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才大一,就开始申请四青了?
推荐阅读:透支未来,修出个绝世武神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从修炼毒功开始无敌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无限恐怖:中洲队全员轮椅级强化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我靠吃妖成尊,杀出长生不死 让你养狗,你养成了恒星级巨兽?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哒!
“老袁,喜事,大喜事!”
“哈哈哈!”
江城大学数学院,王启明红光满面的走进袁新毅办公室,爽朗的声音传出了十万八千里。
“又是什么喜事?”
袁新毅不知所以,看了眼自己邮箱,并没有发现数学年刊的收录邮件。
“还得是你啊!”
“这眼光就是毒!”
王启明抓起旁边茶几上的茶杯,吨吨吨的灌了一杯茶,有些狐疑的问道,“你还不知道?”
“陈辉发数学年刊了啊!”
“数学年刊?”
随后进入数学年刊官网,果然在最新一期中找到了陈辉发表的那篇论文。
袁新毅有些恍惚,这些天他忙着改论文,并没有太关注数学年刊,没想到自己的论文还没刊登,学生的论文反倒是先上了数学年刊。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论文事关重大,并且复杂度也不是陈辉的论文能比的,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验证。
“这小子,竟然真的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袁新毅心中的震撼丝毫不比王启明小,距离在燕大的研讨会才过去多久?
不到四个月!
虽然知道数学年刊既然刊录,论文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袁新毅还是点开论文,认真研读起来。
“哎……”
王启明一阵无语,他原本是想来跟袁新毅分享喜悦的,但现在,显然是没戏了。
他也不着恼,迈步回到自己办公室,联系上江城大学宣传部门,这种好事,自然要大宣特宣。
当然,他也没忘了陈辉的五十万奖励,他必须尽快落实!
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因为这些细节寒了对方的心,若是能够把陈辉留在江城大学,说不得,以后江城大学数学系能够成长为比肩燕北清华的存在。
……
清华大学,
云伟迈步走进邱成梧办公室。
“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邱成梧笑着问道,看到云伟过来,他还是很开心的,不过他知道云伟最近在攻克一个很有难度的课题,他最近也没有去打扰云伟。
他当然明白,眼看着自己同学做出了那等成果,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云伟身上的压力自然不小。
“研究陷入了瓶颈,过来找邱老聊聊天。”
云伟说着,轻车熟路的来到茶几前,开始泡茶。
邱成梧也从办公桌后起身,来到茶几旁的沙发上坐下,“不妨说来听听?”
“我也还没想清楚,说不出来。”
云伟苦笑,“今天只是想找邱老喝茶,今天我们不谈学术。”
邱成梧笑而不语,过了片刻后接过云伟递过来的茶,幽幽说道,“你跟着我喝了这么几年茶,可知道茶道有三境?”
“一曰择茶,二曰烹泉,三曰品韵。
数学亦如是——择题如辨新茶,需嗅其香、观其色,方知是否蕴藏天地真味;烹泉若推导演算,火候急则苦涩,缓则寡淡,唯心手相应,方得清澈回甘;至若品韵,恰似参透定理后的豁然开朗,须忘却技巧桎梏,于至简中见至繁,于必然中悟偶然。”
他轻叩茶盏,续道,“世人多羡数学之精妙,却不知其根基在‘笨功夫’。昔年我解卡拉比-丘流形之谜,如茶农守山十年,晨昏察云雾,寒暑测土性,终见峰回路转。
数学非空中楼阁,需扎根于文化厚土——读《史记》知抉择之重,诵《楚辞》养浩然之气,方能在抽象迷宫中辨明方向,切莫困于公式牢笼,当如茶道‘和静怡真’,以谦卑之心对话自然,以通才之眼贯通文理,则真知自现。”
“看那竹节,空心而韧,数学之道亦在此——虚怀若谷,方能纳万物之变;外直中空,方不堕窠臼,若能以茶人之心治学,十年磨一剑,他日必成大器。”
云伟苦笑。
他当然明白邱老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告诉他,不要着急,数学也需要积累,只要他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他日必定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道理他都懂,可真到了他的位置,他做不到啊。
邱成梧看懂了云伟的苦笑,于是不再多劝,只是笑着说道,“最新一期数学年刊看了吗?”
“没有。”
云伟不知道邱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问。
“上面有一篇论文很有意思,你可以看一看。”
邱成梧说着放下茶杯,从沙发上起身,去到办公桌前,拿起一叠A4纸,递给云伟。
《数论几何化:对称性物理的朗兰兹实现与拓扑物质新范式》,作者,陈辉!
云伟身形一震,“那小家伙真的将那些问题解决了?”
他也曾思考过那些问题,否则他也不可能那么快的指出问题所在,但他也知道那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他也有自己的课题需要钻研。
但没想到,那个小家伙竟然只用了四个月就真的做出来了!
云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哪怕自己经常被人称为天才,但有时候看到某些人,依旧会产生无力感。
他才多少岁啊?
十六?
十七?
……
数学新星闪耀:《数学年刊》收录我校陈辉同学研究成果!
当江城大学官号在各大平台发布这条喜讯,注定将会在网络上引起滔天巨浪。
“WTF?是我眼花了吗?这不才刚在讨论一区SCI的抄袭问题吗?怎么转眼就发数学年刊了?我这是穿越了还是失忆了?总感觉少看了一集……”
“+1,我也……”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可能这就是大佬吧!”
“现在不会还有人认为陈大神是抄袭吧?老子数学年刊都能发,还稀罕你一篇一区SCI?”
“那些说陈大神抄袭的,站出来,道歉!”
“说不定也是抄袭的呢?”
“……老子真的无语。”
“博士生欲哭无泪,我真的好想要一篇论文,陈大神保佑我!”
“硕士生嫉妒得质壁分离……”
“本科生,本科生表示,阿巴阿巴……”
原本抄袭之争的热度已经快要降下去了,经此一事,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数学年刊的分量,哪怕是很多圈外人,也都听说过。
这甚至比拿到奥运金牌还难,奥运金牌选手华夏有不少,但能发数学年刊的,却是屈指可数。
与此同时,外网同样议论纷纷,
“好家伙,这是真大神!”
“这下子铁证如山了吧,连数学年刊都能发,会是抄袭?”
“怎么就铁证如山了?这也只能证明他没有抄袭,也没法说就是奥利弗抄袭的他吧。”
虽然依旧有执迷不悟者,但即便是在外网,陈辉也因为这篇论文风评逆转。
米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就这样吧,奥利弗,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报告会,以我们的成果,也不会有人质疑你,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布莱恩特看着网上的评论,轻叹一声,“我承认,这件事是我做错了,谁能想到,那个小家伙竟然成长得这么快。”
奥利弗也放下手机,眼神迷茫。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天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教研室玩游戏,因为他知道,即便他将大多数时间花费在游戏上,他依旧能做得比大多数人好。
直到那篇论文的出现。
要说他一点都不埋怨老师,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想到即将召开的欧洲数学学会会议,奥利弗也只能轻吐出一口气,以他们汇报的成果,只会比陈辉这篇数学年刊论文更加轰动,到时候,至少,不会有人怀疑他抄袭。
正如老师所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
背上书包,走出图书馆,慢步往食堂走去,十月下旬的江城气温已经温和了许多,陈辉也不再处处依赖小电驴,而是恢复了高中的作息,开始恢复跑步。
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研究,他已经有了初步计划。
他准备先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这也是一切的基础,只有证明了存在性问题,其他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才能不再是空中楼阁,无根浮萍。
证明存在性问题后,再着手解决质量间隙的问题。
当然,目前为止,陈辉还没什么头绪。
陈辉也不着急,整个数学物理学界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他要是一下子就有头绪了,那反倒不正常,大概率是错误的头绪。
看着缓慢增长的熟练度,他知道,自己迟早能解决这个问题!
梅园食堂是离图书馆最近的食堂,菜品也极为丰富,学生还可以享受七折优惠,是陈辉很喜欢的一个食堂。
选了一荤一素两个自选菜,来到自动识别结账口,拿出手机买单,才看到有几个未接来电,几条消息,平时他手机都是免打扰模式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有急事自然会夺命连环call,冲破免打扰的限制。
端着餐盘找了个位置坐下,
电话是蓉城二中校长赵德峰打来的,陈辉回拨了过去。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接通,赵德峰语无伦次的声音响起,“喂,小辉,你发了一篇《数学年刊》?”
“嗯。”
陈辉点头。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赵德峰有些颤抖的声音才传过来,“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
“小辉,你要好好学习啊!”
“为国争光!”
“二中以你为荣!”
“家里的事情你放心,你叔叔婶婶在二中没人能动得了他们!”
陈辉有些好笑,不知道校长在说些什么,但也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校长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
“那就好,那就好!”
赵德峰喃喃自语两句,然后才恍然说道,“那不打扰你学习了,我先挂了,有空回母校看看,二中随时欢迎你回来!”
说完赵德峰当真挂了电话,一副生怕打扰了陈辉的模样。
陈辉嘴角含笑,对于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长者,他还是很有感情的,能够让他们感到骄傲,这样的感觉,很好!
挂了电话,点开消息,
是老师袁新毅发来的,让他有空去趟办公室。
陈辉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吃了饭,将吃得干干净净的餐盘带到餐盘回收处放下,这才背着书包网樱顶的数学院走去。
“不声不响的干大事啊!”
袁新毅看着走进办公室的陈辉,脸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菲奖级别的论文即将发表,收的学生又如此争气,如今的他一扫之前的阴霾,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怎么样,下一步准备研究什么?”
这才是他叫陈辉过来的目的,他觉得自己现在能教陈辉的,已经不多了,但帮助陈辉寻找研究方向,分析当前数学前沿局势,他还是足以胜任的。
当然,他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陈辉。
“杨-米尔斯方程!”
陈辉的回答让袁新毅笑容僵在脸上。
过了好半晌,袁新毅才试探性的问道,“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反饭咬一口一口的吃,或许你可以先继续研究凝聚态物理,或者量子力学,过个几年,再去研究那个命题。”
陈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我感觉时机已经到了,现在或许是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时候!”
他当真有这种感觉,这种冥冥之中的直觉很奇妙,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
袁新毅没有再多说,天才的世界真的不好说,他虽然对自己在数学上的积累有自信,却也相信陈辉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仗着自己多活了几年的经验,就随意指导天才,最后的结果往往不会太好。
他曾看过一个神童,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却在父母的瞎指导下,成了摆烂的啃老族,用他的话说,“既然你们想安排我的人生,那我就把我的人生全部交给你们。”
袁新毅没有自大到那种程度,所以即便他不是很赞同陈辉这个选择,但在陈辉做出决定后,他也并没有阻止。
或许陈辉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也已经见过太多惊才绝艳之辈,前赴后继的跳入名为“千禧年难题”的大坑中,一蹶不振。
有的人后续只是虚度几年时光,有的人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搭在了上面。
希望陈辉能不同吧。
“正好,这里有一张申请表,你可以把你想要研究的课题申请个项目,应该能有两百万左右的经费。”
袁新毅说着拿出一张申请表递给陈辉,“当然,想要申请下来,你必须得有大致的规划,至少,得让审核者相信,你能完成这个课题,或者说,让他们看到你有完成这个课题的希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表!
接过申请表,看到上面的题目,陈辉瞳孔微缩,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国家四青人才中的优青!
优青是国内青年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黄金门槛”,其申请难度与学术地位高度匹配。
成功入选不仅意味着科研能力的认可,更意味着资源、机遇与学术影响力的全面提升,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持续重视,优青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对成果质量与创新性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申请优青成功后,不仅能够拿到200万科研经费,更标志着走入青年学者中的精英层,也是晋升教授、组件团队的关键!
学校里很多教授挤破脑袋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一个大一学生,就开始申请优青了?
这,能行吗?
陈辉抬头看向袁新毅,“我能申请?”
袁新毅再次笑了,“你以为《数学年刊》是谁都能发的?”
“如果你不能,那些现在占着位置的,几个敢坐得稳?”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164/2837571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