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彩排 !(第二更!)
推荐阅读: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重生八零恶老太,渣渣给我跪着哭 系统,我成了荒野大镖客 重生萧炎哥哥,激活齐天大圣血脉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屌丝修真记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火影从大筒木血脉开始
弗吉尼亚,阿灵顿。
北半球已经入秋,来自百慕大的水气向北,北极圈的冷气南下,最后在阿拉巴契亚山脉发生碰撞,给阿拉巴契亚山脉南部的弗吉尼亚等地带来充沛的降雨。
以及降温。
早上8点,德米特里才从温暖的被窝中钻出,设置的自动暖气已经在半夜关闭,一张嘴,一股冷气袭出。
很难受。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镇矿泉水,一口灌下,冰凉透顶。
这口冰凉的水,也让德米特里彻底清醒过来,洗漱完回到床边,拿起手机,他一眼就看到了手机上的那几条信息。
尤其是那几张照片。
看清楚照片里的东西是什么后,这位中情局二把手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些年,手机和通讯网络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拉到了近点。
因此,手机,几乎是每一个阿美莉卡人必备的产品。
尤其是这几年智能手机兴起以后,这东西更是一些年轻人追求,并且用于炫耀的东西。
可问题是在阿美莉卡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也有不发达的人。
这些不发达的人,买不起高端货,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搞走私货。
但是走私货,那就基本没有后续保障,坏了,就没法修。
在林易给的照片里,这几款手机看起来非常不错。
仅凭外观,就能俘获不少人,如果再加上价格很美丽,那他们的走私生意就可以大赚特赚,再加上原厂配件,他们甚至还可以赚后续的维修费用。
并且,一些为中情局立过功,受了伤的人,还可以被他们安排到这样的维修店里工作。
也算是不寒兄弟们的心。
而且因为手机块头比较小,原本运送一个冰箱的空间,就可以运送几百上千台。
风险更小,赚钱也更加容易。
果然,还是和华夏人做生意靠谱。
默默地将照片点击保存后,德米特里翻找到林易的联系方式,编辑短信,发出:
【林先生,我以个人的名义,祝你们的新产品上市顺利,我希望在价格公布后,你可以第一时间帮我安排一批货。
我相信,你们的货一定可以在阿美莉卡大放光彩。】
发完消息,将手机往兜里塞,收拾好上班要用的东西,德米特里这才出门,开着车,慢悠悠地往乔治布什情报中心开去。
到了总部,德米特里没有第一时间到自己办公室办公,而是问后勤要了一杯咖啡,就端着咖啡,等在纳瓦罗办公室门前。
11点左右,纳瓦罗才姗姗来迟。
看见门口端着咖啡的德米特里,抬手打了一个招呼,转头就开门,进门。
问隔壁的秘书要了一杯咖啡,纳瓦罗端着咖啡看向德米特里:
“话说,你大清早来堵我门做什么?”
德米特里放下咖啡杯,取出手机,又打开手机里的相册,将林易发给他的东西,展示在纳瓦罗眼前:
“林易不久之前发给我的东西。”
“搭载高通芯片的手机,外观不错,而且他还说价格很美丽。”
“我们下一个走私的增长点,估计就在这上面,如果林易的价格很合适,我们拿到手,至少可以赚20%的钱。”
“除此之外,要窃听智能手机,收集智能手机数据,那些该死的功能已经好多了。”
“除了国内的市场,我们还可以搞一些手机,当上我们自己的窃听软件,然后再把这批手机投放到南美洲,投放到非洲。”
“你觉得呢?”
纳瓦罗接过手机,将手机里面的图片放大,将每一张照片都仔细看完,这手机转手就被他还给德米特里。
手中咖啡喝掉一半,他朝德米特里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说道:
“你的这个想法确实很不错,用软件比用硬件更加方便。”
“更何况在偷听的同时,我们还能赚钱。”
“而用上这些手机的人,等于是被我们卖了,还在帮我们数钱。”
“很不错!”
眼见他赞同这件事,德米特里点点头,转身往门外走,边走,边快速说道:
“既然你也同意这件事,那我就去调配资金,等到林易那边正式发布,我就立刻抢一批回来。”
“不过窃听软件的时间得往后推,因为我们得花点时间,让窃听软件适配这款新机。”
“适配好软件,我们也能更隐蔽一些,更方便。”
“没事!”纳瓦罗伸出手,想要把德米特里留下,但德米特里的背影,已经随着他的声音,消失在了门口。
无奈之下,纳瓦罗只能收回手,继续喝咖啡。
回到办公室,德米特里开始安排人做准备,如果这几款手机的售价都在,如果这些机子的价格在600美元以下,就先抢个1万台看看。
如果价格在400美元以下,就抢个5万台。
如果价格在300美元以下,10万台,先来10万台过过瘾。
不多时,德比特里的资金调配到位,只需要静静等待商家上货。
…………
798艺术区。
林易拿着喇叭,开始充当这一次技术发布会的导演,站在台下意气风发地指手画脚。
“第1道流程,演讲人出场,灯光先打向帷幕,帷幕缓缓拉开,人出现在灯光里,随后灯光跟着人走,走到舞台中间。”
“聚光灯消失,舞台整体光线亮起来!”
“现在来走一遍!”
啪地一声,灯光师将聚光灯打开,对准舞台的入口处,在短暂几秒后,入口处的帷幕缓缓拉开,穿着休闲西装的雷钧满脸带笑,左手抓着话筒,右手抓着一本台词,刚出现在聚光灯下,他就迫不及待地挥手。
随后脚下生风,几个大踏步就走到舞台中间,先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最后朝前方微微点头。
等他做完这一些流程,林易将喇叭送到嘴边:
“你能不能走慢点?”
“步伐平稳一点,不要像有人在后面追你一样,慢点,动作慢点,平稳一点。”
“重新来一遍!”
雷钧先回到入口处,聚光灯关闭,帷幕拉上,两分钟后,聚光灯重新开启,锁定入口处的帷幕。
帷幕缓缓拉开,雷钧嘴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脚步平稳地向前移动,最后,在演讲的位置停下。
“你走的时候表情不太自然,动作也不太自然,多练练。”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演讲,收音师麻烦让设备组把设备全部启动。”
布置在舞台周边的声光设备一一启动,而站在最中央的雷钧,一直站在那里,过了半晌,他才结结巴巴的开口:
“那个……流程是什么来着?”
“问好!”林易在台下提醒,雷钧站在台上,先瞄了一眼被他藏在右手手心里的台词本,随后将话筒送到嘴边:
“感谢各位先生女士,愿意在这个原本应该是闲暇休息的周末,来参加我们的发布会……”
“为了传递信息,我们的先祖用尽了一切办法。”
“他们制造了800里加急,制造了烽火台,制造了鸿雁传书,制造了飞鸽传信……”
“直到1876年3月10日,世界上第1个拥有专利的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成功测试了他的有线电话,他向他的助手托马斯·沃森,说出了这个世界上第1句由电信号转换的语言,沃森先生,过来一下,我需要你。”
“从那以后,信息传递的方式被彻底改变。”
“1900年,阿美莉卡发明家雷金纳德·费森登通过条幅无线电波,首次实现无线语音传输。”
“在他的基础上,1917年,芬兰发明家埃里克泰格斯坦申请了早期的便携式无线电话专利。”
“1924年,德国正式在柏林到汉堡的列车上测试了首个车载无线电话系统。”
“1946年,阿美莉卡AT和贝尔实验室推出mts,这是首个商用汽车无线电话系统,但很可惜,这东西很重。”
“1956年,瑞典爱立信推出需要连接基站的,可携带的无线电话。”
“1973年,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珀,发明了全球第一部民用蜂窝通话移动系统,也正式宣告手机的来临。”
“截止到今天的智能机时代,电话从诞生到现在大规模应用,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年头。”
“可是纵观过去的100多个年头,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并不便宜。”
“一直持续到前几年,在功能机大规模降价后,智能机又出现了。”
“又开始重复功能机最开始出现时的画面,价格昂贵,数量稀少,只有少部分人能用上。”
“因此我就在想,为什么不搞一款价格合适的性价比产品呢?”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发布会上的东西……”
雷钧在台上握着话筒,将这些话讲出,而他背后的led大屏幕上,画面也跟着开始调整,变成一些黑白的纪录片,到后面,直接变成了几款手机的贴脸照。
台下,林易很淡定地搓了搓脸,拿起喇叭:
“道具组,换成头戴式耳麦,他这话筒一会拿起,一会放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ktv点歌一样。”
“换掉之后重新来一遍!”
道具组的人动作很麻利,很快就找来合适的头戴式耳麦,给雷钧换上。
道具组退开,林易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全场:
“再来一遍……”
“台词不熟悉,那就狠狠的背,一个字都不能错,背的时候,你还得揣摩说这句话时,应该是什么表情。”
“表情一定要做好,不需要太生动,但是需要能够带动别人的情绪,让其他人和你一样,感受你的心境。”
“导播,在价格公布之后,你要把镜头调转,看现场的人,我们的内容只给他留一个镜头就行,你需要把现场人的震惊,好奇,那些乱七八糟的表情全部拍进去。”
“导播,片尾的合作商名字稍微调整一下,从名字短到名字长,按照字数排列。”
一条条的要求,从林易嘴里说出。
每一条要求,都在按照他的要求整改,时间,就在这样的整改,排练,整改,在排练中悄然溜走。
一眨眼,就到了技术发布会当天。
入秋的燕京,偶尔会下一点毛毛细雨,无法把人彻底淋湿透,但是足够让人讨厌。
发布会定在晚上7点,下午3点,林易就出了门,不是去会场充当接待,而是充当司机,去拉人。
拉的自然是郭松,还有看在他面子上,被他邀请过来的人。
就这样,林易带着保卫处的几个人,开着几辆车,拉着几车人,浩浩荡荡地往会场开去。
雷钧站在会场门口,看见林易的车抵达,刚准备上前,猛地看到车里坐着的几个人,眼睛一瞪,硬生生把自己停在了原地。
因为林易车里坐着的几个人,他都曾经在新闻报纸上看过。
果然,林易就是这些大人物推出来的白手套,在帮他们处理一些不好处理的工作。
车辆靠边停住,林易将郭松等人接下车,又挥手朝雷钧招了招,示意他过去。
等雷钧到眼前,林易抬手指向他,平静地解释道:
“合作伙伴,小米集团的董事长雷钧,以前是搞计算机软件编程的。”
转过头,他又对着雷钧挤眉弄眼:“叫领导!叫领导好就行!”
介绍完毕,林易走在前方引路,将各送几人带入会场,带入之前布置好的vip位置。
在他们进场后,雷钧邀请的人陆陆续续抵达,也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坐下后,这些受邀来参加发布会的人,就很自来熟地和周边的人攀谈起来。
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产品价格。
毕竟,雷钧已经把手机相关的参数全都放到了论坛上。
知道相应的参数,就可以拿着参数寻找同级别的装备,找得到,那就皆大欢喜,可以以此为标本,做一些新闻研讨类的问题。
“我觉得他们那款搭载了骁龙23芯片的手机,价格不会低于5000。”
“5000?不止不止,绝对不止5000。”
“可如果定高价,小米集团是一个刚出来的牌子,它凭什么定高价?他有什么资格替别人做主?”
“你说的也对!不过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手机定价不会很高,价格应该会很亲民。”
“你们看。我刚在论坛上找到一个新帖子,说是他的小米手机刚买,就出问题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030/2837538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