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跟我走
推荐阅读:废土: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斗罗:好处我来,副作用你扛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释天武向你分享了磁场转动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影视: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从漫画编辑开始
回到香港,陈光良在陈文杰的陪同下,视察了中环干诺道的香格里拉酒店新址。
站在香格里拉广场下面,陈光良抬头望著外观类似『帆船』的香格里拉酒店,心中忍不住有些自豪。
香格里拉酒店(新),总高度是56层,它是香港第一座摩天大厦(超过40层以上),也是亚洲最高的摩天大厦。
由于香格里拉酒店的上层,做了一个类似帆船的弧线形,所以为了不减少『建筑面积』情况下,高度修高了4层。(地积比基本是固定,根据四周的情况制定地积比,即可建楼面一开始就有标准)
56层的高度,再加上整体造型类似帆船,湛蓝色的玻璃幕墙,香格里拉酒店已经成为维多利亚港两岸,最瞩目的地标性建筑。
「父亲,我们将开业的时间,定在明年的5月份。」陈文杰在一旁说道。
5月份新酒店开业,6月份父亲正好过生日。
陈光良点点头,此时香格里拉酒店已经完成装修,正在内部软装和新培训员工,毕竟比现在的香格里拉酒店规模大了很多,客房都多了两倍,面积更是增加了数倍。
「搬迁后,原来的香格里拉酒店大厦,你打算怎么办?」
陈文杰马上说道:「改成写字楼继续使用,等八十年代再考虑修建新一代的大厦。毕竟这次修建新香格里拉酒店大厦,包括报警、空气强度调节、供水、照明、保安、通讯系统等,我们虽然已经采用集成电路的商用电脑控制,但现在集成电路发展日新月异,估计八十年代在建筑领域会诞生很多新技术。」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嗯。非必要的重建,都放到八十年代,包括德辅道的现香格里拉酒店、德辅道的环球集团大厦、花园道1号的平安银行大厦。」
类似长江广场、保利大厦、连卡佛大厦这些六十年以后修建的大厦,未来基本不会重建,最多也就是大装修升级。
重建大厦的目的,是增加『建筑面积』,内部装修的更新叠代,是不需要重建大厦的。像是美国曼哈顿的摩天大厦,二三十年代的产物都能延续百年,当然后期的维修确实挺费钱费时的。
随后,两人走进新香格里拉酒店内部,里面正在进行一些软装,香格里拉酒店管理正在有序的组织和培训新员工。
提前半年时间培训,这样恐怕也只有香格里拉酒店如此重视服务,当然期间也会到德辅道的香格里拉酒店实习。
在香港,五星级酒店已经有五家——九龙的半岛酒店、喜来登酒店,港岛的香格里拉酒店、希尔顿酒店、文华酒店。
但品质最高的,永远是香格里拉酒店和半岛酒店,香格里拉酒店是现代化奢华酒店,半岛酒店主打传统贵族酒店。
1966年玛格丽特公主访问香港,住的是香格里拉酒店,参加了海运大厦开业。这里面,自然是陈光良的关系,毕竟两人也有过非同寻常的过往关系。
「陈生」有人认识陈光良和陈文杰,然后统一称呼。
陈文杰点点头,示意不必在意他们,继续现场视察起来。
稍后两人走进一间总统套房,陈文杰介绍道:「这间总统套房,我让香格里拉酒店给父亲留下来作为专属套房,装修风格也是参照父亲你喜欢的」
陈光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嗯,我挺喜欢的!」
站在落地窗前,无敌的视野,俯瞰维多利亚和九龙是如此的美丽,新世界中心已经开始动工.
稍后陈光良说道:「长实发行新股,交换长置的地盘,你准备的如何?」
长江置业,是陈光良未上市的私人企业,旗下还有大概45幢市区住宅大厦的地盘,可建住宅9000个。
陈文杰说道:「准备好了,将你的持股正好重新增持至75%,然后是注入6个地盘,可建15幢楼约3000个住宅单元。长江置业还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只能考虑后面自行开发。」
现在哪怕是长实,市值也跌到23亿港币,较巅峰时跌了5成多;这种情况已经算最好的,香港很多上市企业,跌到巅峰时期的一成,能保持两三成都算是优质企业,当然四五成也有少量,算是优质当中优质企业了。
陈光良说道:「剩下的就不急了」
此次增持,主要是因为股市巅峰时,长实集资了3亿,陈光良个人的股权将至67.5%;如今注入地盘,不过是重新回到75%而已。
如今股票跌的利害,哪怕长实也去了五成;但长江置业手中的优质住宅地盘,跌幅只有三成多的样子。
这中间的差距,自然适合注入资产了。
套房里,只剩下两人,陈光良突然说道:「明年,我将成立一家『陈光良陈文杰父子信托公司』,我会将三分之二的长实股权注入这家信托公司,你我各持有一半的信托股权,另外你的子女是受益人。至于另外三分之一的长实股权,我打算交给『陈光良基金会』,用于长期的慈善事业。」
陈文杰害怕听到『接班』,他连忙说道:「父亲,是不是太早一些,当然我对您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就是您的身体那么好,不用急于做这些安排。」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你都四十岁出头了,我做这样的安排很合理。以后这家父子的信托公司,获得长实集团的分红,我们各一半。你就可以拿来做一些个人投资。」
实际上,两年前陈光良便开始将分红一半给陈文杰。至于他39岁以前,都是拿工资的,当然偶尔也会拿到一笔奖励金。
陈文杰看了看父亲脸上认真的表情,说道:「嗯,我听父亲的安排。父亲的安排,非常的合理且传承,这家信托公司应该规定,我的后代只享受信托的分红,没有权利争夺长实的控股权。」
既然父亲讲出来,他也想说说自己的意见。
父亲害怕他们各房争夺权利和不团结,他也害怕自己的四个孩子不团结。他没有父亲的本事,可以创造很多公司很多事业,他的四个孩子只能靠长实集团的信托,当然家族办公室也是很大的保障。
陈光良笑道:「这个你不需要操心,我们慢慢来,一步步的来。」
「好的,父亲。」
但凡是上市公司的股权,陈光良最终都会注入三分之一的持股,给『陈光良基金会』,用于慈善事业。
父子两人有很多话题讨论。
陈文杰趁机说道:「父亲,我打算等明年初开始,将香港兴业私有化。另外,购入大家乐餐饮的股权,我们会在年底完成买回35%,我打算继续增持至40%以上。」
私有化香港兴业,哪怕是溢价30%的友好私有化,成本也不会超过1.5亿(上市集资的规模);相当于这1.5亿,让长实集团白借两年时间,还少还一些。
至于大家乐餐饮购回股权,是高抛低吸的表现。
陈光良说道:「这些布局都没有问题。整体来说,长实集团要启动新一轮的地产上涨周期,虽然有一些海外投资,但整体还是要在本港投资。」
此次海外投资不少项目,包括新加坡的购物中心项目、日本的香格里拉酒店、购物中心、写字楼;但是,整体还是在香港发展而已。
「好,我明白。长实地产已经启动新地盘,预计1975年的销售不会低于1000个住宅,集中在年中及后面的销售。」
没什么问题,只要周期踩对了,长实集团会越来越强大的。
12月中,平安指数跌至200点以下,收盘198点,成为全年的最低。
此时的散户,已经纷纷交出筹码,该破产的破产,该负债的负债,总之是一片哀嚎。
严祖和带著长子严达康,来到长实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
「舅舅」
「表哥」
陈文杰热情的邀请严祖和、严达康坐在沙发上,然后陪同坐下。
严祖和随后说道:「文杰,长实重返大家乐餐饮,我是非常高兴的,已经腾出两位董事局席位,你看你们什么时候派人上任。」
陈文杰笑著的点点头,说道:「行,晚点我让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的人派人上任,就是走个过场,他们不干涉大家乐餐饮集团的运营。」
此时的大家乐餐饮,全港拥有36家快餐门店、2家高档粤菜餐厅/西餐厅、以及珍宝海鲜坊的投资,还有二十多个铺面。
严祖和马上说道:「长实集团的人很厉害,指点一下我们的运营自然很有必要。对了,你看大家乐的铺面是不是不足,我正在抄底一些铺面。」
陈文杰简单看了一下铺面资料,便说道:「舅舅放心抄底便是,铺面一向是大家乐餐饮集团的重要投资。」
严祖和高兴起来,这个信号很明显了。
他凭借跟著姐夫和外甥的脚步,成功在1973年时高抛,例如高峰时期:他仅持有大家乐餐饮25%股权、和盛地产43%股权,套现不少现金到自己的口袋;同时,他的和盛地产上市后的资金,一部分用于购物收租物业,一部分则购入证券,期间他还发行新股去交换其他公司的新股,最后他都在高峰时差不多完成套现。
事实真如姐夫和外甥预料的一样,大股灾和石油危机,让很多企业市值跌至巅峰时的十分之一,甚至还有破产的。
而严祖和的和盛地产,今年还趁机买了几个收租物业,实力进一步增加。
「学到了,学到了!我和盛地产也想继续投入地产业,大概有1500万港币的现金流,若是有什么地盘,我找长实一起合作。」
陈文杰倒不觉得有什么,舅舅的和盛地产找到项目,让后和长实合作,一人五成,最后双方都是获利。
不过这次他主动的说道:「正好。我们长实集团有个计划,那就是明年吸纳工业地皮地盘,等时机成熟,再以售楼花的方式放出去。这样所得的资金,又可以拿去投资地产。舅舅若是有兴趣,我们可以两家各拿出1000万港币的现金,合组一家企业。稍后,再向银行大举借贷,继续吸纳更多的工业地皮。」
严祖和闻言,没有马上答应,因为工业地盘这一次跌的最狠,因为石油危机的影响,导致香港工业厂商需求减弱。
不过他很快说道:「好。石油危机总归会成为过去式,实际上全球也早就恢复石油供应,无非就是价格涨了。工业大厦,大有前途!」
陈文杰笑道:「我们可不会留下租赁,而是等到合适的机会,以售楼花全部卖出。」
「明白」严祖和笑著说道:「工业地盘跌的最狠,回暖说不定涨得最快。等工业地盘赚到钱,又能投入到住宅地盘,这简直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看著表哥和自己父亲谈笑风生,严达康敬佩不已,自己的表哥比他大15岁;但父亲在他的面前,反而更像是『商业晚辈』,从父亲的表情来看,反而乐在其中,甚至是非常珍惜的程度。
离开长实集团。
严祖和在汽车上教育长子严达康:「在投资地产上,陈氏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就永远不会出错!」
严达康狐疑的说道:「难道陈氏就不会出错嘛?他们毕竟资本雄厚,出错也波及不到多少;但我们这种中小企业,出一次错便是元气大伤,甚至破产。以前我总是认为,我们六成出租,四成出售的保守方式,更能长期生存。」
严祖和笑道:「至少你姑父在一天,陈氏家族就很难判断错。这个你不要管了,要是哪天你真自己掌权了,六成出租,四成出售的方式,倒是也正确。」
不管怎么说,他对姐夫陈光良的判断,从来不存在怀疑。那可是在二三十年代上嗨滩就能非常敏锐的判断力,最神来之笔便是二战后,将资产挪移到香港这个宝地。
当年多少上嗨滩的富豪,都已经俱往矣,唯独姐夫的家族越来越强,甚至已经是世界级的家族。就是他本人跟著姐夫投资,实力也有可能逐渐超出家族信托的资产。(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022/2837536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