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612章 金忠善:完了,完了,全完了

第612章 金忠善:完了,完了,全完了


“行王师征讨,以正视听。”

    “告布天下,咸使闻之。”

    随着礼部尚书孙如游朗声诵读完大明下发给朝鲜的圣旨,包括金忠善在内的一众朝鲜使臣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更有甚者,直接就瘫软在地上,被吓的尿了裤子。

    无论是妄图进犯朝鲜的倭国,还是在辽东捣腾出一个“小”乱子的建奴,大明两百五十余年的威严,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

    尤其是此番前来京城的朝鲜使臣,更是亲眼看到了如今在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大明京营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强大。

    别说是将他们朝鲜按着打的建奴了,现在蒙古人都成了大明练兵的对象。

    如此强到爆表的战斗力,让朝鲜人根本难以生起反抗之心。

    尤其是为首的金忠善,作为一个归化了朝鲜,曾经和大明一起打丰臣秀吉的倭国武人,自身的本事有多大且不说,但看形势的能力是有的。

    就朝鲜现在的那个情况,如果大明真的要出兵教训。

    躺平等死吧。

    “天使,我朝鲜并无僭越谋逆之心,此皆为李珲不忠上国,屡屡出有逆言,臣等方才行此悖逆之举,万望上国明察。”

    听到金忠善的话,孙如游冷声训斥道,丁点儿的面子都没有给留。

    “怎么,贵使打算抗旨不尊?”

    作为一个参与了南海子会议,清楚的知道皇帝打算的尚书,孙如游此刻对眼前跪的这一群朝鲜人,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嘲弄。

    但凡是了解过朝鲜历史的华夏人,对于这个半岛国家上的人,都不会存在丝毫的好感。

    现在的李氏朝鲜,最初的根基不是当初的箕子朝鲜或者卫满朝鲜,那个让汉武帝灭后设了四郡。

    半岛朝鲜的最初,是唐初的新罗。

    唐高宗李治灭高句丽和百济之后,趁着吐蕃犯境,李唐调兵回防,新罗出兵占据了整个半岛。

    从这之后,但凡中原势弱,朝鲜都会趁着机会想方设法的将边境线移动一下。

    北宋时期,持续了一个世纪的辽丽战争,让高丽将边境线迁移到了鸭绿江,鸭绿江以东六州,尽归高丽。

    大明建立之后,朝鲜依旧贼心不死。

    在朱祁镇倒腾出了土木堡这个黑天鹅事件后,朝鲜就变的不安稳了起来。

    成化三年,宪宗对辽东犁庭扫穴之后,朝鲜也开始蠢蠢欲动。

    当然,这些人是没胆子和刚刚扬了辽东建奴的大明叫板,他们看上了建州,这个大明不怎么管的荒山地界,时常越境袭扰重新给大明当狗的女真。

    面对这情况,已经开始面临蒙古威胁的成化属实是没精力抽出兵力对朝鲜进行教训,只能让辽阳副总兵韩斌修筑了鸦鹘关,防止朝鲜使臣窥视辽东虚实所建。

    再往后世,还有长白山的问题。

    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写在了朝鲜人的骨子里。

    如今,在仔细的研究过了中原历代和朝鲜的边境问题记载,再想想那个朝鲜国王李珲在大明征讨朝鲜时,朝鲜军队出工不出力的表现,就不由的让人想多。

    朝鲜这是不是打算趁着大明和建奴之间的战争,想要占便宜?

    尤其是,这个李珲被人推翻的理由中就有一条,不忠大明。

    这种想法一旦萌生,孙如游对于朝鲜人就没有了丝毫的好感。

    所以,现在孙如游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将这群朝鲜使臣给坑死在这里。

    连大明的圣旨都不接了,到时候出兵征讨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不敢不敢。”

    听到了孙如游清冷的声音,金忠善也知道大明律中,抗旨不尊是个什么罪名,连忙高举双手,打算接下孙如游手中的圣旨。

    “接了圣旨,就早些回去吧,别在大明停留了。”

    没有第一时间将圣旨放在金忠善的手上,孙如游又开口叮嘱道。

    “早些回去告诉那个李倧,好好想想,给怎么给大明一个解释。”

    说着,孙如游将已经卷起来的圣旨放在了金忠善的手中,而后一甩衣袖,对身边的人挥了挥手,带着众人离去。

    “上国尚书!上国尚书!”

    看着头也不回的孙如游,一群被丢下朝鲜使臣,不管是正使还是副使,都纷纷大呼小叫了起来。

    然而,任凭他们如何呼叫,孙如游等人却是连头也没回。

    不过,四夷馆前的景象,还是吸引到了别人的目光。

    就比如说,住在朝鲜人隔壁的林丹汗使臣,尼克鲁一行人,此刻正脖子伸的老长看着跪在地上那一群哭天喊地的朝鲜人。

    “我方才听了老半天,貌似是朝鲜那边有人造反,将朝鲜国王给囚禁了起来。”

    转头看向身边的心腹,尼克鲁皱着眉头道。

    “明人这是要,征讨朝鲜?”

    “不可能吧。”

    闻言,那心腹不确定的说到。

    “明人是疯了吗?四处动兵,他们就不怕。。。”

    “这。。。”

    尼克鲁的眉头皱了皱,对心腹道。

    “你去到街上去打听打听,看看明人最近的军队有没有调动。”

    “是。”

    那心腹答应一声,回到院子中换上一副明人的衣物,脑袋上扣着个瓜皮帽,就从后院翻了出去。

    而与此同时,朝鲜人这边。

    在四夷馆门外哭哭啼啼了小半个时辰,却是没有等来任何一个大明有身份的官员,最终只等来了一群督促他们尽早离开的锦衣卫和身后的军兵。

    看到这一幕,金忠善等人总算是明白,大明这次是没有在和他们开玩笑。

    他们,要尽早将消息送回国内,看看到底能给大明给出个什么说法。

    对于朝鲜人的离开,大明这边丝毫没有阻拦的就放这些人离开了京城。

    甚至于,鸿胪寺还专门派人组织了一下四夷馆中的其他的番邦人,一起到永定门给送了一下。

    突出的就是要在其他番邦的眼中表现出来,大明不是不讲道理的,还是给了朝鲜人时间来好好的解释问题。

    而就当朝鲜人先行派出的人急匆匆的从辽东绕道赶汉城时,接到了命令的沈有容与杨嗣昌等人,也已经踏上了前往天津,登船出发的道路。(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676/13670973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