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谁才是柱石之臣!
推荐阅读: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人在诸天,寄生成道 我的神级词条都刷满了 战锤之黑皇帝 斗罗绝世:从日月开始登顶至高 浑元仙宗 都重生了还混娱乐圈? 三国:王业不偏安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战锤:刚统一帝国,你说是40K
十月初九,秋风肃杀。
周国皇帝亲率王师抵达永宁镇,随即遣客省使潘美为寿州巡检使,命其在寿州境内安抚当地百姓,让他们各自返回家中,恢复日常的生产生活。
翌日,宰相李谷的请罪文书快马送至行在,为自己的撤军行为上奏辩解,言其退守乃为保全兵力云云。
“保全兵力?”柴荣顿时怒极反笑,将奏疏重重掷于案上,震得青瓷茶盏叮当作响,“好一个巧舌如簧!”
“哼!”柴荣霍然起身,绛色龙袍的下摆拂过桌案,“丢盔弃甲,自乱阵脚,这就是他李谷的保全之法?”
霎时间,帐内文武全都屏息垂首,无人敢开口触皇帝的霉头。
恰逢秋风卷入军帐,吹动案上烛火摇曳。柴荣蹙着眉头负手踱步,又抬头望向帐外沉默良久。
他深知李谷的才干,确实并非庸碌之辈,但此番贻误战机,险些酿成大祸,着实让他心里很不高兴。
不过想起皇后的劝说,柴荣也认为很有道理。况且战事才刚开始没多久,还未取得显著的成果,若是就这般严惩前线的主官,难免对军队的士气产生影响。
权衡利弊之后,柴荣决定采纳皇后的意见,暂且给李谷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沉吟片刻,决断道:“免去李谷前军都部署之职,改判寿州行府事,负责调度军务等一应事宜。”
这道旨意看似贬谪,实则仍予重任。若是李谷能干好这份差事,自然不再追究先前的过错,可若办砸了,那便新账旧账一并清算。
王溥当即出列道:“陛下,前军不可一日无帅,若现在就撤了李相的职,那前线诸军便无人统辖……”
其实他想要建议皇帝让李重进取代李谷统率前军,因为眼下前线能镇得住场面的大将唯有李重进。
而且对方又刚在正阳取得了大捷,由其统领前军,可迅速稳定因撤军而动摇的士气。不管怎么看李重进都是很合适的人选。
但王溥心知皇帝对李重进有防备,在摸不清皇帝心思的情况下,他不敢贸然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能委婉的提醒一句。
“王卿不必担忧,朕已有安排。”柴荣微微颔首,说着便回身坐下,沉声道,“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统率前军诸部,即刻向寿州城进发,举全力攻城。”
永宁镇距离正阳不到百里,过了淮河往北就是寿州城。如今柴荣亲率大军赶赴前线,顶多数日就能抵达寿州城下,当然可以放心把前军兵权交予李重进。
话音落下,帐内众臣自然没有异议,大伙儿也都习惯了皇帝雷厉风行的决断。
侍立在侧的翰林学士走到一旁,取出预备好的白麻绢纸铺开,提笔蘸墨开始草拟诏书任命。
与此同时,柴荣扫视一圈,又吩咐道:“诸位爱卿也去准备吧,明日一早起营开拔,朕要亲率中军赶赴正阳。”
众人齐声应诺,鱼贯退出大帐。
……
正阳大营,晨曦微露。
李重进立于校场高台之上,披挂着一身精锻山文环铠,细密的甲片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寒芒。
这位太祖郭威的外甥已年近四十,岁月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留下痕迹,黧黑的面容显现几分刚毅,眉宇间透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李重进单手按着腰间鎏金剑柄,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列阵的将士。每个被他目光触及的士卒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儿郎们!”李重进的声音如洪钟般炸响,在肃静的校场上回荡,“昨夜快马传来陛下诏令,命我等即刻进军寿州城!”
说罢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将士,见大伙儿全都战意高昂,心下十分满意。
李重进继续道:“先前我军在正阳东大破伪唐刘彦贞的援军,斩首万余,生擒敌将咸师朗以下将校数十人!如今寿州守军孤立无援,又受此大败的影响,定然士气低迷,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他猛地拔出佩剑,剑锋在朝阳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寒光,“寿州城已是强弩之末!破城之日,陛下必有重赏!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就在当下!”
“杀!杀!杀!”将士们齐声怒吼,声震云霄,惊得林中飞鸟四散。
李重进转头冲各部将领喝道:“传令各营,立即拔寨起兵!骑兵先行,步兵随后,务必今日渡过淮河,赶赴寿州城下!”
“诺!”众将轰然应命。
不到一个时辰,数千精锐骑兵便集结完毕。
战鼓擂擂,号角长鸣。铁骑如洪流般涌出大营,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动,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李重进骑在马上跨过营门,眯眼眺望远方连绵的队列,目光闪过一丝锐色。
此番南征的战事,皇帝派自己打头阵,却让李谷统管前军兵权,明显是在忌惮防备自己。
然而结果如何?
刘彦贞的援军还在二百里之外,李谷就被吓得从寿州城下撤军,仓促退守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对军队的士气也产生很大影响。
要不是自己率军在正阳东边击溃刘彦贞的人马,战局还指不定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哼!想到这里,李重进感觉心中很不痛快,隐隐憋着一口窝囊气。
他下意识握紧缰绳,脑中浮现出更多的事,就比如张永德……那个家伙能靠裙带关系上位,不外乎皇帝想借对方来制衡自己。
可真要论起战功和资历,那厮又怎能与自己相比?当年自己随舅舅郭威南征北战之时,张永德还他娘的不知在哪撒尿和泥巴玩呢!
但如今对方却执掌殿前司,地位上竟与自己平起平坐。
若是再算上殿前司内皇帝的另一位姻亲……相比起殿前司主将张永德,李重进觉得那位皇后的妹夫,反倒是更棘手的竞争者。
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对方已经从一名禁军的小校,崛起成为殿前司的二号人物,晋升之快实在令人咋舌。
不过眼下并非计较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尽快拿下寿州城,用实实在在的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此战定要迅速的拿下寿州城,让皇帝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谁才是值得倚重的柱石之臣!
“驾!”李重进随即压下心思,轻夹马腹而行,绛色大氅立时在风中猎猎作响。
……
而就在前军渡河的同时,近百里之外的永宁镇,皇帝柴荣的中军也已拔营,向着正阳方向而来。
两天后,柴荣率中军浩浩荡荡抵达正阳。
皇帝的仪仗如巨龙般蜿蜒于官道之上,绛色龙旗在秋风中猎猎招展,金线绣制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柴荣骑乘在御马之上,身披战袍、外罩金甲,眉目沉凝,远远望着前方的城池轮廓。
正阳城外,李谷早已率文武跪伏道旁。他身着素服,未戴官帽,以示请罪之意。
待御驾渐近,李谷额头触地,恭声道:“臣李谷,叩见陛下!”
皇帝当即勒住马缰,冷冷俯视着这位宰执重臣。李谷的官袍沾满尘土,发髻松散,哪里还有往日宰相的威仪。
柴荣心里有气,并不唤李谷起身,而是就让他这么跪着说话。
李谷顿时战战兢兢,心知皇帝余怒未消,连忙伏地叩首道:“臣一时糊涂,擅自撤军回防,以致贻误战机,差点酿下大祸,还请陛下降罪!”
“糊涂?”柴荣冷哼一声:“若非李重进及时在正阳东击溃唐国援军,朕此刻恐怕是要率军退守颍州了!”
哪怕他暂且不准备追究李谷的过错,准许对方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他心中的怒气一时半会儿却难消除,正好借此机会敲打敲打李谷,同时也给其他人提个醒。
“臣罪该万死!”李谷浑身一颤,不敢辩驳,只是重重叩首,额上已见血痕。跪在一旁的官员噤若寒蝉,就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招引皇帝的怒火。
王溥见状,忙上前劝道:“陛下,李相虽有失当之处,然其忠心可鉴,且寿州军务繁重,仍需能臣坐镇……”
宰辅之首的范质也跟着出声求情:“李相定能戴罪立功,以报陛下不责之恩。”
柴荣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李谷,见他形容憔悴,鬓角已见霜色,心中怒意稍减。
回想起去年亲征时,李谷鞍前马后的操劳。而且对方早年间被契丹俘虏,经历严刑拷问六次,都不屈服……在兵役、治黄河等方面也很有建树。
种种一切在柴荣脑中闪过,顿时怒气又消散了大半。
他也觉得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稍稍缓和语气,拂袖道:“念在你多年勤勉,又正值用人之际,姑且让你戴罪立功。但若前线军需调度有所差池,朕绝不再饶你!”
李谷如蒙大赦,连连叩首:“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圣恩!”
柴荣不再多言,御驾继续前行,直入正阳城内。
王溥紧随其后,小声道:“陛下宽宏大量,李相必感恩戴德,用心办好陛下交托的差事。”
“希望如此。”柴荣淡淡道,“派人去寿州前线看看,攻城的战事进展如何。”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102/2837571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