是官营,但冶炼技术落后,管理还是行政官僚那一套,这不符合刘禅的预期,要全面发展工业和科技,必须由以后专门的技术型人才来管理。

最关键的是铜陵地区本身就有煤矿,这就方便多了,但这个时代大多还是用来制墨,取名石墨、石炭。

挑选的二十名工匠到来之后,刘禅马上带着众人来到工坊,探讨改进冶炼技术。

是时候把煤炭炼钢和高炉炼铁试验起来了!

刘禅虽然不不懂炼铁,但基本原理还是略懂一些,只要将思路告诉那些工匠,相信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能炼制出上好的钢铁。

汉代的冶炼技术其实已经提升不少,而且出现了百炼钢,但军中还是以青铜为主要兵器,关键就是材料和沸点无法再提升。

现在把煤炭开发出来,只要稍微进步一点,武器全部换成钢质材料,就能缩短与曹军的差距。

刘禅平定丹阳的同时,于禁那边也是捷报频传,先在丹徒大破孙韶军,一路直杀到吴郡。

对比丹阳叛军,吴郡一带的叛军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于禁和他的青州军可是真的砍人啊!

他们不像刘禅没见过多少血腥,还有恻隐之心,更无需考虑名声和后果,胜利就是最好的结果。

加之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战力,见了乱军个个奋勇向前,每一个乱军、每一颗人头都是功劳,根本不给投降的机会。

吴郡太守太史享聚兵守城,却不料顾家、陆家、朱家联合起兵,在陆逊的谋划下作内应,不费一兵一卒取了吴县,生擒太史享。

孙暠派兵前来救援,半路上被于禁击破,又斩首三千余,叛军彻底大乱,纷纷退守由拳。

现在朱治兵败,孙暠孤掌难鸣,于禁兵到之日,便是他灭亡之时。

对于孙暠这一脉,刘禅也没有留下的打算,正好交给于禁去清剿。

这一切都在刘禅的预料之中,于禁虽然对战关羽这样的名将十分吃力,但打江东残兵还是绰绰有余。

甚至让于禁带兵去对付这些歪瓜裂枣,还有些大材小用了。

平定孙暠叛乱不过是顺手之事,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东吴旧部呢!

这一战最让刘禅欣慰是陆逊终于出手了。

之前到建业第一件事,刘禅就是写信请陆逊出山,却没有回信,后来又请陆绩出面劝说。

本想着他还不肯出仕的话,就亲自去陆家相请,不料孙暠作乱,只好先出兵平叛。

陆逊这次主动谋划对付叛军,虽说是为保护吴郡和陆家产业,但也算表明了态度。

毕竟陆家在庐江被孙策屠杀之后,就一蹶不振,现在顾雍身居高位,朱桓掌兵濡须,陆家再不出力,很可能就要被排挤出四大家族之列。

陆康本是汉室忠臣,为守城慷慨身亡,陆逊尚能为孙权效力,现在回归朝廷又有何不可?

之前刘封一直抱怨他缺少个军师,这不现成的顶级谋士就来了吗?

正准备写信让刘封拜陆逊为参军,重用此人,刘封的信却先送到了。

刘禅看罢冷然一笑,取朱笔在上面写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原来是因为江南学院之事,有儒生趁着叛乱聚众闹事,认为胡乱传授典籍有辱圣贤,在府衙门前聚众抗议。

如果刘封连这点事都摆不平,那也无法胜任治理江东的重任。

这些书生静坐,只是士族的一次小小试探而已。

打下东吴只是第一步,而且还是最简单的一步,就和孙权当初接管江东一样,看似一切安好,其实暗流涌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孙权上位,除了周瑜的辅佐,还有对世家豪族的妥协,到现在这个阶段,吴郡四姓为代表的子弟,基本已经在东吴各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掌权。

就东吴这巴掌大的地方,郡吏超过千数。

孙权为了得到这些显贵们支持,还实行授兵制,勋戚将领可以承袭固定数量的甲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基本都是地方武装。

但即便孙权如此退让,这些人打心底里还是看不起孙家的,孙权家族除了部分军权外,没有其他任何资源能与之相比。

这也是孙权晚年对世家大肆诛杀流放的主要原因:老子费力讨好了一生,养了一群白眼狼?

这一次刘禅到江东,通过与众人聚会交谈,发现一个江东士族与其他各地士族最大的不同:他们脱离中原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形态,不再像其他儒生一样,至少还对对朝廷有忠心,不乏像诸葛亮、姜维这样的爱国志士。

他们只愿以大江为天险割据自足,中原大乱时,享受在长江地区的安宁,等到朝廷常盛,马上派子弟出仕瓜分利益。

孙权出兵他们消极怠工,一旦遇险防守,无不尽力,所以东吴能打赢赤壁之战,却打不赢合肥之战。

刘禅现在举荐刘封,调于禁镇守江东,就是要打破这个格局,否则将来北进中原,一旦要出钱出粮,这些人一样会扯后腿。

不过说起来,孙权攻打合肥也有六次,但比起丞相六出祁山让后人痛惜,孙权却只留下笑柄。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https://www.shudi8.com/shu/743396/355362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