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少走四年弯路
推荐阅读: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鲸落封神 谍战:红色掌柜 你们才不是魔物娘!
当日赵子称带着关胜岳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点都没有文官的忸怩作态。
酒后说的那些话,也不能全部当真,尤其是那些僭越吹牛的话,只能算是联络感情,酒醒之后自然就忘了。
就好比后世男人们一起去按摩泡澡时、背后一起吐槽领导的话,哪能都当真?泡完按完西装重新往身上一套,那些僭越之言自然就不认账了。
岳飞已经多日不曾吃到酒肉,十九岁的年纪,穷惯了根本抵挡不住无限量供应的羊肉,难免吃喝多了。最后被人拉到演武厅后堂,随便找了张宽阔的坐榻,临时铺了条鸭绒垫被,胡乱睡下。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才醒,他看到这陌生的环境,一时惊觉,回忆了好半晌才想起昨日跟赵府君演武吃喝,还受了不少提携、赏赐。
“世上竟有文官如此礼贤下士,重视武人,当真是当世罕有。这大宋朝百余年来,从不曾听说过有如此先例。我莫不是尚在梦中?”
岳飞还在懵逼,好在他六弟岳翻听到动静,端着水进来帮他收拾,岳飞才清醒了些。(岳飞自己行五,上面还有四个哥哥都夭折了,有的是小时候染病,有的就是贫穷养育不当)
岳翻才十五岁,比岳飞还年少四岁,所以不太会饮酒,昨日只顾着吃肉了,也就没有醉。
岳飞擦了一下脸,起身更衣,摸到衣袖里揣着的錾金鲨鱼皮鞘金柄匕首,这才最终百分百确认自己不在梦中。
“如此宝刀,尽管小巧,怕是也价值百贯以上……不过是府君所赐,拿去变卖恐怕不义。否则光凭这把刀,就能让母亲和娘子过安生日子,也不用娘子操劳家务了。”
岳飞自言自语地叹息着,不曾想岳翻却立刻又告诉了兄长一个好消息:
“五哥昨日真是醉得不省人事了吧?还在担心家里呢,昨日府君最后和你说的言语,怕是全忘了。”
岳飞一脸懵逼:“府君当时还有什么指教?”
岳翻:“五哥酒后随口说起家中艰辛,府君当时就说,‘这有何难,既是意气相投,百贯不足安家,可将太夫人和弟妹迁到莱州,另赐田宅安养’。
今日一早,府君已经派出哨骑,带着财物,还有给五哥的委任文书,送去咱老家了,还让俺写了家书,说明情况,一并带去。俺识字不够,还让人现教了几个字。”
历史上,岳飞遇害时年仅三十九岁,他长子岳云当时也有二十二了,所以岳飞有儿子是很早的,十七岁就生出了儿子,那至少是十六岁就成亲。
古代穷人成家早,岳飞这年纪已经娶妻三四年了。家里不但有老母和妻子要养,还有个两岁的娃要嗷嗷待哺。
相比之下,赵子称那种小公爷,年纪比岳飞还稍大几个月。但赵子称才刚成亲几个月,妻妾肚子都还没动静呢。
岳飞听说赵府君居然动作那么快,已经派人去接自己的老母和妻儿,也不由微微骇然。
“赵府君当真是既礼贤下士,又仗义疏财,世上竟有这样的英雄豪杰。”
……
岳飞收拾了一番,又用过了朝食。
早上吃的也非常不错,有羊肉的胡饼,分量管饱,还煮了几个鸡蛋和一盘菘菜。
和岳飞同来的陈广、岳翻和其他同门师友,也都得到了安置,生活待遇也都非常不错。
作为岳飞的枪棒教师,陈广被任命为济南府厢军的枪棒教头。岳翻和其他人,就暂时作为普通马军,充实到岳飞即将率领的那一支马军里。
岳飞昨天跟赵子称比武打成平手,赵子称曾当众立下赌约,能跟他打平就能在军中任都头。这一承诺当然会兑现,旁人也不会置喙,所以此时此刻,岳飞已经是济南府马军的一名都头了。
正常的军队编制,一个都头能管一百个士兵,但马军编制比步军小,加上关胜这边编制本来就不满,所以岳飞实际上被拨给了五十骑手下。
关胜在济南府,本来就只有两百马军,赵子称从莱州调来二百援军,再加上新募的,全加起来也就五六百骑。
在缺少优质战马的大宋,一个州府集中五六百骑兵,已经不算少了。给岳飞这样的新人带领其中十分之一,已经是了不得的重用。
岳飞收拾妥当,再次被人领着去拜见了赵子称和关胜。
昨日大家都喝了酒,也没谈什么正事,酒桌上只是谈论武艺。
今天正式入职了,肯定要谈点别的。
赵子称先公事公办地问了岳飞一些问题,主要是确认他之前的履历。以及除了昨日展现的枪法以外,岳飞还有没有别的武艺、本事。
岳飞也都是有问必答,通过一番问对,赵子称也摸清了更多情况。
《宋史》上对岳飞的早期经历语焉不详,后人补充的很多资料和地方志,则把岳飞的很多功绩成就拼凑到了一起,虽然内容并不失真,但在后人看来也显得非常割裂。
比如,岳飞的首次从军,在宣和四年伐辽前夕,按说那次从军应该没能立什么军功才对,毕竟宋军全线溃败了,一个最基层的小军官能改变什么?此后又因为岳飞丧父,需要回乡守孝,整整四年都没有作为。
但后人将岳飞的很多时间难考的琐碎基层军功,都附会到了他的这一段经历里,然后史书上就出现了很割裂的一幕:岳飞这次明明是为了打辽人而从军的,大部分战功却都是说他在相州当地与乱兵盗匪作战、保卫乡里。
而赵子称潜移默化地跟岳飞本人对账后,终于把一切都看明白了:所谓岳飞二十岁才正式从军、为敢战士,那不过是指他正式为大宋朝廷效力的起点。
事实上,岳飞早在十五六岁时,就开始专注习武,也在家乡充入乡勇,偶尔对付一下流窜到相州的各路盗匪。
北宋末年的河北是非常乱的,尤其辽金开战之后,辽地的燕云地区,每年都有大量逃民躲避战乱南下。哪怕没出现卢进义、张迪这些巨寇之前,也有遍地开花的小贼。
要在河北立足,每个州府县乡,都要有一定的自保武装,否则就会被贼寇洗劫甚至覆灭。所以县乡的豪强大户、士绅地主,也愿意给点小钱,养着一些武艺高强的人,保护家乡。
只不过后世修史的时候,考虑到岳飞是大英雄大豪杰,要突出他毕生忠君,只为朝廷而战,也就把他早期保卫家乡的一些事迹淡化,再碎片化掺杂到他正式从军之后的那些年里,就显得比较割裂。
但是在赵子称看来,这没什么好掩饰的。赵子称拥有现代人的灵魂,他不觉得一个武将在早年未受雇于朝廷之前,先受雇于其他地方势力、保卫家乡有什么不对。
保卫家乡,乃至保卫民族,都是好事,有什么不敢说的?一定要保卫朝廷、保卫皇帝才是光伟正的么?
更何况,要是只有保卫皇帝、保卫朝廷才是唯一光伟正,那他赵子称将来还有什么借口上位?
赵子称从穿越之初,内心就打定了“忠于民族比忠于皇帝个人更重要,皇帝必须代表本民族的利益”这一立场的,这样才轮得到他取代赵构。
忠于皇帝当然也重要,但前提是这个皇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民族大义。
所以,在仔细问清了岳飞的履历后,赵子称内心便决定,未来写史料的史观,一定要如实记述岳飞的早年经历,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十五六岁就天赋异禀武艺潜力惊人、在乡里县里立功平贼,都可以如实写。
“所以,贤弟是十五岁就开始读兵书、十六岁就在乡里杀贼了?读了《左传》和孙、吴兵法?那看来以后有机会,还要再补一补其他书,倒不是让你学博士皓首穷经,但是史书只学左传是不够的,兵法只学上古之法也不够。
以后有空再看看前四史,可以选择性让人讲解一下,不用全看。兵法方面,诸葛二十四篇也好,李卫公问对也好,乃至讲究兵器战术的如本朝《武经总要》,都可以学学。
其余诸子之学,如韩非的一部分学说,也可以为诡道谋略所用。其余日常农政之书如《齐民要术》,治国之术如《贞观政要》,也可浅尝涉猎,不求你懂劝农治政,但至少也要知道民间疾苦、知道如何与文官打交道、知道筹措钱粮税赋的不易,免得你将来只懂为将、调度筹措生硬白白得罪人。”
赵子称在了解完岳飞目前的能力范围、历练进度后,非常重视地亲自帮岳飞开了一份书单,让他以后行军作战之余,还要继续保持学习。
岳飞才刚刚十九岁,只读了两三部大部头,这个学习量肯定还不够,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原本历史上,岳飞因为父亲过世时还只是一个基层队率,也不可能被人“夺情”留任,回乡四年估计也都忙于生计,耽误了一定的成长。
既然现在岳飞已经落到赵子称麾下,赵子称肯定不会让他浪费这四年。
哪怕不给他多派任务压担子,至少也要确保他不用操心生计,把养家务劳的时间都挤出来学习文武艺。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098/2837575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