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富则自古以来,穷则勒石刻碑
推荐阅读:重生后我只和坏女孩谈恋爱 诸天恶兽,我以牛鬼蛇神为食 我的密教叔叔于勒 Z世代大陆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大灶君 枪炮,少女与钢铁 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 箱子里的战锤40K 御兽:我不想当饲育师啊!
汉兴二年,六月十八日。
辽东郡五官掾阳仪、兵曹掾柳毅率领一百五十名护卫,护送高句丽正使高仲满及使团一行,先是坐近海海船经渤海抵达河间郡海港,继而水陆兼程,一路风尘仆仆,终是抵达雒阳城外,望见了那巍峨的轮廓。
看着这座矗立于中原大地的雄城,高仲满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人力所能建造的恢宏城池,就连呼吸也为之一滞。
尽管这一路所过,他见识了信都的繁华,见识了濮阳的富庶,见识了四通八达的官道与无垠的沃野,已屡屡令他惊叹。
可当真正立于大汉帝都的城门前,高仲满却依旧难以相信眼前的雄壮城池是真真切切立于他的面前的实物。
“这就是大汉吗?”
高仲满下意识抬手揉了揉眼睛,再次仰望起巍峨的城楼,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激荡,随即仔细整理衣冠,拍去衣衫上的尘土,由阳仪在前引路,一行人下车缓缓走向中东门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阳仪代为将路引、文书递交给中东门司马贾穆,方欲介绍身后一众高句丽使团,却见贾穆按剑径直向高仲满缓步而去。
贾穆乃贾诩的长子,但贾诩并未为长子谋取什么美差,反而是让他从守城门的队率做起,一步步爬到中东门司马的位置上。
然而对于这一切贾穆毫无怨言,贾诩早年间四处奔走,家中只有他和母亲以及幼弟。
他自小帮助母亲抚养幼弟,历经艰辛,自然早熟,性子沉静稳重,甚至带着一身与贾诩截然不同的刚正之气……总而言之全然没有乃父之风。
不过贾诩非但不以为意,反更加疼爱长子,常与人言“兴我家者必此子也”。
而贾穆立于城头时便瞧见高仲满及其身后使团之时,便已留意到这一行人的异样,否则也不会亲自下城验明几人的路引、文书。
高句丽贵族服饰皆为汉风,与汉家服饰无异,高仲满及身后的副使等使团成员皆是高句丽贵族,自然亦身着汉风服饰。
但高句丽人面型更阔,偏扁平,颧骨高且宽大,全然不似汉人相貌,自然引起了贾穆的警惕。
阳仪见状急忙上前,躬身解释道:“司马,此乃高句丽使团,携国书与贡品往雒阳朝见天子。”
贾穆眉头微蹙,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片刻,终还是微微颔首,挥手令士卒放行。
按制,外邦来使须先由边郡遣译员或官员,陪同副使抵达雒阳,报于大鸿胪。
待天子准其入境,方可由大鸿胪安排馆舍与护卫,协调行程。
这并非后世可随意通行的年代,而是没有路引连乡村民舍都不会提供借宿服务的时代,甚至还会被百姓报官检举,更遑论进入城池了。
若是没有路引,又碰巧撞见了巡逻的郡国兵、亭卒,则会被逮捕并治罪,而若是异族,则更是要被针对。
这一路下来,若非卢阜以辽东郡长史的身份,书写了一封解释使团身份的文书,并盖下了辽东郡守印。
再凭借着太傅之子的面子,得到了冀州刺史秦颉、左将军董卓签发的文书为凭,否则高句丽使团一踏上冀州就得被关进大狱,断然无法凭借辽东郡发放的路引便行至雒阳城外。
也就是说尽管结果无异,但卢阜安排高句丽使者入京觐见天子的流程错了。
不过贾穆也没有追究,毕竟这并非他的职权范围,只是目送着使团入城,面色沉静。
雒阳城内遍布绣衣直指,这些事该让他爹和大鸿胪来操心。
不多时,大鸿胪署也收到了来自高句丽使团的国书,安排人手招待阳仪、柳毅,以及高句丽使团成员。
对,接待郡国官吏亦是大鸿胪署的职责。
各郡国在京皆设有“郡邸”,以作为郡国的驻京办事处,早年由少府负责维护并接待各郡国入京官吏,后改属中尉。
自世祖光武帝中兴后,裁撤了维护“郡邸”的官吏,仅靠郎官代为维护,以至于在孝和皇帝永元十年(98年)时,因为年久失修、维护不善,,各“郡邸”早已破败不堪,难以入住,因此将作大匠应顺遂上书请求重修郡邸,此后这项事务便划归平日最为清闲的大鸿胪管辖。
至于接待外邦来使,本是大鸿胪份内之职。
然而对于此次招待的规格,张义在尺度上有些拿捏不清。
招待外使的规格亦分为三六九等,须视对方是敌对国、中立国还是藩属国,并依其国力强弱区别对待。
云台阁内,张义趋步上前,俯身行礼,略作迟疑道:“国家,高句丽多次降而复叛,太上皇建宁年间虽曾再度遣使称臣,然近三年却未曾遣使朝贡。臣愚钝,实不知该以何规格相待。”
刘辩抬眸瞥了张义一眼,见他低眉顺目,貌似恭谨,心中却不由对其腹议。
这张义这厮自凉州议弃之后倒是愈发精明了,除了吃饭睡觉骂皇甫嵩外,便是揣摩上意。
自百家争鸣,法家问世,虽人人皆道一句“不法古,不循今”,然而过往的旧例确是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参考答案。
高句丽反复横跳、首鼠两端约莫也是第三、四回了,大鸿胪署的文书必载有以往招待降而复叛的高句丽使者的规格。
华夏自古对土地便有着极端的执念,将四方蛮夷从沃土驱至山林、沙漠、荒原后,却又盯上了这些不毛之地。
富则自古以来,穷则勒石刻碑。
然而随着儒家提倡推行德政,外邦来朝成为了继“自古以来”和“勒石刻碑”外的第三种对待外邦土地的方式,同时也成为了天子施行德政的具象表现,亦让历代天子与朝臣沉醉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中。
可谁让当今天子既不重祥瑞,又敌视四方蛮夷呢?
制度与旧例终是死的,天子却活在当下的,且天子也是能让你随着这些制度与旧例一块儿死去的。
但是张义有心揣摩上意,苛待高句丽使团,却又恐遭百官诟病谴责,故特来向天子请旨。
这个老货!
刘辩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既然想通过为他分担压力而讨好他,事到临头却又不敢担责,故而不耐烦挥袖道:“安排在寻常馆舍即可,其余规格……你如何招待辽东郡吏,便降一级招待高句丽使团。至于觐见之事,暂且搁置。”
他敢如此行事,自是不惧人言此举有失天朝上国气度的。
辽东郡正缺人丁,谁敢多言,便送他去辽东郡戍边!
随后刘辩召见辽东郡五官掾阳仪与兵曹掾柳毅,这不免让二人有些受宠若惊。
就连寻常二千石郡守、国相也未必有资格得单独觐见天子之机,他们这等辽东豪强出身的郡吏,竟沾了卢阜这位太傅之子的光,得此殊荣!
临行前,卢阜还曾悉心教导二人朝见天子之礼,以免殿前失仪。
当时阳仪与柳毅还笑话卢阜多虑,天子岂会召见他们这等微末之人。
然说笑归说笑,学起礼节时二人却格外认真,心底多少也期盼卢阜的“多虑”成真。
不想此刻真派上用场!
入宫前,内侍稍作指正动作的细微纰漏,简单地演练后便引二人觐见天子。
“辽东郡五官掾臣仪,拜见天子!”
“辽东郡兵曹掾臣毅,拜见天子!”
二人俯身行礼,声线微颤,难掩紧张。
“免礼,赐座。”
刘辩并未虚扶二人,凭借二人的资格还不够得到天子的虚扶,但面前的桌案上却摆放着一盘胡饼、一碗胡辣汤以及一碟瓜果。
见二人不敢伸手,刘辩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和煦道:“朕听内侍言,你二人风尘仆仆至雒阳,尚未及用饭便匆匆入宫,且先用些饼与汤,若是不够吃或是想吃些旁的,自可向内侍言说,朕先阅览子盛的奏疏。”
刘辩对于人才向来和善,他手头除了卢阜的奏疏外,还有一份是持吏曹送来的人事履历,里面是阳仪与柳毅近四年的岁末考评成绩。
这二人的岁末考评皆是两个乙中、一个乙上和一个甲下。
这份履历在岁末考评中已经属于上流了,通常乙中便属良好,乙上表明当年略有成果,而甲下则更为难得,意味着今年立下了一定的突出贡献。
兵曹掾之职自不待言,在辽东郡不乏施展才能之机。
五官掾于郡中属吏地位仅次于长史与功曹,若长史空缺或其他各曹掾缺,则可署理或代行其事,除掌春秋祭祀外无固定职务。
若阳仪和柳毅今年的岁末考评不低于乙下,按照刘辩登基后制定的晋升路径,明年便可正式踏入仕途,从私人属吏擢升为朝廷命官,拜为一县之地的县长。
虽非荀彧、田丰这等能臣,但阳仪、柳毅亦是良吏,这便值得他优待了。
而后刘辩拆阅了卢阜的奏疏,阅览着其中的内容,不由面露笑意。
“辽东郡长史臣阜,顿首再拜国家。
辽东郡去岁冬月,天降大雪,经月不止,海陆道绝,音问不通。臣以是未能上达天听,问安圣躬,此诚臣之大罪也。
郡守刘府君感风疾,卧榻难起,郡中诸务,权委于臣。臣受命以来,战兢惕厉,唯恐上负陛下之重托,下愧府君之付寄,夙夜匪懈,勤理案牍。幸赖天威庇佑,郡境粗安,庶几无大愆失。
大汉三百八十七年,汉兴元年,十二月廿八日,郡贼曹掾公孙平巡行襄平,偶遇高句丽国使团。
据使者告,彼邦遽生内变。其王高男武,年已衰迈。王后于氏,恃青春而持半国柄,与王少弟高延优私通。于后阴结党羽,欲废老王而扶立奸王弟延优。高句丽王惶遽,密遣使来,冀引天朝为强援,助其夺权靖乱。
臣阜年少识浅,智虑短拙,惟蒙陛下殊恩,忝居此位。军国大计,臣本不敢妄议。
然臣素知高句丽人性凶暴奸诈,其国亦反复无常,每怀悖逆,辄举叛旗,及王师天威一临,则又稽首称臣,匍匐请降,贡表卑辞。
迹其行径,实乃寡信鲜耻、背恩负义之邦也!
今其使虽巧言如簧,所述内情真伪莫辨。伏望陛下圣心明鉴,并敕庙堂诸公详审其言,慎纳其请,万勿轻信,以绝后患。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昧死以闻。”
刘辩毫无仪态地斜倚在玉凭几上,将之递给了卢植,轻笑道:“卢师,如今的子盛倒是颇有几分脱胎换骨之相了。”
“呵,染上这些臭毛病,奏疏便是奏疏,偏要以阿谀之辞为始。”
“哼,辽东郡无人,横使竖子执掌郡务。”
“也就是做到没有过失罢了,还好意思提起,难道这竖子以为自己这是在表功吗?”
“自以为聪慧,既称不敢妄谈国事,却又赘言己见,以为朝中无人乎?”
卢植阅览着卢阜的奏疏,每阅览一段都会给出一句负面评价,语带苛责,好似在辽东郡历练了一年半的长子,始终是个一无是处的竖子一般。
但嘴角那一抹难以掩饰的细微的弧度,却出卖了卢植此刻的真实心情。
为人父者,见子嗣有所长进,自然欣喜。
况且卢阜的成长速度堪称是飞跃式的,蛮荒边郡固然苦寒,却也切实能锻炼人。
殿中的阳仪与柳毅一边进食,一边聆听着天子与太傅的对话,也不由对卢阜这位长史愈发好奇。
究竟是何缘由,让他这位备受天子器重与太傅疼爱的嫡长子,远赴那个偏远蛮荒之地担任长史?
(4003字)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958/2837552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