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29章 338三坛初定,三元三官

第329章 338三坛初定,三元三官


弥勒大佛的脚下,约摸十里外。

    一群华阴百姓远眺着大佛头顶的地狱变相图,窃窃私语。

    “这都快半个月了,这些和尚到底在干什么?一个个看着面生,不像是青龙寺的高僧啊?”

    “青龙寺?那都是老黄历了,你没听朝廷下旨么,如今京师里的是敕建玉华寺,这些一准儿就是玉华寺的高僧!”

    “我我找人打听过了,这是十三太保和他师父带头,在这里做法事超度亡灵呢!”

    “十三太保是谁?”

    “哎呀,就是以前楼观道的李存孝李高功,人家现在可是朝廷命官,听说又是刺史又是节度使什么的,威风得不得了!”

    “不早说。是李高功我就放心了,之前魔教妖人使手段,差点把咱们华阴全城都害了。”

    “要不是契此大师和他徒弟出手,我一家都被那些疯魔的人给杀了!”

    “喂,小子,你这些消息,都是找谁打听的?”

    “直接问那些军爷不就行了?”

    “你不要命啦!当兵的都是土匪,下次可不敢这么做了。”

    “十三爷手下的兵和那些不一样.”

    地狱变相图之上,李存孝勾画生死簿的动作为之一顿。

    其视线只是在大佛附近的百姓身上短暂停留,随即眺望远处。

    烟尘之中,一道飞虎大旗不断靠近,旁边还有一道将旗,上面赫然是“飞骑左厢指挥使李”。

    “李嗣本?他来做什么?”

    疑惑中,变相图上的其他僧人也注意到了远处的动静。

    李存孝与众人打了个招呼,脚踩风火轮,转眼自大佛头顶落到地面,引得不远处华阴城百姓一阵喧腾。

    不过当烟尘中飘扬的军旗进入视线,这些凑热闹的百姓顿时作鸟兽散。

    这么多太保,他们也就认一个李存孝而已,其他带兵的将军,谁知道是什么货色?

    别一个不好,被当成军功,把人头和老婆孩子都借走了。

    “老十三”,李嗣本见了来人,把大部队丢在后头,打马疾驰而来。

    “六哥,出了什么事,劳你亲自跑一趟?还有这些人马”

    李存孝瞄了眼烟尘中的大部队,看到了几个熟人,都是自己在户部和兵部的僚属。

    “确实有事,但不是什么大事,应该说还是好事。”

    李嗣本跳下马,自来熟地搂住来人肩膀。

    “今晨我收到军报,剑南道的王建出兵,偷袭山南道西边的文州和抚州。”

    “岐王的探马得知此事,上报朝廷。”

    “不过剑南道就他一个宗师,咱们哪里是他敢惹的?”

    “想要来京畿,他得先搞定李正臣和马殷,京畿安全得很。”

    李存孝点头,认可这番说辞。

    “既然如此,六哥这么大张旗鼓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义父啊”,李嗣本一脸理所应当。

    “十三弟走后,你手下那些人,我和老七都不大使唤得动。”

    “原本等你回京师再处理也没什么,但智刚大师过几日就要来接替智恒法师,坐镇京师。”

    “有他老人家在,我和老七不就多余了?不上前线还等着干嘛?”

    “这华阴更接近东都,你坐镇此处,要管理军需,岂非更方便些?”

    “你看看,衙门我都帮你搬过来了,早日筹集了军需我好出兵,也省得你两头跑,岂不是两全其美?”

    美你妈个头。

    李存孝脸上附和,心中却冷笑连连。

    这帮武夫的粗暴,不仅是在好斗滥杀,在处理政务上同样如此。

    大家同为十三太保,各自有各自的小团体,彼此之间该有保持界限的默契。

    可李嗣本也不知是真的为李翼圣考虑,还是单纯为了自己方便,竟然擅自处置他的手下。

    李存孝更愿意相信,是老六老七为了凑军需,在京师横征暴敛,被长孙辅这些人暗中抵制。

    政治手段玩不过,就干脆把人全部赶走。

    “六哥思虑周到,我不能及。但是智刚法师之前一直留在河东,如今来了京师,咱们肯定安全了。”

    “可边境那边,只有苌公一个人,会不会有些不妥?”

    苌从简是李翼圣麾下悍将,积年宗师,和杨师厚、葛从周齐名。

    可耶律亿毕竟是陆地神仙,大宗师,万一对方来个声东击西,岂不被人偷了老家?

    “老十三不要忧心,这些都是义父的安排。”

    “咱们能想到的,他老人家肯定也能想到。”

    李嗣本这话说得含糊,李存孝顿时拉下脸来。

    “六哥这话着实敷衍。”

    “我在这后方,尽心尽力,为前方的大军筹集粮饷兵甲,几个月来无一错漏”

    “如今来此做法事,超度怨魂,也是为了早日扫除腹心之地的威胁。”

    “如今进度极快,说不定智刚法师到来前就能完成净化。”

    “我师父还说,准备和智恒法师一道前往东都坐镇。”

    “可没想到,做了这么多,我却还是个外人!”

    说罢,把袖子一甩,转身就要走。

    李嗣本顿时急了,赶紧上前把人抓住:

    “老十三,你说契此法师会去坐镇东都,可是真话?”

    “哼,我师父慈悲为怀,心念苍生。”

    “大王为平定天下,不得不战,他老人家不愿杀戮无辜,却并非不愿意庇护一方。”

    “六太保也别来拉我,我师父决定的事,就算我去吹耳旁风,也不会改变的。”

    “我这就去筹集军需,好让您早日上前方建功立业.”

    “哎呀,十三弟,十三弟”,李嗣本马上换了笑脸,连连告罪。

    “千错万错,都是六哥的错,什么外人不外人,大家不都是义父的羽翼吗?”

    你们是,我可不是。

    李存孝暗自腹诽,装作挣扎却挣脱不开的模样,脸上恼怒之色淡了些。

    “罢了罢了,这事儿本来是机密,连老七都不知道,是义父单独传信于我,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李嗣本一副为难的样子,四处张望了一下,这才悄悄传音道:

    “义父已经和耶律亿约为兄弟,准备共伐朱贼,哪还有空来偷咱们的家啊?”

    什么?!

    李存孝吃了一惊,“和乞答约为兄弟?”

    若是如此,那的确说得通了。

    只要乞答不来犯边,那河东便不必把珍贵的战力留在后方。

    尤其是,若耶律亿能够和李翼圣一北一南,双线夹击,那就算明尊能摆脱茅山的牵制,及时返回,那也不会造成之前设想的危险局面了。

    至于乞答为什么和李翼圣结盟,理由倒是也很简单。

    个人之间或许会有死仇,但势力与势力之间,永远只有利益,敌人还是朋友,只在一念之间。

    李翼圣在河东发家,常年与乞答对峙不假,但双方其实一直都很有默契。

    下面一直在死人,但双方的宗师和大宗师都好好的。

    直到月理朵等人偷袭楼观道,格鲁上师身死,这才第一次出现了宗师级别的伤亡。

    动手的,正是太乙真人。

    而太乙真人之死,耶律亿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却也是朱全忠的帮凶。

    “这些李翼圣都一清二楚,或许正是因此,他才没有把和乞答结盟的消息告诉我。”

    “怕我在后方坏事?还是根本就不在乎?觉得我知道不知道,都对大局无关紧要?”

    李存孝心中不快,面上也没有遮掩太多。

    太乙的死因人尽皆知,他若是无动于衷,才显得怪异。

    “老十三,我就是怕坏了你的心情,才不敢告诉你。”

    “不过你不要多想,结盟只是权宜之计。”

    “你和朱贼、乞答的仇,义父岂能不知?”

    “等杀了朱扒灰,下一个就轮到耶律亿。”

    “乞答在塞外游荡,同样是一个大患。”

    “你就算不信义父的情义,总该相信他老人家的雄心吧?”

    李嗣本嘴里说个不停,李存孝面上勉强应和,心中独立门户的想法却越发强烈。

    李翼圣前脚封刘守光为燕王,后脚就和耶律亿结为兄弟。

    刘守光眼巴巴等着朝廷的援兵,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卖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乞答和刘守光狗咬狗,互相消耗实力,对河东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在这样的一个枭雄手下做事,哪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将来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只怕也会被一脚踢开。

    当然,李存孝的价值,远超一般人。

    既是武道天才,又是丹道大师,只要不是扯旗造反,李翼圣都能容得下他。

    但李存孝却不想一直寄人篱下。

    等到把这莽夫送走,他先接见了自己在兵部和户部的属下,随后在华阴城中找了个临时衙署。

    仔细一询问,果然不出所料。

    李嗣恩和李嗣本本就是李翼圣留在京师,掣肘李存孝的钉子、眼线。

    智刚来了,有宗师再,他们就没有了留守的必要,自然是按捺不住躁动。

    其他兄弟都在前面攻城拔寨,回来之后加官进爵,都是武人,他们俩又怎么忍得住这样的诱惑?

    等不及李存孝回来,李嗣本和李嗣恩就发号施令,勒令户部和兵部给他们筹集出征所需,还要征发辅兵。

    之前李翼圣出征,已经带走了大量资源,如今才四月半,离收夏粮还有一段时间。

    因此两人强征强收,立刻引发了下面人的不满。

    明着反抗不敢,暗地里磨洋工的本事众人还是有的。

    李嗣恩和李嗣本气得想杀人,但李翼圣知道义子们的坏脾气,临走前明令禁止过。

    但凡涉及生死,都要等他回来再行定夺。

    不让杀人,李嗣本灵机一动,干脆把整个衙门全都搬来。

    反正他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只要达成目的,手段粗暴点也没什么。

    “.六太保和七太保明明不通庶务,又索求无度。”

    “为了满足这两位的要求,同僚们两天两夜没睡觉,就这,他们还嫌慢。”

    “咱们最多挨几句骂,政事堂的那些书吏,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李侍郎,您是咱们的主心骨.”

    “好了”,李存孝止住对方的话头。

    “大家辛苦,我都知道。但眼下大军出征,一切以战事为第一,我也不能例外。”

    “相忍为国,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有几瓶丹药,你给大家带去,多少是我的一份心意。”

    “李嗣本李嗣恩肆意妄为,等战事结束,我一定参他们一本!”

    软硬兼施,好歹将手下安抚住,让其先行休息,晚些再安排工作。

    处理完这些,李存孝才再次回到了大佛头顶的变相图上,将矛盾冲突的部分隐去,述说了一番方才的经过。

    “师兄若是能来,那自然最好。”

    “若是如此,那我等法事也可以提前结束,剩下的煞气,留待自然消散就好。”

    “我和契此道兄,便可以早日前往东都,救助百姓。”

    智恒说着看向契此,后者微微点头,目光却在徒弟身上停留了片刻。

    李存孝不动声色,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之后的几天,他上午处理衙署中的杂务,下午还是照旧前往大佛处,吸取煞气。

    智刚的到来让他心中多了几分紧迫,暗中加大了力度。

    于是智恒惊讶的发现,临近离开,契此做起法事越发“努力”,净化的效率比起一开始还翻了一倍。

    他尝试着劝说了几次,便不必再劝,只当是这位大和尚做事有始有终。

    毕竟类似的事迹,这位之前也不是没做过。

    而有了大和尚的掩护,李存孝几乎是一天就能充满一次金刚杵。

    每充满一次,当夜他就会将其全部用于推演《三坛海会真经》。

    作为贯通儒释道三教的绝世神功,当初为了几句总纲,便消耗了魔帝杨英这一尊大宗师的一身煞气。

    如今要推演具体功法,消耗也同样不小。

    好在眼下有大佛作为充电宝,李存孝并不缺煞气,一次推演不能补足,那就两次、三次。

    直到第四次推演,整个第八境元胎境界的功法,才算完整推演出来。

    龙宫之中,李存孝盘坐龙椅上,藻井中灵气如瀑布垂流,脑海中儒释道三教精义冲刷。

    泥丸之中,三座神宫,三尊灵相,齐齐焕发光芒。

    三方祭坛,交相呼应,如品字形交错排列。

    居上者,如天之苍茫;

    居左下,如地之厚重;

    居右下,如海之无涯。

    昊天居苍穹之上,十方救苦天尊居九地之下,广目天王居广海之滨。

    天、地、海三坛,亦或称天、地、水三坛中,各有一方大道印玺浮现,似天地之权柄,玉音回荡:

    “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化育万物。”

    “天地水三官大帝,立天地水三坛,统摄一切众生。”

    “上元一品天官赐福,中元二品地官赦罪,下元三品水官解厄。”

    “赐福敕罪,解厄救灾,巡历宇宙,以定生死!”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350/2837553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