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73章 你这是向祖宗请名?

第573章 你这是向祖宗请名?


大明的历史上,说到搞形式化这种东西,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嘉靖。

    大明的历史上,有两个喜欢制定制度的魔怔人。

    一个是朱元璋,这位爷废跪礼,定官员房屋品级,给自家儿子起名相当的有想法,甚至于连商人不许穿好衣服他都要管。

    户籍制度不算,那个是蒙元遗留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形成难以根治的烂疮,根本就处理不了,一直到建国之后才真正的打破藩篱。

    而另外一个制度魔怔人就是嘉靖。

    因为大礼仪事件和群臣闹腾了一辈子的嘉靖,在制定制度这件事情上,那可谓是相当的有想法。

    大明公文的格式、国帑内帑分家、典礼规范,很多都是嘉靖一手建立的。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给皇子起名的命名礼。

    从嘉靖十年开始,皇子诞生以后,就由宫殿监记下皇子生母及生日。

    在皇子被赐名以前,只称为皇子,只有到赐名以后,才按照排位顺序,称为皇几子。

    一般,皇子诞生的三个月内,由礼部发文给钦天监,让其选择合适的行礼吉时。

    同时,翰林院需要查阅钦赐过的宗室同辈名字并且进呈皇帝御览,避免出现重名。

    另外,翰林院还需要初步拟定几个备选名字,由皇帝从中选择圈定。

    嘉靖十二年定:命名仪举行前一天,皇帝亲自前往太庙和兴献王的世庙,将选定的皇子名字告于列祖列宗及皇考。

    命名当日,保母将皇子抱到寝宫,由皇帝选派性格敬慎的内夫人一名给皇子剪发。

    等到吉时,皇帝著皮弁服御乾清宫。皇帝升座后,皇后带领皇子生母穿著朝服,行四拜礼。

    随后,皇后面东而立,皇子生母站立在皇后身后。这时,保姆把皇子从寝宫抱出,由乾清宫西侧门进入殿内,随后将皇子交给皇后。

    内赞在旁唱赞“皇后率某妃某氏,敢用吉日,祗见皇子”。

    唱赞完毕,皇帝降座,至皇子身旁,拉著右手进行赐名,皇后称贺敬对。

    然后,皇后将皇子交给保姆抱还寝宫。

    保姆退出殿后,皇后再次率领嫔妃向皇帝行四拜礼,皇帝回内殿,典礼结束。

    命名仪举行后第二天,皇帝御奉天门,将皇子睿名用手敕的形式传谕礼部,并让宗人府将皇子睿名到修玉牒的时候加入,随后颁诏天下。

    当然,作为穿越者,这套礼,肯定是不遵守的。

    自己儿子满三月后,才会让高官见一见,满周岁后,才会带着开一次大典。

    此刻,跪在万历的灵位前,朱由校手中正拿着个竹筒在抽签。

    大明皇帝的起名规则,很多人都知道,是当年朱元璋定下的一字再加上按照代代相传的一个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顺序的一个偏旁字。

    朱由校自己是木字辈,那儿子就是火字辈。

    他现在手中木筒里的,就是礼部挑选出来的一些个字。

    这种抽签命名法,也是老传统了。

    比如他的名字,就是当年万历在嘉靖的牌位前,从检校基本四个字中抽出来的。

    而现在,朱由校手中木筒里装着的签子上,可不止是写了四个字。

    作为一个穿越者,那当然是从一堆的字中选择了,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都可以选择。

    啥?四点底不是火字旁?这就没文化了吧。

    四点底就是从火字旁发展而来的,你看,烧烤炒炖这些字一般,蒸煮煎熬这些不是也要火。

    咳咳。

    给儿子起名,和做饭有关的自然是不考虑的,礼部选出来的一堆字意,自是不差。

    燃烺烜熠炤焕灿,烈熙熹焘焄杰烋。

    照和煦两个字是不考虑的。

    一个是汉王朱高煦,就造反的那个。

    一个是正德朱厚照,群臣现在实在是怕了朱由校,可不想再出个武宗。

    摇动了半响,当捡起摇出来签子一看,朱由校的表情就是一滞。

    燃字。

    这不是历史上张皇后生下就是个死胎的那个长子的名字么。

    而且,他西苑才被烧不久,再给儿子起这么个名字,这是嫌烧的不够快么。

    不祥,太不祥了。

    朱由校随手将木签往后一丢,只听啪嗒一声,就掉在了毕自严的身前。

    “。。。”

    互相对视了一眼,毕自严和身边的一众高官互相用眼神交流着。

    这不是向神庙起祈名么,怎么抽出来的第一个字就给扔掉了。

    这皇帝可真是的。。。

    “朱慈烺?不好听。”

    “焄?寓意不好。”

    啪嗒啪嗒的声音不时的响起,群臣的脑门上不由于的浮出了更多的黑线。

    这皇帝是来向祖宗祈名的还是自己挑名的。

    “熠,这个字不错。”

    一直摇动到了第六次,终于是摇出来一个让自己感觉满意的字,朱由校总算是笑了出来。

    “皇祖在上,保佑朕的长子要安安稳稳长大啊。”

    拿着签字装模作样的对着万历拜了拜后,朱由校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臣等谢先帝赐名。”

    被皇帝的动作弄的颇为无语,但在场众人也是跟着伏身下拜。

    算了,算了。

    皇帝不着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给皇子把名字起好,走完流程赶快让回南苑带孩子去。

    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刘时敏自然是早有准备,连忙让人奉上早已准备好的手敕,让皇帝亲手在上面写下皇长子的名字。

    这都是有讲究的。

    皇帝亲手写下皇子的第一个名字的手敕,送到礼部抄录后,还要送到宗正府上宗牒。

    “臣等贺喜陛下。”

    待到所有的流程都走完,当朱由校好不容易停下来歇口气的时候,毕自严和孙如游两人却是已经将已经收到的群臣贺表送了过来。

    “这年头,孩子难养,皇后生下来了,能不能养大都不好说。”

    从地上站起来,从自己带进宫中的茶壶里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喝了一口,朱由校若有所指的瞟向在场的一众高官。

    “毕竟,前段时日西苑才被烧了嘛。”

    “臣等请罪。”

    听到皇帝到现在还没将西苑被烧的事情揭过去,在场的一众高官纷纷跪下道。

    皇帝这被烧了一次,这应急时间也忒长了点吧。

    “哼。”

    看着众人冷哼一声,朱由校抬脚向着外面走去。

    “后面大赦的事情,礼部上奏章吧。”

    临到门口时,朱由校还特意的转过头,叮嘱了一句。

    “流放之人不赦。”(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676/1367096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