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202章 一起进步

第202章 一起进步


“那不行!”陈表一把推开诸葛恪,靠在门上:“东吴四友荣辱与共,你想脱离,门儿都没有。”

“对!”张休也堵在门口:“元逊,你可是土生土长的江东人,怎能说走就走?”

顾谭年纪最小,走过来抱拳道:“兄长,我……我也要上进!”

这几个都正值青春年少,被诸葛恪一顿骂得羞愧难当,同时也激起少年意气。

眼看东吴四友就要被拆散,三人顿时慌了。

如果诸葛恪真的功成名就,他三人就将永远成为笑话,这怎么能忍?

诸葛恪心中暗喜,微扬下巴睥睨三人:“你们真想上进?”

张休抓住诸葛恪手臂,认真道:“元逊,我太想进步了!”

陈表连连点头道:“我等一起上进!”

“唉呀——”诸葛恪拍着额头,一脸为难地坐回去,蹙眉道:“可是没钱……不好办事啊!”

“钱不是问题!”陈表一脸慷慨之色:“我大哥要是不同意捐赠,我便去南徐投军,他也奈何不得。”

陈武死后,由长子陈脩继承家业,统领旧部,将次子陈表托付兄长,交代一定要好好学文,让陈家出人头地。

张休也道:“我大哥为了那三千部曲,每年消耗钱粮无数,我用个两三成,料想不成问题。”

诸葛恪看向一脸局促的顾谭:“子默,你准备如何上进?”

“我,我……”顾谭搓着手,俊脸涨红。

别看陈表和张休是庶子,但也颇受家族重视,自己虽是嫡长,但远远轮不到他做主啊!

诸葛恪冷嗤一声,摆手道:“算了,这孙子看来不行!”

张休摇头叹道:“唉,看来家族强大,也未必是好事啊!”

陈表笑道:“家里长辈多,也未必是幸事!”

这几人虽然合称东吴四友,但顾谭其实比三人小一辈,只是顾家人丁兴旺,孙子和人家儿子年纪一般大,几人偶尔以长辈之态打趣顾谭。

“你们……休要欺人太甚!”

顾谭本还在犹豫,被三人耻笑,顿时气血上涌,握拳吼道:“我顾谭愿为朝廷捐赠三百万钱粮。”

诸葛恪眉梢一挑:“顾家,你能做得了主吗?”

“我虽不能做主,但祖父对我向来器重!”顾谭傲娇地扬起下巴:“他老人家常训教我心存大义,要有国士之风,难道还能表里不一不成?”

张休捂嘴偷笑,轻咳一声道:“那还有令尊这一关,你怎么过?”

“家父远在南昌,他鞭长莫及。”

顾谭自信地一摆手:“再说了,他在南昌被擒,就耗费了五百万钱,有何颜面来教训我?”

陈表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好啊,好一个大义灭亲!”

“嗳,这怎么能叫大义灭亲?”诸葛恪纠正道:“这叫大公无私,国士之风。”

“佩服,佩服!”张休拱手道:“我可没这胆量。”

张休这话倒不是恭维,就张昭那暴脾气,他确实不敢直言顶撞。

但他知道张家早已暗中全力支持刘禅,自然也是有底气的。

“嗯,咳咳,同是为朝廷效力,为世子分忧嘛!”

顾谭被夸得满面红光,朗声道:“三位兄台放心,就算祖父年纪大了不想进步,我也要帮他上进。”

三人一听不禁仰天大笑起来,只觉得此时顾谭可爱至极。

而且顾谭所言也并非信口开河,别看顾家规矩极严,但顾雍对这个孙子可是格外溺爱,几乎有求必应。

更何况这件事对顾谭和顾家都有好处,只要大家一起出钱,想必顾雍也不愿落后。

诸葛恪示意三人落座,言道:“咱说归说,笑归笑,别拿国事开玩笑。”

“此事毕竟非同小可,三位贤弟回去之后还要再三思量,与家人商议,也要量力而行,否则适得其反。”

见三人点头,诸葛恪目光扫视众人,语气严肃地说道:“至于叔嗣方才忧虑之事,我早有计划:我们各家不必出头,而是以东吴四友的名义募捐,最后将所得钱粮一并呈送世子,方显我等本事。”

“此计甚妙!”张休心中最后的一丝忧虑尽去,笑道:“如此一来,既不让各家尴尬,又为我等扬名,当真一举两得。”

“只我等几人,还是杯水车薪,原本我准备成立‘诸葛会’去募捐,号召江东有志之士为汉室出力。既然三位贤弟与我志同道合,那便改名‘四友会’,某忝为会长。”

张休疑惑道:“这四友会并非朝廷官署,会长之职也从未听闻,究竟有何用处?”

“正因为闻所未闻,吾等为首创之人,又是为国家出力,如此开先河之举,将来必会名垂青史啊!”

诸葛恪一句话便让几人双目放光,名垂青史,那是多大的诱惑?

“另外会中还有副会长、书记、秘……咪咪?嗳不对~”

诸葛恪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看了看继续说道:“是秘书,监理、理事众多职位,虽非官爵,却担当重任。就按捐赠多少依次来定,诸位意下如何?”

张休瞟了一眼自上至下类似官爵排列的几行字,点头道:“此事本是元逊牵头,我并无异议。”

“如此最为公平!”陈表和顾谭也都纷纷点头,但目光中已有竞争之意。

虽然他们还没搞明白这个兴汉会如何经营,但名垂青史,越排在前面越能被人记住。

会长是抢不到了,副会长一定要争一争。

“另外,我还需要一些人手!”诸葛恪又道:“我已在家中准备标语、条幅等,但府中人手有限。三位回去若征得家中同意,尽量多争取家丁人手帮忙。无论男女皆有用处,多多益善。”

张休疑惑道:“标语、条幅为何物?”

诸葛恪神秘一笑:“此事说来复杂,但一看便知,明日三位到我家中,自然知晓。”

说到此处,诸葛恪举起酒杯:“军情紧急,时不我待,明日午时还未有答复,我便视为放弃,彼时便休怪兄弟无情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三人见诸葛恪已经准备就绪,无不信心大增,纷纷端起酒杯。

“干!为吾辈有志青年!”

“干!为东吴四友之名!”

“干!为江东才俊重来!”

“干!为中兴汉室大业!”

四人仰头饮尽,仰天大笑,以往喝酒只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从未有如此酣畅淋漓之感。

此刻为国家做事,只觉得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https://www.shudi8.com/shu/743396/3551906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