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20章 想想都觉得震憾

第220章 想想都觉得震憾


节后,一切步入正轨。

    林思成拎着文件袋,走向会议室。

    今天是中心成立一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除了吧台的一位接待,展厅外的一位保卫,其余人员全部参加。

    新招的助理早早的等在过道里,远远的看到他,先笑了一下,又勾了一下腰。

    “林老师!”

    林思成笑了笑:“方师兄,不用这么正式,放轻松!”

    又勾出一丝笑,方助理点了点头。

    按职务,应该是要称呼主任,但林思成不习惯,中心统一都叫老师。

    林思成的性格不可谓不好,轻声笑语,温恭敦和。他也强调了好多次,让助理随意一些,但助理不敢随意,甚至于想随意也随意不起来。

    其它不说,就说学院的领导教授,现在还有谁见了他,还直接称呼名字的?

    生疏点的叫林主任,亲近些的一律叫林老师……

    转着念头,他又帮林思成打开会议室的门。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刚跨过门槛,林思成稍一怔:不是……怎么这么多人?

    这是内部的会议室,同时也是中心的多功能科教室。

    中间一圈回形桌,后面都是平排的座位,约摸五六十个,竟然快坐满了。

    但中心哪有这么多人?

    仔细再看,校办、院办来了好几位,瓷器组的教授也不少。除此外,还有区文化局、旅游局、工业局的几位领导和技术人员。

    大致一数,没比中心的职员少多少。

    稍一停顿,林思成忙笑了笑:“各位领导,不好意思,来晚了!”

    “不晚不晚,是我们来早了……”

    说话的是文化局的韩科长,兼非遗保护中心的主任。年前就来了,已在西大驻了一月。

    旁边那两位是副主任,不常来,但一起吃过几次饭,吃一次就被王齐志灌一次,早熟的不能再熟。

    笑了一声,韩科长拍拍身边的座位:“来,林老师,坐这!”

    这是主位,要是内部会议,林思成肯定就坐了。但突然来这么多人,林思成有些没搞懂今天的会议是什么性质。

    正琢磨着,韩科长拉了他一把:“林老师你别见怪,早上来,听王教授说今天中心要开会,我们就想着学习一下……你放心,我们旁听,不捣乱!”

    林思成顿然明了。

    上级监督单位要旁听会议,做为申请单位,院办、校办肯定要坐陪。学院瓷器研究组是指导单位,更是少不了。

    自然而然,人就多了近一倍,变成了扩大会议。

    坐下的空子里,他又扫了一圈:除过学校和上级单位,中心内部也就二十来号人。这还要加上三位指导顾问:爷爷、王教授,商教授。

    之下大小五个部门。

    研发部由林思成亲自负责,其下两个骨干研究员,都是通过校友会社招,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在大实验室工作多年,经验都很丰富。

    如果林思成不在,就会由商妍代为照管一下。

    培训和档案由商妍兼管,等李贞再成长一下,再逐步移交。

    校办支援了一位副主任,负责人事与外联,并中心的日常运营,大致就是办公室那一块。

    财务请的是专业公司,王齐志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又安排了一位信得过的出纳。

    最后是商务部,这个没请人,直接由赵总负责,又给配了个专业的助理。

    之下还技术员,资料员、档案员、学徒(赵大赵二),实习生,以及后勤人员。

    人虽少,但实力却不弱。

    先看规模:考古,文保两个学院,两座陶瓷实验中心的设备加起来也就千万出头。林思成这里花了足足六百多万,比学院的一半还多。

    再看研发部的库房,就赵总拉来的那些实验样本,哪个不是名窑,不是名瓷?

    比数量可能比不了,但论价值,比学院陶瓷组的样本储备质量高好几倍。

    再看看展厅里的那些展品,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换成了仿品,但刚摆进的时候,件件都是真品,珍品。

    遑论前两天林思成跟捡的一样,又弄来了好几件?

    而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还是林思成的研发能力:

    从筹备之始到现在,满打满算半年,中心已列入注册计划的专利项目达六项:

    古瓷器冲线无伤修复法、成瓷缺陷修复方法(缺失部位修补)、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修复材料,修复陶瓷瓷胎的大漆材料,以及两项复原创新工艺:清代厂官釉(茶叶末)、耀州倒流壶。

    要知道,后面那两项,是直接可以建厂的。

    既便抛开这一点,就只说修复:赵总的弟弟来了快半个月,眼睛都盼蓝了。但凡林思成点点头,他能从京城拉来数不清的残器,不是清花就是斗彩,再不就珐琅,粉彩,最差的都是祭釉瓷和五彩瓷。

    以林思成的速度,一天少说也能补一件,一件收少点,五万,一个月是多少?

    但不管是王齐志,林长青,还是林思成本人,都觉得还是不要过早的商业化的好,前期还是要以研发为重心。

    即便中期要创收,也要以文博机构为目标群体。民间修复不是不能接,但要慎真。

    原因很简单:就以现在文玩行当的环境,你是当残器补,但补完后人家卖的时候,却不当残器卖。

    惹官司不至于,但太毁名声。

    所以,要不断的考察,学习,要尽量健全和完善各名窑、各窑系的技术工艺。

    远的不说,能把周边几省的主要窑口、名瓷研究透,只要能做到西北第一,光是各省博物馆的馆藏瓷器他都补不完。

    包括现在,虽然还没创收,中心还在不断花钱,但员工待遇却不低,同岗位超过市平均线两成以上。包括接待、保洁、保安。

    一点儿都不夸张:别说研究员,年前年后这一个月,光是来中心应聘实习生的,能从这儿排到校门口。

    所以,压根不用林思成画大饼,中心从上到下,全都卯着一股劲。

    知道的都知道,林思成也没多讲,只是大致提了提,然后又讲了讲近期的计划和工作安排。

    就三点:继续考察学习,同步研发并培训,完善档案与申报资料,为市级申遗做准备。

    林思成侃侃而谈,坐在下首的王齐志和林长青对视了一眼,倍感欣慰:

    你没教,对吧?我也没教。

    但计划也罢,安排也罢,就弄的挺好。

    其他人更是感慨万千:如果比做公司,中心的资产早就过了千万。如果算估值,现在至少在三四千万左右。

    说多了也腻味,但每一次想起来,再看看林思成那张好像还没怎么长开,稍显稚嫩的脸,商妍就止不住的想:

    再需要多久,林思成能把中心的资产规模和估值扩大到亿以上?

    半年,还是一年?

    光是想想,都觉得震憾……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060/2837565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