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南洋风云1864 > 第648章 战后经济

第648章 战后经济


1919年5月1日

    在大楚帝国本土马尼拉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胜利大阅兵仪式,上万名从欧洲载誉返回的远征军官兵代表,高举着军旗整齐列队通过荣耀大道,接受百万民众和帝国皇帝以及一众贵族的检阅。

    五月的大都市马尼拉,大街小巷布满了无数飘扬的国旗,皇家徽章旗帜和军旗,演绎成了一片全民狂欢的盛大典礼。

    当面容坚毅的官兵们列队走过,“帝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远征军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响天彻地,震撼人心。

    大楚帝国建立至今

    五十几年来不断的开拓殖民,帝国疆土遍布世界五大洲,成就了日不落帝国极致辉煌,楚室臣民的自信心攀升至巅峰。

    欧洲远征军的胜利归来,强大的军事实力杨威异域之外,奠定了举国上下无与伦比的自豪感,浓烈的爱国热情在这一刻彻底激发出来。

    百万马尼拉大都市居民走上街头,在阅兵典礼的雄壮军乐声中,这座大都市已经彻底沦陷为欢庆的海洋。

    而这只是帝国欢庆战争胜利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在其他大都市,还是海外领地的偏僻乡村,都在举行各种不同胜利欢庆活动。

    这是凝聚国家荣誉感,凝结民心士气效果最好的活动。

    大楚皇帝郑国辉站在月湖官邸高高的检阅楼上,检验了雄壮的凯旋官兵,心中的万丈雄心油然的激发起来,脸上满是欣慰的喜色。

    这数十年的岁月,见证了大楚帝国从弱小一路强大起来,他由衷的感到骄傲。

    事实已经证明

    历经数千年文明洗礼的汉唐文明,具有难以想象的内在爆发力,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有一位英明的领袖引导,便能绽放出惊人的活力,大楚帝国就是明证。

    大楚皇帝抬头看着荣耀大道上由无数高楼大厦构成的天际线,这样的大都市景象,纵然放在一百年后,那也是世界顶级城市的存在。

    这是无数华裔臣民创造的奇迹,在当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充分激发了帝国臣民吸收世界先进知识的能力,创造性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方面。

    亿兆臣民戮力同心,将迸发出何等强大的力量?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自问也没有做过多少事儿,只不过为帝国发展开拓出足够的空间,创造出一个和平安宁且相对平等的发展环境,为海外臣民利益提供坚实的保护,仅此而已。

    而这亿兆臣民反馈来的是一个愈发强盛的帝国,在1918年度,帝国经济总产出已经达到美国的82.1%,牢牢的占据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

    从1914年开启的黄金时代,至今短短5年间,帝国的整体经济产出翻了一番还多,这就是亿兆臣民共同努力的力量。

    经历了这几年高速发展,渐渐的有些隐患也露出端倪,引发了大楚皇帝郑国辉的高度关注。

    这其中,尤以过剩的生产力最值得重视。

    遍及欧洲的大战已经平息,欧洲各国全面转入战后重建和恢复中,这导致对外需求的急剧减少,使得帝国高歌猛进的经济发展被踩了刹车。

    来自欧洲的大量定单被无端取消,延迟或者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帝国上下几千上万家工厂都出现了类似问题。

    虽然内阁总理衙门屡次发文,帝国政府各部门早有预警,可依然有大量的企业踩坑。

    追究原因,这源于资本家的贪婪而已。

    帝国皇家各大银行早就在1917年底收紧了银根,到了1918年全面收紧信贷,这样有力的举措,极大的减少了社会各领域的盲目冲动发展。

    若非如此

    帝国可不止数千上万家企业陷入困境,这个数字恐怕要扩大十数倍,损失也要扩大数倍不止。

    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美国人,美国政府信奉自由经济,在大楚帝国出口的各大企业纷纷收紧笼头时,美国金融界和产业界陷入最后的疯狂。

    他们疯狂的扩充产能,去填补大楚帝国企业供应不足的缺口,在1918年度依然疯狂扩产,导致如今数十万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堆积如山的物资失去了买主,只能堆放在厂房仓库里,海关码头上,最后拖垮了企业,也拖累了银行,从而拖累了整个经济发展大势。

    据北美传来的消息

    在1919年第二季度末

    美国以肯塔基国民银行,泛美银行,密西西比民众银行为首的一大批银行爆雷,总计约有137家大大小小的银行申请破产,在产业金融界掀起滔天波澜。

    数万家企业破产清算,上百万产业工人失去了工作,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狂欢骤然停歇,正在腾飞的经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就是盲目无序发展的后果,美国佬正在品尝这一苦果。

    反观大楚帝国

    在内阁总理衙门的强力管控下,以皇家各大银行为首的金融界,早在前年年底就发出了警告,不断的收缩信贷。

    时至今日,当欧洲需求断崖式下跌的时候,大楚帝国经济总体没有受到重创,当前遇到的困境在可控范围内。

    帝国经济正在从战时转向和平时期,政府方面通过有序的大额采购,引导社会工业产能有序的退出,大量的工厂暂时能够维持低速运转。

    皇家内务府也发出大额订单,一方面填补战略库存,一方面引导社会产出向强化帝国基础设施领域转变。

    比如近期以来

    皇家内府就先后列出了三十项重大基建工程,例如宿雾跨海大桥,本土三岛高速公路网,环加里曼丹岛铁路,苏门答腊沿海铁路,爪哇岛东西高速公路,新西安码头改扩建,澳洲黄金海岸铁路,澳洲南北高速公路线等等一系列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

    这不但有助于强化并提高帝国本土的基础设施水准,且能消化大量工业产能,雇佣大量的工人减少失业率,令整体国民经济平稳过渡到和平时代。

    在战争期间

    皇家内务府累积了海量资金,总量高达数十亿银洋之巨,这些资金大量的投入到基础设施领域,将会产生稳定且长期的收益。

    帝国政府同时也发布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集中于城市道路,桥梁,火电厂和城乡道路的全面硬化,还有水坝,水渠,农田设施之类,有助于吸纳大量的破产企业劳动力。

    在政府的有力主导下

    大楚帝国的国民经济将会平稳着落,这比美国佬完全放手不过问的自由市场经济,要强了几个冒头子都不止。

    大楚帝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大概位于英式和德式之间,既不像英国制度那么放任自由,也不如同德国那样威权。

    大楚帝国内阁总理衙门麾下各部署,都有聘用的社会智囊团提供意见,供部署大臣决策之用,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体制。

    比如警政总署,就有数个社会智囊团参与政策评估和事后监督,这些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工厂企业代表和社会团体的民间人士,每半年或一年发表一次报告。

    对社会治安评估,警容警纪监督,治安法和交通法以及其他行政法规的拾遗补缺,反映来自民众的呼声等等方面,最后汇总到警政总署高层的案头。

    相关的意见经过会议决策,由警政总署高层一一书面解答。

    举凡有助于提升警务效率,减少积弊,改善执法程序的建议,警政总署将会予以采纳,并且在帝国警界全面推行。

    对现行行政法规的拾遗补缺的重大建议,将会提交帝国立法会,通过议会决议后,在后续警政法规的最新版本中体现。

    这是一种自我修复和不断发展的完整体系,在政府各部门中都有类似机构,并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

    而这一体系,在英德司法中都没有体现,是楚国独有的司法行政体系。

    比知前者更完善,更透明,也更受帝国臣民的普遍欢迎。

    在经历空前规模的欧战之后,当初悍然发动战争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与沙俄帝国纷纷解体,尝尽了威权统治的苦头。

    那就是一人君临天下,要么将帝国带入空前繁荣昌盛的境界,要么将帝国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前者最值得称道的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大楚皇帝郑国辉,后者反面典型就是德国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些狂妄自大的君主。

    由此引发的反思风潮,带动了大楚帝国从1918年初至今的“立宪大改制”,这是整个帝国统治秩序的重整,对未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立宪大改制”中,帝国皇室将大部分行政权利交由政府,将立法权力交由议会,只保留了最后关键的最终否则权。

    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顺应国际时事,对帝国高层体制采取的彻底改制,从“人治”转向“法治”,从君主独裁转向政府治理的重大转变。

    这也是他构思良久的政治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他不能指望皇储楚-郑源也有着来自后世的鲜明记忆,率领的帝国在前行的惊涛骇浪中左右逢源,那太不现实。

    万一触了礁,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皇家威权统治的最脆弱地方就在这里,若是顺风顺水那都好说,可万一决策失误,那么君王就要承担万千民众的怒火。

    如今转由政府主导,那么即便有什么政策的重大失误,最终的责任也是由帝国政府承担,与皇室无碍。

    帝国皇室手中还掌握着惊人的财富和军事大权,对军队高层统帅任命拥有最终裁决权,这就是最有力的地方。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敢于忽视皇权,拥有了军队,主导司法警政大权,帝国皇室的威严和财富不受侵犯,依然可以保证皇家子弟的长久富贵。

    “立宪大改制”对大楚帝国皇室而言,是顺应时代发展,“以退为进”的明智之举。

    这个时节

    执掌帝国53年的大楚皇帝郑国辉要禅位,引起了帝国皇室和高层的巨大震动,叩请圣上收回成命的帖子如雨片般纷飞。

    这不乏痛哭流涕的老臣子们,感觉仿佛天塌了一般。

    可大楚皇帝郑国辉的意志不容辩驳,辛苦这几十年,将帝国带到如今辉煌鼎盛的巅峰,他也感觉到有些累了,有些乏了,想要歇歇了。

    人们只看到帝国皇帝高居御座之上的无上威严,极尽世间的荣光,如同是9天降临的神邸一般。

    可谁能体会到?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沉重,欲加皇冠,必承其重,那种将亿兆臣民担在肩膀上砥砺前行的压力,能够生生的累垮了。

    没有足够强韧的神经,难堪大任啊。

    大楚帝国这样的一个世界强国,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还是人文等各方面的重大事务,每一个决策,都足以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大楚皇帝禅位于皇太子,这当今帝国上层风传最劲的头等大事儿。

    虽然众臣拼命上书劝谏,可大楚皇帝郑国辉意志已决,岂是等闲人等能够劝动,基本板上钉钉了。

    1919年五月四日

    大楚帝国皇帝下旨,任命新晋从欧洲返回的色雷斯亲王楚-郑汇元帅为皇家陆军司令长官,统领三军。

    楚-郑汇元帅在欧洲曾经统领260多万远征军,位高权重,战绩飙炳,担任最高总司令乃是众望所归。

    他绝大多数的部下都留在了欧洲,在本土陆军中根基倒是不深。

    最初发家的第九师,后来发展成为第九集团军,如今也留在欧洲驻守克里米亚,成为长期驻军欧洲的部队之一。

    回到帝国本土,反倒是没有什么老部下了。

    担任皇家陆军最高司令长官一职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手底下却是没兵的,在帝国首都马尼拉,真正握有兵权的是皇家禁卫军司令长官和驻守京畿要地的几个师。

    这些带兵的长官都是陛下的死忠军官,眼中只有皇帝陛下。

    没有陛下的亲笔谕令,楚-郑汇亲王这个皇家陆军最高长官连一个营都调动不了,这就是权力制衡。(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200/283752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