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148章 火神爆炸电池制造成功!(第一更!

第148章 火神爆炸电池制造成功!(第一更!


这个应该就是电池的前驱体吧?

    想到这里,孟海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两步,和其他人一起,将曹彬围在中间。

    人群中间,曹彬将那块已经彻底冷却的材料举起,展示了一会儿,他就将这块材料捧到林易面前。

    林易并没有接,而是指了一下旁边的球磨机:

    “粉了,进行二次加工。”

    曹彬没有多话,只是转身捧着材料走向球磨机,球磨机口子并不大,他拿锤子敲了几下,才将这块材料敲碎,敲到可以放进球磨机。

    球磨机开始运转,发出嗡嗡的声音。

    听着声音,孟海绕到林易身边,看着正在运转的球磨机问道:

    “接下来是二次烧结吗?”

    “是!”

    “哦——”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哦声后,孟海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球磨机上。

    难怪会觉得这流程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制造三元锂电池的基本流程吗?

    先制造前躯体,然后把前驱体和锂盐磨碎混合,再进行二次烧结。

    烧结完毕,用气流粉碎机将二次烧结的成品粉碎,用震动筛分级。

    就可以得到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再把正极材料和导电剂,粘结剂,溶剂搅拌均匀,就可以得到电池用的浆料。

    再把这浆料均匀的涂抹到铝箔上,烘干之后压实,就可以得到极片。

    将极片切成需要的尺寸,形状,再按照要求装进电池包,注入电解液,就可以得到一块电池。

    如果是按照这个流程,那林易做出来的就不是什么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和普通电池最大的区别,就是固态电池没有传统意义上易燃易爆易漏的电解液。

    而是使用纯固态电解质,这些电解质通常是一些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

    因为不存在电解液,自然也不会有漏液燃烧的风险。

    安全风险降低,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将会得到极大地拓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固态电池才会被相关储能专业的人称为能源革命。

    可是……

    孟海满脸忧愁地看向曹彬,而此刻的曹彬,正在忙着操作球磨机。

    他将球磨机里的粉末倒出,筛选出那些较为粗糙的再次丢进球磨机,合格的粉末,则被他放到一边。

    当球磨机里最后一点粉末被倒出,也通过检查,曹彬的几个同学立马围了上去,开始按曹彬的吩咐,继续操作设备。

    “熔炉温度打到1500,继续给压,准备加入叠氮化锂粉末。”

    伴随着声音,剩下的几人七手八脚打开设备,这样彻底粉末化的叠氮化锂通过加压设备,送到密封的电熔炉里,送到已经开始融化的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的金属熔液上。

    金属熔液在电熔炉中翻滚,将吹进去的粉末吸收殆尽,而电熔炉仪表上显示的大气压力,也即将到达极限。

    负责操控设备的人眼疾手快,关闭压力泵,将压力停在了98个标准大气压。

    透过电熔炉的玻璃,曹彬观察了一会儿内部情况,转手又调高温度,将温度控制在1600度。

    在这个温度下,熔炉内的熔液彻底翻滚,但是又在98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下,没怎么翻出浪花。

    1600℃的温度持续了半个小时,曹彬看一眼手表,又看一眼文件上的时间。

    轻轻挥一下手:

    “关闭熔炉加热功能,将压力打到100。”

    随着电熔炉的加热功能关闭,电容炉内的金属液体不再翻滚,慢慢变得平和,随后又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慢慢填满那个方形坩锅。

    又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电熔炉内部温度彻底冷却。

    熔炉炉门打开,曹彬取出坩锅,又马不停蹄地将坩锅砸碎,取出坩锅里面的黑色块状物。

    他将这块黑色块状物放到林易面前,等林易看了一会儿,又将这块黑色块状物放到孟海面前。

    孟海犹犹豫豫地伸出手,对着这个黑色块状物敲了敲。

    当当!

    很清脆的两声响动,感觉就好像是敲在质量非常好的地板砖上面一样。

    听着声音,孟海心中五味杂陈。

    他已经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劝服秦超,劝他不要把注压在林易身上,压错了人,可是会死人的。

    他的忧心忡忡,林易等人并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即便注意到了,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

    抓着这块黑炭头看了一会儿,林易将这块黑炭头交还给曹彬:

    “去粉碎,按照标准粉碎,然后再把导电剂均匀掺和进去。”

    先将这块黑炭头粉碎,又用球磨机磨到一定粗细,将材料全部倒出,清理干净,曹彬这才带着粉末走向最后一道工序。

    气流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高速空气吹动粉末,让粉末互相碰撞,最后崩解成极细小的颗粒。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气流粉碎机停止工作,而气流粉碎机尾端的几个盒子里,也装满了粗细不均匀的正极材料。

    林易蹲在地上,用镊子夹了一点放在手里轻轻研磨。

    颗粒很细,甚至在指尖摩擦,还有一种格外光滑的感觉。

    享受了一下粉末在指尖滑动的感觉,林易拿起其中一盒递给曹彬:

    “去检查一下晶相。”

    这一句话,像是一个开关,将许久没有说话动弹的孟海惊醒,他一个闪身拦在曹彬和林易中间:

    “我来检查,我是这里的教授,这些设备我用的比你们熟。”

    说着,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盒子转身走出实验室。

    往另一个实验室走去。

    在他左右两边,曹彬和另一个同学一左一右,弯着腰,伸着手,生怕孟海一个手滑,将材料掉落到地上。

    那就完蛋了。

    另一个实验室的名字,是检测实验室。

    里面的设备主要是检测设备。

    勐海将装有正极材料粉末的盒子放到桌上,从实验耗材柜里取出一片高透玻璃片,用镊子夹了一点正极材料粉末,均匀地撒到玻璃片上。

    又轻轻将粉末拨匀整。

    几分钟后,这张玻璃片就被放到  X射线衍射的观察探头下。

    随着x射线衍射观察探头开始工作,相关的统计性晶相分析,也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东西,孟海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抹古怪。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

    或者说是一个熟悉的晶相分析统计。

    几天之前,他在林易给的策划书里,见过这个晶相分析统计。

    可以说,这台x射线设备上给出的晶相分析统计,和他前两天在策划书里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得出这么一个答案,孟海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这不太可能!

    要知道,材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复刻。

    读书人在撰写论文时,为了让自己的数据好看,都会对自己的论文数据进行一些修辞。

    以求达到最好的数据。

    在这个前提下,想要复刻别人制造出来的材料,很难,最起码也要撞上几次南墙才行。

    可是现在,林易和他手下的人,拿着很明显是普通工厂买来的材料,跑到自己熟悉的实验室,叮叮咣咣一顿敲,一顿疯狂操作之后,完美的复刻了资料中的材料。

    这说明什么?

    这tnd压根就不是什么新材料!

    而是一种出现了很久,或者说是林易掌握了很久,并且他这几个师兄弟也知道如何完美复刻的材料。

    想到这个可能,孟海就想笑,笑自己的无知,笑自己的愚蠢。

    用手拍了拍额头,孟海转身看向曹彬:

    “这些设备你们自己用,小心一点用。”

    “我去做两个切片。”

    留下这两句话,孟海猛地起身,快速往刚才的实验室走去。

    X射线衍射,只能统计晶相分析,无法进行原子成像。

    他现在需要做一个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切片,直接观测这些材料的晶格,然后确定材料的晶相。

    他毛躁的原因,曹彬几人大概能猜到一些,但也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当务之急,是按照师兄的要求,把该做的检测工作做完。

    孟海回到一开始的实验室做切片,刚走进门,就看见林易换了一身衣服,正在空出的操作台边,小心翼翼地搅拌着浆料。

    而他旁边,还有两个人正在调整电池的封装外壳。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把样品打磨到100纳米以下就行。

    打磨台边,孟海一边打磨样品,一边在心里发牢骚。

    早知道这帮人这么狠,自己就应该把几个徒弟都过来,让徒弟们也看看。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让徒弟来帮忙打磨样品。

    一个快退休的老家伙,趴在打磨台边,打磨厚度小于100纳米的样品,实在是太要老命了。

    他磨得很小心,也很认真。

    就在他的第1片样品即将成功之时,一个快有两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铁坨子,被一只手拎着,放到了他的面前。

    孟海回过神,抬起眼,顺着这只手臂往上看,一眼就看到了笑呵呵的林易。

    对上林易的笑,孟海猛地低头看向被那只手臂压着的铁坨子。

    那不应该是铁坨子,那是个铝坨子。

    或者说。

    应该叫做电池。

    银白色的铝制外壳,被卡在一个黑色塑料外框里面。

    铝壳上方,是电池的接线极。

    接线极的铜片上还泛着光,是全新的。

    黑色塑料壳和铝壳的连接处,还能看到白色的密封胶。

    密封胶还未干透,还有很小的一部分沿着铝壳,在往下淌。

    看着这块电池,孟海缓缓放下手中打磨的样品,吞一口唾沫,然后小声向林易问道:

    “这电池就完成了吗?”

    “完成了!”林易回答一句,右手食指和中指贴上电池右侧,两根手指稍稍用力,就将这块电池往前推,推到孟海面前:

    “里面装了3公斤的原料,按照520wh/kg的能量密度,理论上可以充进去1.56千瓦时的电力。”

    “但应该会远超这个数。”

    “现在,这个东西就交给孟教授你,由你来检测。”

    林易的话语很大度,孟海下意识想伸手过去,将这块电池抱在怀里看看。

    但手刚摸到电池,它就像是触电一样猛地收回。

    收回的手又顺势拍了自己脑门一下。

    差点忘了,这是新电池,一种全新的电池。

    有可能存在爆炸的风险。

    要测,也得去室外开阔场地测。

    孟海看一眼时间,现在已经是下午6点。

    快到吃饭时间了。

    如果自己还不回去,家里老太婆得把自己吃了。

    但是,他目光落到电池上,最终还是狠狠一咬牙:

    “你们把电池搬出去,我去拿插线板和充电器。”

    10分钟后,一群人出现在实验楼门外的空地上。

    除了林易等人,还多了两个电工。

    两个电工,一个背着工具包,一个拎着一根快两米长,有婴儿手臂粗细的棍子。

    等所有的工序都接好,背着工具包的电工看着林易等人说道:

    “各位,小心!”

    “如果触电了不要慌,我们这里有救援的棍子,到时候我们一棍砸过去,就可以把线缆砸掉,把你们触电的地方敲开,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他说话时,旁边那个拿木棍的电工还趁机拿着木棍,狠狠往地上顿了几下,就好像是古时候县太爷坐在台上升堂,下面的官吏在喊威武一样。

    准备就绪,孟海看向林易,然后又看了看手里的闸刀:

    “林总,你来吗?”

    “孟教授你来吧!”林易婉言推辞,随后便从纪双双手里接过相机,往后退两步,举起相机。

    咔嚓!

    在相机的咔嚓声里,孟海猛地合上电闸。

    记录充电的电表亮起,充电器正在充电的指示灯亮起。

    表示正在充电。

    线路是电工单独拉的线路,充电器是实验室专用充电器。

    充电效率很快,不过30分钟,充电的红灯就跳到绿灯,表示充电完成。

    绿灯亮起的一瞬间,孟海的目光就落到了电表上。

    两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电表上面,显示着一个红彤彤的数字。

    8.1千瓦时。

    看见这么一个数值,孟海下意识拎起电表,对着电表就是两拳砸过去。

    这电表有问题!

    能量会损耗,在实际生活中,充电电表显示的数量,和电池显示的数量会有误差。

    同样,商家在做可反复充电的电池时,也会额外给一点容量。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做电池的人心好,而是因为充电电池的能量储存会衰减。

    稍微做大一点,就不至于损失的太快。

    哪怕损失了,也只是损失到标定的数值。

    消费者看了,还会说这家做的产品不错,这么多年,只衰减这么一点。

    但绝对不会差这么多!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030/283757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