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529章 所图甚大

第529章 所图甚大


时间转眼来到下半年。

    暑假,陈氏家族又举行了一次团聚,在愉景湾的别墅群里度过了一周时间。

    陈光良为家族创始人,总计三代人,人数已经是差不多五十人。

    第一代是一夫四妻,总计五人;

    第二代是11子4女,其中六个儿子已经结婚、一个女儿结婚,所以实际到20个第二代;

    第三代是23人,有16个男孩、7个女孩子。

    在第二代中,实际上年龄相差悬殊,有七个都是在1943年以前出生,后面八个则是在1952年开始陆续诞下。

    陈光良最小的子女,就是司叶子诞下的女儿,才10岁而已。

    而陈光良的『嫡长孙』,今年已经18岁,且在上大学了。见了几个比他小的,也得恭敬的称呼一声『叔』和『姑』。

    事实上,在短短的一周时间,或者是一年团聚两次,总计两周的时间里,并不能说让说有的家族成员『相亲相爱』。

    陈光良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实际上他根本不管这方面的问题,而每年两次团聚,无非是让四房的第三代能互相认识一下。

    但『家族』的概念却深入第二代、第三代陈氏成员的心中,这是代代相传的东西,陈光良还是有自信,这个家族比那些老资格家族更团结的。

    结束聚会后,陈光良在平安银行大厦的家族办公室,开了了家族办公室的会议。

    参与者包括四房妻妾,以及四房的长子,正好加上陈光良,组成了家族办公室的『常任理事会』。

    从1975年开始,家族办公室就能为家族成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某家族成员想去阿尔卑斯山滑雪,那么在瑞士的家族办公室就会提前安排当然每年的运营费,也已经高达2000万港币。

    这还是在这一阶段,陈光良委派了儿子担任投资部门的『核心』,无需支付『顶级投资人』的薪酬。

    当然,如今『陈光良家族办公室』的资产已经有8亿多美金(46亿多港币),每年盈利不会低于5亿的水平。

    「说说看,投资黄金的情况如何!」陈光良坐在会议室的首脑位,两边是他的爱妃,再下面是他的四个『长子』。

    从今年(1976)开始,黄金跌至130美金每盎司以下,陈光良自然命令『陈光良家族办公室』、『平安投资』、『平安银行』、各房的私人投资,纷纷入场。

    毕竟,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以及五年涨幅五倍的超级投资。

    陈文杰率先说道:「家族办公室(香港)的黄金投资情况是:目前我们已经在香港持有黄金30吨,如今香港允许黄金自由进出口,我们家族投资黄金现货的方式也有很多,包括银行、珠宝公司的渠道」

    陈光良满意的点点头,香港在1974年允许黄金自由进出口,当年的黄金进口是100吨。不过哪一年,黄金已经达到巅峰,陈光良家族从11月份黄金达到180美金每盎司时,就开始陆续套现黄金。

    稍后,陈文锦、陈文欧陆续做了工作汇报,家族办公室在伦敦、苏黎世、纽约,分别购入4吨、4吨、2吨黄金存入当地的银行。

    一吨黄金为3.5万盎司,以130美金每盎司计算(实际更低),差不多是455万美金;而美元与港币的汇率是1:5.5,也就是一吨黄金约合2500万港币。

    如今半年时间,陈光良家族购入40吨黄金,也才10亿港币而已。

    陈光良随后说道:「我将从各房、各公司,以家族办公室的名义,借进30亿港币;在未来的一年半时间,继续购入120吨的黄金。此举,将让家族办公室在80年代时,足以支持这个家族的稳固,以及家族办公室的运营。」

    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支持。

    严人美便说道:「环球集团、长江工业集团、平安银行都可以借到钱,问题不大。」

    虽然已经传给四个儿子,但她还是了解的,其中环球集团、长江工业集团的现金流都是几十亿港币,平安银行则是银行借款。

    这个时候,丈夫说的是借,她还是舍得的。

    蒋梅英也连忙说道:「我个人投资企业,也能凑出2亿美金。」

    陈光良打断奥黛丽赫本和司叶子的表态,说道:「具体情况我也知道,我会安排的。当然家族办公室向各企业借入资金,未来肯定是会偿还的。另外,如果这些企业有好的投资,是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毕竟我们家族的贷款都比较少。所以整体而言,只是家族办公室不方便贷款而已,我相信影响不大。」

    众人点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而陈光良自然会根据每家企业的情况,承担这次的借款资金分配,不会让各房各企因为现金流的事情,而陷入麻烦,也不会去卖出那些股票什么的。

    最后,陈光良说道:「黄金投资还有期货之类的,后面还有机会,这次黄金可能在八十年代初涨到七八百美金每盎司,到时候后我会通知你们各房做期货或现货投资。当然,没有我的命令,你们不要擅自去投资期货,没有必要去冒险。」

    「是,父亲」

    这场关于家族办公室的会议结束后,陈光良又将严人美、陈文杰、蒋梅英、陈文骅叫到会议室。

    「安排个事情。接下来,文骅你准备将纽约的海丰银行51%的股权。据我所了解,海丰银行在1974~1975年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出现不良贷款,因而陷入困难。1973年其利润达到4400万美金,预计如今仅剩下三分之一。」  

    陈文骅马上问道:「父亲,这是我个人投资,还是家族投资?」

    陈光良摇摇头,说道:「并不是投资!简单来讲,在香港,我想让长实集团拿下汇丰银行手中的和记黄埔,但我们两家财团是竞争对手,汇丰很难交给竞争对手。但据我了解到,汇丰银行已经想将业务全球化,那么美国必然是最好的桥头堡。所以委托你收购海丰银行51%股权,不过是香港这边的筹码。至于你个人发不发在银行,我建议是暂时没有必要。」

    确实没有必要,等第三代再说,现在已经够亮眼了。

    陈文骅毫不犹疑的说道:「没问题!按照海丰银行目前的情况,收购资金预计得2亿多美金。但海丰银行是一家上市企业,直接收购显然代价太高,我想可以和海丰银行董事会进行磋商,先以不错的股价从市场购入一部份股权,再让董事会发行一部新股.」

    作为华界的新晋『股神』,陈文骅这样的建议堪称教科书级别。

    恶意收购,显然是不可能的,陈文骅本来就是华裔,还如此高调,这叫得不偿失。

    那么就只有善意收购。

    善意收购,就是要打动董事会。

    董事会自然是想海丰银行的股价上升,以及海丰银行获得资金,以此来摆脱当下的困境。

    陈文骅的方案中,属于『分段出价』的收购:第一阶段,以高于市面的价格,购入一部分股权,此举有望让投资者获得信心;第二阶段,海丰银行发行一部分新股,售予陈文骅,这样海丰银行获得大笔的现金流,以此缓解企业的运营。

    陈光良说道:「嗯,资金上,你们二房凑一凑,贷款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出售投资的资产和股权,不够我再想办法。」

    二房资产已经是四五十亿美金,此次借2亿美金给家族办公室,如今又要拿出两三亿美金收购,任务大,但不是不可能完成。

    蒋梅英马上说道:「问题不大,那么多物业抵押下,可以获得资金。」

    严人美抓起好姐妹的手,表示感激,毕竟收购和记黄埔,那是自己长子的事业在扩张。

    陈光良这时候说道:「嗯,我们家族每一房的现金流是很充足的,哪怕是有贷款,也是非常健康的。」

    陈文骅这时候也说道:「父亲眼光独到,让我们在1974年9月开始抄底,如今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和香港,股市较低谷时,都是大幅涨幅,投资资产大涨。您才是我们背后的擎天柱,这次您指挥,我们两房也算是小小的合作下,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这样机会!」

    蒋梅英这时候说道:「可不是第一次合作,当初喜来登来港发展,你大哥是亲自参与!」

    「好啦,说太多就是太客气了!」

    时间匆匆,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

    10月,内地发生一件大事,标志『十年事件』的结束。

    在中环希尔顿酒店的行政会议室里,来自德州的两位美国地产商——彼得、查尔斯,也就是香港上市企业『永高公司』的两个大股东,正在和长实集团的陈文杰、陆孝清进行谈判收购事宜。

    从半年前,陈文杰就向彼得和查尔斯表达出,愿意就两人手中56.5%的永高公司股权进行收购;只不过,两位精明的德州地产商一直拖著,而现在有些松动起来。

    陈文杰很快说道:「彼得先生、查尔斯先生,据我所知,美国经济在1974~1975年陷入低谷,而今年隐约有回暖的迹象。如果我是你们两位,就将永高公司的股权卖给我们,抽回资金回美国抄底。反之,香港经理1973~1975年的经济低迷,虽然有起色,但显然股市一直很低迷。」

    此话一出,直接让两位德州地产商暗呼『精明』,两人其实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这一次才重新启动谈判。

    叫做彼得的大胡子地产商,此时故作镇定的说道:「陈先生,我们一直说过——可以考虑出售,但需要价格让我们满意。」

    查尔斯随后点点头,说道:「永高公司在香港中环的希尔顿酒店,仅地皮价值就已经不菲」

    此时希尔顿酒店的地皮,仅是前世『长江集团中心』的部分地皮,因为是合并了旁边的花园道停车场及拱北行,才有足够的地盘去修建摩天大厦。

    陈文杰当即说道:「价格我们可以考虑溢价30%,愿意以每股12.05港币每股,购买你们手中的1047万9088股的永高公司股权,涉及资金1.26亿港币。」

    这个价格已经相当的不错,陈文杰也担忧『夜长梦多』。这个地盘不是其它地盘,是关切长实集团的总部大厦,所以价格合理,速战速决。

    果不其然,这个价格报出后,两位德州地产商很快欣然答应,表面当然也表示不想再从美国跑一趟来香港谈。

    「父亲,永高公司的股权已经谈好,一共是斥资1.26亿港币收购56.5%的股权。」第一时间,陈文杰将这个消息汇报给父亲。

    陈光良坐在办公位上,抬头说道:「价格不错,大家都算满意吧?」

    陈文杰点点头。

    陈光良接著说道:「既然如此,在交易达成后,马上对永高公司进行私有化,然后将其暂时拨给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名下。」

    陈文杰说道:「嗯。至于希尔顿酒店那边的管理权,我打算后面拍下尖东的那幅地皮,再与他们谈解除或者转移。」

    如果解除希尔顿集团的管理权/授权合作,肯定是需要赔偿一笔资金的。前世李家成在90年代解除,还赔了1个亿。

    而希尔顿集团的管理权是六十年代与永高公司合作的,相当于要2010年左右才到期,足足签了五十年。

    当然,如果七十年代解除,反而赔偿的少,毕竟这个需要按照当前的营业额进行赔偿。

    陈光良说道:「那幅地皮,明年肯定拍卖。」

    今年,尖东已经拍出2幅土地,其中长实获得第一幅,第二幅则被信和地产拿下,单价都在3000港币左右。

    陈光良笃定长实那幅土地的旁边土地,是明年拍卖,也是根据港府一贯的尿性来判断,明年拍卖旁边的地皮,可以炒高地价,也可以有利于尖东的后续发展。

    陈文杰点点头,这个无需担忧,反正也没有地产公司是长实集团的对手。

    不过他接下来汇报导:「父亲。我和英美烟草公司谈了湾仔的总部地皮,他们开价一个亿;不过我已经邀请新鸿基、恒基、新世界发展,虽然我们有实力独立开发,但毕竟我们也不缺项目。而且,港府那边已经传出消息,地铁公司将就中环站和金钟站的站上盖招标,我打算将精力重点发在这个项目上。」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合作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本来也就是在发展地产有所克制,给其它地产公司生产空间,避免让人觉得我们太过垄断。另外,你说的中环站和金钟站的站上盖发展权,确实是我们必须拿下的项目,绝不给置地的机会。」

    「好的。到时候有明确消息,我再和您沟通。」

    陈文杰敏锐的发现,此时政Z已经有利于华资,所以他马上说道:「父亲,内地结束十年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英资发起收购。比如说,靑洲英坭这家企业,他在红磡拥有大幅地皮,可供发展。」

    在得到父亲筹谋『和记黄埔』之后,他的野心也稍微起来。

    陈光良当即说道:「不错。不过,除了和记黄埔、靑洲英坭在长实集团的食谱外,另外香港电灯也在长实的食谱。还有,环球集团在考虑上岸一部分资产,所以九龙仓是其食谱。所以,明年开年,这些机会再展开,统一进行,避免打草惊蛇。」

    「好的」

    陈文杰难得心情波动起来,父亲这是要搞一波大的啊。(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022/2837534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