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多尔衮被打懵了
推荐阅读:娘子,别这样! 万界酒店:禁止钢铁侠充电 让你当德鲁伊,你加入魔门?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神祇风暴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我来教你们修仙 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 修仙:但不是游戏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朝阳自燕山群峰间升起时,织金龙纛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多尔衮将手搭在眉骨上远眺,八里外的喜峰口城墙上,日月旗正与无数旌旗交错翻卷。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锦州城头第一次见到袁崇焕的守备阵势。
当时那阵势比这只强不弱。
但谁能想到,那年一冲即散的明军,现在居然成长到了可以全歼两个旗的地步。
南人真是太可怕了。
就像范文程所说的一般。
不要给南人反思的时间,他们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借鉴,一旦苏醒,天下便再无可以抵抗的力量。
收回心神,多尔衮轻声说道。
“两黄旗摆锋矢阵,巴牙喇护军压中路。”
传令兵的令旗在空中划出半圆。
随着牛角号呜咽,镶黄旗甲喇额真阿山率两千重甲骑兵率先出阵,马蹄踏起的尘土如同黄龙腾空。
这些精挑细选的重甲兵俱是双马配置,马槊与虎枪在晨曦中泛着冷光。
这里的双马可不是赶路用的双马,而真正的双马冲阵。
因为这两千骑兵装备太多太重,光是自身力量加上三层重甲,就足以让战马感受到压力,更不要说还有马铠。
剩下的武器则放置在另一匹马上,骑兵冲阵时,重马在前,轻马在后。
每冲一阵,便换马一次,可以保证骑兵连冲八阵而余力不减。
而且这两千骑兵,几乎可以说是多尔衮的依仗,女真八旗最精锐的在两黄旗,两黄旗最精锐的在巴牙喇护军。
这些骑兵的精锐程度可想而知。
城头垛口后。
朱由检冷眼看着城外的大阵,默不作声。
他能清晰看见清军阵中飘动的织金云龙纹,据说那是皇太极生前特赐多尔衮的仪仗。
此时喜峰口外,已经列开了明军大阵。
作战方式还是和之前没区别,外列车阵,内成方阵。
用车阵形成简易战壕,来避免流矢和短兵相接,同时让骑兵无法冲阵。
虽然呆,但好用。
城墙下的戚家军方阵最为齐整。
这些南兵头戴红缨铁笠盔,两当甲外罩着红色号衣,狼筅手与镋钯手交错而立。
但细看便能发现,半数士兵的胫甲都用皮绳草草捆扎,某个鸟铳手的火绳枪托上甚至留着辽东白桦木的纹理。
这不是系统自带的武器,而是近日来从工部找出的旧铳。
没办法,连日交战,戚家军伤亡不大,但兵甲武器却损失极多,只能用京师库存来弥补。
红色词条奖励的戚家军都到了这个地步,那其他军队就更不用想了。
两个蒙古轻骑为争半袋炒面扭打起来,褪色的皮袄在尘土中滚成灰团。
西翼李过部的流寇更不用说,没有词条加持,顶多比之前的明军卫所兵强一点。
五军营还能勉强保证大阵不散。
经过连续数日鏖战追击的大军,不是歇息两三日就能缓过来的。
反观多尔衮那边,以擅长苦战恶战的女真八旗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这月内,两黄旗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攻城,却没有显露出任何疲态。
两黄旗步卒踏着晨露缓缓展开,俱是双层铁劄甲,护心镜擦得雪亮,长矛在薄雾中泛着青芒。
这代表女真纵使是连番作战,也不忘保养甲胄兵器,明军这边除了系统兵和词条兵之外,没有一支部队能做到。
战力高下立判。
而在两黄旗大阵中前段,乌真超哈营的汉军正在架设红夷大炮,包衣阿哈们扛着的火药桶上,那是崇祯四年登州叛军带走的火炮。
经过十五年的使用,这些红夷大炮竟然还能用。
随着一声牛角号被吹响。
八旗大军开始缓步前压,脚步声让城墙微微震颤。
数百匹马推着的百辆楯车正缓缓推进,裹着生牛皮的斜板后藏着弓弩手。
最前排的重步兵开始用刀背敲打盾牌。
镶黄旗的织金龙纛忽然前倾,四千双铁蹄踏地的轰鸣惊飞了城头寒鸦。
朱由检能清晰看见清军阵中有些十四五岁的,这些少年连腮胡都没长全,却已经能披重甲舞长刀了。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青少年时期,力气还没发育彻底,能扛着那么重的甲胄作战,只能说明,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野蛮扩张时期,给女真部族带去了多少好处。
而自己身后正在装弹的火器营新兵,这些从五军营补充进去的士卒,不少人连火门匙和搠仗都分不清,药袋里的火药撒得满地都是。
女真的发育,是靠吃汉人肉成长起来的!
当朝阳刺破云层时,两军的旗帜终于形成残酷对照。
明军的日月旗多有补缀,被硝烟熏黄的绸面上还留着保定府的墨印。
清军四十面织金龙纛却是崭新如洗,多尔衮的本纛更是缀着劫自昌平皇陵的东珠。
阵前散落的箭矢也在诉说差距。
明军用的是三棱箭与火箭,女真阵中却夹杂着大量破甲重箭,雕翎尾羽好不精致。
看了许久,朱由检才说出第一句话,“着黄得功领四千绕出两翼,李过部骑兵随时候命,蒙古诸部待朕旨意。”
随着女真大阵靠近四百步内,明军阵中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佛郎机炮声。
二十门大炮喷吐的火光中,楯车如同撞上无形铁壁。
牛皮裹覆的挡板被实心弹拦腰截断,弓手被击飞,而后又被后方冲来的同袍踏成肉泥。
但四百步的距离,也只够大炮放两轮的。
二十门炮齐射两轮,抛出偏差之后,只击毁了不到十辆楯车。
清军一步步接近。
戚远心中默默推算。
两百步……一百步………
当清军接近到八十步内的时候。
戚远大喝一声,“放!”
把总立马挥动令旗,三千杆鸟铳在车阵后喷出硝烟。
冲至八十步的清军前锋如遭雷击,镶黄旗甲喇章京的胸甲被铅弹洞穿。
而清军却只能拼死往前,只有接近到五十步,他们的弓弩才能发挥作用。
而三万大军中,仅有的千名火铳手也开始还击。
铅弹打在武刚车上,并没有产生什么伤亡。
反倒是被开始三轮射的戚家军压了回去。
但好在楯车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能让清军在折损千人的情况下,继续接近到五十步左右。
战事从被动挨打,终于变成双方互殴。
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却让多尔衮的腮帮微微抽动。
那些头戴红缨笠盔的南兵仿佛铁铸的傀儡,任凭箭雨倾泻却仍纹丝不动。
这让他想起三年前松锦大战时洪承畴的火器营,但眼前这支明军显然要精锐的多。
“换锋!”多尔衮说出两个字,将金批令箭掷在地上,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立刻吹响海螺号。
近四千轻骑自两翼旋风般掠出,这些只穿棉甲的骑射手在马背上张弓如满月,箭矢雨点般落向明军后阵。
五军营的藤牌手在箭雨中接连扑倒,后方立刻就有人顶上来。
但这种空荡,却让火铳手的防护出现了缺失,密集的箭雨登时带走数百人的性命。
清军趁势再次欺上三十步,短短二十步的距离,让双方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见。
如果让这些着重甲的八旗兵突破车阵,那对还维持火器阵的戚家军,将会是降维打击。
戚远却不慌不忙,甚至连变阵的命令都没下。
只是举起了身后一面蓝色小旗。
传令兵立刻策马而出,“神机营炮司出!”
早已准备好的三百门虎蹲炮立马被神机营推过血泊。
谭泰的瞳孔骤然收缩。
还不等他下达命令,这些架在独轮车上的小炮就被推到车阵后面。
而后武刚车上开出一个个供虎蹲炮发射的洞口。
二十步的距离,刚好是散弹的最佳杀伤范围。
散弹并不是霰弹,而是用各种杂物包裹在一起,再由火药推动出去的弹种。
可以说是简化版的霰弹。
有什么就用什么,碎石废铁、木渣箭头。
当三百门炮喷出散弹的瞬间,多尔衮仿佛看见盛夏的冰雹砸进麦田。
近两个牛录的重甲兵在轰鸣中化作一团血雾。
而后炮口被撤下,火铳继续补上。
当三轮射火铳交替两次之后,又是虎蹲炮射出散弹。
整个过程条理有秩,没有一丝混乱。
不管被箭雨射杀多少,总会有人补上,不光藤牌手被轻骑点射死多少,军阵却丝毫不乱。
甚至阵中还能看到在安全区域轮番修正的一个个千户所。
别说放以前了,征战这么多年,多尔衮从未见过军纪如此严明的部队。
哪怕当年的白杆兵和浙兵都不如!
相比起来,西翼打着顺字大旗的李过部就不堪许多。
仅仅五千清军的冲击,就让李过部有些挡不住,如果不是李过手下的万名老营骑兵战力还在,就以那两万步卒的战斗力,恐怕一下就被清军凿穿了。
多尔衮轻声感叹道,“代善死的不冤啊。”
范文程疑惑道,“礼亲王不是被俘了吗?皇帝应该不敢杀他吧。”
多尔衮摇摇头,“不,他已经死了,在他被俘的那一刻,就死了。”
“传令阿山,巴牙喇护军冲一阵,能破开南军战阵就继续打,破不开就等明日。”
说罢扭头便走,反正他所想要的信息已经得到了,也不求今天会有什么战果。
两千超重甲骑兵属于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如果真让他们冲起来,恐怕戚家军也会损失颇重。
但重甲骑兵这东西,不光多尔衮有啊。
朱由检也有,而且更加精锐。
虽然当时的三千五百玄甲骑,此刻只剩了八百可战之士,但战力尚在。
人数只差了一倍的情况下,挡下两千重甲骑兵和喝水一般简单。
而且还因为玄甲骑练到极致的马槊战技,两千重甲骑兵竟然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只能用自身的三层重甲在阻挡。
这是朱由检第一次和满清八旗摆开阵势,没有阴谋,没有奇计,只有依靠硬实力,打出的堂堂正正会战。
战事激烈到昏天黑地。
日头西斜时,喜峰口外的原野已变成修罗场。
明军和清军的伏尸铺了一地。
双方甚至达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同时作响的鸣金声在战场上回荡。
明军车阵前堆积的尸首高达丈余,镶黄旗的织金龙纛斜插在尸堆顶端,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
多尔衮望着远处城头晃动的火把,突然对范文程笑道,“范先生可还记得萨尔浒?”
“奴才记得。”范文程轻捋辫梢,“当年老先王分进合击,利用明军内部猜忌,左右不顾前后之漏洞,一举大胜.”
“没错,当时南人互相猜忌,现在南人就不猜忌了吗?”
“这……”
“要不是有南朝皇帝这根定心骨在,明军还是一盘散沙!”
“传令谭泰泰。”多尔衮话锋一转,“让他带十个牛录换上明军衣甲,三日内必须穿过居庸关。”
“这边也用不到多少人,再分镶黄旗两个固山出去吧,去周围溜达溜达。”
说着,他摘下缀着东珠的暖帽,任夜风吹散额前乱发,“朱由检不是要做铁壁,要做擎天白玉柱吗?本王便让他看看什么叫狼崽子是养不熟的。”
……
一夜无话,第二日两军如同昨日一般,继续列阵。
而在一声声更鼓声中,朱由检也从床榻上起身。
在他面前,已经堆了厚厚一叠急报。
摊开最上方的奏折,史可法的字迹力透纸背,“水师已过通州,五月三日夜前必至!”
今天是五月二日,也就是说京师那边还要在坚守两个白天。
朱由检当即从奏折堆中翻出倪元璐的请援信,将史可法的原话写上,而后立马有内侍转交给夜不收。
第二份塘报是张世泽的,只是看完之后,朱由检却有些疑惑。
镶蓝旗主力竟在锦州化整为零,数十支千人队正沿着奴鲁儿虎山向南浅进。
张世泽询问要不要追击。
朱由检考虑再三,迟迟不能下笔。
镶蓝旗都已经撤走了,不回防盛京,却反过来重新南下?
那你当时走什么?
而且还没走大路,化整为零,潜入大山之中。
很明显就是要避开广宁卫的张世泽部,从大山中来掏自己屁股。
可大山里路况那么难走,就算女真是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在山里行军,速度也要大打折扣,还带不了多少马匹和辎重。
没了战马,清军又如何发挥超强机动性?
正想着,耳边传来急呼。
“陛下!黄总镇请调蒙古骑兵协防西翼。”
满身血污的传令官跪在阶下,“李过部还未开战已有三营士卒溃逃.”
朱由检一楞,而后不禁叹息一声,“传旨阿布奈,让他调一万骑兵去西翼,告诉黄得功,蒙古骑兵也不咋地,让他小心行事。”
传令兵离开之后,对张世泽的急报朱由检也有了答案。
“传谕英国公,宁远卫守军全部出城,建奴不是进山了吗,那就给朕把山都烧干净!烧完之后继续回守广宁卫,不用管镶蓝旗了!”
之后便随手将张世泽的奏章扔到一遍,拿起下面的继续看。
而越看朱由检越懵。
宣府镇外出现三千清军游骑,密云、怀柔等地的烽火台接连告急。
大的偏师两三千,小的三百,一夜间多尔衮竟然分出近十支偏师!
粗略一算,最少一万五千人被多尔衮调走。
多尔衮到底想干吗???
那些城里也没啥东西了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128/2837577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