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52章 加封上柱国,大闲人刘宽

第652章 加封上柱国,大闲人刘宽


刘宽想了想,道:“天工院目前诸位同僚中,以黄淮为人最为持正,且在自然科学方面学识也颇为不错,可为院正。”

    “此外,杨士奇为人干练、通晓俗务,又在天工院办事多年,可为院副辅佐黄淮。”

    “至于那些科学家、研究人员,只需保证他们的待遇、地位,让他们能专心各自的研究项目即可。”

    朱雄英听了微微点头,因为刘宽所推荐的人选倒是跟他心中的人选差不多。

    只不过,他心里更属意杨士奇为院正——此人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识差了些,但办事却很好,至少很懂得揣摩他的意思。

    然而,朱雄英想起原历史上,杨士奇乃“三杨之一”,且是三杨的核心。很有可能就是原历史上,文臣通过内阁获得与大明皇帝暗中分庭抗礼之权的核心人物,心里就对此人多了几分提防。

    念及此处,朱雄英便道:“那老师致仕后,我便让黄淮接任院正了。对了,对于天工院、自然科学院将来的发展,老师可有什么建议?”

    刘宽道,“如今天工院、自然科学院中研究单位众多,且每年乃至每个月,都不断有新的项目申请。”

    “这固然是我大明科学蓬勃发展的一种象征,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项目都值得投入资金、人力去搞的——有些研究项目本身就是条死路,投入再多也会徒劳无功;而有的研究项目即便成功,意义也不大,得不偿失。”

    “咱大明如今虽然有钱,科研人材也越来越多,却不可肆意浪费。因为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只怕以后问题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朝廷的一大财政负担。”

    “所以,臣觉得今后自然科学院得成立一个专业的项目审批小组,专门来负责审批哪些项目值得立项研究。”

    “同时,朝廷每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投入也该有个预算,不能随意拨发。”

    朱雄英很聪明,一听刘宽这话就明白了。

    其实如今大明每年给予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预算也是有定数的,只不过这个定数基本由皇帝和刘宽两个人确定,且主要是由刘宽确定。

    因为刘宽来自后世,有后世的见识,很多项目一了解,就知道其前途如何,值不值得立项研究,又该投入多少钱财、人力。

    刘宽一旦退休,没了人指导,自然不能再用以前那种以人为主的审批办法。

    如此一来,成立一个较为公正、专业的科研项目审批部门就很重要了。

    除此外,朱雄英因为太过重视发展科学,几位这几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经费除了有求必应外,有时候甚至会越过刘宽直接予以经费、人力上的支持。

    在刘宽看来,其中好几个由朱雄英做主定下的项目都是没必要的,只不过碍于朱雄英是皇帝,他没好意思说罢了。如今将要退休,他才委婉的劝谏了一番。

    朱雄英虽然觉得如今大明财政很富裕,可考虑到这是刘宽退休前的建议,还是听进去了,道:“老师放心,后面我会让天工院、自然科学院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小组的,在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上也会慎重些。”

    刘宽,“若无别的事,臣就告退了。”

    “嗯,老师回去便是。”

    数日后。

    在朝会上,朱雄英当庭宣布刘宽致仕的事,并下了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叙述了刘宽在大明为官三十余年来的种种功劳,最终除了保留刘宽太子太师的荣誉官衔外,又给加了个上柱国的荣誉官衔,并且宁国公爵位也变成了世袭的。

    可以说,到此为止,刘宽在荣誉上已经完全和徐达这位大明开国最大的元勋武将并列了。至于和李善长、汤和等人相比,自然更不差。

    最后,圣旨还封刘宽嫡次子刘长安为安诚伯,封刘宽嫡女刘若月为安佳郡主,刘宽妾室苏采薇也再次得到封赏,为二品夫人。

    刘长安、刘若月两人的爵位都非世袭,圣旨都不是降等袭封,算是一次性的,但也足够说明大明皇室对刘家的荣宠之重···

    ···

    宁国公府,中院偏厅。

    见婢女清走了桌上的碟盘碗筷,又有婢女奉上一杯刚泡好的香茗,刘宽拿起来吹了吹,喝了口,便放在桌上,惬意地坐在太师椅上,笑着道:“果然是退休了好——无事一身轻啊。”

    一旁的朱蕙兰见状笑道,“瞧瞧你疲懒的样子,哪里像个国公?”

    说起来,朱蕙兰如今也四十多岁了,但因为保养得极好,看起来仍是三十几岁美妇人的样子。

    倒是苏采薇,因为本就比朱蕙兰大几岁,年轻时保养也不如朱蕙兰,当了刘宽的妾室后又一直操持刘府各种商业上的事务,如今虽刚五十出头,但看着也有四十几的样子。

    当然,作为一个美人,她仍旧算是徐娘半老,颇有风韵。

    闻言,苏采薇也笑着道:“老爷虽然退休了,可也莫要太清闲了——妾身听说不少人,有职位在身,有事可做时,人身体好好的。可退下来,闲了没几个月,就开始患病,甚至患重病。”

    “由此可见,这人真不能太闲,更不能无事可做,不然病就会来找你。”

    以刘宽的见识,这道理自然是懂的,只不过先前真没往心里去。

    毕竟他之前几十年一直盼着清闲下来,当个无事可干的闲人,如今刚退下来,又怎会想着立即找个事做?

    朱蕙兰听了却是重视起来,道:“采薇说的有道理,夫君如今也在家中闲了好几日了,可想好找个什么事打发时间?”

    刘宽无奈地拿起手中的书,“我看小说不就能打发时间么,哪里还用专门找事做?”

    说起来,在刘宽当初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几部小说来引导大明小说发展后,这一二十年间大明小说发展真的是非常迅速。

    早些年就被写出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就不说了,还有不少其他人模仿写作的武侠小说、神魔小说,甚至融合武侠、神魔写出了仙侠小说。

    比如刘宽如今在看的这部《九尾妖狐传》,就是一部很不错的仙侠小说。

    当然,跟后世类目繁多的网络小说比起来,大明如今的小说种类依旧很少,除了武侠、神魔志怪、仙侠,再就是古今传奇、将相王侯(像历史类)、世情、断案(悬疑)。

    即便如此,也大大丰富了大明百姓的精神生活。

    朱蕙兰听了刘宽的话却是白了他一眼,道:“夫君还好意思说——昨夜你为了看小说几点睡的?怕不是十二点多才睡下的吧?”

    “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这么熬夜,也不怕熬坏了身体。依我看,你看着小说还不如不看呢。若再让我发现你熬夜,我可要没收小说了。”

    刘宽苦笑,“我也就是昨夜看到精彩处没忍住···以后不会这样了。”

    他年纪大了,确实熬不了夜——想当年穿越前,看小说可是通宵看的。

    如今不比当年呀。

    同时,刘宽心里也在想,是不是真该找个相对正经的事做,分分神——整日窝在家里看小说确实对身体不太好。

    ‘对了,要不用家里办的那家小说出版社的写手,多给大明开创几个小说类别?比如说科幻类、穿越类、末世类?’

    想到这里,刘宽随着年纪增长越发沉静的心莫名涌出了几分激情。(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980/2837521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